博物馆再现乡村旧时光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ee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10.6%,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49.7%。与中国高速城市化相伴而生的,是以同样速度消失的农村及农村记忆,低矮的农舍变成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屋里的土炕、土灶变成现代时尚家具,原本熟悉的锄头、镰刀也早已在历史的变迁中不知去向。
  为了重拾旧日农村的记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我们传统的农耕文化,北京部分村镇早在10几年前就开始自发筹建农民博物馆,收藏农业、农村用品,重现农村的生活场景。中国社会科学院魏明孔教授表示,中国有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史,积淀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比很特殊,地域特征鲜明,传统农具式样繁多,充满丰厚的文化底蕴。农民博物馆的建立,说明新一代的农民开始有文化自觉性,也意识到农民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位于北京昌平南官庄村的洼里博物馆、朝阳区南磨房乡区域特色博物馆、朝阳高碑店高井村史馆无论从展品数量、馆区规模来看,无疑都是它们中的代表。让我们走近这些乡村博物馆,寻觅心中那份深藏的乡土记忆。
  洼里博物馆
  “我们的子孙后代,还会记得洼里吗?”洼里博物馆馆长杨德禄表示,当初建馆的初衷正是因为对过去田园生活的留恋。
  洼里博物馆位于北京昌平南官庄,耗资300万、面积1000多平方米,馆里的展品以老物件居多,粮票、算盘、石磨、水车、簸箕、洗衣用的棒槌、推磨用的碾子、织布机、石碾子、马拉车、独轮车,甚至还有上世纪30年代穿的小棉袄等。这个展馆的“乡土民俗厅”也格外引人注目,一间瓦房里,竹席铺成的土炕,铺着绣花棉被,中间摆着褐色茶几。正厅里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方是毛主席的画像,画像下面,有一台七八十年代的老式钟。右墙上,还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这是四五十年前洼里农村人真实的家庭写照。
  南磨房乡区域特色博物馆
  朝阳区南磨房乡的区域特色博物馆,三个展区的主题分别体现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对过去的展示是该博物馆的重点,不仅有反映农业生产生活的图片,还有用微缩模型复原了的部分劳动生产场景,如收割、挖渠、熔炼等。拆迁改造前的南磨房居民分布情况被制作成沙盘,每一户居民的房子形状,甚至旁边的树木,都是按照原样复制加工出来的,房主的名字,赫然刻在每一家一户门前。
  博物馆负责人高超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很多人已经记不起自己的根在哪儿。建立博物馆就是让人们能回忆过去艰苦日子,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高井村史馆
  位于高碑店乡的高井村史馆虽然面积不大,却很系统地展示了高井村的发展变化。馆内还复建了一处旧农舍,墙砖虽然是模具,但门、窗、门口的蜂窝煤炉都是从村民家里搬来的,连门牌号也是原来的。在农舍的一侧,玻璃格子中还摆放着50年代的结婚证和喜帖。
  高井党总支副书记果屹娜介绍,建立高井村史馆的意义在于回忆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记住过去浓浓的乡情,期望这种乡情不要因为距离而割裂。
其他文献
身边的一位关中朋友,到杭州很多年,仍然吃不惯杭州的面条。  在他看来,杭帮菜中的特色名点片儿川,哪里能称得上为面条。面条口感太糯没有筋道, 没有了辣子油的汤头简直就是清汤寡水。面条就应该像老家的臊子面一样,手擀的面条细细长长,厚薄均匀,上面盖一层鲜香的臊子,面汤油光红润,味鲜,浑厚而不腻。  这种记忆被深埋在每个关中人的脑海中,哪怕离家多年,都能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忽然被想起,然后排山倒海而来,让
期刊
8月22日,江苏徐州人陈永年被联合国美术协会、英国皇家书画院、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授予“国家文学书画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同时为联合国美术家协会聘为名誉主席,为英国皇家书画院聘为名誉院长。  对63岁的陈永年来说,那把由手术刀自行加工改制而成的剪刀俨然幻化为自己描绘生活的一支画笔。只要一把剪刀、一把刻刀、一张纸,陈永年便能快速“画”出花鸟虫鱼、古装戏剧人物脸谱、民间神话传说、山川河流、劳动生活场
期刊
心血绘成连环画卷  在陕西作家的作品中,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是改编得最多的小说,曾有秦腔、话剧、芭蕾舞剧等,甚至有雕塑家以小说为基础创作群雕的。来自陕北的画家李志武是最早也是唯一将《白鹿原》创作成连环画的人,他通过细腻的笔法,不仅成功再现了小说中出现的诸多人物和情节,而且还展现了关中地区浓郁的乡土风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997年,《白鹿原》小说甫出,李志武在西安案板街的小书店购
期刊
“部落长者过世就好似一盏灯熄灭,作为晚辈,我们希望在这代人离去之前,了解并留住马赛的传统文化。”  两个青年的文化拯救行动  10年前,John和Ann就发现他们部落里的人正在慢慢变少,年轻人纷纷走出去,而且很多都不再回来,留在这里的长者一个一个老去,部落文化无人继承,渐渐衰退,这让他们感到担忧。  在Ann的记忆里,无数个晚上,Ann的祖父总会拉着Ann坐在篝火旁边讲部落和族人的故事,从马赛人的
期刊
凌晨5点半,整个太行山还沉浸在将明未明的夜色中。农家庭院中传出的鸡鸣声,此起彼伏间传递着一天就要到来的信息。  65岁的申新福听着鸡叫声,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  打开大门,老人习惯性地抬头眯眼看看今儿的天气,虽是薄雾裹村,湛蓝深邃的天空万里无云,看到今儿的天气不错,老人的心情大好,“天气好来玩的人就多些,今儿的住房到中午就能满员。”  摆放完庭院中的桌椅,将门口飘落的树叶打扫归拢,老人又端起剩饭
期刊
2012年9月15日,电影《白鹿原》在国内公映,距离1992年小说在《当代》杂志发表,过去了整整20年。  从电影院走出,芸阁书院负责人牛锐的心情很复杂,导演王全安曾宣称本片将“激活我们的感官和精神”,但看完影片后牛锐总觉得缺点什么,小说中以曾祖牛兆濂为原型创作的朱先生,怎么在影片中连点痕迹都找不到呢?  西安白鹿原文化研究院院长卞寿堂这样形容:“好比你想吃一碗筋道的面,结果却端上来一碗醋。”白嘉
期刊
第一名常常存在一个“心理疏忽”,他们认为第二名的能力不够或者运气不佳,或者认为第二名正在采取的是一种愚蠢的策略。他们是不会牺牲优势地位来效仿第二名的。而第二名能够超过第一名的机会,也就在于此。  有一年的美洲杯帆船赛决赛,由澳大利亚队挑战上届冠军美国队。在激烈的第五轮比赛中,澳大利亚队因临时出错,比赛刚刚开始,就已经落后美国队37秒。两支船队都使用了最好的船只,都对风向风速做了仔细的赛前预测,看来
期刊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机智多谋。时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  庞统先在东吴周瑜帐下做谋士,赤壁大战前夕,曾为周瑜献火攻计,正合周瑜意,后又为周瑜出连环计。正好曹操手下蒋干因上一次中了周瑜之计,出使东吴不但无功,反使曹操错杀了蔡瑁、张允两员水军大将。于心不甘,于是主动要求出使东吴,探听东吴虚实,了解黄盖、甘宁投降内幕,没想到又被周瑜将计就计。周瑜事先将庞统安排在
期刊
曲尺能成方圆器,直线调成栋梁材。旧时乡村,木匠是很风光的,木匠师傅被尊称为“老司”,“老”含尊敬之意,“司”是专业工匠。在乡村行走,我们随处可见木匠老司的杰作,依山傍水高低错落的木结构房屋,农民耕作时用的犁耙水车,屋内橱柜桌椅床榻之类的家具,都体现着木匠的智慧,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木匠是鲁班的徒子徒孙,也叫做甲乙生,源自于五行之中的东方甲乙木,《周礼·考工记》中管木匠叫梓人。唐代柳宗元《
期刊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筐处醒目地挂着一块 “文化下乡”的牌子,车的主人个子不高,一身旧军装不是很合身却浆洗得干干净净。  在河北玉田县林南仓镇附近的农村,地头田间都可以看到这一车一人,骑车的人时不时停下来和村民拉呱一会儿,或者到地里捏捏泥土、看看庄稼的长势。他不是科技站的技术人员,不是村镇领导,甚至也不是农民,可是十几年来他做的事情却和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开始的几十本书到成立农家书屋志愿者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