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人民出版社不久前推出了《阿娜伊斯·宁日记》,共4册。看书后勒口上的介绍,除了一大堆小说、诗歌目录之外,她的日记还有11本。我不太清楚这些目录是不是江苏人民社的一个出版计划,如果是的话,就还有7本日记待出。
我最早接触《阿娜伊斯·宁日记》这个女性主义文本,是通过菲利普·考夫曼执导的著名电影《亨利和琼》(《情迷六月花》)。现在回想这部电影,记忆最深刻的是乌玛·瑟曼扮演的亨利·米勒的妻子琼,萎靡且艳丽,困顿又尖锐,实在是风华绝代。后来看了一些阿娜伊斯·宁本人的照片,给人一种界于女孩和女人之间的感觉,想起影片中扮演阿娜伊斯·宁的那个演员,的确有一种形神兼备的味道。
阿娜伊斯·宁1903年出生在巴黎,1977年在洛杉矶去世。在她74年的生命旅程中,她拥有的个人标签是著名的女性日记小说家、西班牙舞舞蹈家,而她所拥有的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标签里,在作曲家琴·宁的女儿、金融家雨果的妻子之外,最著名的标签就是作家亨利·米勒的情人。而她所有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抽离于她日记中的一段扑朔迷离的三人行故事《亨利和琼》。
我现在有的《阿娜伊斯·宁日记》正好是前4册,年份分别是1931—1934,1934—1939,1939—1944,1944—1947,这个阶段的阿娜伊斯·宁,从28岁到44岁,正是盛年时期,其文本呈现出来的效果色彩艳丽、元气丰沛,有一种特别的原生态的质感。阿娜伊斯·宁的日记几乎没有连贯的情节推进以及完整的场景描述,几乎都是断片式的东西——对话、书信、议论、揣测、无休止的自我分析与主观判断,其中交织着女性特有的敏感、游移、臆断和神经质。“我”以及“我”交往的人永远置于聚焦的前景,时代和社会的风云变幻永远都是虚了光的背景。我在以前翻阅过另外的单卷本的阿娜伊斯·宁日记,看了差不多二三十页后,就产生了厌倦感,只好把书合上。当时,她的文本让我想起法国女作家科莱特的小说《锁链》,我曾经被那本书里充溢着的无数精妙绝伦但泛滥成灾的“感觉”给弄得筋疲力尽。
这一次,4卷本摆在我面前,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耐心,这种耐心的背后仿佛有一种新鲜体验的可能性。
耐心是对的。对于阿娜伊斯·宁日记这种带有明显的文献意义的作品,就得有一种研究的耐心,而一旦付出这份耐心,一种倾听的美妙就渐渐浮了上来,就像评论者冈瑟·斯塔曼所说,“我们首次有了一部详细明确记录现代女性自我发现旅程的激情之作。”我想,这个“首次”的含义在于,阿娜伊斯·宁的日记作品以其漫长的寫作时间(超过60年)所构成的体积和容量,本身就拥有极大的价值;其次,她在日记中呈现的社会心理与个人心理之间的折射与影响,也因其写作时间的跨度而拥有了岁月的张力;再就是,阿娜伊斯·宁从一个带有强烈的自省意识的女性作家的角度出发,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难得的女性自我觉醒、自我成长的心灵地图,这幅地图色泽鲜艳、地貌丰富,充满激情,这种激情很好地润泽了它的文献价值,同时,它会让读者在耐心的阅读过程中,寻找到与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方式的许多契合点。当然,我所说的读者应该说限于女性读者。
《像自由一样美丽》
本书副题是“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这是人类史上最令人心碎的一本“画册”,那些充满稚气的绘画的作者,是纳粹德国设立在捷克斯洛伐克特莱津集中营里的犹太儿童。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委员会绞尽脑汁,为孩子们安排了一些教师和艺术家作为宿舍管理员,使孩子们有机会学习文化和进行艺术创作。孩子们秘密地写作,画画,“出版”地下杂志。这些小画家和小诗人大多在1944年被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杀害(关押在特莱津的1.5万名孩子,只有一百多人幸存),但是他们留下了800页诗文和4500幅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被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十月的孩子》
1984年10月,法国东北部偏僻的孚日山区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的幼童谋杀案,4岁小男孩格雷高里被人捆绑手脚,投进冰冷的河里。由于警方和司法机构的无能,由于媒体的推波助澜,更由于当地人的冷漠,案件迟迟不能侦破。孩子的生身母亲一度被警方怀疑为谋杀者,无辜入狱,孩子的父亲愤而杀死嫌疑人,锒铛入狱。格雷高里事件历经20年审理,主审法官换了3人,审理卷宗厚达35000多页,真相依然众说纷纭。这部“非虚构小说”对法国司法制度的无能和媒体的冷漠,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中国纪行》
希腊作家卡赞扎基斯曾于1930年代和1950年代两度造访中国,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20年代,他领略了中国的落后和神秘:他发现路上的人都在嗑瓜子,而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他说,嗑瓜子让中国人学会有耐心,长时间重复同样动作可以安定神经。“没有瓜子,谁知道呢,也许有更多的造反。”他喝到了蛇酒,见识了艺妓,还和胡适共进了晚餐,了解到这位去过美国的知识分子正在发动一场革命性的白话文运动。20年后,他再次来到中国,看了梅兰芳的演出,为之倾倒,“一个60多岁的老人扮演18岁的小姑娘”;拜访了齐白石,对他的艺术和人格充满敬意。
我最早接触《阿娜伊斯·宁日记》这个女性主义文本,是通过菲利普·考夫曼执导的著名电影《亨利和琼》(《情迷六月花》)。现在回想这部电影,记忆最深刻的是乌玛·瑟曼扮演的亨利·米勒的妻子琼,萎靡且艳丽,困顿又尖锐,实在是风华绝代。后来看了一些阿娜伊斯·宁本人的照片,给人一种界于女孩和女人之间的感觉,想起影片中扮演阿娜伊斯·宁的那个演员,的确有一种形神兼备的味道。
阿娜伊斯·宁1903年出生在巴黎,1977年在洛杉矶去世。在她74年的生命旅程中,她拥有的个人标签是著名的女性日记小说家、西班牙舞舞蹈家,而她所拥有的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标签里,在作曲家琴·宁的女儿、金融家雨果的妻子之外,最著名的标签就是作家亨利·米勒的情人。而她所有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抽离于她日记中的一段扑朔迷离的三人行故事《亨利和琼》。
我现在有的《阿娜伊斯·宁日记》正好是前4册,年份分别是1931—1934,1934—1939,1939—1944,1944—1947,这个阶段的阿娜伊斯·宁,从28岁到44岁,正是盛年时期,其文本呈现出来的效果色彩艳丽、元气丰沛,有一种特别的原生态的质感。阿娜伊斯·宁的日记几乎没有连贯的情节推进以及完整的场景描述,几乎都是断片式的东西——对话、书信、议论、揣测、无休止的自我分析与主观判断,其中交织着女性特有的敏感、游移、臆断和神经质。“我”以及“我”交往的人永远置于聚焦的前景,时代和社会的风云变幻永远都是虚了光的背景。我在以前翻阅过另外的单卷本的阿娜伊斯·宁日记,看了差不多二三十页后,就产生了厌倦感,只好把书合上。当时,她的文本让我想起法国女作家科莱特的小说《锁链》,我曾经被那本书里充溢着的无数精妙绝伦但泛滥成灾的“感觉”给弄得筋疲力尽。
这一次,4卷本摆在我面前,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耐心,这种耐心的背后仿佛有一种新鲜体验的可能性。
耐心是对的。对于阿娜伊斯·宁日记这种带有明显的文献意义的作品,就得有一种研究的耐心,而一旦付出这份耐心,一种倾听的美妙就渐渐浮了上来,就像评论者冈瑟·斯塔曼所说,“我们首次有了一部详细明确记录现代女性自我发现旅程的激情之作。”我想,这个“首次”的含义在于,阿娜伊斯·宁的日记作品以其漫长的寫作时间(超过60年)所构成的体积和容量,本身就拥有极大的价值;其次,她在日记中呈现的社会心理与个人心理之间的折射与影响,也因其写作时间的跨度而拥有了岁月的张力;再就是,阿娜伊斯·宁从一个带有强烈的自省意识的女性作家的角度出发,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难得的女性自我觉醒、自我成长的心灵地图,这幅地图色泽鲜艳、地貌丰富,充满激情,这种激情很好地润泽了它的文献价值,同时,它会让读者在耐心的阅读过程中,寻找到与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方式的许多契合点。当然,我所说的读者应该说限于女性读者。
《像自由一样美丽》
本书副题是“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这是人类史上最令人心碎的一本“画册”,那些充满稚气的绘画的作者,是纳粹德国设立在捷克斯洛伐克特莱津集中营里的犹太儿童。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委员会绞尽脑汁,为孩子们安排了一些教师和艺术家作为宿舍管理员,使孩子们有机会学习文化和进行艺术创作。孩子们秘密地写作,画画,“出版”地下杂志。这些小画家和小诗人大多在1944年被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杀害(关押在特莱津的1.5万名孩子,只有一百多人幸存),但是他们留下了800页诗文和4500幅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被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十月的孩子》
1984年10月,法国东北部偏僻的孚日山区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的幼童谋杀案,4岁小男孩格雷高里被人捆绑手脚,投进冰冷的河里。由于警方和司法机构的无能,由于媒体的推波助澜,更由于当地人的冷漠,案件迟迟不能侦破。孩子的生身母亲一度被警方怀疑为谋杀者,无辜入狱,孩子的父亲愤而杀死嫌疑人,锒铛入狱。格雷高里事件历经20年审理,主审法官换了3人,审理卷宗厚达35000多页,真相依然众说纷纭。这部“非虚构小说”对法国司法制度的无能和媒体的冷漠,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中国纪行》
希腊作家卡赞扎基斯曾于1930年代和1950年代两度造访中国,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20年代,他领略了中国的落后和神秘:他发现路上的人都在嗑瓜子,而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他说,嗑瓜子让中国人学会有耐心,长时间重复同样动作可以安定神经。“没有瓜子,谁知道呢,也许有更多的造反。”他喝到了蛇酒,见识了艺妓,还和胡适共进了晚餐,了解到这位去过美国的知识分子正在发动一场革命性的白话文运动。20年后,他再次来到中国,看了梅兰芳的演出,为之倾倒,“一个60多岁的老人扮演18岁的小姑娘”;拜访了齐白石,对他的艺术和人格充满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