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脉冲牵引加微波透热治疗(1号处方),治疗组(41例I)在1号处方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 高压氧 牵引
颈椎病的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占各型颈椎病的7.4%,且成逐渐上升的趋势,因颈交感神经有的与颈脊神经相连,有的与脑神经相连,支配范围极为广泛,致使临床症状错综复杂,容易误诊误治,给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在2008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高压氧加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76例疗效显著,现将两年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男15例,女26例;年龄29~63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7.3年,平均1.2年。对照组35例,男11例,女24例;年龄27~65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6.2年,平均1.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主要表现为;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项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x线片见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
1.3 排除诊断 因本型颈椎病常常混合于其它类型颈椎病中,以上病历均除外单纯性的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脊髓性颈椎病患者;均经相关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除外心脑血管系、眼耳源性等相关其它科疾病,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检查,排除骨折、脱位、结核、肿瘤及风湿病等。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德国吕内堡医疗公司的电脑控制脉冲牵引加微波透热治疗床治疗。该治疗床颈椎牵引为仰卧位,该组病人应用1号处方,在牵引过程中有50%的脉冲幅度,可显示在屏上观察到,透热采用无热度治疗。首次牵引重量为3kg,以后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可增加致15kg不等,牵引时间每次20分钟,每日治疗1次。
2.2 观察组 除以上治疗外,每日同时给予多人空气加压高压氧舱治疗,为戴面罩吸纯氧,选择治疗压力0.2MPa,升压20分钟,稳压吸氧60分钟,匀速减压30分钟,每天1次。20天后观察疗效。
2.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者;有效:治疗后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者。
3 结果
治疗组治愈2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6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4 讨论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因说法不一,Jung认为椎动脉受压是主要原因,于泽生和李淳认为颈椎不稳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因素,目前大多数学者也比较倾向于此说法,发病机制是颈椎间盘退行改变或颈椎骨关节退变,引起旋转移位或颈部软组织慢性积累性劳累,炎症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椎一基底动脉的痉挛,进而引起一系列反射症状。
临床报道中多应用牵引、手法按摩、小针刀、针灸、营养神经药物等来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但应用高压氧来治疗该型颈椎病的报道较少。
高压氧 ①能有效地提高血氧、组织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的可变形性,抑制血液凝固系统,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血流。②使颈动脉系统血流量减少,椎动脉系统血流量反而增加,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③加快了侧枝循环的建立,同时由于局部组织缺氧状态得以改善,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吲。④减轻由关节韧带区的痉挛、萎缩、退化而对椎动脉的刺激。牵引能纠正错位的锥体,缓解颈部和上肢血管的压迫,消除炎性刺激,建立新的正常的内外动静力学平衡。两者相结合,既能纠正不稳的椎体,也能改善脑供血,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缓解椎一基底动脉的痉挛,减轻颈部交感神经纤维的压迫,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该观察结果显示,高压氧配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显著,高压氧安全可靠,完全无创,患者亦乐于接受,是目前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同道们参考借鉴。
关键词 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 高压氧 牵引
颈椎病的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占各型颈椎病的7.4%,且成逐渐上升的趋势,因颈交感神经有的与颈脊神经相连,有的与脑神经相连,支配范围极为广泛,致使临床症状错综复杂,容易误诊误治,给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在2008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高压氧加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76例疗效显著,现将两年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男15例,女26例;年龄29~63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7.3年,平均1.2年。对照组35例,男11例,女24例;年龄27~65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6.2年,平均1.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主要表现为;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项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x线片见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
1.3 排除诊断 因本型颈椎病常常混合于其它类型颈椎病中,以上病历均除外单纯性的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脊髓性颈椎病患者;均经相关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除外心脑血管系、眼耳源性等相关其它科疾病,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检查,排除骨折、脱位、结核、肿瘤及风湿病等。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德国吕内堡医疗公司的电脑控制脉冲牵引加微波透热治疗床治疗。该治疗床颈椎牵引为仰卧位,该组病人应用1号处方,在牵引过程中有50%的脉冲幅度,可显示在屏上观察到,透热采用无热度治疗。首次牵引重量为3kg,以后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可增加致15kg不等,牵引时间每次20分钟,每日治疗1次。
2.2 观察组 除以上治疗外,每日同时给予多人空气加压高压氧舱治疗,为戴面罩吸纯氧,选择治疗压力0.2MPa,升压20分钟,稳压吸氧60分钟,匀速减压30分钟,每天1次。20天后观察疗效。
2.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者;有效:治疗后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者。
3 结果
治疗组治愈2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6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4 讨论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因说法不一,Jung认为椎动脉受压是主要原因,于泽生和李淳认为颈椎不稳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因素,目前大多数学者也比较倾向于此说法,发病机制是颈椎间盘退行改变或颈椎骨关节退变,引起旋转移位或颈部软组织慢性积累性劳累,炎症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椎一基底动脉的痉挛,进而引起一系列反射症状。
临床报道中多应用牵引、手法按摩、小针刀、针灸、营养神经药物等来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但应用高压氧来治疗该型颈椎病的报道较少。
高压氧 ①能有效地提高血氧、组织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的可变形性,抑制血液凝固系统,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血流。②使颈动脉系统血流量减少,椎动脉系统血流量反而增加,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③加快了侧枝循环的建立,同时由于局部组织缺氧状态得以改善,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吲。④减轻由关节韧带区的痉挛、萎缩、退化而对椎动脉的刺激。牵引能纠正错位的锥体,缓解颈部和上肢血管的压迫,消除炎性刺激,建立新的正常的内外动静力学平衡。两者相结合,既能纠正不稳的椎体,也能改善脑供血,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缓解椎一基底动脉的痉挛,减轻颈部交感神经纤维的压迫,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该观察结果显示,高压氧配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显著,高压氧安全可靠,完全无创,患者亦乐于接受,是目前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同道们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