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相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基于师生之间彼此平等,互相倾听,共同交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课堂模式。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交往与对话”,有效平等的课堂对话不仅让课堂绽放精彩与活力,更是一场带给学生激情四射的视听盛宴,它充分调动了学生潜在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师生在课堂中尽情地思想碰撞,畅所欲言,潜移默化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获得非凡的情感体验。
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很多老师总是习惯性地局限于语文教材,盲目模仿,照本宣科,不愿去花时间理解课文,上课时一味地机械照搬教参,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生命,进而陷入学生厌学、自己无措的被动状态。“以读为主”的师生对话是一种新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它尝试以“对话核心主题”为中心点,以“对话分主题”为线索,构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进而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那么,如何让精彩纷呈的师生对话震撼学生的心灵,巧妙地将他们引到主要问题上来,帮助学生找到对话依托点形成对课文整合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引发课堂的争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我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课前自主质疑,尊重学生的生本对话
古人云:“君子之学必好问。”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课前通过学生和文本的初次对话,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理解去感悟作者的心灵,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去体会作者笔下千姿百态的世界和五光十色的人生。面对学生提出的疑惑,教师要以他们的疑问为突破口,及时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和“灵感”,以此鼓励学生不断发现,勇于质疑和探索。在学习《穷人》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同学们准备自学单自主学习,在和课文初次接触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最大的收获和不理解的地方大胆地提出来,互相交流分享,孩子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纷纷交流了自己读完课文后的疑惑和感受,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教师只有尊重了学生的体验性阅读,让学生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质疑和收获,才能让学生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造诣有了初步的感知,进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索文本的强烈念头,产生一解求知之渴的欲望。
二、呵护学生心灵,让师生对话充满童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一门人学,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语文老师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孩子的眼睛去看课文,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的设置要注入孩子的精神世界。只有尊重了学生的心灵,点燃了学生对话的欲望,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跨越各种障碍,不受拘束地进行平等地对话,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思想的碰撞,引发课堂中观点的争鸣,孩子们才能从课堂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也只有在这样的对话氛围中,师生之间互相倾听,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思想、智慧,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对话氛围,学生才会触动心灵,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进而发掘自身的潜力,产生主动探索学习的内驱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来,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以体现。例如,在教学《小鱼的梦》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小鱼做梦时的优美场景,我结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借助课件进行情景教学,播放了催眠曲及相关的视频,让孩子们伴着好听的音乐,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通过意境的创设让孩子们在优美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整堂课问题的设置尽量充满了童真童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师生之间的对话只有充满了趣味性,才能让孩子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课堂也因此变成了一种期待,一种享受。
三、把握课堂契机,开展生生对话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曾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們彼此交换,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那么我们两个人彼此各有两种思想。”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生生对话,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质疑,互相交换思想,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使课堂更开放,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在我们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总有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处于课堂的边缘化,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这些不善言辞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去思考、讨论并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树立了团体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要想让师生对话将课堂的活力激发出来,教师必须要给每一个孩子创造发言的契机,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交流互动的生生对话是精彩纷呈的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比如,在教学课文《詹天佑》时,为了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居庸关、八达岭隧道以及青龙桥陡坡独具匠心的设计思路,感受詹天佑的聪明智慧和创新意识,我便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交流并试着划出三个工程的施工草图,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热烈的讨论氛围。这样一来,他们很容易对此产生无限的兴趣,每个孩子都积极投入到讨论的行列当中。最后,我请三个小小设计师上台为我们讲解詹天佑的设计方案时,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从他们充满渴望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他们从小组交流讨论中获得了非凡的体验,进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将我们的课堂推向了高潮。
四、语言风趣机智,让师生对话绽放精彩魔力
语文是一门迷人的学科,一个真正有魅力的语文老师,肯定是一个有才气、有学问、有思想的老师。兴趣是孩子们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最大动力,要想打破死气沉沉的氛围,让我们的课堂对话焕发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一定要风趣机智,通过语言的感染,让学生感受到你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眉飞色舞,妙语连珠,或慷慨激昂,或催人泪下,或娓娓道来……只有以风趣的语言和自己的语文气质去感染学生,才能让孩子们品味人生,独享一份精神的静逸之美,潜移默化中爱上语文,爱上交流。也只有这样的老师,让课堂充满了神奇的魔力,引领着孩子们去破解知识的密码,让孩子们在宽松、平等、愉悦、感动的课堂氛围中畅所欲言,自由交流,在学习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无形之中进入到了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五、以读悟情,让特殊的对话震撼学生的心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韵律美和音乐美,进而感受到人物独特的精神之美,极富有情趣味。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枯燥单调的汉字可以幻化成优美秀丽的风景和身临其境的意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学生的心灵真正走入文本,从而把学生带入到精妙绝伦的缤纷世界。所以,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多重体验,我们有时候要以读代讲,让学生们和主人公进行心灵的特殊对话,进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到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的魅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别样美丽。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在处理老班长壮烈牺牲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孩子们理解老班长忠于革命、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我采用了分角色,做表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将他们对老班长的敬仰之情推向了高潮。孩子们通过入情入境的表演,为课堂创设了情景,把其他学生带入到了课文场景,我甚至听到了有人啜泣的声音,孩子们在观看表演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精神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升华,在激情朗读的同时,学生和文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对话,触摸到了人物真实的灵魂,老班长形象变得立体鲜明,形象教学得以很好的体现,语文课堂也因此活了起来。
教育有时真的很简单,只要从“心”开始,伸手就能成功。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倾听中对话,在对话中成长,让精彩纷呈的师生对话将我们的课堂变得别样精彩。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有智慧的老師会创造出灵动秀美、清新脱俗的课堂,将孩子们带入到语文课堂的至高至纯境界,“以读为主”的师生有效对话模式为孩子们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课堂充满了和谐,起到了为孩子们的学习助跑的作用,达到了语文教育的更高境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更是让课堂充满了无限的感动,让师生之间的对话充满魔力,让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黄骏.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对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
[2]郭洪涛.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2010(14).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GS[2018]GHBZ068]
吴梦怡,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马神庙街小学教师。
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很多老师总是习惯性地局限于语文教材,盲目模仿,照本宣科,不愿去花时间理解课文,上课时一味地机械照搬教参,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生命,进而陷入学生厌学、自己无措的被动状态。“以读为主”的师生对话是一种新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它尝试以“对话核心主题”为中心点,以“对话分主题”为线索,构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进而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那么,如何让精彩纷呈的师生对话震撼学生的心灵,巧妙地将他们引到主要问题上来,帮助学生找到对话依托点形成对课文整合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引发课堂的争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我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课前自主质疑,尊重学生的生本对话
古人云:“君子之学必好问。”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课前通过学生和文本的初次对话,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理解去感悟作者的心灵,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去体会作者笔下千姿百态的世界和五光十色的人生。面对学生提出的疑惑,教师要以他们的疑问为突破口,及时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和“灵感”,以此鼓励学生不断发现,勇于质疑和探索。在学习《穷人》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同学们准备自学单自主学习,在和课文初次接触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最大的收获和不理解的地方大胆地提出来,互相交流分享,孩子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纷纷交流了自己读完课文后的疑惑和感受,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教师只有尊重了学生的体验性阅读,让学生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质疑和收获,才能让学生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造诣有了初步的感知,进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索文本的强烈念头,产生一解求知之渴的欲望。
二、呵护学生心灵,让师生对话充满童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一门人学,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语文老师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孩子的眼睛去看课文,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的设置要注入孩子的精神世界。只有尊重了学生的心灵,点燃了学生对话的欲望,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跨越各种障碍,不受拘束地进行平等地对话,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思想的碰撞,引发课堂中观点的争鸣,孩子们才能从课堂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也只有在这样的对话氛围中,师生之间互相倾听,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思想、智慧,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对话氛围,学生才会触动心灵,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进而发掘自身的潜力,产生主动探索学习的内驱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来,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以体现。例如,在教学《小鱼的梦》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小鱼做梦时的优美场景,我结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借助课件进行情景教学,播放了催眠曲及相关的视频,让孩子们伴着好听的音乐,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通过意境的创设让孩子们在优美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整堂课问题的设置尽量充满了童真童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师生之间的对话只有充满了趣味性,才能让孩子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课堂也因此变成了一种期待,一种享受。
三、把握课堂契机,开展生生对话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曾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們彼此交换,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那么我们两个人彼此各有两种思想。”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生生对话,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质疑,互相交换思想,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使课堂更开放,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在我们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总有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处于课堂的边缘化,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这些不善言辞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去思考、讨论并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树立了团体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要想让师生对话将课堂的活力激发出来,教师必须要给每一个孩子创造发言的契机,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交流互动的生生对话是精彩纷呈的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比如,在教学课文《詹天佑》时,为了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居庸关、八达岭隧道以及青龙桥陡坡独具匠心的设计思路,感受詹天佑的聪明智慧和创新意识,我便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交流并试着划出三个工程的施工草图,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热烈的讨论氛围。这样一来,他们很容易对此产生无限的兴趣,每个孩子都积极投入到讨论的行列当中。最后,我请三个小小设计师上台为我们讲解詹天佑的设计方案时,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从他们充满渴望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他们从小组交流讨论中获得了非凡的体验,进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将我们的课堂推向了高潮。
四、语言风趣机智,让师生对话绽放精彩魔力
语文是一门迷人的学科,一个真正有魅力的语文老师,肯定是一个有才气、有学问、有思想的老师。兴趣是孩子们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最大动力,要想打破死气沉沉的氛围,让我们的课堂对话焕发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一定要风趣机智,通过语言的感染,让学生感受到你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眉飞色舞,妙语连珠,或慷慨激昂,或催人泪下,或娓娓道来……只有以风趣的语言和自己的语文气质去感染学生,才能让孩子们品味人生,独享一份精神的静逸之美,潜移默化中爱上语文,爱上交流。也只有这样的老师,让课堂充满了神奇的魔力,引领着孩子们去破解知识的密码,让孩子们在宽松、平等、愉悦、感动的课堂氛围中畅所欲言,自由交流,在学习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无形之中进入到了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五、以读悟情,让特殊的对话震撼学生的心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韵律美和音乐美,进而感受到人物独特的精神之美,极富有情趣味。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枯燥单调的汉字可以幻化成优美秀丽的风景和身临其境的意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学生的心灵真正走入文本,从而把学生带入到精妙绝伦的缤纷世界。所以,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多重体验,我们有时候要以读代讲,让学生们和主人公进行心灵的特殊对话,进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到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的魅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别样美丽。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在处理老班长壮烈牺牲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孩子们理解老班长忠于革命、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我采用了分角色,做表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将他们对老班长的敬仰之情推向了高潮。孩子们通过入情入境的表演,为课堂创设了情景,把其他学生带入到了课文场景,我甚至听到了有人啜泣的声音,孩子们在观看表演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精神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升华,在激情朗读的同时,学生和文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对话,触摸到了人物真实的灵魂,老班长形象变得立体鲜明,形象教学得以很好的体现,语文课堂也因此活了起来。
教育有时真的很简单,只要从“心”开始,伸手就能成功。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倾听中对话,在对话中成长,让精彩纷呈的师生对话将我们的课堂变得别样精彩。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有智慧的老師会创造出灵动秀美、清新脱俗的课堂,将孩子们带入到语文课堂的至高至纯境界,“以读为主”的师生有效对话模式为孩子们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课堂充满了和谐,起到了为孩子们的学习助跑的作用,达到了语文教育的更高境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更是让课堂充满了无限的感动,让师生之间的对话充满魔力,让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黄骏.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对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
[2]郭洪涛.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2010(14).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GS[2018]GHBZ068]
吴梦怡,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马神庙街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