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民间曲艺“老杨公”艺术特色及研究价值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n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杨公最早源于广西的北部湾地区,到现在已经流传了五百多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歌舞剧。无论是从它的音乐结构、表演形式,还是演唱歌词和旁白等等,都呈现出浓厚的地域特点。老杨公将传统的民俗特色和原生态内容保留了下来,在众多歌舞剧中独树一帜。本文针对老杨公的艺术特色和研究价值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老杨公  民间曲艺  艺术特色  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027-03
  老杨公是广西的民间曲艺,在2010年被列入到广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并一直流传至今。这个民间曲艺主要是用广西合浦地区的方言进行表演,非常具有独特性,有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例如将民族乐器与打击乐进行结合、演唱与舞蹈或故事进行结合等等。在表演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广西地区独特的民俗故事,听到当地独特的方言歌曲,还能够欣赏到浓厚的地域文化。在今天,我们依旧将这种民风民俗的曲艺形式保存下来,不断对其进行探讨和挖掘,并将现如今的道德观念融入其中,使其不断发展和流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一、民间曲艺“老杨公”悠久的历史过程
  老杨公是广西地区著名的民间歌舞剧,最初是在北海一带流行,根据这样一个来自民间的神话故事改编而来:蔡九娘是一个仙姑,因为动了凡念而违反了天规,惹怒了玉皇,于是惩罚她下落凡间。她经历了种种苦难后想要跳河,碰巧遇见了化身为老杨公的观音菩萨,因此获得了拯救。蔡九娘生性善良,身世悲惨,老杨公觉得她十分可怜,主动为她提供帮助,蔡九娘最终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从这个民俗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助人为乐以及人性的善良。也因为此,老杨公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在结婚或是节日等喜事中,我们都不难看到这种曲艺形式。人们会在能够体现当地生活气息的特殊日子里,邀请“老杨公”来为大家表演。老杨公既能够体现出广西当地的民俗文化,也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娱乐需求。
  老杨公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民间曲艺,它是以表演的形式在体现着广西地区的民俗文化、地域特点、历史文化,我们都能够从这种民间曲艺中清晰地了解到当地人有着怎样的精神信仰。我们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发现老杨公在古时候的中原地区就已经存在了,那时候叫做傩舞,是一种宗教歌舞,作用主要是祭祀和驱鬼,并以这种形式传入了广西的北海等地区。从传承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老杨公与傩舞是同宗同源的,老杨公是傩舞在传承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变种。在这个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傩舞中的宗教表演形式也流传了下来,现如今也一直在使用着。如果从戏剧艺术出发,老杨公属于我国明清时期的傩戏类别,在民间戏剧中独树一帜。
  在我国的明清时期,老杨公与诗词曲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著名的明清杂剧,老杨公也开始以多种语言展现出来。虽然老杨公最初是从宗教歌舞传承而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完善,但是其本质还是民间戏剧艺术,有着许多独特的地域特点,理应归纳为明清杂剧中的傩戏类别。在东汉时期,傩舞开始发生转变,不再是曾经的宗教歌曲,开始逐渐变成了一种民间戏剧,直到明清时期开始广泛盛行。老杨公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体现出艺术价值,还有着很高的人文价值,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被当今时代的民间艺人赋予了新的价值,比较出名的是一名叫李茜的艺术人,她对老杨公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整理,60年来一直坚持演出。还有著名的歌舞剧《珠还合浦》,由北海粤剧团代表广西的民间曲艺前往广州演出,在整个广州都获得了极大反响,无论是艺术专家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都非常欣赏和喜爱。在2016年,《渡口接亲》这个歌舞剧展现出了强烈的地域特色,给人们带来了与众不同的体验感,在广西省的“八桂群星奖”比赛中荣获金奖,并享誉至今。
  二、民间曲艺“老杨公”的艺术特色
  (一)音乐唱词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
  老杨公这种民间曲艺是以广西的廉州方言进行演唱的,这也从中体现出了该曲艺形式的地域特点。演员在发音的时候,就如同当地人在讲话一样,因此老杨公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老杨公的形式比较固定,但唱词有着多种多样的种类,在西江月等各种曲牌中都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方式,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比拟和双关等,有着鲜明的特点,内涵兼顾艺术性与哲理性。有些唱词大量使用了当地的哩语和顺口溜,使其变得更加简明、容易理解。“大唐歌”是最早广泛流传的词牌,其中的《对月弹》运用了比拟的手法,例如“眨眼”“吐”等字眼,就能够清楚地表现出牡丹花的形象,如同近在眼前,不仅可以准确表现日常生活,还增加了生动形象性。唱词的第二、四句采用了押韵的手法,演唱起来更加顺畅,还可以从中表达个人感情。根据这几个举例,我们不难看出,使用修辞手法比平铺直叙要更加有艺术价值。
  (二)唱腔风格统一且丰富
  老杨公是广西地区的民间曲艺,将西海歌与山歌小调进行了巧妙的融合,主要以西海歌为主要组成部分,并结合“大唐歌”等多个曲牌,并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就形成了一种地域特色鲜明、有着统一风格的联曲。老杨公有着多样化的曲牌,但大部分都是二句和四句式的乐段结构,音乐表达形式较为单调,曲调主要是按词行音。我们可以通过《撑船渡》具体研究一下:其曲调结构是四句式的,第三句对第一句进行了一定的变化,第四句是对第二句的重复,第一句停留在了音阶的三、四级上,构成了一个半终止,而两句式一起一落,这样构成的曲调更加稳定,旋律非常缓和。因此,无论戏剧的唱词有多少字数,其句式组成和调式结构几乎没有变化。
  (三)表演形式丰富而生动
  老杨公兼顾歌舞与戏剧的优点,是一种非常出色的民间曲艺。老杨公之所以在当今时代仍然不断传承、发展并受到大众的喜爱,与它丰富生动的表演形式息息相关。老杨公这种民间曲艺取材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表演过程中透露出浓厚的民俗气息,兼顾艺术性与兼容性。老杨公在表演过程中,一般只需要两个表演角色,那就是老杨公和仙姑,剩下的就是一些在旁边配合的鼓师,大约有四到五个人负责打鼓,还有一个人是掌板者。根据鼓师的鼓点节奏,仙姑最先开始进行即兴表演,当到了必要环节时,仙姑就会用方言喊出重要的戏剧台词:“老杨公,出来啰喂”!这个时候扮演老杨公的演员已经准备就绪,带着面具进行焚香祷告,顺利进行开坛程序,两只手分别拿点燃的火索和扁担做棹船状,快速开始表演,然后抬起一只腿来,将那只拿火索的手送到嘴边,一口气将它吹燃,嘴里还呼喊着“着了”。这就是老杨公的开场白,比较固定,却又不失独特,之后就进入了真正的表演阶段,演员表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使人物形象有突出的特色,就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表演。我们以老杨公这个角色为例,为了增加其独特性,可以让演员戴上一张假的面具,鼻子和嘴呈現出歪斜的状态,穿一身红色的道袍,手上持有着竹篙和纸筒火把。仙姑的扮演者一般会穿绿色的衣服,手上会拿着纱巾或者是红色的手帕,有的仙姑手里还会持一枝花。老杨公这种戏剧表演要求较高的默契程度,演员之间要能够流畅地进行互动。在表演的时候,老杨公的舞姿非常强健有力,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那驰骋于风浪中的老艄公。仙姑的戏剧表演需要身体各个部位的良好配合,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彼此交流或是互相对唱,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鼓点创造出的节奏带动观看者的情绪。   (四)宗教仪式具有独特性和神秘性
  老杨公这种民间曲艺是从中原时期的傩舞发育那儿来的,傩也就是傩神,它们可以巧妙运用法术,从而起到去除妖魔鬼怪的作用。傩神并没有固定的面貌,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心目中的傩神也各不相同。老杨公就是傩神的一个变种,它起源于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有着该地区专属的地域特色,十分独特。明清时期傩戏广泛传播起来,老杨公作为一种傩神,开始出现在各种宗教仪式当中,例如酬灯赎褐,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神秘感。酬灯赎褐就像是老杨公的专属仪式,在广西地区,很多人会通过这个仪式表达求子和脱乳名等愿望。这种祭祀仪式一共有八个程序,分别为“起神、诵经、练兵、贺寿、拜塔、代塔、解灶、散神”。老杨公通常是在代塔之后进行表演,后面两个过程一般是在老杨公结束、观众散去之后才开始的,是需要秘密实施的程序。当所有的八个程序完成,酬灯赎褐这个宗教仪式也才真正结束。在这种宗教仪式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需求。老杨公的戏剧表演就是将宗教与娱乐属性结合在一起,把从前的娱乐神变成了现在的娱乐人,在体现其艺术价值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三、民间曲艺老杨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老杨公虽然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了解它的人越来越少,现如今将会面临失传的风险。在娱乐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的音乐形式层出不穷,年轻的人们更加喜欢新兴的东西,不太关注像老杨公这样的传统艺术,甚至认为其不再具有艺术价值,觉得它不符合当今的市场需求。有许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年龄较大,且没有找到愿意学习这个艺术的传承人,这就为老杨公的流传增加了困难。著名的民间艺术家郭克秀曾经也表达过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年轻人都不愿意看老杨公。对于老杨公的未来发展,他们都表现出了担心和忧虑的情绪,对于其濒临的失传风险也无可奈何。现如今人们普遍使用普通话来交流,以方言演唱的老杨公不太容易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阻碍作用,也会影响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四、民间曲艺老杨公有着怎样的研究价值
  由于老杨公极具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因此广西地区的文化部门应该加强保护,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保证其能够顺利传承和发展下去。首先,我们要做好宣传工作,扩大老杨公的知名度,特别是可以在学校讲座中进行介绍和讲解,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这种艺术形式,并吸引他们的兴趣。当地政府也要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还可以采用表演比赛的形式,起到激励年轻人学习这个民间曲艺的作用。当地的文化部门可以对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进行调查与采访,录像或者录音,可以做成ppt或是纪录片,让新一代的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还要重点为这些老艺术家提供生活保障。其次,将老杨公打造成一种独立的品牌,毕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杨公是一种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文化资源,可以以此为素材,广泛开展当地的娱乐活动。我们还可以把老杨公与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例如耍花楼等,就能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当地品牌,从而更具有吸引力,这样可以起到双重作用,不仅能够宣传和传承老杨公,同时还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最后,老杨公属于一种宗教仪式,现如今也能够起到驱邪避恶、为人民祈福的作用,对于很多人来说,老杨公可以寄托他们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
  近几年来,政府对老杨公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广西北海地区开始采取文化强市战略,在文化建设层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使整个地区迸发出更大活力。北海市还组织了文化北海活动周,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大咖都聚集在这里,对当地的文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如今,这种民间曲艺在保留原有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许多歌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勤劳勇敢将会被歌颂,邪恶不正将会受到批判。老杨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既有着独特的地域特点,又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怎样才能够使老杨公广泛传播?经过研究,笔者认为要先改良老杨公的语言。虽然方言十分具有独特性,但具有局限性,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想要广泛推广,首先就要将其语言普通话,外加丰富的传播形式,只有这样,老杨公才会不断获得改善与发展,甚至可以跨境流传。在演唱时,还可以不断优化唱词,更贴合大众生活的唱词才能更具有感染力,然后,可以将老杨公拍成影视作品,或是出版书籍,让更多人了解到老杨公这种民间曲艺。
  五、结语
  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老杨公要与时代相结合,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与现如今的先进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内涵,使其更加贴合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艺术价值的同时,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其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符家昌.绽放《老杨公》的时代风华[N].北海日报,2019-11-03(002).
  [2]陈夕阳.广西“老楊公”戏剧初考[J].中国戏剧,2018(07):66-68.
  [3]黄金.探析廉州山歌剧《老杨公》的艺术特征[J].艺术评鉴,2016(04):72-75+159.
  [4]金北凤.广西北部湾地区民间歌舞剧《老杨公》的艺术特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23-27.
其他文献
摘要:孔雀舞历史悠久,蕴含着对生命的歌颂、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傣族舞蹈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也是我国民间舞蹈中璀璨的瑰宝。孔雀舞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原生态的民间孔雀舞到毛相的《双人孔雀舞》,孔雀舞从傣族民间走向舞台;再到金明的《孔雀舞》和刀美兰的《金色的孔雀》,孔雀舞从舞台走向了世界;之后,杨丽萍通过《雀之灵》对孔雀舞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创新和艺术回归,大胆地借用现代舞的编创元
摘要:先秦时期音乐文化已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人类历史文明中所产生的第一件乐器、第一支乐舞、第一首所吟诵的诗歌,无不透露着与劳动、巫术、祭祀、阶级统治之间紧密又复杂的关系。如果在研究先秦音乐文化时,只着眼于音乐本体,而忽视了其他与音乐相关的因素,则只能看到“乐之末节”。故本文以先秦时期的音乐文化为主体,结合有限的文献资料和出土音乐文物资料,拟对先秦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梳理。  关键词
摘要:《蓝花花叙事曲》是由国家一级作曲家关铭创作于1981年的一首二胡独奏曲。这首乐曲的创作使用了陕北民歌《蓝花花》的主题音乐素材和故事情节,经过一定的改编处理,运用巧妙的创作手法写作而成,是一首具有叙事性的二胡独奏曲。作曲家在创作时使用了六次转调,结构处理非常有特色,加上多处使用了不同的演奏技法,情感表现上也有一定难度,所以这首乐曲可以说是二胡学习者的必学曲目。本文通过对《蓝花花叙事曲》的结构塑
摘要: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传统音乐博大精深,它的审美意识是当地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同时也是贵州省民族思维习惯的集中体现之一。从苗族侗族音乐音乐文化来看,苗族的音乐文化有情歌(游方歌)、苦歌、反歌、酒歌、儿歌、祭祀歌、叙事歌、劳动歌、谜语歌、说唱歌(嘎白福)等几大类,曲调各有不同,有着极其浓厚的传统音乐底蕴。本文主要探讨黔东南苗侗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及响应苗族人民和政府采取有利于发展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几项重
摘要:中国近代音乐史的发展是从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后,研究中国音乐史的分期是属于研究历史的范畴,所以其本身特点是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的。本文从四个方向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阐述中国音乐史的概念和发展,第二部分分析中国近代音乐史的分期和中国历史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影响近代音乐史分期的因素,最后分析中国近代音乐史分期所用的专业术语,从这四个部分来体会本民族近代音乐的发展特色与精神。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历
摘要:因受到启蒙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极为生动地反应了当时俄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尤其是俄国平民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柴科夫斯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旋律大师,他每一部作品的主题特点都十分鲜明,注重情感方面的表达,音调自然亲切,旋律线条婉转悠长,是发自内心的倾诉与情感抒发,也是高度艺术化的完美演绎。本文以他创作的钢琴组曲《四季》中《十一月<在马车上>》为研究对象,从该乐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分
摘要:在“中、西,古、今”文化艺术思想交织的特殊环境下,潘天寿始终保持着艺术精神的独立,坚持从民族本位出发,以传统写生观为导向。其写生画稿在艺术手法上呈现出以线造型、以形写神的传统写生特色,但又不以画面完整为目的,体现出鲜明的风貌特征。  关键词:潘天寿 写生画稿 线條 写神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049-03  潘天寿是建国后
摘要:池州贵池地区罗城民歌与皖北花鼓灯称为安徽地区的“北舞南歌”,有着悠久的演变与文化发展历史。古代池州罗城民歌的形成与传播,通常围绕着地域的劳动生产、生活情境,进行民歌调式、歌词与演唱方式的创编。特别是自建国以来,罗城民歌先后三次入选为全国文代会的演出项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与认可,在国内外得到较为迅速的传播与发展,但近年来罗城民歌作品的演出发展,却又开始呈现出不断衰落的趋势。
摘要:明末清初是社会文化及经济政治发生巨变的时代,商业的发展,市镇的勃兴都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出新的面貌,江南尤甚。正值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来华,西画的传入与江南画坛产生了广泛的接触。本文通过西画东渐的视角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受西洋影响的绘画以及社会交往活动进行探讨,以求更为全面地了解西画东渐这一现象,分析江南画坛出现风格转变的社会历史原因,解读各类型绘画的风貌和审美取向,总结归纳明清时期西画东渐的历
庞茂琨是当代著名的油画家,代表作品有《苹果熟了》《永恒的乐章》等.庞茂琨早期作品如《彝族系列》中时常出现高亮边界线的绘画表达,这样的视觉效果既区别于西方的古典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