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力图从生活实际出发,探求数学概念课教学的本质,对一堂基础几何课的两次设计入手, 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例谈几何概念课的过程性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生活本源;概念教学;过程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第一次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导入,刚开始采用PPT展示3幅图片:小孩滑滑梯、传送带上物体的移动、观光缆车的平移。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平移变换的概念,指出平移变换的两个要素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直接应用多媒体演示图形变换,然后将结论告诉学生,再讲几个注意点。这种过快的教学过程只能使少部分学生听懂,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因此,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仅停留在模仿、记忆的层面上,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大理想。因此我对本节课又进行了一次设计。
二、第二次教学设计
1.从生活本源出发,合理创设情境
笔者认为,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数学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课堂教学是学习过程的关键,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倍感亲切。
这次用一个方块平移的游戏导入:经过平移,当同样颜色的三个及以上方块成一直线时就能消去并得分。教师让部分学生上来玩游戏,然后提问游戏中的方块经历了什么运动,由此从学生口中得出“平移”这一关键词。教师紧接着再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变换?这时学生纷纷发言,从学生交流回答中发现学生已经认识到平移无处不在。然后再播放几个学生提到的平移变换的动态图片,让学生找到这几幅图的相同之处,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平移变换的特征。
这样的设计,利用动画充分展示平移的过程,从纯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的数学,从静态教学延伸到动态教学。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教师提示、补充,共同归纳出平移变换的概念,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突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2.合理转化例题,形成概念体系
为了加深学生对平移变换性质的理解,教师需要根據平移的要素画出简单图形经过平移变换后的像,并设置一些例题加以巩固。
本节课课本中的例题是:把长方形ABCD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使点C落在点C’。求经过这一平移变换后所得的像。
笔者将上述例题进行了更改,设置了以下作图:①点的平移作图;②线段的平移作图;③面的平移作图(以四边形为例);④体的平移作图(以长方体为例)。
教师将这4个问题分4次抛出,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总结出平移作图的基本要点是作出关键点经过平移后的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类比。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从而真正认识平移图形的形成过程,由概念出发,从简到难,形成知识体系。
3.小结整合提升,达成实际运用
视频播放海宁纺织业中窗帘的制作过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赞扬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并布置作业:①为工人设计一些由平移变换得到的精美图形;②相机拍下生活中的平移或将关于平移的小文章发到班级数学兴趣群。
这一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定位初衷,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并发展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我们还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查与预测以及工程设计等方面问题。只有学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
三、结语
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认真积累,大胆尝试,一定会给我们的课堂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5): 1-4.
[2]于妍秋. 在深度对话中让数学概念课教学走向本真[J].中国数学教育,2016(Z3):40-42.
关键词:生活本源;概念教学;过程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第一次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导入,刚开始采用PPT展示3幅图片:小孩滑滑梯、传送带上物体的移动、观光缆车的平移。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平移变换的概念,指出平移变换的两个要素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直接应用多媒体演示图形变换,然后将结论告诉学生,再讲几个注意点。这种过快的教学过程只能使少部分学生听懂,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因此,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仅停留在模仿、记忆的层面上,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大理想。因此我对本节课又进行了一次设计。
二、第二次教学设计
1.从生活本源出发,合理创设情境
笔者认为,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数学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课堂教学是学习过程的关键,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倍感亲切。
这次用一个方块平移的游戏导入:经过平移,当同样颜色的三个及以上方块成一直线时就能消去并得分。教师让部分学生上来玩游戏,然后提问游戏中的方块经历了什么运动,由此从学生口中得出“平移”这一关键词。教师紧接着再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变换?这时学生纷纷发言,从学生交流回答中发现学生已经认识到平移无处不在。然后再播放几个学生提到的平移变换的动态图片,让学生找到这几幅图的相同之处,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平移变换的特征。
这样的设计,利用动画充分展示平移的过程,从纯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的数学,从静态教学延伸到动态教学。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教师提示、补充,共同归纳出平移变换的概念,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突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2.合理转化例题,形成概念体系
为了加深学生对平移变换性质的理解,教师需要根據平移的要素画出简单图形经过平移变换后的像,并设置一些例题加以巩固。
本节课课本中的例题是:把长方形ABCD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使点C落在点C’。求经过这一平移变换后所得的像。
笔者将上述例题进行了更改,设置了以下作图:①点的平移作图;②线段的平移作图;③面的平移作图(以四边形为例);④体的平移作图(以长方体为例)。
教师将这4个问题分4次抛出,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总结出平移作图的基本要点是作出关键点经过平移后的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类比。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从而真正认识平移图形的形成过程,由概念出发,从简到难,形成知识体系。
3.小结整合提升,达成实际运用
视频播放海宁纺织业中窗帘的制作过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赞扬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并布置作业:①为工人设计一些由平移变换得到的精美图形;②相机拍下生活中的平移或将关于平移的小文章发到班级数学兴趣群。
这一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定位初衷,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并发展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我们还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查与预测以及工程设计等方面问题。只有学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
三、结语
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认真积累,大胆尝试,一定会给我们的课堂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5): 1-4.
[2]于妍秋. 在深度对话中让数学概念课教学走向本真[J].中国数学教育,2016(Z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