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人公亚历库斯·洛可是一家工厂的厂长,由于不能应对客户的订货,造成产品卖不出去,库存堆积如山,为此十分苦恼。终于有一天总部向洛可发出警告:“再给3个月,业绩如果上不去,工厂就关门”。正当此时,洛可重逢了大学时代的恩师肖纳博士。肖纳博士教给洛可转变观念、增加生产、减少库存的“TOC理论”(即制约条件的理论)。洛可实践肖纳博士的理论,使工厂摆脱危机。洛可崩溃的家庭也破镜重圆,离开的妻子朱丽返回家中……
这就是《这个目的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的故事梗概。本书的结构是以工厂的重建问题为经,以家庭问题为纬,核心是介绍所谓的“TOC”生产管理的理论。
小说形式的商务书比较稀有,而本书的销售方式更加少有。
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间是1984年。作者E·戈德多拉托是物理学家,提倡TOC理论,开发生产程序软件,并以小说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说理论。在小说中出现的博士,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一) 在美国成为超级畅销书
美国纳斯巴·弗雷斯社这样的小出版社,当年初版首印《这个目的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仅仅4000册,不料在美国面世后,竟成为销售达到25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当时,因为苦于和日本的贸易磨擦,使美国的经济陷入低谷,经营者们看到这个新的生产理论,如获至宝。
然而,这本书在日本长期不能出版。作者认为:“把这个手法教给日本人,会重燃贸易磨擦的战火”,所以,始终不授予版权。责任编辑久我茂还说:“2001年就是用日文翻译过来,我们也觉得未必畅销。因为在几年前,TBS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了《日本“无痛注射针”》一书,经营者们都认为日本的做法最好”。
(二)8个月销售40万册,比美国当年的火爆行情来得还要快
该书在2001年5月初版第一次印刷,经过8个月已经19次印刷,发行40万册了。与美国当年的火爆行情相比,日本的来得更快。
当然,“日本版” 《这个目的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销售火爆,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主要还是因为以久我茂为首的“日本版”的员工们下了大功夫,花了大力气。
首先,排除“日本版”难懂的专业术语。例如,原书生产现场的用语“棚卸し”(含义:盘存),是在“库存”意义上使用的,为了避免出现歧义,翻译时一律用“库存”一词。久我茂说:“尽量把专业术语换成一般用语,从专家学者的眼光来看,或许不够十全十美。然而,因为是小说,就不能让读者看起来很紧张。要让生产现场之外的人也能看得懂,也能明白。”
其次,“日本版”要有长度,要有分量,但不能分成两部分,分成两册。开本为四六开本(788mm×1091mm),页码为520页。久我茂说:“我本身就不喜欢阅读A5开本的分成两部分的书,和设计师一商量,尽可能地压缩页码,文字有不太通顺的就理顺。要达到一般读者读起来也觉得轻松的效果”。
第三,尽管“日本版”很厚,但本体价格(即不含消费税的价格)只定在1600日元,印刷册数为3万册。久我茂说:“只有销售才看得出成败。计算本体价格,不印1万册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价位。咬了咬牙,就定在1600日元。册数当初定在1万册,后来又改成3万册了”。
(三)取小标题引起兴趣,刺激读者的购买欲望
在“日本版”的开头,设计了原书没有的“出场人物一览表”。原书只用1~40的数字分章节,“日本版”把全书分为8章,还取了标题。
因为内容很长,有了出场人物一览表,对读者就很方便。每个章节有了标题,往往容易刺激阅读的欲望。原书的错误通过图表进行订正。把“美国版”翻译成“日本版”,内容进一步完善,读者无疑更容易亲近。
(四)大牌书店给予大力支持,认为“这本书好卖”
“日本版”畅销,与大牌书店的鼎力相助分不开。纪伊国屋书店的社长松原治,读了“日本版”的长条校样,向全店发出指令: “这本书好卖”。另外,八重洲图书中心的总店一开始就采购了1000册。
另外,设计封面采用的颜色是金黄色和黑色,反差大,很醒目,这也是原书没有而“日本版”独有的。“大人物”的推荐往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腰封的尺寸几乎占据了封面的一半。
把“TOC”这样的理论以小说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这大概是第一次吧!读者的反响令人吃惊,最年少的读者竟然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这是一本“就连中学生都能阅读的商务书”,已然成为事实。
诚如所言,按照书上讲述的进行实践,就能成功。尽管属于极其实用的商务书,但中学生也能阅读。原书把艰深的理论用小说形式表述,“日本版”进一步处理成容易阅读的书,读者群体因此不断扩大。这本翻译书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不仅仅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更主要的还是日本方面的员工们做出了巨大努力。
这就是《这个目的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的故事梗概。本书的结构是以工厂的重建问题为经,以家庭问题为纬,核心是介绍所谓的“TOC”生产管理的理论。
小说形式的商务书比较稀有,而本书的销售方式更加少有。
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间是1984年。作者E·戈德多拉托是物理学家,提倡TOC理论,开发生产程序软件,并以小说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说理论。在小说中出现的博士,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一) 在美国成为超级畅销书
美国纳斯巴·弗雷斯社这样的小出版社,当年初版首印《这个目的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仅仅4000册,不料在美国面世后,竟成为销售达到25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当时,因为苦于和日本的贸易磨擦,使美国的经济陷入低谷,经营者们看到这个新的生产理论,如获至宝。
然而,这本书在日本长期不能出版。作者认为:“把这个手法教给日本人,会重燃贸易磨擦的战火”,所以,始终不授予版权。责任编辑久我茂还说:“2001年就是用日文翻译过来,我们也觉得未必畅销。因为在几年前,TBS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了《日本“无痛注射针”》一书,经营者们都认为日本的做法最好”。
(二)8个月销售40万册,比美国当年的火爆行情来得还要快
该书在2001年5月初版第一次印刷,经过8个月已经19次印刷,发行40万册了。与美国当年的火爆行情相比,日本的来得更快。
当然,“日本版” 《这个目的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销售火爆,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主要还是因为以久我茂为首的“日本版”的员工们下了大功夫,花了大力气。
首先,排除“日本版”难懂的专业术语。例如,原书生产现场的用语“棚卸し”(含义:盘存),是在“库存”意义上使用的,为了避免出现歧义,翻译时一律用“库存”一词。久我茂说:“尽量把专业术语换成一般用语,从专家学者的眼光来看,或许不够十全十美。然而,因为是小说,就不能让读者看起来很紧张。要让生产现场之外的人也能看得懂,也能明白。”
其次,“日本版”要有长度,要有分量,但不能分成两部分,分成两册。开本为四六开本(788mm×1091mm),页码为520页。久我茂说:“我本身就不喜欢阅读A5开本的分成两部分的书,和设计师一商量,尽可能地压缩页码,文字有不太通顺的就理顺。要达到一般读者读起来也觉得轻松的效果”。
第三,尽管“日本版”很厚,但本体价格(即不含消费税的价格)只定在1600日元,印刷册数为3万册。久我茂说:“只有销售才看得出成败。计算本体价格,不印1万册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价位。咬了咬牙,就定在1600日元。册数当初定在1万册,后来又改成3万册了”。
(三)取小标题引起兴趣,刺激读者的购买欲望
在“日本版”的开头,设计了原书没有的“出场人物一览表”。原书只用1~40的数字分章节,“日本版”把全书分为8章,还取了标题。
因为内容很长,有了出场人物一览表,对读者就很方便。每个章节有了标题,往往容易刺激阅读的欲望。原书的错误通过图表进行订正。把“美国版”翻译成“日本版”,内容进一步完善,读者无疑更容易亲近。
(四)大牌书店给予大力支持,认为“这本书好卖”
“日本版”畅销,与大牌书店的鼎力相助分不开。纪伊国屋书店的社长松原治,读了“日本版”的长条校样,向全店发出指令: “这本书好卖”。另外,八重洲图书中心的总店一开始就采购了1000册。
另外,设计封面采用的颜色是金黄色和黑色,反差大,很醒目,这也是原书没有而“日本版”独有的。“大人物”的推荐往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腰封的尺寸几乎占据了封面的一半。
把“TOC”这样的理论以小说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这大概是第一次吧!读者的反响令人吃惊,最年少的读者竟然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这是一本“就连中学生都能阅读的商务书”,已然成为事实。
诚如所言,按照书上讲述的进行实践,就能成功。尽管属于极其实用的商务书,但中学生也能阅读。原书把艰深的理论用小说形式表述,“日本版”进一步处理成容易阅读的书,读者群体因此不断扩大。这本翻译书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不仅仅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更主要的还是日本方面的员工们做出了巨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