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惑

来源 :商业2.0·豫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三届”拼出了中国的巨大成就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谁奋斗出来的?由于历史的错误和误会,使得我们这个民族意外地拥有了数以千万计的真正的精英,这批精英拼出了三十年中国的巨大成就。哪些人?老三届。大家千万别忘了他们,支边、支内的知青。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说他们是精英?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人没读过大学,外语也不好,西餐也不懂得吃。我告诉大家,这批人在“文革”前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初中和高中教育,而“文革”前的高中教育绝对不低于今天的本科教育。今天的本科生不如“文革”前的高中。他们被撒到了中国最落后、最贫穷的地方,撒到了中国的农村,这批人忍受了巨大的物质委屈,忍受了极大的心理委屈,忍受了巨大的挫折,根本不知道能不能回到城市。1978年邓小平老人家说让知青回家,这批人返回了城市后一无所有,其中的精英进了大学,当年的大学比今天难考一百倍。我们现在的领导人、企业家、“富二代”的爸爸不都是这些人吗?他们在社会上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珍惜每一点工作机会,上有老、下有小,把上面的老人照顾好,把下面的孩子送进大学,自己垮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批精英。
  很多人讲钱文忠你是精英,我算什么精英?你给我吃什么东西我能吃出来,你给我吃碗面,我能告诉你这个面粉是河南的还是晋城的,我的嘴很刁,你让我吃小米,我能吃出来哪个地方的小米。中国历来的知识分子是不了解中国的,所以温总理讲北京、上海不能代表中国,我举双手赞成,中国的知识分子主要生活在城市里,对整体中国根本不了解,对美国倒很了解。
  
  独生子女政策的副作用开始出现
  
  中国又面临着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面临过的问题:只有中国有一亿四千万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作为国策百分之百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国不会有今天,但是人类没有任何一种政策是没有副作用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副作用从今天开始出现。
  1978年第一批独生子女证是684张,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独生子女集中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出现在一个国家,我们没有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我们所有的教育经验都是用来教育生活在大家族里面,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现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接受教育的对象改变了。现在我们面临的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来教育他?
  我们的教育已经混乱到什么地步?前一段,大家知道不知道教育部发了一个文件,一次改13个汉字。我们现代人有什么资格改汉字,我们好好把汉字写好就不错了,改什么汉字,现在教育部不改了。还有一个文件,大家知道不知道?叫“赋予教师批评孩子的权利”。教师批评孩子的权利要教育部赋予吗?教师天生有批评孩子的权利,何况你什么时候收回过这个权利,没有收回为什么又赋予?我们现在的孩子挨不了一点点批评,受不了一点点委屈,教育部是感觉到这个问题的,所以发了这个文件。我们现在搞的是鼓励教育、表扬教育,没有挫折教育,我们的教育已经没有任何惩戒手段了,谁敢批评学生?批评了以后,孩子死给你看,你敢吗?不敢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受不得委屈,当然他们有非常多的优点,但是他们和中华民族1978年以前的成员确实有很大的变化。
  怎么办?没有办法。我们现在的孩子,学习知识,家长都很重视,身体的营养家长都很重视,我们唯一能够忽视的、唯一能够让步的、唯一认为可以放一放的恰恰是孩子的规矩。孩子怎么对待长辈?怎么对待师长?怎么跟同辈交往?怎么遵守一些必需的规矩?怎么遵守传统?现在在我们的教育里面没有。我们现在孩子要学奥数、要学音乐、要参加各式各样的奥林匹克竞赛,但是没有一个人再讲,孩子你应该怎么守规矩,应该怎么跟长辈说话,这样下去,如何了得?这样下去,我们的发展怎么可能是可持续的?这样下去,我们巨大的改革开放物质财富的成果,如何能守得住?这样下去我们的未来,怎么能够想象?
  
  《弟子规》的启示,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
  
  《弟子规》告诉我们,这30年的发展,我们忘记了什么,《弟子规》告诉我们,这30年的发展,我们牺牲了什么?《弟子规》告诉我们,我们今天有车、有房、有钱,但是我们今天没有的是什么?《弟子规》告诉我们,我们能够拥有一切,我们能够为了我们的拥有去努力、去牺牲,但是我们不能牺牲的是什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弟子规》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坚守的最后一道底线是什么。如果我们连这道底线都守不住,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到底还是不是中华民族?这就要打一个天大的问号。
  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从《弟子规》这样传统的文化读本当中,汲取一些养料,弥补我们的缺失。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子孙后代生活得更有文化、更有文明、更有幸福感;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中华民族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为了使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将来去见我们的列祖列宗的时候,不要有过深的愧疚!
其他文献
初见买世蕊,她的发型让人印象深刻:一丝不乱的齐耳短发,额前服帖的刘海,配上一缕反翘起来的卷烫,犹如孔雀美丽的头冠。  作为新乡市糖业烟酒总公司董事长的她,这个发型保持了几十年,已经成为她的标志。用她自己的话说:“改变了发型,我担心老百姓会认不出来我。我要让人们一眼就知道,我还是过去的那个买世蕊,任凭这个时代怎样变化,我的信念都不会变。人们看到我的发型就放心了,知道我还像过去那样,可以信赖和依靠。”
期刊
“确切地说,我现在的年龄是73.336岁。”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尹明善说。他比柳传志大6岁,比鲁冠球大7岁,比俞敏洪和马云大了两轮,却没有丝毫的沧桑感,标志性的笑容、精瘦、有浓重的重庆口音,尹明善的言辞与思想总是显得“另类”。他说:“信用危机,可能跟田忌赛马的故事有关,田忌赛马就是破坏规则,这个故事误人子弟,误国家,误民族啊。”他的演讲多次被掌声打断,他每一个“另类”的观点
期刊
河南卷烟之重要转折    2009年2月,姜成康在豫调研期间指出,河南中烟要创名牌、抓技改、重管理、上水平,全面提高整体竞争实力,并重点就“创名牌”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突出一个中心,打牢两个基础”,即突出“黄金叶”品牌培育这个中心,继续打牢“帝豪”、“红旗渠”两个品牌的发展基础,特别是要切实强化技术、原料、市场、政策四个方面的支撑,努力实现“黄金叶”品牌的发展目标。  同年7月,姜成康再次做出
期刊
5月22日上午,第十二届“康桥论坛”在河南人民会堂举行。畅销书《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首次来到郑州,做客“康桥论坛”。本届“康桥论坛”由康桥地产、新兴置业、经济视点报主办,太平世家物业承办,光大银行、中金黄金等协办。  宋鸿兵先生在“论后危机时代全新的金融理念和投资策略”的主题演讲中纵论国内外金融形势,全面剖析了后危机时代的金融投资理念,为广大到场观众支招投资策略。  针对近期石油、黄金、白银等大宗
期刊
《论语》里面讲的最高的一种境界就是要“成仁取义”,孔子说了一个叫做“杀身成仁”,孟子讲了一个“舍生取义”,《论语》里面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一个志士仁人不能为了活命而损害人道,必要的时候你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你对人的追求,成全人的事业。孟子讲“舍生取义”,意思是一样的,孟子先用比喻来说明问题,“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两样只能选一样,你要熊掌就不要鱼。孟子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说
期刊
新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好像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商人,在经营着自己的生意,以至于这里每个角落都流淌着创业与经商的美丽故事。  把新乡人比作商人,很难概括新乡人个性的十分之一。新乡地处豫北平原,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居于焦作之东,鹤壁之南,隔河与郑州相望。古称庸国,春秋属卫,战国属魏,汉为获嘉,至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  新乡出名人。古时如奋力治水、吃苦耐劳的共工;
期刊
众所周知,除了看看枪版或者去趟香港,大陆人士暂时还无缘欣赏3D《肉蒲团》。不就一部电影,至于吗?也可以再想想,至于不让看吗?这片儿号称全球首部3D三级电影,让抽不上中华香烟、喝不起马爹利、进不了高尔夫球场的百姓激动了老半天。吃不到的葡萄更甜,在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我连8000元一平的住宅都望而生畏,可你知道,事实上并非不想要,只是这日子变得一点都不萌了。  为了满足卑微的欲望,我也曾在网络找到
期刊
一种被称之为“银”的金属,在东方这片热土上,历经几千年的洗练,已深深地打上中国人的人文印迹,在中国人的富贵梦里,黄金若是太阳,白银就是月亮,在岁月中相互辉映。于是,爱美的女人爱上了白银,爱女人也爱白银的男人就做出了更好看的银饰,给了女人更多的期待和遐想。银钗、银环、银镯、银戒、银冠、耳环、戒指、项链……一件件精美的银饰,把女人打扮得妩媚动人。中国的银饰品也就在这种强大的心理、情感力的推动下,如滔滔
期刊
2011年4月22日,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第一批推出了3件作品:《蓝田泥塑》、《王铎诗稿》和《全辽图》。《蓝田泥塑》的定价为3000万元,《王铎诗稿》的定价为6000万元,《全辽图》的定价为9000万元。首批份额产品于4月22日0点开始通过交通银行和广发银行预约登记。  截止到4月24日24时,《蓝田泥塑》共有2155人预约,《王铎诗稿》共有2131人预约,《全辽图》共有1276人预约。  泥塑
期刊
每次赶上逢年过节或亲邻置办酒席,在忙碌的厨师左右,一个小男孩总踮着脚,扒着锅台,小眼睛溜转不停地看着师傅一道一道菜地下锅,闻着一盘一盘的香味出锅。面对大厨们刀飞勺跳的潇洒,小男孩心生迷恋,暗自崇拜。在他幼小的心里,厨师已经是一个神圣向往的职业。  这个小男孩,叫樊胜武。  17岁这年,他背起包裹,告别父母,开始踏寻一名厨师的人生之路。  1986年,樊胜武进入烹饪技校系统学习厨艺技术。因为家境并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