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突出、管理体制严重滞后、管理制度的深入性不够等,从建立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动态施工质量监理制度、提升施工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升项目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几方面,探究了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改进
1.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凸显出了很多欠缺之处,如果这些落后的现状不尽快改善,就无法走上与国际接轨的发展道路,将会严重阻碍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突出
首先是建筑工程的安全机制存在很多的问题,多数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监理企业与工程总承包及项目管理之间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由此就导致了各行其是,相互脱节的问题,建筑工程管理的安全失去了保障;其次是建筑工程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漠,目前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建筑施工队伍,由于他们综合素质整体不高,对安全与质量的认识很不到位,当安全质量管理与效益、进度等产生了冲突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让安全管理让步,这就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很多不可忽视的隐患。
2.2管理体制严重滞后
目前,为了节省各种经费及人力的开支,我国很多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门被改制削减,由此导致了管理部门和人员的严重残缺,无法满足现实中的需求,严重阻碍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3管理制度的深入性不够
随着我国对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断重视,中央和各级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管理文件和规定,但是这些往往难以发挥出真实的效力,在下发到建筑工程的单位后,大多是束之高阁变成一纸空文,其作用只是在上级检查的时候拿出来应付一下,导致建筑管理制度只是浮在表面的形式,深入性很差。
2.4现代化管理的落后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的诸多环节的现代化管理都落后于很多行业,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比较落后,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用却严重滞后,没有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5奖罚制度不得力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因为没有制定得力的奖罚措施,对于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责任没有采取恰当的挂钩措施,没有形成约束和激励,导致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的现状,致使他们工作缺失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必须制定完善的奖罚制度,并严格监督落实,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2.6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对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的认定,主要针对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而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以及资质的认定没有引起重视,由于对这一工作的忽略,使得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总体的综合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当前的工作的要求。
3.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3.1建立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的国家,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制定一套科学化、实用化、高效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3.2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创新是任何事物发展的灵魂。同样,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如果没有创新,一直沿用已经严重滞后的管理模式,就难以在竞争中求得发展。但是,从目前状况看,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传统管理理念还在大行其道,创新理念严重缺失成为阻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结合实际,积极鼓励创新理念的开发,并将创新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落到实处,发挥出创新的实际作用,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3.3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动态施工质量监理制度
实施动态的施工质量监理,可对施工的进度、质量做到及时掌握,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患于未然。在动态施工监理中要求有关工作者要在施工现场常驻,对施工的项目作出及时的观测和掌握,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和领导,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中造成的损失。
3.4提升施工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提升综合素质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的从业者越来越多,其年龄、学历、技术水平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整体素质不高,这就为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为了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应该针对每个级别的施工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建筑企业自身也要重视对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结合企业现状和施工人员的实际水平进行工作技能以及安全工作方面的培训,并要在基层管理中大力推行绩效管理,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作为奖罚的标准,由此激发基层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5.制定严格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是保证质量的关键,首先,各级主管部门要认真发挥好自己的监督作用,对建筑单位在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等相关环节上做好实时控制,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其次,建立和完善建筑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使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并贯穿于每个环节之中。同时,还要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员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采取恰当的措施保护自身安全,尽可能降低工程造成的损失。
3.6 提升项目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项目也逐渐与国际接轨,跨国公司及项目日益增多,在建筑市场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一定要满足实际的需求才能得以顺利发展。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建筑项目的管理中计算机成为最得力的辅助管理手段,目前,很多发达国家中的项目管理公司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网络化、虚拟化,并且实现了运用软件进行项目管理和开发,所有这些事实表明,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并与国际接轨是势在必行的。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施工安全、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只有针对实际总结并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创新管理理念,才能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由此才能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满足目前建筑市场全球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景强.建筑工程项目创新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264-264
[2]李淼 李福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措施的若干研究[J]建设科技.2012(24):88
[3]庞远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重要性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2 (25):401-401
[4]李绪成.监理在建筑施工质量过程中工作形式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172-172
[5]邹立荣 姜松.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创新[[J]城市建设:下旬.2011(04):148-148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改进
1.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凸显出了很多欠缺之处,如果这些落后的现状不尽快改善,就无法走上与国际接轨的发展道路,将会严重阻碍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突出
首先是建筑工程的安全机制存在很多的问题,多数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监理企业与工程总承包及项目管理之间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由此就导致了各行其是,相互脱节的问题,建筑工程管理的安全失去了保障;其次是建筑工程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漠,目前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建筑施工队伍,由于他们综合素质整体不高,对安全与质量的认识很不到位,当安全质量管理与效益、进度等产生了冲突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让安全管理让步,这就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很多不可忽视的隐患。
2.2管理体制严重滞后
目前,为了节省各种经费及人力的开支,我国很多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门被改制削减,由此导致了管理部门和人员的严重残缺,无法满足现实中的需求,严重阻碍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3管理制度的深入性不够
随着我国对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断重视,中央和各级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管理文件和规定,但是这些往往难以发挥出真实的效力,在下发到建筑工程的单位后,大多是束之高阁变成一纸空文,其作用只是在上级检查的时候拿出来应付一下,导致建筑管理制度只是浮在表面的形式,深入性很差。
2.4现代化管理的落后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的诸多环节的现代化管理都落后于很多行业,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比较落后,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用却严重滞后,没有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5奖罚制度不得力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因为没有制定得力的奖罚措施,对于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责任没有采取恰当的挂钩措施,没有形成约束和激励,导致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的现状,致使他们工作缺失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必须制定完善的奖罚制度,并严格监督落实,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2.6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对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的认定,主要针对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而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以及资质的认定没有引起重视,由于对这一工作的忽略,使得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总体的综合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当前的工作的要求。
3.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3.1建立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的国家,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制定一套科学化、实用化、高效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3.2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创新是任何事物发展的灵魂。同样,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如果没有创新,一直沿用已经严重滞后的管理模式,就难以在竞争中求得发展。但是,从目前状况看,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传统管理理念还在大行其道,创新理念严重缺失成为阻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结合实际,积极鼓励创新理念的开发,并将创新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落到实处,发挥出创新的实际作用,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3.3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动态施工质量监理制度
实施动态的施工质量监理,可对施工的进度、质量做到及时掌握,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患于未然。在动态施工监理中要求有关工作者要在施工现场常驻,对施工的项目作出及时的观测和掌握,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和领导,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中造成的损失。
3.4提升施工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提升综合素质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的从业者越来越多,其年龄、学历、技术水平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整体素质不高,这就为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为了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应该针对每个级别的施工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建筑企业自身也要重视对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结合企业现状和施工人员的实际水平进行工作技能以及安全工作方面的培训,并要在基层管理中大力推行绩效管理,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作为奖罚的标准,由此激发基层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5.制定严格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是保证质量的关键,首先,各级主管部门要认真发挥好自己的监督作用,对建筑单位在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等相关环节上做好实时控制,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其次,建立和完善建筑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使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并贯穿于每个环节之中。同时,还要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员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采取恰当的措施保护自身安全,尽可能降低工程造成的损失。
3.6 提升项目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项目也逐渐与国际接轨,跨国公司及项目日益增多,在建筑市场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一定要满足实际的需求才能得以顺利发展。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建筑项目的管理中计算机成为最得力的辅助管理手段,目前,很多发达国家中的项目管理公司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网络化、虚拟化,并且实现了运用软件进行项目管理和开发,所有这些事实表明,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并与国际接轨是势在必行的。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施工安全、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只有针对实际总结并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创新管理理念,才能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由此才能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满足目前建筑市场全球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景强.建筑工程项目创新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264-264
[2]李淼 李福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措施的若干研究[J]建设科技.2012(24):88
[3]庞远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重要性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2 (25):401-401
[4]李绪成.监理在建筑施工质量过程中工作形式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172-172
[5]邹立荣 姜松.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创新[[J]城市建设:下旬.2011(04):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