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人们对档案的开放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但是随着档案开放力度的加大和范围的扩大,在逐步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给个人隐私造成侵害。因此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文献调查、相关研究等几方面综述档案开放中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关键词】档案开放;知情权;隐私权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意识的发展,我们正走向一个赋予每一位公民至高无上权利的时代。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其中知情权和隐私权作为人们首要的基本权利,具有不可剥夺的性质,可谓镶嵌于浩瀚文明星空下的两颗散发着神圣不可侵犯气息的人权之星,彰显出人权灵魂之所在。
正是顺应这个时代的主题,深藏于“深闺大院”里,封闭在“金库石匮”中的档案,纷纷跳出“龙门”,接受利用者的检阅,为利用者提供宝贵信息,并且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再一次证明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我国档案开放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不到30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燎原之势。但是,档案开放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没有形成完整的开放体系,并且在实际开放工作中侵权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档案开放工作的进程。因此,尊重档案开放中的人权,即维护档案利用者的知情权和保护档案中涉及的隐私权以及均衡这两种权利之间的冲突,成为今后档案开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在200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我国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这一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为了更好地贯彻《规划纲要》,体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精神,2006年1月26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印发了《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2006年工作要点》,其中强调要切实履行好保管利用和全国档案事业行政管理两种职能。档案开放工作正是档案部门行使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的一个缩影。
(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档案部门、档案工作、档案人员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就是因为档案工作的内向性,缺乏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档案开放力度不够,造成社会影响度不够。现在档案开放工作开始进入发展阶段,但同时一些问题也伴随发展而来,特别是侵犯公民权利而引发官司的现象屡有发生,这不仅阻碍了档案开放的进程,不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而且也违背了档案开放的为人民服务的本意。如何合理地开放档案,为社会服务,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力,正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内在需求。
(三)民主化进程的需要。档案是一种控制在政府手中的重要信息资源,政府决定大力开放档案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发布问题,它还涉及到国家政治文明建设、民主化进程以及构建公正透明行政管理体制的努力。一方面对公众开放档案,保证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开放并不是毫无保留,要注意对档案中涉及的个人隐私的保护。只有保护好公民这两种权利,才能加快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步伐。
三、研究目的
(一)开放工作提供一种思路。虽然档案开放对于档案部门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由于一些问题的困扰,严重阻碍了其发展的进程,没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文章意图通过对档案开放中涉及的民主权利问题的分析,为档案开放工作的完善提供一种思路。
(二)档案开放工作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提供一定的启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要做好档案工作,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直至今日,这个问题仍然显得格外重要。文章诣在从知情权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分析入手,总结出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三种矛盾冲突,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原则,从而为解决这个矛盾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四、文献调查研究
(一)文献的时间分布。从1980年国家提出积极开放历史档案是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到目前为止,论及档案开放的文献将近有200多篇。自1987年以后,几乎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档案开放方面的文献。可见,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國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颁布,正式宣布档案开放的法律规定后,档案开放研究开始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档案开放工作开始提上日程。
相比之下,涉及隐私权和知情权的文献数量就显得较少,其中隐私权共有18篇,并且除了1988年《档案时空》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做好档案的开放工作,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纪念《档案法》颁布一周年”的文章,其余都是2000年以后发表的。涉及知情权的也仅有9篇,都是2003年以后的。这表明虽然档案开放一直都有学者关注,但是隐私权和知情权却是一个较新的话题,于近些年开始引起大家的探讨。
(二)文献的主题分布。按照档案开放文献内容的侧重不同,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主题:隐私权和知情权;综述和评价;现状与对策;法律制度;实践与案例。在档案开放问题的研究上,绝大多数都属于理论研究。其中又以综述为主,多是发表对档案开放的认识或评价,而实践与案例、法律规定以及公民权利维护方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知情权和隐私权冲突的解决的文献几乎没有,唯一查到的一篇关于知情权和隐私权冲突的文献,并不是关于档案开放,而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谈。而且论述知情权和隐私权的文献都是从保护其中一种权利的角度来论述。
五、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一)档案开放中知情权的概述。由于档案开放本身就是一种实现公民知情权的方式,所以很少有文献直接讨论档案开放中知情权的保护,多是在谈到隐私权的保护时,提到知情权。
倪红提到“改革档案开放工作,以更好地实现公民的知情权。第一,档案管理部门要强化档案开放意识。第二,切实尊重公民知情权。第三,在确保公民知情权的同时,要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最后,档案管理也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使之形成体系。”
朱丽认为“公民在要求保护自己的隐私的同时,又要求更多地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包括应当受到隐私权保护的其他人的隐私。所以在档案利用中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就必须从两者间的矛盾入手。” 可见,档案开放的程度如何,正具体表现为公民知情权的实现程度。要想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就要处理好与隐私权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档案开放中隐私权的概述。档案开放其实就是在满足公民知情权,然而档案的开放利用必然会涉及到公民隐私权保护问题。所以不少文献都集中探讨了隐私权保护问题。
魏丽平认为“做好档案开放利用过程中公民个人隐私权保护工作,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第一,尽快建立健全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第二,加强隐私权宣传教育,提高隐私权保护意识。第三,提高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安全性。第四,适当延长个人隐私档案的封闭期限,建议将个人隐私档案的封闭期延长为60年以上。
李扬新认为“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是封闭的,而档案开放是将封闭的档案解密,使社会大众都能方便的利用。档案开放受到公民隐私权保护的限制,必须从开放档案的期限、范围与鉴定、方式等具体措施入手,谨慎对待隐私档案的开放。”
程艳认为“针对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不足的现象,为清理保护档案隐私权的思路,应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关隐私权保护的经验与成果,对我国档案隐私权的保护加以立法,以明确档案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取向和具体法律方法。”
张兆忠认为“第一,要增强保护公民隐私的责任感。第二,要明确档案记载的公民隐私事项。第三,要落实保护公民隐私的措施。关键是把好四关:档案利用目的关;利用档案对象关;提供档案内容关;开放档案关。第四,要推进保护公民隐私的法制化。”
张宁认为“要完善档案法规体系中对隐私权的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个人信息的保护,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执法力度并借助其他法律手段。”
宋艳萍认为“档案利用中公民隐私权保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尊重个人意愿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适度公开、合理利用的原则;利用情况适时登记原则。”
可见这些文献从不同角度提到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一类是从档案部门具体的工作职责要求来规范开放行为,一类是想通过档案立法来明确公民隐私权的维护,还有一类就是提出档案开放中保护公民隐私权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档案开放中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和平衡。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讲,知情权和隐私权作为现代社会两项重要的权利,它们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冲突,要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李茂春认为“冲突的表现分为:知政权与政府官员隐私权之冲突;知情权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之冲突;个人信息知情权与普通公民隐私权之冲突。解决途径分别是: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必要限制兼保护人格尊严原则;权利协调原则。”
颜林和刘志强认为“解决隐私权和知情权冲突的方法有:第一,當公民对国家官员的知情权和国家官员自身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时,国家官员涉及政治生活有关隐私权内容应为克减。第二,当社会公民之间的隐私权与知情权发生冲突时,应进行对权利的协调与平衡。第三,当大众传媒与个人隐私权发生冲突时,应分三种情况来解决。”
任志豪认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公权范畴内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主要是指知政权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隐私保护要求的矛盾,以及公民个人信息保密权与行政管理机关的知情权的矛盾。其二,私权范畴内的知情权与隐私权冲突的主要表现为社会知情权与社会公众人物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及法人或公民的个人信息知情权与其他公民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
其次,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冲突在档案开放的过程中同样存在,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朱丽认为“知情权和隐私权在档案利用中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公民的知政权与政府官员隐私保护之间的冲突。第二,普通自然人的社会知情权与社会公众人物隐私保护之间的冲突。第三,普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知情权与其他普通自然人隐私保护保护之间的冲突。”
所以,一般学者都将档案开放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概括为不同的方面,然后分类解决,提出不同的平衡原则。
【参考文献】
[1]倪红.关于档案开放与公民知情权的思考[J].法学,2005(5):128.
[2] [12]朱丽.档案利用中公民知情权维护问题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5(7):28.
[3]魏丽平.档案开放利用中公民隐私权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5(7):31.
[4]李扬新.论档案开放与公民隐私权保护[J].山西档案,2001(1):22.
[5]程艳.试论档案开放中的隐私权保护[J].兰台世界,2006(5):35.
[6]张兆忠.档案利用与公民隐私权保护[J].档案与建设,1999(8):18-19.
[7]张宁.试论档案法中的隐私权保护[J].档案学通讯,2000(4):20.
[8]宋艳萍.档案利用中的公民隐私权保护[J].档案,2005(1):10.
[9]李茂春.知情权与隐私权之冲突及解决途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2):39.
[10]颜林,刘志强.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协调与解决[J].广西社会科学,2003(1):99.
[11]任志豪.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和协调[J].宁波大学学报,2005(5):155.
【关键词】档案开放;知情权;隐私权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意识的发展,我们正走向一个赋予每一位公民至高无上权利的时代。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其中知情权和隐私权作为人们首要的基本权利,具有不可剥夺的性质,可谓镶嵌于浩瀚文明星空下的两颗散发着神圣不可侵犯气息的人权之星,彰显出人权灵魂之所在。
正是顺应这个时代的主题,深藏于“深闺大院”里,封闭在“金库石匮”中的档案,纷纷跳出“龙门”,接受利用者的检阅,为利用者提供宝贵信息,并且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再一次证明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我国档案开放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不到30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燎原之势。但是,档案开放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没有形成完整的开放体系,并且在实际开放工作中侵权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档案开放工作的进程。因此,尊重档案开放中的人权,即维护档案利用者的知情权和保护档案中涉及的隐私权以及均衡这两种权利之间的冲突,成为今后档案开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在200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我国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这一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为了更好地贯彻《规划纲要》,体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精神,2006年1月26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印发了《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2006年工作要点》,其中强调要切实履行好保管利用和全国档案事业行政管理两种职能。档案开放工作正是档案部门行使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的一个缩影。
(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档案部门、档案工作、档案人员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就是因为档案工作的内向性,缺乏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档案开放力度不够,造成社会影响度不够。现在档案开放工作开始进入发展阶段,但同时一些问题也伴随发展而来,特别是侵犯公民权利而引发官司的现象屡有发生,这不仅阻碍了档案开放的进程,不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而且也违背了档案开放的为人民服务的本意。如何合理地开放档案,为社会服务,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力,正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内在需求。
(三)民主化进程的需要。档案是一种控制在政府手中的重要信息资源,政府决定大力开放档案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发布问题,它还涉及到国家政治文明建设、民主化进程以及构建公正透明行政管理体制的努力。一方面对公众开放档案,保证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开放并不是毫无保留,要注意对档案中涉及的个人隐私的保护。只有保护好公民这两种权利,才能加快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步伐。
三、研究目的
(一)开放工作提供一种思路。虽然档案开放对于档案部门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由于一些问题的困扰,严重阻碍了其发展的进程,没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文章意图通过对档案开放中涉及的民主权利问题的分析,为档案开放工作的完善提供一种思路。
(二)档案开放工作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提供一定的启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要做好档案工作,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直至今日,这个问题仍然显得格外重要。文章诣在从知情权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分析入手,总结出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三种矛盾冲突,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原则,从而为解决这个矛盾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四、文献调查研究
(一)文献的时间分布。从1980年国家提出积极开放历史档案是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到目前为止,论及档案开放的文献将近有200多篇。自1987年以后,几乎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档案开放方面的文献。可见,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國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颁布,正式宣布档案开放的法律规定后,档案开放研究开始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档案开放工作开始提上日程。
相比之下,涉及隐私权和知情权的文献数量就显得较少,其中隐私权共有18篇,并且除了1988年《档案时空》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做好档案的开放工作,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纪念《档案法》颁布一周年”的文章,其余都是2000年以后发表的。涉及知情权的也仅有9篇,都是2003年以后的。这表明虽然档案开放一直都有学者关注,但是隐私权和知情权却是一个较新的话题,于近些年开始引起大家的探讨。
(二)文献的主题分布。按照档案开放文献内容的侧重不同,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主题:隐私权和知情权;综述和评价;现状与对策;法律制度;实践与案例。在档案开放问题的研究上,绝大多数都属于理论研究。其中又以综述为主,多是发表对档案开放的认识或评价,而实践与案例、法律规定以及公民权利维护方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知情权和隐私权冲突的解决的文献几乎没有,唯一查到的一篇关于知情权和隐私权冲突的文献,并不是关于档案开放,而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谈。而且论述知情权和隐私权的文献都是从保护其中一种权利的角度来论述。
五、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一)档案开放中知情权的概述。由于档案开放本身就是一种实现公民知情权的方式,所以很少有文献直接讨论档案开放中知情权的保护,多是在谈到隐私权的保护时,提到知情权。
倪红提到“改革档案开放工作,以更好地实现公民的知情权。第一,档案管理部门要强化档案开放意识。第二,切实尊重公民知情权。第三,在确保公民知情权的同时,要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最后,档案管理也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使之形成体系。”
朱丽认为“公民在要求保护自己的隐私的同时,又要求更多地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包括应当受到隐私权保护的其他人的隐私。所以在档案利用中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就必须从两者间的矛盾入手。” 可见,档案开放的程度如何,正具体表现为公民知情权的实现程度。要想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就要处理好与隐私权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档案开放中隐私权的概述。档案开放其实就是在满足公民知情权,然而档案的开放利用必然会涉及到公民隐私权保护问题。所以不少文献都集中探讨了隐私权保护问题。
魏丽平认为“做好档案开放利用过程中公民个人隐私权保护工作,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第一,尽快建立健全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第二,加强隐私权宣传教育,提高隐私权保护意识。第三,提高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安全性。第四,适当延长个人隐私档案的封闭期限,建议将个人隐私档案的封闭期延长为60年以上。
李扬新认为“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是封闭的,而档案开放是将封闭的档案解密,使社会大众都能方便的利用。档案开放受到公民隐私权保护的限制,必须从开放档案的期限、范围与鉴定、方式等具体措施入手,谨慎对待隐私档案的开放。”
程艳认为“针对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不足的现象,为清理保护档案隐私权的思路,应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关隐私权保护的经验与成果,对我国档案隐私权的保护加以立法,以明确档案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取向和具体法律方法。”
张兆忠认为“第一,要增强保护公民隐私的责任感。第二,要明确档案记载的公民隐私事项。第三,要落实保护公民隐私的措施。关键是把好四关:档案利用目的关;利用档案对象关;提供档案内容关;开放档案关。第四,要推进保护公民隐私的法制化。”
张宁认为“要完善档案法规体系中对隐私权的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个人信息的保护,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执法力度并借助其他法律手段。”
宋艳萍认为“档案利用中公民隐私权保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尊重个人意愿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适度公开、合理利用的原则;利用情况适时登记原则。”
可见这些文献从不同角度提到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一类是从档案部门具体的工作职责要求来规范开放行为,一类是想通过档案立法来明确公民隐私权的维护,还有一类就是提出档案开放中保护公民隐私权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档案开放中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和平衡。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讲,知情权和隐私权作为现代社会两项重要的权利,它们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冲突,要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李茂春认为“冲突的表现分为:知政权与政府官员隐私权之冲突;知情权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之冲突;个人信息知情权与普通公民隐私权之冲突。解决途径分别是: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必要限制兼保护人格尊严原则;权利协调原则。”
颜林和刘志强认为“解决隐私权和知情权冲突的方法有:第一,當公民对国家官员的知情权和国家官员自身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时,国家官员涉及政治生活有关隐私权内容应为克减。第二,当社会公民之间的隐私权与知情权发生冲突时,应进行对权利的协调与平衡。第三,当大众传媒与个人隐私权发生冲突时,应分三种情况来解决。”
任志豪认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公权范畴内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主要是指知政权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隐私保护要求的矛盾,以及公民个人信息保密权与行政管理机关的知情权的矛盾。其二,私权范畴内的知情权与隐私权冲突的主要表现为社会知情权与社会公众人物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及法人或公民的个人信息知情权与其他公民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
其次,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冲突在档案开放的过程中同样存在,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朱丽认为“知情权和隐私权在档案利用中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公民的知政权与政府官员隐私保护之间的冲突。第二,普通自然人的社会知情权与社会公众人物隐私保护之间的冲突。第三,普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知情权与其他普通自然人隐私保护保护之间的冲突。”
所以,一般学者都将档案开放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概括为不同的方面,然后分类解决,提出不同的平衡原则。
【参考文献】
[1]倪红.关于档案开放与公民知情权的思考[J].法学,2005(5):128.
[2] [12]朱丽.档案利用中公民知情权维护问题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5(7):28.
[3]魏丽平.档案开放利用中公民隐私权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5(7):31.
[4]李扬新.论档案开放与公民隐私权保护[J].山西档案,2001(1):22.
[5]程艳.试论档案开放中的隐私权保护[J].兰台世界,2006(5):35.
[6]张兆忠.档案利用与公民隐私权保护[J].档案与建设,1999(8):18-19.
[7]张宁.试论档案法中的隐私权保护[J].档案学通讯,2000(4):20.
[8]宋艳萍.档案利用中的公民隐私权保护[J].档案,2005(1):10.
[9]李茂春.知情权与隐私权之冲突及解决途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2):39.
[10]颜林,刘志强.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协调与解决[J].广西社会科学,2003(1):99.
[11]任志豪.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和协调[J].宁波大学学报,200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