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知,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第一位的。而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来源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而且也来源于教师的感染力。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这种情绪力量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发生影响。它不仅左右着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而且会影响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喜好程度。如果教师能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感染力,通过以身示范、言传身教,引领学生走进浩瀚的音乐世界,感受音乐所具有的强大魅力,就可以唤起学生对音乐美的体验和追求,让音乐在师生之间达到心灵和情感的共鸣。可以说,教师自身的感染力对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的确,如果一个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只是将音乐作品一遍遍播放,或只强调音准、节奏等技能训练,而忽视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面无表情,词语匮乏,缺乏感染力,那么,就更会引起原本对作品缺乏了解和热情的学生的反感,其结果必然是学生被动应付,毫无兴趣,课堂了无生机,一潭死水。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得不到应有的挖掘和提升,更遑论对学生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势必严重背离课程目标,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反之,同样一首音乐作品,如果教师能够运用丰富优美的词语来诠释和讲解,语调抑扬顿挫,举止适度得体,表情投入恰当,自始至终能和学生一起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用自己的声音、表情、激情和肢体语言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感染与引导下,步入辉煌的音乐殿堂,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用音乐去丰富情感,升华情感,那么,音乐教学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比如,在欣赏民族古筝曲《渔舟唱晚》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舒缓的钢琴音乐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安详、宁静的氛围。在稳定课堂秩序后,再以平和的语调、安详的面部表情和从容稳重的风度来介绍课题,把学生的情绪引向宁静、幽远的意境中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时而用优美、赞赏的语言细致描绘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喜悦的渔民驾着渔舟归来的动人场面,时而用古筝(或其他乐器)将乐曲主旋律充满感情地演奏出来,让学生从教师极富感染力的演奏中,充分领略诗情画意般的奇妙意境。
既然教师的感染力与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音乐课堂上增强自己的感染力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充沛的情感来自于教师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完美表现。教师在课堂上,或用钢琴即兴演奏一下乐曲的华彩乐段,抒情流畅,激越奔放,使学生既能对乐曲有进一步的了解,又惊羡于教师深厚的艺术功底;或用优美动听的声音范唱歌曲,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歌唱方法;或跟随歌曲的伴奏音乐翩翩起舞,不管是傣族舞的婀娜多姿,还是蒙古舞的豪放洒脱,都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唤起他们参与其中的满腔热情。为此,教师必须刻苦修炼,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力求做一个能唱、能跳、能演、能奏的音乐多面手。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以自己的独特魅力感染学生。
其次,善于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融会贯通。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艺术,与音乐之间息息相通,相得益彰。例如,美术与音乐在韵律、意境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中国画的留白好似音乐中的想象空间或者休止符;而墨的浓淡好似音乐中的强弱、层次。载歌载舞是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表演形式,而戏剧、电影等多种姊妹艺术也对音乐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如能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融会贯通,就可以做到既体现教师对艺术、美育的深刻感悟,又增强音乐教学的感染力,从而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多方位的情感体验。
再次,要具备丰厚的知识底蕴。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其中包括多种知识和技能。而文学是多种艺术的基础,它在整个艺术领域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有些音乐作品本身就取材或来源于文学作品,因此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另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一些知识,也会在音乐作品中有或多或少的体现。教师如果能将音乐作品中的这些元素巧妙挖掘,加以运用,就会进一步增强音乐教学的感染力。因此,一个称职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而且还应当从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等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此,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带领学生畅游音乐海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最后,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同样的一句话、一个故事,表达方式不同,带来的效果也会不尽相同。如果教师仅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却不能将其恰当地表达出来,那也是无济于事的。可见,教师要增强自身的感染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教师要力求做到能够用简洁、准确、风趣的语言,生动有趣、抑扬顿挫的表述,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并充分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责 编 木 子)
由此可知,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第一位的。而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来源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而且也来源于教师的感染力。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这种情绪力量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发生影响。它不仅左右着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而且会影响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喜好程度。如果教师能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感染力,通过以身示范、言传身教,引领学生走进浩瀚的音乐世界,感受音乐所具有的强大魅力,就可以唤起学生对音乐美的体验和追求,让音乐在师生之间达到心灵和情感的共鸣。可以说,教师自身的感染力对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的确,如果一个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只是将音乐作品一遍遍播放,或只强调音准、节奏等技能训练,而忽视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面无表情,词语匮乏,缺乏感染力,那么,就更会引起原本对作品缺乏了解和热情的学生的反感,其结果必然是学生被动应付,毫无兴趣,课堂了无生机,一潭死水。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得不到应有的挖掘和提升,更遑论对学生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势必严重背离课程目标,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反之,同样一首音乐作品,如果教师能够运用丰富优美的词语来诠释和讲解,语调抑扬顿挫,举止适度得体,表情投入恰当,自始至终能和学生一起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用自己的声音、表情、激情和肢体语言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感染与引导下,步入辉煌的音乐殿堂,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用音乐去丰富情感,升华情感,那么,音乐教学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比如,在欣赏民族古筝曲《渔舟唱晚》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舒缓的钢琴音乐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安详、宁静的氛围。在稳定课堂秩序后,再以平和的语调、安详的面部表情和从容稳重的风度来介绍课题,把学生的情绪引向宁静、幽远的意境中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时而用优美、赞赏的语言细致描绘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喜悦的渔民驾着渔舟归来的动人场面,时而用古筝(或其他乐器)将乐曲主旋律充满感情地演奏出来,让学生从教师极富感染力的演奏中,充分领略诗情画意般的奇妙意境。
既然教师的感染力与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音乐课堂上增强自己的感染力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充沛的情感来自于教师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完美表现。教师在课堂上,或用钢琴即兴演奏一下乐曲的华彩乐段,抒情流畅,激越奔放,使学生既能对乐曲有进一步的了解,又惊羡于教师深厚的艺术功底;或用优美动听的声音范唱歌曲,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歌唱方法;或跟随歌曲的伴奏音乐翩翩起舞,不管是傣族舞的婀娜多姿,还是蒙古舞的豪放洒脱,都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唤起他们参与其中的满腔热情。为此,教师必须刻苦修炼,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力求做一个能唱、能跳、能演、能奏的音乐多面手。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以自己的独特魅力感染学生。
其次,善于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融会贯通。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艺术,与音乐之间息息相通,相得益彰。例如,美术与音乐在韵律、意境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中国画的留白好似音乐中的想象空间或者休止符;而墨的浓淡好似音乐中的强弱、层次。载歌载舞是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表演形式,而戏剧、电影等多种姊妹艺术也对音乐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如能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融会贯通,就可以做到既体现教师对艺术、美育的深刻感悟,又增强音乐教学的感染力,从而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多方位的情感体验。
再次,要具备丰厚的知识底蕴。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其中包括多种知识和技能。而文学是多种艺术的基础,它在整个艺术领域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有些音乐作品本身就取材或来源于文学作品,因此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另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一些知识,也会在音乐作品中有或多或少的体现。教师如果能将音乐作品中的这些元素巧妙挖掘,加以运用,就会进一步增强音乐教学的感染力。因此,一个称职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而且还应当从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等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此,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带领学生畅游音乐海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最后,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同样的一句话、一个故事,表达方式不同,带来的效果也会不尽相同。如果教师仅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却不能将其恰当地表达出来,那也是无济于事的。可见,教师要增强自身的感染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教师要力求做到能够用简洁、准确、风趣的语言,生动有趣、抑扬顿挫的表述,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并充分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责 编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