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语文经典篇目《荷塘月色》为个案,梳理近三十年来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的演变,探究其形式与内容多样化、递进性、灵活化、开放化的演变规律,使学生在学习积累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形成多元视角,从而更好地探究文本主题。
关键词:荷塘月色;练习系统;演变
练习系统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使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等重要功能。为了探究《荷塘月色》的练习系统演变特点,我们回顾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61、1978、1982、1987、2003、2007等不同年代出版的教科书,尝试揭示这篇经典选文练习系统演变的内在规律。
一、练习系统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根据作用来分类,作业可以分为理解性作业、记忆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三大类”[1]。1978、1982、1987、2003版教科书在编排练习系统时均采用这种方式。2007版教科书在编排练习系统时,增加了开放性练习题,从不同角度给出对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希望学生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发表个人见解。(见表1)
记忆性练习重视对知识的记忆与积累,理解性练习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应用性练习促进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辨别材料、分析问题、鉴赏文章的能力,四种练习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练习系统阅读能力提升的递进性
练习系统“要考虑学段和年级的递进,高中与初中,高年级和低年级,内容和要求的深浅难易应当不同”“要考虑知识和能力本身的递进,前引的旧知和后续的新知,要安排恰当;初步的能力和综合的、高要求的能力,一般技能和熟练技巧,也都要衔接合理”[2]。(见表2)
《荷塘月色》首次入选教科书,是1961版的人教版初中教科书第二册,其练习系统的内容仅是停留在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比喻这一修辞手法。1978、1982、1987、2003版《荷塘月色》入选人教版高中教科书第一册,练习系统涉及文章结构、景物描写、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语言等,知识框架合理、知识结构完整。2007版将《荷塘月色》从第一册调整到了第二册,所以在文章结构中,写景顺序、写景层次、景物特点,修辞手法中的比喻等知识点并没有提及,这已经是高中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同时增加修辞手法中的通感,这也是这篇文章的练习系统部分首次明确提到“通感”这一概念。(见下页表3)
2007版练习系统没有将通感视为通感比喻,而是作为独立的修辞手法,强调其基本点在于相通性;也没有将具体分析写出来,而是给出通感的定义,从古诗中的通感入手,让学生感受其效果,进而学会迁移,分析文中的典型通感句子,并让学生模仿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并得以准确、熟练地运用。
三、练习系统整体设计的开放性
以记忆性练习为例,1978、1982、1987、2003版均要求背诵课文第4-6段,其中2003版记忆性练习加上了“△”,这表明这道题是选做题,给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层级的学生需要。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是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虽然2003版的练习系统并没有提及这些,但是通过这样一道记忆性练习题呈现,引导学生在积累素材、品味语言的同时,对本文的写作特点和风格加以理解。
如2007版开放性练习“下面是一些有关于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前三则材料分别从作品的审美风格、写作方法、思想境界的角度,说明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细腻、“清”的特点,第四则材料以批评为主,指出朱自清散文“欠缺开阖吞吐之势”“俚俗繁琐”等弊端,学生在相互切磋中,思想得以碰撞,从而加深對文本的领悟,提高文章鉴赏能力。
四、练习系统对主题阐释的多元化
“在90年代以前,概括的说来,大约有如下6种解读:(1)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不满,以及他苦闷徬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2)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3)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4)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局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5)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6)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文本解读以社会学视角为主,90年代以后,这种解读视角依然占据主流地位,与之前相比,更多了朱自清的《那里去》和《一封信》、朱自清夫人陈竹隐的回忆作为支撑材料。(见表4)
荷塘或许是宁静、雅洁、富有情趣且自由自在的生存环境,不只是20世纪20年代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当代知识分子所渴望的生存空间,对知识分子而言是永远需要的,永远喜爱的,永远企望的。[4]在教学过程中,以《在结构层面上的〈荷塘月色〉》《在美学层面上的〈荷塘月色〉》《在价值层面上的〈荷塘月色〉》《在意识层面上的〈荷塘月色〉》[5]等辅助材料为例,形成专题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形式上看,由理解性、记忆性、应用性练习到开放性练习,练习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内容上看,练习系统由简单的信息提炼到多元的文本分析;从主题上看,练习系统由单纯的能力培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积累知识、实现知能转化、形成语文能力的同时,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语文素养,形成多元视野。
参考文献:
[1][2]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4、85.
[3]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282-283.
[4]姚敏勇.荷塘:一代知识分子的“桃花源”[J].名作欣赏,2003(4):57.
[5]郭成杰等.荷塘月色专题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03(6):33-37.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语文经典篇目《荷塘月色》为个案,梳理近三十年来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的演变,探究其形式与内容多样化、递进性、灵活化、开放化的演变规律,使学生在学习积累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形成多元视角,从而更好地探究文本主题。
关键词:荷塘月色;练习系统;演变
练习系统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使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等重要功能。为了探究《荷塘月色》的练习系统演变特点,我们回顾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61、1978、1982、1987、2003、2007等不同年代出版的教科书,尝试揭示这篇经典选文练习系统演变的内在规律。
一、练习系统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根据作用来分类,作业可以分为理解性作业、记忆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三大类”[1]。1978、1982、1987、2003版教科书在编排练习系统时均采用这种方式。2007版教科书在编排练习系统时,增加了开放性练习题,从不同角度给出对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希望学生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发表个人见解。(见表1)
记忆性练习重视对知识的记忆与积累,理解性练习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应用性练习促进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辨别材料、分析问题、鉴赏文章的能力,四种练习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练习系统阅读能力提升的递进性
练习系统“要考虑学段和年级的递进,高中与初中,高年级和低年级,内容和要求的深浅难易应当不同”“要考虑知识和能力本身的递进,前引的旧知和后续的新知,要安排恰当;初步的能力和综合的、高要求的能力,一般技能和熟练技巧,也都要衔接合理”[2]。(见表2)
《荷塘月色》首次入选教科书,是1961版的人教版初中教科书第二册,其练习系统的内容仅是停留在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比喻这一修辞手法。1978、1982、1987、2003版《荷塘月色》入选人教版高中教科书第一册,练习系统涉及文章结构、景物描写、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语言等,知识框架合理、知识结构完整。2007版将《荷塘月色》从第一册调整到了第二册,所以在文章结构中,写景顺序、写景层次、景物特点,修辞手法中的比喻等知识点并没有提及,这已经是高中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同时增加修辞手法中的通感,这也是这篇文章的练习系统部分首次明确提到“通感”这一概念。(见下页表3)
2007版练习系统没有将通感视为通感比喻,而是作为独立的修辞手法,强调其基本点在于相通性;也没有将具体分析写出来,而是给出通感的定义,从古诗中的通感入手,让学生感受其效果,进而学会迁移,分析文中的典型通感句子,并让学生模仿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并得以准确、熟练地运用。
三、练习系统整体设计的开放性
以记忆性练习为例,1978、1982、1987、2003版均要求背诵课文第4-6段,其中2003版记忆性练习加上了“△”,这表明这道题是选做题,给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层级的学生需要。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是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虽然2003版的练习系统并没有提及这些,但是通过这样一道记忆性练习题呈现,引导学生在积累素材、品味语言的同时,对本文的写作特点和风格加以理解。
如2007版开放性练习“下面是一些有关于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前三则材料分别从作品的审美风格、写作方法、思想境界的角度,说明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细腻、“清”的特点,第四则材料以批评为主,指出朱自清散文“欠缺开阖吞吐之势”“俚俗繁琐”等弊端,学生在相互切磋中,思想得以碰撞,从而加深對文本的领悟,提高文章鉴赏能力。
四、练习系统对主题阐释的多元化
“在90年代以前,概括的说来,大约有如下6种解读:(1)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不满,以及他苦闷徬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2)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3)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4)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局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5)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6)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文本解读以社会学视角为主,90年代以后,这种解读视角依然占据主流地位,与之前相比,更多了朱自清的《那里去》和《一封信》、朱自清夫人陈竹隐的回忆作为支撑材料。(见表4)
荷塘或许是宁静、雅洁、富有情趣且自由自在的生存环境,不只是20世纪20年代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当代知识分子所渴望的生存空间,对知识分子而言是永远需要的,永远喜爱的,永远企望的。[4]在教学过程中,以《在结构层面上的〈荷塘月色〉》《在美学层面上的〈荷塘月色〉》《在价值层面上的〈荷塘月色〉》《在意识层面上的〈荷塘月色〉》[5]等辅助材料为例,形成专题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形式上看,由理解性、记忆性、应用性练习到开放性练习,练习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内容上看,练习系统由简单的信息提炼到多元的文本分析;从主题上看,练习系统由单纯的能力培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积累知识、实现知能转化、形成语文能力的同时,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语文素养,形成多元视野。
参考文献:
[1][2]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4、85.
[3]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282-283.
[4]姚敏勇.荷塘:一代知识分子的“桃花源”[J].名作欣赏,2003(4):57.
[5]郭成杰等.荷塘月色专题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03(6):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