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简单的“给予”是远远不够的,立足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获取”,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教学技巧所在。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疑问”诱导学生乐于获取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也就是说:存在疑问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
1.设疑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若课堂教学之初即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心理进入“急于探求新知”的学习状态,这就意味着接近成功。如我在“循环小数”的教学中,随着“你能说出1÷3商的小数部分第6位是几吗?第100位呢?”问题的出示,学生的情绪立即高涨,后续安排的学生自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了。
2.激疑
学生探究时,教师要善于对学习中的问题用激将法有效地引导、启发学生打开思路,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结果的热情,以促进他们对疑问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层次的思考。如:“三角形面积”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对于三角形转化平行四边形时高、低、形状几要素进行充分的变式讨论。
3.质疑
引导、鼓励学生对探究的知识进行提问、探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常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学生中“听话”的孩子太多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鼓励会将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热情推向高潮。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我对学生“是哪个数学家首先提出使用‘分数’”的疑问大加赞赏,促使了全班学生课后纷纷查找各类工具书,努力探究知识的本源。
二、以“活动”激励学生积极获取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往往超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即往往“乐在其中”。
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只有通过愉悦的活动形式、和谐的活动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帮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使他们在活动中始终感到自己是所学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才能消除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恐惧感,促进他们乐学、爱学。
如我在“长方形面积”教学中,充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验、验证,去发现、概括计算公式。这比教师教他们死背公式不知胜出多少倍!
在“体积”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办法进行教学引导。找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先倒入不同的水让学生观察;再向少些的杯中添水,使水面相同,做上标记,让学生观察;分别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子,再观察水面变化。通过观察、讨论,学生对物体“占据空间”的意义理解就很深刻了。
在“圆的周长的应用”教学中,我领着学生来到校外,对着谷堆、大树提出:“你怎样知道它们的直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性活动,对圆周长公式的逆运用也就有了充分的认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要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这是教学的技艺。”
三、以“练习”促进学生轻松获取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必须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把新知识同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构并贮存。
动是儿童的天性。在练习中,要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智力的活动。教学中,利用教具、学具操作,让学生眼看、手动、口讲、脑想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练习时,还可以发挥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沟通等能力。如对应用题的教学时,可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方式组织学生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辨析。还可以打破应用题单一的文字表述,编拟些对话式、图表式等富有生活气息的方式,让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讨论合作中互相启发诱导,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创新,使学生在讨论合作中迸发创新的火花,锻炼创新思维品质。
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代表性、系列性是促进学生学习低负担高质量的保证。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练习”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7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多少厘米?如果把这个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这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套题,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中获取新知。
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喜,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因此,我们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应注意创设更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以此激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想方设法给他们表现才华、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促使他们轻松获取。
一、以“疑问”诱导学生乐于获取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也就是说:存在疑问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
1.设疑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若课堂教学之初即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心理进入“急于探求新知”的学习状态,这就意味着接近成功。如我在“循环小数”的教学中,随着“你能说出1÷3商的小数部分第6位是几吗?第100位呢?”问题的出示,学生的情绪立即高涨,后续安排的学生自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了。
2.激疑
学生探究时,教师要善于对学习中的问题用激将法有效地引导、启发学生打开思路,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结果的热情,以促进他们对疑问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层次的思考。如:“三角形面积”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对于三角形转化平行四边形时高、低、形状几要素进行充分的变式讨论。
3.质疑
引导、鼓励学生对探究的知识进行提问、探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常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学生中“听话”的孩子太多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鼓励会将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热情推向高潮。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我对学生“是哪个数学家首先提出使用‘分数’”的疑问大加赞赏,促使了全班学生课后纷纷查找各类工具书,努力探究知识的本源。
二、以“活动”激励学生积极获取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往往超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即往往“乐在其中”。
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只有通过愉悦的活动形式、和谐的活动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帮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使他们在活动中始终感到自己是所学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才能消除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恐惧感,促进他们乐学、爱学。
如我在“长方形面积”教学中,充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验、验证,去发现、概括计算公式。这比教师教他们死背公式不知胜出多少倍!
在“体积”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办法进行教学引导。找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先倒入不同的水让学生观察;再向少些的杯中添水,使水面相同,做上标记,让学生观察;分别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子,再观察水面变化。通过观察、讨论,学生对物体“占据空间”的意义理解就很深刻了。
在“圆的周长的应用”教学中,我领着学生来到校外,对着谷堆、大树提出:“你怎样知道它们的直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性活动,对圆周长公式的逆运用也就有了充分的认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要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这是教学的技艺。”
三、以“练习”促进学生轻松获取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必须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把新知识同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构并贮存。
动是儿童的天性。在练习中,要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智力的活动。教学中,利用教具、学具操作,让学生眼看、手动、口讲、脑想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练习时,还可以发挥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沟通等能力。如对应用题的教学时,可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方式组织学生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辨析。还可以打破应用题单一的文字表述,编拟些对话式、图表式等富有生活气息的方式,让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讨论合作中互相启发诱导,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创新,使学生在讨论合作中迸发创新的火花,锻炼创新思维品质。
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代表性、系列性是促进学生学习低负担高质量的保证。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练习”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7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多少厘米?如果把这个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这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套题,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中获取新知。
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喜,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因此,我们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应注意创设更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以此激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想方设法给他们表现才华、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促使他们轻松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