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接棒,山歌传承人“开门收徒”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教师节前夕,在白洋湾街道和美社区,有一群特殊的“学生”组织了一场献礼活动,将阶段性学习成果展示给老师——白洋湾山歌省级非遗传承人顾凤珍,感谢老师的辛苦教导。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白洋湾山歌已经有千年历史,是传承至今独具特色的活态非遗文化。只是时移世易,随着旧时山歌传承所依托的“三耕”文化逐步被现代生活所肢解,失去载体的山歌面临“灭绝”的危险。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山歌文化,今年7月,第四批市级非遗山歌代表性传承人顾凤珍“开门收徒”,在和美社区山歌传习所内举行了收徒仪式,三名80后青年拜师学艺,成为顾凤珍的入室弟子。
  山歌融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白洋湾地区的山歌来源于“稻耕、渔耕、花耕”的“三耕文化”,千百年来,承载着白洋湾地区人民群众丰富的情感寄托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本土历史文化传统有着独特的见证价值,淳朴自然,至今活态传承于民间,是吴歌的奇葩之一。
  白洋湾山歌内涵丰富,曲意中蕴含了许多当地民间风俗,大多反映的是民众劳动生活,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劝导民风向善,是对民众生活侧面的反映。可以说山歌是白洋湾地区的文化符号,也是传承民众日常生活印迹鲜活的载体。
  山歌的题材非常广泛、种类多样,有劳动场景歌、生活景致歌、节日喜庆歌、婚丧嫁娶歌等等,这些山歌的演唱场所根据曲意在不同的场合演唱,没有任何的忌讳,是辅助生产劳动、生活信息传播与娱乐身心功能的具体体现。
  一曲山歌,传唱不绝。时光回到旧时,乡民们或在田间地头劳作,或打鱼放牧,或插秧除草、但凡婚丧嫁娶的时候,白洋湾人都喜欢哼上几嗓子,来抒发心中情感,调节生活节奏。可以说,山歌融入在白洋湾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老一辈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千年山歌后继有人
  以往,白洋湾山歌流传的形式主要是口传心授人传人,上辈传下辈,亲友跟唱,一代代集体传承下来。但随着时代变迁,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旧时山歌所依托的土壤被现代化生活所取代,失去载体的山歌面临着凋零——现有的市、区两级代表性传承人存在严重老龄化趋势,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山歌傳承人青黄不接,断代问题日渐突出,尤其缺失中间力量。
  为了保护传承白洋湾山歌,发扬山歌文化。2019年,和美社区持续开展了和韵山歌嘹亮项目,进一步完善山歌工作室阵地建设,广泛搜集白洋湾山歌相关文献记载及民俗物品,通过陈列展示,让居民更直观地了解山歌文化的起源、发展,营造良好的山歌文化宣传氛围。
  同时,为了培育下一代,社区还开设了和韵山歌传承课堂,聘请顾凤珍系统授课,招收学员20余人,定期在和韵山歌传习所活动室开展活动。并与周边学校共建开设了娃娃学山歌传承班,让山歌走进校园,通过激励机制和培育机制,鼓励年轻一代参与进来,鼓励新白洋湾人参与进来,以更多的艺术形式宣传推广白洋湾山歌。
  此次,顾凤珍“开门收徒”,也是希望山歌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和美社区党支部书记沈婵作为顾凤珍的大弟子,在聊起山歌时说道:“第一次听见白洋湾山歌,觉得白洋湾山歌婉转悠扬,声腔中带着一份质朴,后来经过翻阅书籍、学习演唱后了解到白洋湾山歌发源的特殊性。”
  在她看来,山歌是农耕文化的孕育产物,体现着白洋湾的民生百态,山歌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众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在山歌里找到,为当地民间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所以学唱山歌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更是一份担当。“白洋湾山歌需要更多的年轻力量去接力,我很荣幸成为了接力的第一棒。”
  传承中,唱出幸福小康生活
  以前,白洋湾山歌唱的是农耕生活,而当下,山歌依然用自己的形式,融入到了百姓的生活中。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一时间人心惶惶,人们的正常生活深受影响。为了缓解大家紧张的情绪,和美社区和韵山歌传习所的学员们合力创作了山歌“抗击疫情团结心”,由顾凤珍领衔合作表演,唱出了白洋湾民众面对疫情不怕困难,不畏缩,携手抗疫的坚强决心。
  在受到一致好评后,和美社区山歌传习所创作小组再接再厉,用耳熟能详的江南小调《太湖美》为音律基础,改编出“山花烂漫再相聚”的山歌,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呼吁社区居民参与防控防疫,抗疫必胜的决心。
  “菜花香、金灿灿,桃花甜、粉嘟嘟,春风暖、秧苗青,我背书包上学去、抬头挺胸端正坐,思想集中认真听,刻苦努力心间记……”这首名叫《方言童谣表决心》的山歌是娃娃学山歌传承班的小学员们在山歌传习所指导下,经过多次排练和探讨,编写出的顺口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孩子中有些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子女,疫情期间孩子们看到了家长们不畏辛苦奋战在一线,自发的写词创作了这首童谣。
  时令美食野葱饼、垃圾分类顺口溜……在和美社区,年轻优秀的山歌手结合实际工作,紧跟时代潮流,创作出了很多歌唱日常点滴、幸福小康生活的作品,深受群众喜欢。在百姓眼里,这类朗朗上口、传唱度极高的歌谣,既体现了当代的生活日常,也很好地诠释了山歌的精髓,有利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山歌,从而更好地将老苏州的声音流传下去。
其他文献
相信最近大家就算没玩《江南百景图》,也被它的表情包或热搜话题刷屏了吧!《江南百景图》中的沈周、文徵明这些角色集齐了吗?不少人就是被游戏中精美的江南美景所吸引,要知道这些画面大多取材于名家名作。换一种方式欣赏名作,这也许就是这款游戏所隐藏的属性吧!  近距离的欣赏名人名作,品味江南百景的美妙,还有个好去处,吴中博物馆在9月28日至12月27日期间,将推出为期三个月之久的“吴门吾景——明清吴中山水胜景
期刊
苏州的文化、苏州的美景、苏州的人文,总是令人向往。舞台上、荧幕里,那一幕幕精彩的表演,那一帧帧惊艳的画面,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这些独一无二的江南好风光。  那些舞台上的精致江南韵味  “哎呦,两位听口音是北方来的吧。你们不知道,苏州最近闹旱灾。要是平时讨两碗水喝喝,小事一桩。再说,泡茶待客,一向是我们苏州人规矩……”这是苏州滑稽剧团《钱笃笤求雨》的其中一小段,剧中主演之一、苏滑名誉团长顾芗信手拈来
期刊
“夏末秋初,苏州的天高起来了,云白起来了,水清起来了,风也舒朗起来了,正是‘来了就舍不得走’的最美时节。”这是时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在调任前写下的一句感慨。  天堂苏州,难说再见。在蓝绍敏眼中,苏州是昆曲评弹吴侬软语的低吟浅唱、是古典园林移步换景的清旷迂回,她是清晨平江路上的自行车铃、是傍晚渔洋山顶的漫天红霞,她是长江的奔流不息、太湖的烟波浩渺,她还是都市的广厦林立、不息的深夜繁灯…
期刊
文化源于生活,并不断在生活中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一例外都打上了国人生活的烙印。在生活中复兴文化,传播文化,让文化为美好生活增光添彩,或许是文化复兴与文化自信的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汉服复兴亦是。  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通过考据汉服,复原了汉族传统服饰,通过恢复传统节日与传统礼仪,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等,将汉服运动一次次地推向大众与现代生
期刊
每年暑假,暑托班、辅导班如火如荼。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而非荒废掉的暑假,不仅是家长们的心头大事,也是社区的关注重点。基于此,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金色里程社区打造了社区学院,通过开展一系列娱乐与教学结合的课程和内容丰富的活动,为辖区内的孩子们打造暑期乐园,也成为社区小康生活進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科学中探索世界  今年,金色里程社区再次以科普为主题,开启以科学实验探索世界的暑期系列活动序幕。一
期刊
地处古城区中心地带,老旧小区多、背街小巷多、人口结构复杂、群众诉求多元,为更好地服务民生,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小康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金阊街道探索实行了“党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模式,通过成立10个联动支部,将“支部建在网格上,网格建在社区里”,打造出具有金阊特质的“行动支部2.0”版。  啃下硬骨头  尚义桥西、环古城河健身步道东侧,30处违法建筑已有约20年历史,时间久、数量多、情况复杂。桃花坞
期刊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江南。不同时代的人心中,也有着不同的江南印象。说起“江南”,你又会想到什么?一起跟着《现代苏州》来看看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的江南印象。  沈大锷,40后江南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抹不去的情结  沈大锷是一个老苏州,40后,说起来沈老还是记者中的前辈,退休前就职于苏州日报社。他做了一辈子记者,参与了《城市商报》的创刊,现如今退休后与全国各地的老知青一
期刊
说江南,如品一壶淳香的美酒。江南,它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文人的精神故乡,成为枕上缱绻的梦,时时在心头荡漾。江南是隐隐青山,是迢迢碧水,是小桥流水的精致,是烟雨迷蒙的诗意,是文人气的园林,是青石板的老街……  关于江南的符号,我们都想得到一二。一切事物,只要和江南沾上边,就有了浪漫的气息。  才子  江南自古多才子。据统计,清朝共取状元114名,其中江苏、浙江两省就占了69名,而且江浙两省状元大多
期刊
春去秋又来,往年都定档在春末夏初的金鸡湖双年展,今年因疫情缘故,延后到了金秋九月。  9月6日,第五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正式与市民见面。70天的展期,這场金鸡湖畔的标志性艺术盛宴,为市民带来了八大主题展、二十二个平行展,“流动的美术馆”观光巴士专线等活动, 形成遍布全城的艺术交互网络,为市民准备了全天候、多元化的艺术“饕餮”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国内首个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举办的城市双年
期刊
《眼前》展览的英文标题是The truth is out there,這一句是老牌美剧《X档案》每集开头出现的字幕。意思真相是存在的,但是还没有找到,真相等待你去发现。我觉得这很像是我们观看艺术展览时的情形,艺术品就在我们眼前,它们背后或许有来自艺术家本人的、唯一正确的理解方式,但观众面对作品时,又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眼前》展览学术主持夏天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