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文识字”倡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生字放至词中,将词放至句中,在课文的语境下认知、理解和运用生字。基于儿童立场,借助小调查、小游戏、小研究和小伙伴,让“随文识字”有准度、温度、深度和效度。
关键词:儿童立场随文识字《荷叶圆圆》
“随文识字”,是斯霞老师创立的一种高效识字教学法。“随文识字”倡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生字放至词中,将词放至句中,在课文的语境下认知、理解和运用生字。如今,这一识字教学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接受。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语文课上,板贴随着文本进程逐一整齐地呈现在黑板上——但这并不是“随文识字”唯一的表现形式和教学策略。
如何在课堂上践行“随文识字”这一教学理念?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为例,通过对比修改前后的教学设计,基于儿童立场,浅析让“随文识字”有准度、有温度、有深度和有效度的教学策略。
一、小调查,让“随文识字”有准度
【原教学片段】
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并没有进行“小调查”。本课中哪几个字是学生识记的难点,课堂上要随文识哪些字,都是依据教师主观经验判断的。
“小调查”之前,教师认为本课中学生难记的字有“亮”“珠”“搖”“透”“展”5个字。调查结果表明,“透”确实是本课中最难的字,多达11人圈出了这个字。但出乎意料的是,“亮”这个字只有1人不认识。难怪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些识字教学环节,学生并不感兴趣。
【改进后的教学片段】
课前,开展“小调查”(如图1)。
1. 读一读:请大声读给家长听一听。
2. 请将你不认识的字圈出来,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呢?
下面的生字,你都认识吗?
亮机台放鱼朵美
珠摇躺晶停机展
透翅膀唱朵
“小调查”还能让学生有备而来,课前思考,课堂碰撞,高效识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开放、多元的,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识字。通过完成“小调查”,学生对学习任务有了初步了解,对于自己识字的难点,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思考。学生自信地进入课堂,期待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识字好办法,思维得到提升,言语得到发展。
二、小游戏,让“随文识字”有温度
【原教学片段】
师小水珠是个急性子,它第一个来到荷塘啦!谁想读读?
(PPT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读课文。)
师咦?小水珠把荷叶当成什么了?
生摇篮。
师(出示“摇篮”)看,“摇”的左边是提手旁,伸出我们的小手,来,轻轻地摇一摇。再读读这个词——
生(齐)摇篮。
师躺在摇篮里的感觉怎么样?
生很舒服。
师你能读出舒服的感觉吗?
(一生读课文。)
师“晶”是个字是后鼻音,你读得真准。(出示“亮晶晶”)请你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这个词。
该教学环节有着“随文识字”的外壳,将“摇”放在“摇篮”一词中进行教学,并带着学生做了“摇”的动作,加深记忆。教师也把握了教学难点,提醒学生“晶”读后鼻音。但从学生学习状态来看,学生与文本距离甚远,没有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改进后的教学片段】
(课前“小调查”显示,“晶”和“透”是学生认读的难点。)
师(指着PPT,如图2)四个小伙伴中,你最想当谁?
师你能用一句话介绍自己吗?
(学生高举的小手一个接一个地放了下去。)
师你们觉得有点难,是吗?那我先来说。(教师戴上小水珠的头饰,学生惊喜地、专注地看着)大家好!我是小水珠,我圆滚滚的,亮晶晶的。我多亮、多美啊!(出示“亮晶晶”)跟我读——
生(齐)亮晶晶。
师你想当谁呢?
生我想当小蜻蜓。
师小蜻蜓,快飞到我这儿来。(教师为这位学生戴上小蜻蜓的头饰)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生大家好!我是小蜻蜓,我喜欢飞来飞去,我有一双透明的翅膀。
师(鼓掌)哇,你说得真好!
(教师奖励这位学生一张蜻蜓卡片。)
师(出示PPT,如图3)看,阳光照在蜻蜓的身上,透过翅膀都看到绿绿的荷叶了。这就是——透明的翅膀。
关于识字的“小游戏”很多,常见的有“踩地雷”“猜小猫”“找朋友”等。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识字效果,一节语文课可以多次开展“小游戏”学习。这一教学片段中呈现的是设置情境、角色体验类的游戏。此游戏的难易程度适当,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促使学生亲近文本。为什么小水珠把荷叶看成摇篮?为什么小蜻蜓把荷叶看成停机坪?……事物本身的特点与该事物眼中的荷叶形象间的内在联系,是学生较难发现的。学生需要反复阅读,在亲近文本的过程中认识生字、理解文本。游戏,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自我介绍等游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阅读和感受、探索和发现。
三、小研究,让“随文识字”有深度
【原教学片段】
师有着透明翅膀的小蜻蜓,你为什么也喜欢荷叶呀?
生因为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停机坪。
师(出示“停机坪”字卡)停,古时候,路人走累了,就可以到亭子里去休息。停,是个后鼻音哦!我们一起读准它,停——(生读)那停机坪呢?就是给飞机休息的地方,读字卡——
生(齐读)停机坪。
师在荷塘里,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到处都是小蜻蜓的停机坪。小蜻蜓飞累了,随处可以休息。难怪小蜻蜓那么喜欢荷叶呢! 学生的课堂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找一找、读一读,即使教学设计再精巧,学生的识字兴趣也并没有被激发,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也并未得到锻炼。
【改进后的教学片段】
(学生完成课堂“小研究”后交流。)
生因为荷叶是圆圆的,停机坪也是圆圆的。
生我有补充,因为小蜻蜓就像小飞机,所以小蜻蜓会把荷叶当成停机坪。
生我同意你的想法,飞机飞累了,要降落在停机坪上,小蜻蜓这架小飞机累了就停在荷叶上。
师是啊,在荷塘里,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到处都是小蜻蜓的停机坪。小蜻蜓飞累了,随处可以休息。我们一起读准它——
生(齐)停机坪。
小研究,让学生带着研究的视角,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其一,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随文识字”,要关注生字的音、形、义的结合,感受生字词在课文这个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此环节的教学目标,也不仅仅是认识“停”和“机”,还包含理解“停机坪”的含义,感受小蜻蜓对“停机坪”的喜欢之情,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其二,培养言语表达能力。“小蜻蜓,你为什么也喜欢荷叶呀?”答案是单向的,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为什么小蜻蜓会把荷叶当作停机坪”可以看作是学习的提升点,能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交流互动,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四、小伙伴,让“随文识字”有效度
【原教学片段】
(检测识字效果环节。)
师火车火车谁来开?
生(齐)我来开,我来开!
(教师指PPT中的生字。)
生朵。
生翅。
……
“開火车”认读,是常见的识字检测方式。但这样的检测形式有两个缺点:一是高耗低效,两分钟的时间只够全班学生每人认读一个生字;二是具有随机性,因为学生被检测的只是某一生字,不代表该生能全面掌握这课所有生字。
【改进后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桌互为学习“小伙伴”,认读本课全部生字。如果你的“小伙伴”全部认读正确,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你真棒”;如果你的“小伙伴”不能正确认读,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这个字读作×,请你跟我读,×”。
某一组“小伙伴”的学习过程如下:
同桌A指“机”。
同桌B读:jī。
同桌A指“珠”。
同桌B读:zū。
同桌A:这个字读作zhū,请你跟我读,zhū。
“小伙伴”是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有时是同桌合作,有时是四人小组交流,有时是全班互动。在相互学习、相互勉励中,“小伙伴”收获的不仅仅是认读更多的字词,提升表达能力,更是被帮助、被关注等宝贵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财富的累积。
其一,伙伴生长。如果收到同桌的赞扬,“小伙伴”学习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如果得到同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小伙伴”识字的效率会大幅提升。
其二,自己生长。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教授他人”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据此可认为,识字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去教“小伙伴”。
其三,和谐共生。“小伙伴”合作学习利用一些基本的言语模式,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融洽、和谐、积极、活跃的课堂也将随之建立。
小调查、小游戏、小研究和小伙伴,均是基于儿童立场,旨在促进儿童生长的学习方式。四者有机运用在“随文识字”的教学过程中,可唤醒儿童发现汉字之美,提升儿童感受、理解、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斯霞.斯霞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 曹海永,宋尚琴.“爱的课堂”理念下学习方式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7(9).
[3] 余颖.小游戏学习:“爱的课堂”实践聚焦之三[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4(11).
关键词:儿童立场随文识字《荷叶圆圆》
“随文识字”,是斯霞老师创立的一种高效识字教学法。“随文识字”倡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生字放至词中,将词放至句中,在课文的语境下认知、理解和运用生字。如今,这一识字教学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接受。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语文课上,板贴随着文本进程逐一整齐地呈现在黑板上——但这并不是“随文识字”唯一的表现形式和教学策略。
如何在课堂上践行“随文识字”这一教学理念?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为例,通过对比修改前后的教学设计,基于儿童立场,浅析让“随文识字”有准度、有温度、有深度和有效度的教学策略。
一、小调查,让“随文识字”有准度
【原教学片段】
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并没有进行“小调查”。本课中哪几个字是学生识记的难点,课堂上要随文识哪些字,都是依据教师主观经验判断的。
“小调查”之前,教师认为本课中学生难记的字有“亮”“珠”“搖”“透”“展”5个字。调查结果表明,“透”确实是本课中最难的字,多达11人圈出了这个字。但出乎意料的是,“亮”这个字只有1人不认识。难怪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些识字教学环节,学生并不感兴趣。
【改进后的教学片段】
课前,开展“小调查”(如图1)。
1. 读一读:请大声读给家长听一听。
2. 请将你不认识的字圈出来,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呢?
下面的生字,你都认识吗?
亮机台放鱼朵美
珠摇躺晶停机展
透翅膀唱朵
“小调查”还能让学生有备而来,课前思考,课堂碰撞,高效识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开放、多元的,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识字。通过完成“小调查”,学生对学习任务有了初步了解,对于自己识字的难点,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思考。学生自信地进入课堂,期待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识字好办法,思维得到提升,言语得到发展。
二、小游戏,让“随文识字”有温度
【原教学片段】
师小水珠是个急性子,它第一个来到荷塘啦!谁想读读?
(PPT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读课文。)
师咦?小水珠把荷叶当成什么了?
生摇篮。
师(出示“摇篮”)看,“摇”的左边是提手旁,伸出我们的小手,来,轻轻地摇一摇。再读读这个词——
生(齐)摇篮。
师躺在摇篮里的感觉怎么样?
生很舒服。
师你能读出舒服的感觉吗?
(一生读课文。)
师“晶”是个字是后鼻音,你读得真准。(出示“亮晶晶”)请你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这个词。
该教学环节有着“随文识字”的外壳,将“摇”放在“摇篮”一词中进行教学,并带着学生做了“摇”的动作,加深记忆。教师也把握了教学难点,提醒学生“晶”读后鼻音。但从学生学习状态来看,学生与文本距离甚远,没有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改进后的教学片段】
(课前“小调查”显示,“晶”和“透”是学生认读的难点。)
师(指着PPT,如图2)四个小伙伴中,你最想当谁?
师你能用一句话介绍自己吗?
(学生高举的小手一个接一个地放了下去。)
师你们觉得有点难,是吗?那我先来说。(教师戴上小水珠的头饰,学生惊喜地、专注地看着)大家好!我是小水珠,我圆滚滚的,亮晶晶的。我多亮、多美啊!(出示“亮晶晶”)跟我读——
生(齐)亮晶晶。
师你想当谁呢?
生我想当小蜻蜓。
师小蜻蜓,快飞到我这儿来。(教师为这位学生戴上小蜻蜓的头饰)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生大家好!我是小蜻蜓,我喜欢飞来飞去,我有一双透明的翅膀。
师(鼓掌)哇,你说得真好!
(教师奖励这位学生一张蜻蜓卡片。)
师(出示PPT,如图3)看,阳光照在蜻蜓的身上,透过翅膀都看到绿绿的荷叶了。这就是——透明的翅膀。
关于识字的“小游戏”很多,常见的有“踩地雷”“猜小猫”“找朋友”等。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识字效果,一节语文课可以多次开展“小游戏”学习。这一教学片段中呈现的是设置情境、角色体验类的游戏。此游戏的难易程度适当,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促使学生亲近文本。为什么小水珠把荷叶看成摇篮?为什么小蜻蜓把荷叶看成停机坪?……事物本身的特点与该事物眼中的荷叶形象间的内在联系,是学生较难发现的。学生需要反复阅读,在亲近文本的过程中认识生字、理解文本。游戏,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自我介绍等游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阅读和感受、探索和发现。
三、小研究,让“随文识字”有深度
【原教学片段】
师有着透明翅膀的小蜻蜓,你为什么也喜欢荷叶呀?
生因为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停机坪。
师(出示“停机坪”字卡)停,古时候,路人走累了,就可以到亭子里去休息。停,是个后鼻音哦!我们一起读准它,停——(生读)那停机坪呢?就是给飞机休息的地方,读字卡——
生(齐读)停机坪。
师在荷塘里,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到处都是小蜻蜓的停机坪。小蜻蜓飞累了,随处可以休息。难怪小蜻蜓那么喜欢荷叶呢! 学生的课堂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找一找、读一读,即使教学设计再精巧,学生的识字兴趣也并没有被激发,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也并未得到锻炼。
【改进后的教学片段】
(学生完成课堂“小研究”后交流。)
生因为荷叶是圆圆的,停机坪也是圆圆的。
生我有补充,因为小蜻蜓就像小飞机,所以小蜻蜓会把荷叶当成停机坪。
生我同意你的想法,飞机飞累了,要降落在停机坪上,小蜻蜓这架小飞机累了就停在荷叶上。
师是啊,在荷塘里,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到处都是小蜻蜓的停机坪。小蜻蜓飞累了,随处可以休息。我们一起读准它——
生(齐)停机坪。
小研究,让学生带着研究的视角,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其一,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随文识字”,要关注生字的音、形、义的结合,感受生字词在课文这个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此环节的教学目标,也不仅仅是认识“停”和“机”,还包含理解“停机坪”的含义,感受小蜻蜓对“停机坪”的喜欢之情,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其二,培养言语表达能力。“小蜻蜓,你为什么也喜欢荷叶呀?”答案是单向的,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为什么小蜻蜓会把荷叶当作停机坪”可以看作是学习的提升点,能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交流互动,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四、小伙伴,让“随文识字”有效度
【原教学片段】
(检测识字效果环节。)
师火车火车谁来开?
生(齐)我来开,我来开!
(教师指PPT中的生字。)
生朵。
生翅。
……
“開火车”认读,是常见的识字检测方式。但这样的检测形式有两个缺点:一是高耗低效,两分钟的时间只够全班学生每人认读一个生字;二是具有随机性,因为学生被检测的只是某一生字,不代表该生能全面掌握这课所有生字。
【改进后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桌互为学习“小伙伴”,认读本课全部生字。如果你的“小伙伴”全部认读正确,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你真棒”;如果你的“小伙伴”不能正确认读,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这个字读作×,请你跟我读,×”。
某一组“小伙伴”的学习过程如下:
同桌A指“机”。
同桌B读:jī。
同桌A指“珠”。
同桌B读:zū。
同桌A:这个字读作zhū,请你跟我读,zhū。
“小伙伴”是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有时是同桌合作,有时是四人小组交流,有时是全班互动。在相互学习、相互勉励中,“小伙伴”收获的不仅仅是认读更多的字词,提升表达能力,更是被帮助、被关注等宝贵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财富的累积。
其一,伙伴生长。如果收到同桌的赞扬,“小伙伴”学习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如果得到同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小伙伴”识字的效率会大幅提升。
其二,自己生长。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教授他人”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据此可认为,识字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去教“小伙伴”。
其三,和谐共生。“小伙伴”合作学习利用一些基本的言语模式,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融洽、和谐、积极、活跃的课堂也将随之建立。
小调查、小游戏、小研究和小伙伴,均是基于儿童立场,旨在促进儿童生长的学习方式。四者有机运用在“随文识字”的教学过程中,可唤醒儿童发现汉字之美,提升儿童感受、理解、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斯霞.斯霞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 曹海永,宋尚琴.“爱的课堂”理念下学习方式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7(9).
[3] 余颖.小游戏学习:“爱的课堂”实践聚焦之三[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