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话语、语境及可能路径——基于全球化与主体性的分析框架

来源 :东方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3572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一步深化刑事司法改革的语境背景下,如何定位“西方经验”与“当下中国”的关系乃是一个前设性问题。然而,作为知识资源提供者的刑事诉讼法学界的两种主流立场(权利话语的视角和权力技术的视角)却均存在一定局限;相反,“全球化/主体性”的关系性视角则能够提供诸多借鉴和补充。以该理论立场进行观测,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正逐步接触并融入到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之中,也正经受着国际或西方标准的“双重强制”。在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为了增加话语空间并获取积极而有效的参与地位,我国应致力于构建一套具有主体性的、体现中国气质的刑事
其他文献
对荣昌县西部天然气有限公司基屡党支部开展以争做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为主要内容的“四优”共产党员活动提出具体做法与相关思考。
面对城市化、机动化的挑战,以及城市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交通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的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规划、城市客货运输组织方式,不仅对城市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