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从昆明往西双版纳,长途客车在丛山中千兜百转。惊险处,山沟里的汽车残骸令人心跳。连日颠簸,驰进允景洪坝子。蓝天下,一马平川上禾苗正旺;满眼翠绿,舒坦了一路惊魂。车停在小镇中央,一下车便呆住了。头顶上高大的树木,孔雀开屏似地向四方伸出艳丽的羽翼,火树红花夹道,莫非来到了天堂?
多年后,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再见凤凰木,香港人给它的名字叫影树,颇为优雅。年年开花,都令我想起与之初见的那个傍晚。不知何故,花簇却不如印象中那般令人惊艳。然而,2003年春末夏初,香港人心情最为沉重的日子,在几阵凄凄迷迷的春雨之后,凤凰木无声无息,灿烂地绽放,累累繁花,压垂了枝头。大学小巴站后面的那一树,开得如同一团巨大的焰火。英文树名正好是“火焰树”(flametree),你我大概都联想起我们熟知的那一首歌“花儿你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像燃烧的火,那是英雄的血来浇灌。”这个春天,谢婉雯、刘永佳、邓美香……一个个香港的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每天清晨走进学校,看到红艳的凤凰,怎能不想到他们?
关教授的“香港家书”用他一贯平实的语调,描绘了平凡的英雄和他们体现的香港精神。敬业精神的支撑点是自重、关怀。香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勇气令世人不曾料及。我此时想到你们每个人,在同样的情况下,我相信你们一样会表现出同样的尽忠职守的情操。今天是个特别的纪念日,又是端午节,也是我母亲的生日。她正是谢婉雯般寡言少语的纤纤女子,一样宽以待人,严以待己,毫不犹豫地付出,不求回报。香港的效率需要这些“螺丝钉”精神的协作。然而比个人的精神更值得探求的是方向。香港的理想境界是什么?人类的理想境界如何定?发挥个人奉献的精神是否能让我们朝理想迈进?
我想起朱华在午餐研讨会上讲到你的故乡青海,青海人的忧虑、期盼。青海没有人惹上非典,然而青海本身患了更严重的、急待抢救的疾病。作为长江、珠江、澜沧江三江之源,青海高原原来有4000多个大小湖泊,在半个多世纪内已有一半干涸。森林砍伐、生态环境破坏是主要因素。青海一共600多万人,高原地区的农民、牧民为了生存,度过漫长的冬天,消耗的75%燃料都是生物燃料。你们的研究摸索出一套能源替代的办法,即利用太阳灶、沼气来取暖、做饭。你说整个青海约须7亿人民币来普及能源替代,但目前只筹到5万元。而中国有多少奢侈的浩大工程,不顾及民生,花花淌走了多少多少亿!
如果把森林、湖泊看做是地球的肺,其功能正日愈变弱,“肺”的1/3已“硬化”。是什么在不停地蚕食地球之肺?显然,相当于病菌在作恶的是人类自己。如果把地球看成所有自然资源的主人,人类、动、植物界在此生生相息,一环一环的生物链紧紧相扣,相依为命,那么人类的态度近乎强盗,用地球上的宝藏来满足我们永无止境的欲望。想来一定有经济学家指出过,作为市场经济指南针的价格体系,只反映出货品生产、经营的价格,而没有包括原料真正的创造者——大自然——的贡献。消费者的付出只包含从原料到产品的代价。试想世界上有一个代表地球的自然平衡基金,要求消费者支付自然价值的万分之一,这些产品的价格会何等高昂。价格体系的另一个盲点是预设所有资源皆取之不尽。因此提高消费欲望来刺激经济增长成了万灵药方,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科学技术不能及时找到替代能源及自然原料,无力解决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问题,现代高消费族岂不是成了造孽者,断了子孙后代的生路?
家长、老师教育下一代不可浪费、暴殄天物;社会上处处传出的信息是买呀、吃呀。我们处在缺乏理想、方向、是非不清的时代。我每天坐在办公室里要无可奈何地扔掉许多印刷精美的宣传品。商品包装越来越堂皇,越多层次,让消费者别无选择地参与浪费资源的比赛。今天在贫困地区的小孩仍然缺乏写字的纸张。节俭是美德,还是消费、浪费才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我们应该乘地铁减少空气污染,还是搭的士“救市”以报香港?应回家做饭还是上酒楼享受鱼肉大餐?假日到郊野公园还是去购物,品尝美食或参加旅行团远游?非典临城,迫使香港人选择前者,其实是更健康、更环保的生活方式。而不幸都市经济是建构在激励消费的基础上,不可能走回节衣缩食的日子。只要我们的消费稍减,购物是为了需要而非满足冲动,马上令大批人失业,店铺一家家倒闭,胜过患非典的速度。地球上的生物链接健全要依赖人类的节制,商业社会的环链似乎是用人类的不能满足、不断追求更丰富的物质生活来维持。两者之间的冲突如何解决?社会如何能形成共识,明白人类消费欲膨胀带来的地球资源枯绝的可悲下场,起码在公共财政的设计方面,优先改良。用税收等手段来抽取环境资源补偿资金,令商品多多少少体现“真”价格;鼓励非资源消耗型消费,例如文化活动。这些不过是此刻与你们闲聊引起的异想天开之念头。
如果非典可以令人更珍惜生命、亲情、友情,可以带来反省,便可告慰所有在疫症肆虐中倒下的人。明年、后年、有生之年凤凰花开的时节,我们还会记起英雄,记起非典的教训和启示吗?
多年后,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再见凤凰木,香港人给它的名字叫影树,颇为优雅。年年开花,都令我想起与之初见的那个傍晚。不知何故,花簇却不如印象中那般令人惊艳。然而,2003年春末夏初,香港人心情最为沉重的日子,在几阵凄凄迷迷的春雨之后,凤凰木无声无息,灿烂地绽放,累累繁花,压垂了枝头。大学小巴站后面的那一树,开得如同一团巨大的焰火。英文树名正好是“火焰树”(flametree),你我大概都联想起我们熟知的那一首歌“花儿你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像燃烧的火,那是英雄的血来浇灌。”这个春天,谢婉雯、刘永佳、邓美香……一个个香港的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每天清晨走进学校,看到红艳的凤凰,怎能不想到他们?
关教授的“香港家书”用他一贯平实的语调,描绘了平凡的英雄和他们体现的香港精神。敬业精神的支撑点是自重、关怀。香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勇气令世人不曾料及。我此时想到你们每个人,在同样的情况下,我相信你们一样会表现出同样的尽忠职守的情操。今天是个特别的纪念日,又是端午节,也是我母亲的生日。她正是谢婉雯般寡言少语的纤纤女子,一样宽以待人,严以待己,毫不犹豫地付出,不求回报。香港的效率需要这些“螺丝钉”精神的协作。然而比个人的精神更值得探求的是方向。香港的理想境界是什么?人类的理想境界如何定?发挥个人奉献的精神是否能让我们朝理想迈进?
我想起朱华在午餐研讨会上讲到你的故乡青海,青海人的忧虑、期盼。青海没有人惹上非典,然而青海本身患了更严重的、急待抢救的疾病。作为长江、珠江、澜沧江三江之源,青海高原原来有4000多个大小湖泊,在半个多世纪内已有一半干涸。森林砍伐、生态环境破坏是主要因素。青海一共600多万人,高原地区的农民、牧民为了生存,度过漫长的冬天,消耗的75%燃料都是生物燃料。你们的研究摸索出一套能源替代的办法,即利用太阳灶、沼气来取暖、做饭。你说整个青海约须7亿人民币来普及能源替代,但目前只筹到5万元。而中国有多少奢侈的浩大工程,不顾及民生,花花淌走了多少多少亿!
如果把森林、湖泊看做是地球的肺,其功能正日愈变弱,“肺”的1/3已“硬化”。是什么在不停地蚕食地球之肺?显然,相当于病菌在作恶的是人类自己。如果把地球看成所有自然资源的主人,人类、动、植物界在此生生相息,一环一环的生物链紧紧相扣,相依为命,那么人类的态度近乎强盗,用地球上的宝藏来满足我们永无止境的欲望。想来一定有经济学家指出过,作为市场经济指南针的价格体系,只反映出货品生产、经营的价格,而没有包括原料真正的创造者——大自然——的贡献。消费者的付出只包含从原料到产品的代价。试想世界上有一个代表地球的自然平衡基金,要求消费者支付自然价值的万分之一,这些产品的价格会何等高昂。价格体系的另一个盲点是预设所有资源皆取之不尽。因此提高消费欲望来刺激经济增长成了万灵药方,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科学技术不能及时找到替代能源及自然原料,无力解决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问题,现代高消费族岂不是成了造孽者,断了子孙后代的生路?
家长、老师教育下一代不可浪费、暴殄天物;社会上处处传出的信息是买呀、吃呀。我们处在缺乏理想、方向、是非不清的时代。我每天坐在办公室里要无可奈何地扔掉许多印刷精美的宣传品。商品包装越来越堂皇,越多层次,让消费者别无选择地参与浪费资源的比赛。今天在贫困地区的小孩仍然缺乏写字的纸张。节俭是美德,还是消费、浪费才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我们应该乘地铁减少空气污染,还是搭的士“救市”以报香港?应回家做饭还是上酒楼享受鱼肉大餐?假日到郊野公园还是去购物,品尝美食或参加旅行团远游?非典临城,迫使香港人选择前者,其实是更健康、更环保的生活方式。而不幸都市经济是建构在激励消费的基础上,不可能走回节衣缩食的日子。只要我们的消费稍减,购物是为了需要而非满足冲动,马上令大批人失业,店铺一家家倒闭,胜过患非典的速度。地球上的生物链接健全要依赖人类的节制,商业社会的环链似乎是用人类的不能满足、不断追求更丰富的物质生活来维持。两者之间的冲突如何解决?社会如何能形成共识,明白人类消费欲膨胀带来的地球资源枯绝的可悲下场,起码在公共财政的设计方面,优先改良。用税收等手段来抽取环境资源补偿资金,令商品多多少少体现“真”价格;鼓励非资源消耗型消费,例如文化活动。这些不过是此刻与你们闲聊引起的异想天开之念头。
如果非典可以令人更珍惜生命、亲情、友情,可以带来反省,便可告慰所有在疫症肆虐中倒下的人。明年、后年、有生之年凤凰花开的时节,我们还会记起英雄,记起非典的教训和启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