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阅读训练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x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这个字眼似乎是总会出现在语文的学习里。传统的思想中,阅读似乎不应该和数学课程一同讨论,然而阅读与数学又是真真切切的密切联系在一起。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中,常常出现的阅读环节,例如各种应用题、图形文字题都是需要阅读才能知道如何完成的。这些文本内容构成了常见的应用数学。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阅读能力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很容易,很准确。可是在做图形,应用题时,他们经常列式错误,或者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入手。我接手的一个四年级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刚开始我剛接手这个班级时候,感觉他们计算很快,法则等掌握的也很准,但是做题时候却总是出现一些小错误,不是方法用错了,就是看见数就做计算,而忘记单位,或者是应用题只列式不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们读题时候总是不认真,或理解错误,而造成了计算很准确,却常在方法、顺序上出错,这与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阅读不仅关系着语文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教学数学中,同样要时刻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字素养,学会在数学中的“阅读”。以下是我对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一点想法。
  第一,要知道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重视数学中的阅读数学中的阅读时在掌握语言文字基本功,的基础上,加强对语句的理解,认知的过程,它是中数学中对计算的过程,计算的要求的理解。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不仅是计算,而阅读也是必不可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认真读题,把题目完完整整并快速的阅读下来,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过去,读清楚题目才知道要求,才能按照要求完成。
  第二,在数学课堂中设计阅读环节,时时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在数学课堂讲授过程中,首先要对例题让学生有个完整正确的认识讲授的同时,要求学生对每个例题的前后都读一读,说一说。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课堂练习环节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课堂练习中,一定要求学生对每一个练习从头到尾仔细的读,认真的说,把每个问题、环节都读清、读准。这样一点一点的积累养成,使学生有一个认真仔细的阅读习惯。
  第三,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
  除了在课堂上时时对学生的养成训练以外,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化的专门训练,拿出一定的时间,专门为学生讲解如何进行数学阅读,全面,系统的让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找重点,顾全面,不放过一个条件。
  第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与指导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阅读方法之后,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考察监测也是必要的。通过测试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数学阅读”的掌握情况,监测的内容以文字、应用题目为主,尽量贴近生活,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既会“计算”又能用“计算”来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能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借助认识路线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为学生创设“搜救大行动”的情境,通过学生愿意帮助解救小猪,努力搜集线索根据线索上的指路成功的解救小猪的体验活动中,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
期刊
俗话说“良药苦口”,很多人怕吃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在“药”的表面裹上一层糖衣,于是吃药便不再成为负担。现在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关键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得当。经常使用严格纪律来约束学生,使之在短时间内听从教师的指导,这种有如在强迫下进行的被动学习,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谈不上积极,也谈不上主动,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就想:“能否也将语文知识裹
期刊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在小学教学中都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作检验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一、激发自主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  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为学生拓展多向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在动手
期刊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能善用、活用课本插图,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插图,理解词义  低年级儿童理解词义非常困难,如果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最易收效,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中有许多描述实物的插图:长春版一年级下册汉字家园(一)中“木、本、末、朱”的教学,它是利用一组象形图片:木字上加一笔来识字的。教学“本”时,可让学生看图,比较它与草木之根,引申事物的根源;再与“末
期刊
在一次数学教学的活动学习中,我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人教版《通分》一课,对于这节课某些教学环节以及在课后研讨的评价中引发我一些思考,现在描述一下主要教学环节:  一、过程描述  教师在进行完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教学之后,在出示的练习中出示了2/5和1/4的比较大小,引起了认知冲突 ,老师引导同学们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解决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策略。  生1:画图比较法。 
期刊
一、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具尊”。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
期刊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据研究表明:人脑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看和听得到的。但由于同学平时只看书、看电视,而不看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不看人们的种种社会活动;只听课、听音乐、听故事,而不听大自然中种种美妙奇特的声音……这样,学生不注重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又缺乏对大自然、对社会的细微观察能力,每当老师布置作文时,他们总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了开阔学生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近年来我有意识地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新的《小學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就要求数学教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和普及性,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实践体系。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我从自己的实践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