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反映现代生活的电影里,可以说几乎不可能看不到汽车。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道具”。在一些充满曲折情节和惊险镜头的影片中,汽车更是大唱“主角”。例如,“强盗片”中汽车大盗出没无常,“警匪片”里飙车、撞车和汽车炸弹惊心动魄。人们通过看电影这一休闲方式,发现了汽车文化中更加丰富多彩的另一面。
电影与汽车合作的例子,在好莱坞拍摄的影片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X战警2》:主角狼人驾驶的为马自达新款RX-8汽车。
《黑客帝国2》:基努·李维斯与对手飞车追逐时,使用了凯迪拉克CTS轿车。
《速度与激情2》:在影片中,主角简直不是演员而是汽车。与这部影片的制片商合作的是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它提供了最新款式的Lance EvolutionⅤⅡ和Eclipse Spider。“我并不介意汽车抢走了我的镜头,汽车也给我带来了激情。”饰演主人公的保罗·韦克尔说。他本来就是一个汽车迷,拥有汽车7辆。在同样是韦克尔主演的《速度与激情1》中,他甚至拿出自己的一辆车,作为道具使用。
《偷天换日》:是一部根据上个世纪60年代同名电影拍摄的影片,选择了宝马Mini Cooper这样的怀旧车型。在影片中出现的洛杉矶的大街小巷中,有32辆Mini Cooper车飞驰追逐。说这部电影成了Mini Cooper车的“竞技场”,一点也没有夸大其词。导演韦恩·鲍尔斯解释道:“在影片中,因为飞车场面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要尽量使这些镜头足够真实。”
007电影的名车缘
与汽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首推007系列电影,银幕上风度翩翩的英国情报部门的间谍詹姆斯·邦德如果离开了闪闪发亮的名车,肯定会黯然失色,无魅力可言。
从电影中我们知道,他被人们称为邦德指挥官,其007代号为特许的“杀人执照”。邦德实际上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几乎无所不知。作为一名智多星和神枪手,他遇到任何情况都能保持冷静沉着,充满信心,所以总是从九死一生中脱离险境。邦德最喜欢喝伏特加加马蒂尼,混酒时只摇晃不搅拌。他与对手面对面时,开场白总是这样的:“你是谁?”“邦德,詹姆斯·邦德。”以便让对手知道自己的身份。
邦德系列电影以其不畏死亡的特技而闻名,吸引着全世界影迷的眼球。邦德是一位非常英俊浪漫的绅士,每一位女性都为之倾心。影片选在具有异国情调的外景地拍摄,充满了火爆的打斗。水下追击、滑雪追踪、飞车追逐……这些典型的镜头惊心动魄。邦德摆脱追捕者的手法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他的奥斯汀·马丁跑车装备有机关枪,手表里带有“导归器”,钢笔里有“飞针”,打火机中竟藏有喷火器……有趣的是,邦德还不时地给观众带来一丝幽默。每当主题音乐奏响时,就预示着危险的来临和逼近。
邦德电影之所以闻名遐迩,好评如潮,归功于饰演片中角色的演员,运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与此同时,当然也离不开名牌汽车这个在影片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重要“道具”。
汽车制造商早就注意到,作为在世界上拥有众多影迷的007系列电影,主角邦德驾驶的汽车已成为观众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如果自己公司生产的汽车能够在票房价值如此之高的影片中崭露头角,岂不是做了一回遍及全球的好广告?

宝马公司捷足先登,借助007系列中的《黄金眼》让它的名牌车一展风姿。随之又把宝马新系列推荐给了邦德,在《明日帝国》中一鸣惊人。新款车的名称中有一个“7系列”,它一点也不比“007”逊色。
保时捷公司也不甘落后,它在休·格兰特主演的《九月之养》中抢滩登陆。一开始,就巧妙地以主人公购得它的车而引人注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产自欧美的名贵汽车差不多都在电影中亮过相。在电影《浪人》中(罗伯特·德尼罗主演),有一组精彩的追车镜头。奥迪、标致、宝马等风驰电掣,映入眼帘,十分过瘾,很富有刺激性。
电影题材内容十分广泛,过去和现在无所不包。在拍摄时,不但需要引领时代潮流的新车,而且也少不了逐渐被人们淡忘的老车。寻觅后者往往“踏破铁鞋”,有时还无功而返。于是,专门为此服务的机构应运而生。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一个美国人看准并把握这一商机,组建了为好莱坞提供拍电影用的老式车的“科区里克”经纪公司。几十年来,他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真是生财有道。
银幕内外汽车情
从1985年开始,出演007邦德角色的是著名演员皮尔斯·布鲁斯南。他在银幕上扮演的邦德风流倜傥,经常驾驶着一辆名贵的英国艾斯顿马丁跑车,载着一位美丽女郎去执行任务。真是艳福不浅,领略了飙车的那种刺激、兴奋和快感。
然而,银幕外的“汽车迷”皮尔斯·布鲁斯南开的车却远不如人意。
有一次,这位影星驾驶着一辆从汽车代理商那儿借来的老式保时捷汽车。他在一个报摊前停住,下车买了几张报纸和几块口香糖。不料,附近的影迷认出了这个“邦德”,围了上来。他在彬彬有礼地向大家打过招呼之后,很想立刻从现场逃离,一走了之。可这时却出了麻烦,无论怎样摆弄,车子就是纹丝不动,弄得十分尴尬,狼狈不堪。原来自己在拍电影时,驾驶的都是高档车,已经很不习惯使用“手动推档杆”了。
生活中的“邦德”只有一个太太,他有一天驾车带着她奔驰在太平洋沿海公路上,前往一个朋友家做客。大概是职业的习惯,布鲁斯南很快地进入了“角色”,一边欢快地开着车,一边尽兴地与妻子聊天,情不自禁地把脚从刹车踏板上移了开来。就在汽车驶近朋友居住的漂亮别墅的闸门前时,他却怎么也记不起要用脚踩刹车踏板了。吓得脸色发白的妻子连声大叫“快刹车!快刹车!”用颤抖的手拉动手闸,才化险为夷。好险呐!汽车只差两米就要撞上别墅了。
像布鲁斯南一样,他的小儿子迪伦也对汽车情有独钟。小迪伦对爸爸崇拜得五体投地,以为神通广大的“邦德”就是自己的父亲。后来才弄清楚皮尔斯·布鲁斯南才是真正的爸爸,所以喜欢他爱的一切。
有一次,迪伦来到007邦德的摄制现场。根据拍片需要,布置了一个坏蛋藏身的“停车场”,包括法拉利和艾斯顿马丁等在内的许多名牌汽车尽收其中。让迪伦一饱眼福,大开眼界。现场有6部摄影机同时工作,气氛异常紧张。只见直升飞机在空中轰鸣盘旋,追赶邦德的人多达500。扮演邦德的布鲁斯南驾车急驶在枪林弹雨之中,设法逃走。看到儿子在另一头饶有兴趣地“观戏”,父亲顿时倍感兴奋。他娴熟地开着车,在布景中奔驰穿插,表演非常成功。事后,他问道:“孩子,我演得怎么样?”迪伦好像另有所思,关切地反问说:“爸爸,刚才炮火不断,汽车没事吧?我们去‘停车场’看看车,好吗?”
汽车里面看电影
在美国的新泽西州,发明家理查德·霍林斯黑德远近闻名。他一直在思考,既然汽车和电影关系如此密切:前者成为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者起到了理想的宣传前者的广告作用,那么如果进一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岂不是更胜一筹吗?这位发明家说干就干,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他在自家的院子里将一块电影幕布挂好,往它上面投影的是一台20世纪20年代产的柯达投影机。经过多次实验和反复调试,霍林斯黑德最终使得无论坐在汽车上的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清晰地看见影像。就这样,别具一格的汽车电影院在1933年6月问世了,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汽车电影院一般占地两公顷多,可泊车上百辆。露天银幕大得惊人,其中宽度为11米,长度达到25米。这种电影院有别于传统电影院,人们坐在汽车里面可以欣赏。至于影片的同期声,则通过低频率的车载电台接收。
进入21世纪后,现代高科技飞速发展,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使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去年开发的新款车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看电影、听音乐、找资料、用语音方式上网等。再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研制出功能齐备的新汽车,上面装有车载电脑,可以让乘客在旅行途中观看DVD影片或者玩电子游戏。
比起汽车电影院来,欣赏汽车里的电影肯定要更加惬意舒适得多。可以预料,未来的汽车将是一个供人们更好地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责编/布丁]
电影与汽车合作的例子,在好莱坞拍摄的影片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X战警2》:主角狼人驾驶的为马自达新款RX-8汽车。
《黑客帝国2》:基努·李维斯与对手飞车追逐时,使用了凯迪拉克CTS轿车。
《速度与激情2》:在影片中,主角简直不是演员而是汽车。与这部影片的制片商合作的是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它提供了最新款式的Lance EvolutionⅤⅡ和Eclipse Spider。“我并不介意汽车抢走了我的镜头,汽车也给我带来了激情。”饰演主人公的保罗·韦克尔说。他本来就是一个汽车迷,拥有汽车7辆。在同样是韦克尔主演的《速度与激情1》中,他甚至拿出自己的一辆车,作为道具使用。
《偷天换日》:是一部根据上个世纪60年代同名电影拍摄的影片,选择了宝马Mini Cooper这样的怀旧车型。在影片中出现的洛杉矶的大街小巷中,有32辆Mini Cooper车飞驰追逐。说这部电影成了Mini Cooper车的“竞技场”,一点也没有夸大其词。导演韦恩·鲍尔斯解释道:“在影片中,因为飞车场面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要尽量使这些镜头足够真实。”
007电影的名车缘
与汽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首推007系列电影,银幕上风度翩翩的英国情报部门的间谍詹姆斯·邦德如果离开了闪闪发亮的名车,肯定会黯然失色,无魅力可言。
从电影中我们知道,他被人们称为邦德指挥官,其007代号为特许的“杀人执照”。邦德实际上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几乎无所不知。作为一名智多星和神枪手,他遇到任何情况都能保持冷静沉着,充满信心,所以总是从九死一生中脱离险境。邦德最喜欢喝伏特加加马蒂尼,混酒时只摇晃不搅拌。他与对手面对面时,开场白总是这样的:“你是谁?”“邦德,詹姆斯·邦德。”以便让对手知道自己的身份。
邦德系列电影以其不畏死亡的特技而闻名,吸引着全世界影迷的眼球。邦德是一位非常英俊浪漫的绅士,每一位女性都为之倾心。影片选在具有异国情调的外景地拍摄,充满了火爆的打斗。水下追击、滑雪追踪、飞车追逐……这些典型的镜头惊心动魄。邦德摆脱追捕者的手法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他的奥斯汀·马丁跑车装备有机关枪,手表里带有“导归器”,钢笔里有“飞针”,打火机中竟藏有喷火器……有趣的是,邦德还不时地给观众带来一丝幽默。每当主题音乐奏响时,就预示着危险的来临和逼近。
邦德电影之所以闻名遐迩,好评如潮,归功于饰演片中角色的演员,运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与此同时,当然也离不开名牌汽车这个在影片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重要“道具”。
汽车制造商早就注意到,作为在世界上拥有众多影迷的007系列电影,主角邦德驾驶的汽车已成为观众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如果自己公司生产的汽车能够在票房价值如此之高的影片中崭露头角,岂不是做了一回遍及全球的好广告?

宝马公司捷足先登,借助007系列中的《黄金眼》让它的名牌车一展风姿。随之又把宝马新系列推荐给了邦德,在《明日帝国》中一鸣惊人。新款车的名称中有一个“7系列”,它一点也不比“007”逊色。
保时捷公司也不甘落后,它在休·格兰特主演的《九月之养》中抢滩登陆。一开始,就巧妙地以主人公购得它的车而引人注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产自欧美的名贵汽车差不多都在电影中亮过相。在电影《浪人》中(罗伯特·德尼罗主演),有一组精彩的追车镜头。奥迪、标致、宝马等风驰电掣,映入眼帘,十分过瘾,很富有刺激性。
电影题材内容十分广泛,过去和现在无所不包。在拍摄时,不但需要引领时代潮流的新车,而且也少不了逐渐被人们淡忘的老车。寻觅后者往往“踏破铁鞋”,有时还无功而返。于是,专门为此服务的机构应运而生。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一个美国人看准并把握这一商机,组建了为好莱坞提供拍电影用的老式车的“科区里克”经纪公司。几十年来,他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真是生财有道。
银幕内外汽车情
从1985年开始,出演007邦德角色的是著名演员皮尔斯·布鲁斯南。他在银幕上扮演的邦德风流倜傥,经常驾驶着一辆名贵的英国艾斯顿马丁跑车,载着一位美丽女郎去执行任务。真是艳福不浅,领略了飙车的那种刺激、兴奋和快感。
然而,银幕外的“汽车迷”皮尔斯·布鲁斯南开的车却远不如人意。
有一次,这位影星驾驶着一辆从汽车代理商那儿借来的老式保时捷汽车。他在一个报摊前停住,下车买了几张报纸和几块口香糖。不料,附近的影迷认出了这个“邦德”,围了上来。他在彬彬有礼地向大家打过招呼之后,很想立刻从现场逃离,一走了之。可这时却出了麻烦,无论怎样摆弄,车子就是纹丝不动,弄得十分尴尬,狼狈不堪。原来自己在拍电影时,驾驶的都是高档车,已经很不习惯使用“手动推档杆”了。
生活中的“邦德”只有一个太太,他有一天驾车带着她奔驰在太平洋沿海公路上,前往一个朋友家做客。大概是职业的习惯,布鲁斯南很快地进入了“角色”,一边欢快地开着车,一边尽兴地与妻子聊天,情不自禁地把脚从刹车踏板上移了开来。就在汽车驶近朋友居住的漂亮别墅的闸门前时,他却怎么也记不起要用脚踩刹车踏板了。吓得脸色发白的妻子连声大叫“快刹车!快刹车!”用颤抖的手拉动手闸,才化险为夷。好险呐!汽车只差两米就要撞上别墅了。
像布鲁斯南一样,他的小儿子迪伦也对汽车情有独钟。小迪伦对爸爸崇拜得五体投地,以为神通广大的“邦德”就是自己的父亲。后来才弄清楚皮尔斯·布鲁斯南才是真正的爸爸,所以喜欢他爱的一切。
有一次,迪伦来到007邦德的摄制现场。根据拍片需要,布置了一个坏蛋藏身的“停车场”,包括法拉利和艾斯顿马丁等在内的许多名牌汽车尽收其中。让迪伦一饱眼福,大开眼界。现场有6部摄影机同时工作,气氛异常紧张。只见直升飞机在空中轰鸣盘旋,追赶邦德的人多达500。扮演邦德的布鲁斯南驾车急驶在枪林弹雨之中,设法逃走。看到儿子在另一头饶有兴趣地“观戏”,父亲顿时倍感兴奋。他娴熟地开着车,在布景中奔驰穿插,表演非常成功。事后,他问道:“孩子,我演得怎么样?”迪伦好像另有所思,关切地反问说:“爸爸,刚才炮火不断,汽车没事吧?我们去‘停车场’看看车,好吗?”
汽车里面看电影
在美国的新泽西州,发明家理查德·霍林斯黑德远近闻名。他一直在思考,既然汽车和电影关系如此密切:前者成为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者起到了理想的宣传前者的广告作用,那么如果进一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岂不是更胜一筹吗?这位发明家说干就干,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他在自家的院子里将一块电影幕布挂好,往它上面投影的是一台20世纪20年代产的柯达投影机。经过多次实验和反复调试,霍林斯黑德最终使得无论坐在汽车上的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清晰地看见影像。就这样,别具一格的汽车电影院在1933年6月问世了,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汽车电影院一般占地两公顷多,可泊车上百辆。露天银幕大得惊人,其中宽度为11米,长度达到25米。这种电影院有别于传统电影院,人们坐在汽车里面可以欣赏。至于影片的同期声,则通过低频率的车载电台接收。
进入21世纪后,现代高科技飞速发展,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使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去年开发的新款车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看电影、听音乐、找资料、用语音方式上网等。再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研制出功能齐备的新汽车,上面装有车载电脑,可以让乘客在旅行途中观看DVD影片或者玩电子游戏。
比起汽车电影院来,欣赏汽车里的电影肯定要更加惬意舒适得多。可以预料,未来的汽车将是一个供人们更好地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责编/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