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术期刊的时代使命和未来发展

来源 :传播与版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7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术期刊是一种学术信息表达载体和学术知识传播工具,它记录了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高水平和创造性研究成果。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环境和新需求下,中文学术期刊应该回应国际时代发展趋势的召唤、回应现实社会需求、回应科学理论实践创新的需求,积极主动地探索、引领当代学术期刊发展的新方向,牢记时代使命,谋求新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中文学术期刊发展的时代使命,然后总结了其遇到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学术期刊;时代使命;发展方向
  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变革,催生了新的传播理念、传播形态、传播场域。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学术期刊竞争更加激烈,正发展演化为一场全球性的国际传播竞争[1]。因此,学术期刊要准确把握其领域的发展前沿,积极主动地参与、组织并引导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的发展,不断完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从而进一步丰富学术期刊对外话语的表达方式。中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科技界和期刊界的使命[2],那么中文学术期刊的一个新时代使命则应该是重视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从而为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前沿学术理论思想的交流平台。
  一、中文学术期刊的时代使命
  (一)引领学术发展
  自1665年学术期刊问世起,学术期刊就与学术研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传播与学术信息交流的载体,学术期刊能够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学术研究的繁荣,二者相辅相成。学术期刊不能简单满足于被动刊载现有成果,而应明确自身定位,树立正确、清晰的价值观,并以此引领学术发展,实现内容本土化、传播国际化、方向多样化、成果专业化。
  (二)完善期刊自身建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已迈入世界前列,但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更多地流向了国外的期刊,这与国内学术期刊质量整体不高、学术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学术风气有待改进等有很大关系[3]。因此,新时代学术期刊在引领学术发展的同时,还应该肩负起完善自身建设的使命。中文学术期刊推进和完善学术期刊自身建设,应从推陈出新、规范与灵活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抵制学术不端等四个方面着手。
  1.推陈出新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4],该意见强调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指导意见虽然是针对主流媒体,但是同时也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学术期刊既不能进行革命性颠覆,又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应该在保持自身严谨、专业的风格的基础上,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推陈出新,在稳健发展中保持活力。
  2.规范与灵活相结合
  学术期刊必须坚持基本的学术规范和编辑规范,但是也可以适度突破一些非原则性规范,用新的手段和样态来表达观点。时代在发展,读者对文章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了解知识,而且开始寻求了解知识的新方式。因此,學术期刊采用新颖、生动的表达方式,能够吸引读者,更有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5]。学术期刊可以打破单一论文样态,以文摘、报告、访谈等多种形式来延伸对学术论文的解读与阐释。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第一,学术期刊要准确把握当前科技研究的动向,在宏观视野中纵览学术发展潮流、趋势,密切关注业界的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科学理论的研究方向。第二,在把握方向、掌握理论的同时,学术期刊需要更加重视对学术发展中若干微观问题的探究,对许多细小的、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在实践中检验其真实性。第三,学术期刊应倡导将基础理论成果付诸实践,并在丰富鲜活的理论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例如,学术期刊可以利用自身的作者资源,发挥平台优势,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对一些热点话题进行集中研讨与剖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只有作者群体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学术期刊方能释放足够的学术力量,进而提高期刊质量[6]。
  4.抵制学术不端
  近年来,国内学术不端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中国学术的形象,而且阻碍了学术事业的发展和文化繁荣。“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更是引起大众对学术不端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过程中的纽带,学术期刊是否风清气正对学术界的良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期刊刊风不正,大量刊发人情稿、关系稿,那么期刊的“含金量”必然会大大降低。久而久之,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也将随之降低。因此,学术期刊一定要坚持文章质量优先的原则,高度重视学术伦理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绝不刊载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稿件。其一,学术不端行为违背了学术研究的真理性,对学术研究产生了不良影响,会形成不良的研究风气,进而阻碍学术的进步。其二,学术不端行为会对学术权威性造成严重的打击,给学术研究涂抹上不公正的污点。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期刊必须保持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的态度,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用严格的编审流程来保证期刊的质量。
  二、中文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
  我国学术期刊发展至今,其数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期刊整体质量也有显著提高,对推动科技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学术期刊在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新环境对学术期刊的要求
  1.数字出版
  新兴的数字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信息传播方式和广大民众的阅读习惯正在发生巨大改变[7]。数字出版拥有许多传统出版无法比拟的优点,如信息存储容量大、下载方便、信息检索快捷、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成本低廉等。数字出版可同时供多人阅读,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同时,数字出版平台内容丰富,加之信息传播方式更活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导致人们对纸质出版物的需求正在逐渐降低。另外,各种期刊网站和数据库的出现,使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呈现异军突起之势,传统纸质学术期刊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生存压力倍增。例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网络出版平台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数字、网络化学术出版平台。这些网络出版平台不仅能帮助学术期刊收稿、编审、排版和网络快速出版的全流程在线处理,而且能为社会学术资源共享提供便捷。   2.“双语”出版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大多数学者希望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实现学术国际化。近些年来,我国学者的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学术成果不断增多,但我国学术期刊发展不容乐观,仍然相对落后,国际化水平依旧较低。国外优秀期刊依然是学术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第一选择,高福院士曾坦承,“近30年来,我国重要科研成果基本都是首发于国外期刊”[8]。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以下几点。其一,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外优秀期刊在专家学者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二,我国的学术期刊平台国际化程度低,缺乏国际认可。其三,在大数据时代,英文依旧是世界通用语言,也是学术交流的主要语言。目前,国内建立了不少比较优秀的学术论文网络出版平台,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平台语言设置、发表内容均为中文,难以进行国际化传播。因此,我国学术期刊应加快国际化步伐,以满足广大学者的需求,承担自己相应的社会责任,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而加强学术期刊的“双语”出版应该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必由出路[9]。
  (二)学术期刊自身的短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学术期刊不可避免地面临新的环境,其自身短板也暴露得愈发明显。
  1.重编辑,轻经营
  一方面,一些学术期刊紧紧依赖企事业单位,自主经营的理念不足,其主要收入来源于期刊发行、广告;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学术期刊大多受到政府的资助和主办单位的支持,其往往容易安于现状,重视社会效益,却忽略了经济效益。同时,多数编辑人员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编辑稿件上,轻视产品的发行和营销,导致学术期刊的经济效益未能得到有效提高。“重编辑,轻经营”的办刊理念在数字化的浪潮和办刊单位转企改制的冲击下,亟须转变。
  2.时效性较低
  学术期刊的核心作用是为学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术期刊的用户需求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到来而改变,改变的只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式。因此,学术期刊的时效性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的时效性较低,作者从投稿到审稿、定稿,动辄两三个月,多则半年,甚至更久。因而许多学术期刊的投稿须知都注明一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3个月左右的选稿时长,基本已经超过研究成果发布的黄金时期,这会导致最新的研究成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传播。
  三、中文学术期刊的新发展
  在国家大力重视中文期刊发展的大环境下,期刊社应该坚定不移地办好中文期刊。
  (一)守正创新,传播高质量学术成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学术知识的纽带,更应引领学者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文化的创造活力[10]。中国在对外交往的道路上,应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建构“中式话语体系”,传播中国声音。
  (二)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面临巨大冲击,中文学术期刊应该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转型[11]。
  1.转变角色定位
  传播的目标之一就是找到正确及适合的传播方法,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受传者、媒介等都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长期以来,学术期刊将自身角色定位为学术论文的发表平台,再加上国内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对论文发表的需求量较大,学术期刊的这一角色定位和职能被进一步强化。但是这极大地削弱了其传播功能,降低了其在学术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应发挥的作用[12]。因此,学术期刊应推陈出新、转变角色定位、强化传播功能,探索创造性路径,以获得新的发展。
  2.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
  学术期刊是一种学术成果传播的媒介,因其具有专业性,故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不能完全照搬主流媒体的融合模式。学术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编辑,而应培养具备新媒体思维的复合型编辑人才[13]。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精通纸质出版流程,但缺少新媒体出版的运营经验。在数字媒体时代下,学术期刊迫切需要具有清晰媒介观念和传播意识的复合型出版人才。学术期刊对编辑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以往单纯的编辑校对能力,已经扩展到新媒体运营管理能力、创意策划能力、新技术学习能力等诸多层面。编辑人才始终是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新时代下其不但需要掌握学术期刊出版、版权理论等传统出版专业知识,而且需要熟悉不同媒介传播形态的特点和规律,来为学术期刊出版服务。
  四、结语
  虽然中文学术期刊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文学术期刊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国家科技进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作为办刊人,我们应该牢记时代使命,推进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促进学术繁荣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石红青.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成就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和路径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1(07):54-62.
  [2]朱邦芬.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界和期刊界的使命:在“2020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的发言[J].编辑学报,2020(06):591-592.
  [3]王静,閻正坤,常建峰.近代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与科学实践的互动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1(07):73-80.
  [4]胡翼青,谌知翼.媒体融合再出发:解读《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J].中国编辑,2021(01):67-71.
  [5]王笑笑.创一流科技期刊形势下的新刊筹办探索[J].参花(下),2021(07):55-56.
  [6]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编辑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07):163.
  [7]李科.科技期刊专业化、特色化、数字化发展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21(14):105-106.
  [8]中国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中文期刊望“洋”兴叹[EB/OL].(2018-09-18)[2021-07-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904963785490905&wfr=spider&for=pc.
  [9]伍锦花,陈灿华,秦明阳.“卓越计划”领军期刊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对比分析[J].情报探索,2021(07):73-82.
  [10]袁楚翘,田龙过,戚晓薇.融媒体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策略[J].出版广角,2021(06):56-58.
  [11]张海洋,胡树毅,赵阳.新媒体时代中医药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研究[J].传媒,2021(13):38-40.
  [12]卢小文.科技期刊编辑审稿工作的重点难点与对策[J].新闻传播,2021(13):87-88.
  [13]沙力妮.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成长成才之路的新探索[J].新闻传播,2021(13):89-90.
  [基金项目]2020年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QKJQKXH2020008)。
  [作者简介]李亚辉(1988—),男,四川南充人,《计算机科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通讯作者)徐书令(1980—),男,重庆忠县人,《计算机科学》《材料导报》杂志社总编辑;喻藜(1990—),女,重庆涪陵人,《计算机科学》杂志社编辑;何欣(1981—),男,四川达州人,《电工技术》杂志社执行主编;房威(1984—),男,安徽合肥人,《材料导报》杂志社副主编。
其他文献
[摘要]编辑人才队伍的培养是高校出版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新兴媒体的出现推动了我国出版传媒行业的变革和创新,也对编辑队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即出版传媒行业需要能将出版与新技术深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本文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的新编辑培养实践和编辑的成长经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出版社新编辑的培养策略,为高校出版社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人才培养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未来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摘要]杂志书自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和中国台湾传入大陆后,随着大陆图书出版市场的变化,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定位,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呈现不同的时代特点。杂志书在大陆图书出版市场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我们也可从中窥见我国大陆图书出版市场近三十年间的发展变化。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大陆出版的代表性杂志书,并从出版时间、出版单位、内容形式、时代背景等因素进行分析,试图对我国大陆
期刊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既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也面临创新发展的机遇。本文就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出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探讨。在机遇方面,全媒体的出现为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促进了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及其与新媒体的融合进程。在挑战方面,全媒体的出现、新兴的网络知识信息平台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蚀着学术期刊的固有领地,人才流失正成为
期刊
[摘要]社会效益考核要求出版业在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工作策略等方面都进行转变。在此过程中,总编室作为出版工作的枢纽站,应实现相应的职能转型。本文拟从分析社会效益考核背景下总编室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入手,从服务管理、提高质量、队伍建设等角度,探索总编室开展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词]社会效益考核;总编室;职能与作用  2018年12月,《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的出台,是新时代出版业深
期刊
[摘要]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的发展,不仅使整个新闻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所有电视行业从业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对广大电视行业从业人员来说,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推陈出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给电视行业从业人员带来工作上的便利,也带来适应新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本文以电视编辑的业务能力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业务能力提升的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作为传统出版精神启蒙先锋的人文学术出版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探讨人文学术出版与数字出版在产业边界、功能定位、编辑角色上的歧异,辨析现代性语境下新旧媒体的关系,试图廓清披覆在人文学术出版之上的技术迷思,为未来的出版图景和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人文学术出版;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媒体融合;技术迷思  人文学术出版是人文社科出版社最核心、传统的内容板块,由于其
期刊
[摘要]红色文化是宝贵且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红色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目前,学界对红色文化推广研究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探讨,较少从认知科学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基于知识可视化理论来探讨红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发现,受众的红色文化认知水平对认知需求有正向显著影响,且红色文化认同感对红色文化认知与认知需求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在直播新生态下,
期刊
[摘要]在新媒体传播的背景下,媒介形式的改变减弱时间和空间对信息的限制,新媒体便捷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导致其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力增加。因此,新媒体主持人语言失范会对舆论传播、媒体平台、受众群体产生巨大影响,如加速网络谣言传播、误导受众观点、污染新媒体传播环境等。因此,笔者以传统媒介中主持人语言失范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语言失范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并以中国播音学、语言规范、主持人语言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迅速发展,成为内容制作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各高校纷纷注册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发布新闻资讯、传播校园文化、塑造学校形象的有效途径。文章将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学校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统称为校园微信公众号,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2020年校方主体(学校、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运营的44个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高校校园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建
期刊
[摘要]随着抖音、视频号等平台的崛起,短视频时代已经到来。各大高校纷纷入驻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利用官方权威身份为学生提供符合其喜好和需求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知识共享等服务。各高校的短视频从内容生产到后续运营均需要通过相对专业的团队运用专业的运营策略来完成。本文以“扬州大学”官方抖音号和视频号为例,探析高校短视频平台的具体运营策略,并从传播者、受传者两个方面分析其传播效果。  [关键词]高校;短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