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首都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极其特殊的作用。而探索思路与做法,总结经验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也就成为进一步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的核心任务。
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截至2010年底,北京地区共有普通高校88所,各高校党建工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首都乃至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继续加强和改进首都高校党的建设,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对推动首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首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党的事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这是促进首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践行“四个大力”的内在需要。要“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必须做到“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要实现首都高校又好又快发展,切实发挥高校上述四项基本功能,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继续领跑,离不开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从思想、政治、组织方面给予的重要保障。
二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这是实现“三个北京”战略、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不竭动力。首都高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教、人才方面的资源优势,竭力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驱动发展。
三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应有之义,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策。
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路与做法
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需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整体谋划、做好顶层设计,细化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力度,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引领高校基层党组织不断争创先进,党员争当优秀。总的来看,应主要从以下6方面入手。
一是抓班子、带队伍,以“五型四有三化”为目标,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以创建“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和谐型、创新型”领导班子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统揽全局、把握方向,引领思想、推进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以打造“科学发展有思路、加快转型有干劲、服务师生有热情、构建和谐有作为”的首都高校中层干部队伍为目标,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深化改革,改进中层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层次,创新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强化措施,健全中层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以“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层次高端的高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
二是抓基层、厚基础,以“五高”要求为导向,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要坚持激发活力与落实责任相结合,高水平提升,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高质量推进,稳步开展党内民主建设;高成效落实,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保障服务;高要求推动,保障党员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高标准优化,创新党校教育培训工作。
三是扬正气、促和谐,以完善制度建设为保障,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严肃纪律,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多形式开展师生员工的廉政教育,分层次完善廉政制度,全方位实施学校防范廉政风险的措施,多角度检查考核督促廉政工作,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
四是重引导、求实效,以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围绕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切实推进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大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加强新闻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五是抓安全、保稳定,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主线,着力营造“三和”校园氛围。围绕主线,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注重源头预防,加强基础建设,编织安全网络,积极构建多维综合防控体系,加强师生安全教育。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注和改善民生,营造和谐包容、和睦相助、和衷共济的校园氛围。
六是凝共识、聚合力,以共建共享为要义,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坚持以人为本,以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为要义,发挥优势作用,积极做好新时期首都高校统战工作;落实政策待遇,高度重视首都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强化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首都高校工会、教代会作用;大力加强领导,全力支持首都高校共青团和学生组织工作。
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首都各高校在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历程中,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对此,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以下经验与启示,对新形势下继续做好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一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事业全局,坚持正确航向,实现首都高校科学发展。
二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把理论创新放在首位,坚持围绕中心,强化思想引领,实现首都高校率先发展。
三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把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作为关键环节,坚持德才标准,提升素质能力,实现首都高校领航发展。
四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把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保证培养质量,实现首都高校可持续发展。
五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把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可靠保障,坚持凝心聚力,维护安全稳定,实现首都高校和谐发展。
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首都高校以《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指南,在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方面采取了新做法、取得了新成效、积累了新经验,其中一部分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着力在构建新体系、形成新机制、探索新途径上下功夫,以评选表彰创新项目为牵引,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成效、优势、特色明显。但整体而言,首都高校党建创新还存在以下3个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不牢,难思创新。党建工作创新需要有一定基础实力作支撑。如果高校党建工作基础不扎实,就会导致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队伍生机活力不够强,党员先进性不突出,当党建工作的重心还处于提升基础水平阶段时,就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创新、推动创新了。
二是合力不强,难言创新。党建工作创新需要党政互动、部门协同、上下联通。如果高校条块分割过细,职能部门惯于“单打独斗”,合作意识不强,就会导致党建工作创新不能形成合力,特色难以彰显。没有较强的工作合力,创新就无从谈起。
三是制度不全,难行创新。党建工作创新需要以科学、健全、管用的制度为保障。如果高校党建创新制度建设不规范,或者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全照葫芦画瓢,没有结合本校实际,或者制定出制度后执行不得力,赏罚不分明,就会导致创新长效保障机制无法建立,创新也就会动力缺失,时行时断。
要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强化党建工作中3方面的创新,激发生机活力,大做特色文章。
第一,强化理论创新。要从首都高校特点和需求出发,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依托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等组织载体,加强党建工作创新理论的研究、运用、丰富和发展,为党建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强化制度创新。要在健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党建工作创新制度建设。要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践行《条例》《标准》和市委教育工委《关于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评价体系,鼓励强化特色、突出亮点,加强对制度创新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强化方法创新。注重继承务实有效的传统模式与运用特色鲜明的新型载体相结合,注重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注重有针对性的集中教育与具有灵活性的渗透教育相结合,用新方法、新手段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
今年是国家和北京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起步之年,首都高校党的建设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首善意识和争先意识,奋发有为、奋斗拼搏、奋勇争先,深入实施“领航工程”“聚力工程”和“先锋工程”,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党建发展,为增强首都文化软实力,打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攻坚战,深入推进“三个北京”战略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服务,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张德玉系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常 晶]
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截至2010年底,北京地区共有普通高校88所,各高校党建工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首都乃至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继续加强和改进首都高校党的建设,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对推动首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首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党的事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这是促进首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践行“四个大力”的内在需要。要“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必须做到“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要实现首都高校又好又快发展,切实发挥高校上述四项基本功能,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继续领跑,离不开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从思想、政治、组织方面给予的重要保障。
二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这是实现“三个北京”战略、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不竭动力。首都高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教、人才方面的资源优势,竭力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驱动发展。
三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应有之义,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策。
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路与做法
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需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整体谋划、做好顶层设计,细化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力度,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引领高校基层党组织不断争创先进,党员争当优秀。总的来看,应主要从以下6方面入手。
一是抓班子、带队伍,以“五型四有三化”为目标,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以创建“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和谐型、创新型”领导班子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统揽全局、把握方向,引领思想、推进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以打造“科学发展有思路、加快转型有干劲、服务师生有热情、构建和谐有作为”的首都高校中层干部队伍为目标,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深化改革,改进中层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层次,创新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强化措施,健全中层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以“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层次高端的高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
二是抓基层、厚基础,以“五高”要求为导向,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要坚持激发活力与落实责任相结合,高水平提升,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高质量推进,稳步开展党内民主建设;高成效落实,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保障服务;高要求推动,保障党员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高标准优化,创新党校教育培训工作。
三是扬正气、促和谐,以完善制度建设为保障,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严肃纪律,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多形式开展师生员工的廉政教育,分层次完善廉政制度,全方位实施学校防范廉政风险的措施,多角度检查考核督促廉政工作,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
四是重引导、求实效,以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围绕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切实推进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大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加强新闻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五是抓安全、保稳定,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主线,着力营造“三和”校园氛围。围绕主线,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注重源头预防,加强基础建设,编织安全网络,积极构建多维综合防控体系,加强师生安全教育。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注和改善民生,营造和谐包容、和睦相助、和衷共济的校园氛围。
六是凝共识、聚合力,以共建共享为要义,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坚持以人为本,以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为要义,发挥优势作用,积极做好新时期首都高校统战工作;落实政策待遇,高度重视首都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强化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首都高校工会、教代会作用;大力加强领导,全力支持首都高校共青团和学生组织工作。
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首都各高校在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历程中,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对此,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以下经验与启示,对新形势下继续做好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一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事业全局,坚持正确航向,实现首都高校科学发展。
二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把理论创新放在首位,坚持围绕中心,强化思想引领,实现首都高校率先发展。
三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把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作为关键环节,坚持德才标准,提升素质能力,实现首都高校领航发展。
四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把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保证培养质量,实现首都高校可持续发展。
五是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要把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可靠保障,坚持凝心聚力,维护安全稳定,实现首都高校和谐发展。
推进首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首都高校以《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指南,在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方面采取了新做法、取得了新成效、积累了新经验,其中一部分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着力在构建新体系、形成新机制、探索新途径上下功夫,以评选表彰创新项目为牵引,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成效、优势、特色明显。但整体而言,首都高校党建创新还存在以下3个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不牢,难思创新。党建工作创新需要有一定基础实力作支撑。如果高校党建工作基础不扎实,就会导致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队伍生机活力不够强,党员先进性不突出,当党建工作的重心还处于提升基础水平阶段时,就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创新、推动创新了。
二是合力不强,难言创新。党建工作创新需要党政互动、部门协同、上下联通。如果高校条块分割过细,职能部门惯于“单打独斗”,合作意识不强,就会导致党建工作创新不能形成合力,特色难以彰显。没有较强的工作合力,创新就无从谈起。
三是制度不全,难行创新。党建工作创新需要以科学、健全、管用的制度为保障。如果高校党建创新制度建设不规范,或者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全照葫芦画瓢,没有结合本校实际,或者制定出制度后执行不得力,赏罚不分明,就会导致创新长效保障机制无法建立,创新也就会动力缺失,时行时断。
要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强化党建工作中3方面的创新,激发生机活力,大做特色文章。
第一,强化理论创新。要从首都高校特点和需求出发,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依托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等组织载体,加强党建工作创新理论的研究、运用、丰富和发展,为党建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强化制度创新。要在健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党建工作创新制度建设。要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践行《条例》《标准》和市委教育工委《关于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评价体系,鼓励强化特色、突出亮点,加强对制度创新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强化方法创新。注重继承务实有效的传统模式与运用特色鲜明的新型载体相结合,注重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注重有针对性的集中教育与具有灵活性的渗透教育相结合,用新方法、新手段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
今年是国家和北京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起步之年,首都高校党的建设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首善意识和争先意识,奋发有为、奋斗拼搏、奋勇争先,深入实施“领航工程”“聚力工程”和“先锋工程”,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党建发展,为增强首都文化软实力,打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攻坚战,深入推进“三个北京”战略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服务,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张德玉系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常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