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语文教学课堂的更具活力与开放,背景资料资源逐渐得到重视。在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好这一资源,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四个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以期更好地提高我们语文课堂效率。
《课标》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的语文课程是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这样的语文课程才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因此,语文课程应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教学内容,注重课内外、校内外的联系,使语文学科课程变得开放而充满活力。
现代的教学课堂可以说是一种全新而开放的模式,课堂不再是一位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的老师天下。课文除了是教学资源之外,像课题、单元导读、相关背景资料等都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不同的课型,或多或少都会牵扯到关于课文的相关资料了解问题,针对这点,我有这样的一点体会,一些想法。
一、资料交流有法,保护搜集兴趣
每当孩子们在交流资料时,在我耳边就会想起一个男孩的声音:“老师,我也想说说。”
那是学习《长征》一诗,新授课刚开始不久,我已指两名学生做了关于长征背景方面的全面介绍,准备赶快结束这一环节,进入理解诗文状态。就在那时,坐在窗边的一个男孩使劲地举着手,嘴里也嘟嘟嚷嚷地说:“老师,我也想说说。”看着他渴望的眼睛,我只好耐着性子又让他将刚才的那些内容重复了一遍。课后我了解到,原来在前一天晚上,他专门去爸爸单位上网查阅到那些资料(家里没条件上网),可今天,他却差点没机会展示自己和爸爸的这一劳动了。他了解资料的这一过程,让我内心感到震撼。在交流资料这个平台上,努力创设一个给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应将这些机会分散,使多个孩子得以发言,保护好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篇课文的相关资料,一般少则七八行,多则一两页,甚至更多。为此,我要求学生将资料查到后一定要认真读一读,熟悉资料。在第二天的资料交流中,介绍时尽可能少卡壳,而且在交流时,一人只能介绍一点,别的留给其他同学也说一说。别人发言时要仔细听,同学说过的就不能重复。这样一来,很多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激发了孩子们搜集资料的积极性,同时也训练了孩子们注意倾听的能力,还对这些信息加深了印象,提高资料运用的有效性,可谓一举三得。
二、重视资料运用,有助深入学文
背景资源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可以给学生展示作者百年前、甚至千年前创作的生活画卷,拉近孩子与作者、文本的距离,使那些原本平面而无声的文字一时立体起来,变得有声有色,可促进学生进入文中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三、把握介入时机,体现资料价值
从课堂的“李白”这一事件中,引起我新的思考,让学生有机会发言的同时,还应重视引导他们要筛选有用资料,筛选与我们文本紧密相连的资料。其实在上课伊始就已经进行资料交流,可以说学生对李白已经很了解,但在关键环节却用不上,不会用。语文教材所设计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背景资料,无疑会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但是有时资料很多,学生查来好几页,这在运用时就要注意筛选和介入时机。在介入资料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太多太滥,不要哗众取宠,不要为凑热闹,不需要的滥用只会适得其反,该用则用,可用可不用时,宁可不用,要体现资料的价值。
四、资料适度延伸,培养学生能力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信息积累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内容进行摘要、剪辑,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将会逐步得到培养,并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库。苏霍姆林斯基说:“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在“大语文”的理念下,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完整的结构,一节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开端,是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储备的开始。培养能力是语文课堂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在教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后,学生已从文中认识一个健康可爱、见多识广、勇敢机智的少年闰土形象。他在孩子们心中是完美的、令人羡慕的。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我设计引人适量资料:出示《故乡》中中年闰土的形象,孩子们对闰土的变化惊愕不已,难以认同。我趁机引导:“你们想知道闰土为什么有这么大变化吗?下去读一读鲁迅先生的《故乡》这本小说吧,它会告诉你答案的。”
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被调动了,他们自然去到语言文字的天地里遨游,那里将继续补充培养着他们敏锐、丰富、深刻的感受力。背景资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是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使它在40分钟的课堂中发挥它应有的效应,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随时审视课堂,适时的有所思考,会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课标》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的语文课程是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这样的语文课程才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因此,语文课程应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教学内容,注重课内外、校内外的联系,使语文学科课程变得开放而充满活力。
现代的教学课堂可以说是一种全新而开放的模式,课堂不再是一位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的老师天下。课文除了是教学资源之外,像课题、单元导读、相关背景资料等都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不同的课型,或多或少都会牵扯到关于课文的相关资料了解问题,针对这点,我有这样的一点体会,一些想法。
一、资料交流有法,保护搜集兴趣
每当孩子们在交流资料时,在我耳边就会想起一个男孩的声音:“老师,我也想说说。”
那是学习《长征》一诗,新授课刚开始不久,我已指两名学生做了关于长征背景方面的全面介绍,准备赶快结束这一环节,进入理解诗文状态。就在那时,坐在窗边的一个男孩使劲地举着手,嘴里也嘟嘟嚷嚷地说:“老师,我也想说说。”看着他渴望的眼睛,我只好耐着性子又让他将刚才的那些内容重复了一遍。课后我了解到,原来在前一天晚上,他专门去爸爸单位上网查阅到那些资料(家里没条件上网),可今天,他却差点没机会展示自己和爸爸的这一劳动了。他了解资料的这一过程,让我内心感到震撼。在交流资料这个平台上,努力创设一个给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应将这些机会分散,使多个孩子得以发言,保护好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篇课文的相关资料,一般少则七八行,多则一两页,甚至更多。为此,我要求学生将资料查到后一定要认真读一读,熟悉资料。在第二天的资料交流中,介绍时尽可能少卡壳,而且在交流时,一人只能介绍一点,别的留给其他同学也说一说。别人发言时要仔细听,同学说过的就不能重复。这样一来,很多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激发了孩子们搜集资料的积极性,同时也训练了孩子们注意倾听的能力,还对这些信息加深了印象,提高资料运用的有效性,可谓一举三得。
二、重视资料运用,有助深入学文
背景资源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可以给学生展示作者百年前、甚至千年前创作的生活画卷,拉近孩子与作者、文本的距离,使那些原本平面而无声的文字一时立体起来,变得有声有色,可促进学生进入文中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三、把握介入时机,体现资料价值
从课堂的“李白”这一事件中,引起我新的思考,让学生有机会发言的同时,还应重视引导他们要筛选有用资料,筛选与我们文本紧密相连的资料。其实在上课伊始就已经进行资料交流,可以说学生对李白已经很了解,但在关键环节却用不上,不会用。语文教材所设计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背景资料,无疑会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但是有时资料很多,学生查来好几页,这在运用时就要注意筛选和介入时机。在介入资料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太多太滥,不要哗众取宠,不要为凑热闹,不需要的滥用只会适得其反,该用则用,可用可不用时,宁可不用,要体现资料的价值。
四、资料适度延伸,培养学生能力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信息积累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内容进行摘要、剪辑,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将会逐步得到培养,并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库。苏霍姆林斯基说:“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在“大语文”的理念下,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完整的结构,一节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开端,是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储备的开始。培养能力是语文课堂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在教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后,学生已从文中认识一个健康可爱、见多识广、勇敢机智的少年闰土形象。他在孩子们心中是完美的、令人羡慕的。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我设计引人适量资料:出示《故乡》中中年闰土的形象,孩子们对闰土的变化惊愕不已,难以认同。我趁机引导:“你们想知道闰土为什么有这么大变化吗?下去读一读鲁迅先生的《故乡》这本小说吧,它会告诉你答案的。”
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被调动了,他们自然去到语言文字的天地里遨游,那里将继续补充培养着他们敏锐、丰富、深刻的感受力。背景资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是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使它在40分钟的课堂中发挥它应有的效应,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随时审视课堂,适时的有所思考,会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