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欣赏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策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fa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古典音乐对中职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解决中职学生在古典音乐欣赏中的困境,结合音乐教育家的经验和课堂教学实际对古典音乐欣赏课程进行研究,总结出了用讲故事来吸引学生、在故事中融入音乐常识、用插图和视频营造音乐氛围等教学方法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从而使学生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提高了古典音乐欣赏水平,达到了用古典音乐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目的。
  关键词:古典音乐 欣赏困境 欣赏方法 音乐故事 音乐氛围
  一、古典音乐及其在培养高尚情操方面的作用
  关于古典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古典音乐是指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音乐;狭义的古典音乐是指在1750—1820期间创作的欧洲主流音乐,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因创作技术复杂多样、音律结构严谨、文学内涵丰富,被称为高尚的音乐。它经久不衰,能引起不同時代听众的共鸣,我们在聆听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的作品时,不仅能感受到乐曲优美的旋律,还体会到作者真挚、细腻的情感,或震撼、鼓舞;或宁静、典雅;或欢快、喜悦;或悲伤、惆怅……
  最早的古典音乐,部分源自于宗教,是对神的咏诵,对自然、宇宙、生命美的赞叹,表现出热爱生命、热爱万物、热爱光明的精神境界,这些纯正的音乐能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产生对美的向往、与人为善,喜欢古典音乐就是崇尚智慧的卓越和人格的高尚。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人情感的抒发或是想法的表达,古典音乐中所具有的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缓急有序的节奏,能与人的内心产生情感共鸣,使人身心愉悦舒展、快乐健康,比如维瓦尔第的《春》,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欢乐颂》等。
  这些音乐背后的作者的故事、信念与理想也能鼓舞着我们,使我们崇尚自由和平,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希望。
  二、古典音乐在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中的现实困境
  中国教育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古典音乐的作用。从2004年开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中国教育事业10年的李岚清同志先后出版了《李岚清音乐笔谈》和《音乐艺术人生》,并在全国各地进行演讲,向人们宣扬古典音乐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引起了整个教育界乃至广大家长的重视,古典音乐被编写到音乐欣赏教材里,要求学生能近距离接触。
  古典音乐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在中等职业院校《公共艺术·音乐欣赏》课上的开展,却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古典音乐离学生年代久远,与学生所喜爱的流行音乐格格不入,学生没有兴趣去了解和欣赏
  古典音乐在欧洲国家具有文化传统,西方的宗教、教堂都有与音乐相关的地方,坐在交响乐厅的西方青年并非个个懂古典音乐,但至少不陌生。中国的传统音乐是民歌,中国青年缺乏西方古典音乐的传统,再加上古典音乐离他们年代久远,他们对古典音乐一无所知,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古典音乐就是严肃无趣的。相对于陌生的、“严肃”的古典音乐,学生更喜欢熟悉的、动感的流行音乐,当然就没有兴趣去了解和欣赏了。
  (二)学生音乐基础薄弱,人生阅历浅薄,很难深入古典音乐的世界与之产生共鸣
  十多年前,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尚处于发展阶段,音乐素养还没有全面普及,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村镇,相对于市内,村镇学校更不重视对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家长对学生的课外兴趣培养投入也不多,再加上中职学生本身的学习特性,他们掌握的音乐知识非常有限,有的甚至连五线谱都不认识。古典音乐创作技术复杂多样、音律结构严谨、文学内涵丰富,它是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真实情感创作出来的,学生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社会阅历,很难听得懂古典音乐并深入感受与之产生共鸣。
  (三)中职院校对古典音乐欣赏课程重视不够,教师授课模式单一、评定标准简单
  中职院校主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对学生职业素养投入的力量不多,因此对公共音乐欣赏课不够重视。在有限的公共音乐欣赏课上,因为学生的兴趣导向,老师更喜欢给学生欣赏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内容往往是浅浅带过。古典音乐赏析对老师的音乐素质要求较高,部分老师不愿意多花时间学习研究,只是简单地按照传统的方式授课:先给学生介绍一段关于音乐内容的解说,音乐开始后,再要求学生从音乐中把解说的内容听出来。音乐介绍、乐曲解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千篇一律,这种授课模式单一、评定标准简单,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学生基础差、没兴趣、听不懂,老师不重视、不学习、教不好,导致了学生在古典音乐欣赏课上是应付式学习、被迫式欣赏,他们一上课就自动进入“屏蔽模式”,又怎能在音乐的熏陶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呢?
  在我没有进行这项研究前,学生在古典音乐欣赏课上的表现:要么是趴桌子睡觉,要么是“呆若木鸡”,要么是“心绪万千”,几乎没有一个能专心地进入欣赏当中。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古典音乐欣赏课上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愿意主动去聆听古典音乐、深入欣赏并充分享受到其中的精彩和魅力呢?
  三、在教学研究中找到解开困境的方法
  我查阅了大量有关书籍和网站,借鉴中外音乐教育家的经验,再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了解开困境的方法。
  (一)以故事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
  要想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就要运用不同于平常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找到一个让学生产生兴趣的点。我通过研究发现,“故事”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只要你对文学故事感兴趣,就会对古典音乐充满期待和好奇”。
  我们可以用故事带领学生深入探索乐曲的内容、乐曲背后不为人知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轶事等。下面,和大家分享几个例子:
  1.贝多芬广为人知的《第五交响乐曲》(又名《命运交响曲》)。   乐曲刚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哒哒哒当”,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学生听到后会奇怪“为什么贝多芬把敲门声写进乐曲里?”原来,这背后有一个音乐家勇敢和命运做斗争的故事:
  一天,贝多芬在森林里独自散步,他低着头往前走了一会,突然发现前面出现了一个岔路口——“我应该选择走哪条路?是接受命运的安排,还是勇敢地与它抗争?”当时,贝多芬的命运正处在低谷,他的耳疾开始恶化,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使劲地摇头,在心里呐喊:不能在这里倒下,我要跟命运抗争到底,一定不能放弃我的音乐!贝多芬闭上眼睛,试着打开心中的耳朵。不知过了多久,他猛然睁开眼睛。“我听到了!听得真真切切!”他立即回到家拿起笔,把刚刚用心灵的耳朵听到的声音记录在五线谱上——首先是那个敲打灵魂的声音,随后又加上了其他声音。贝多芬深吸一口气,试着弹一下刚刚写好的曲子,“哒哒哒当!哒哒哒当!”贝多芬有力地敲击键盘。他的学生听到如此激昂的旋律,感觉都快窒息了。贝多芬问学生“听起来怎么样”?学生吞吞吐吐地回答:“聽起来有点儿害怕。”贝多芬望着他的学生低声说:“这就是命运在敲门的声音。”
  2.舒伯特的《魔王》。
  这是一个魔王与父亲抢夺重病儿子的故事,通过故事的描述,我们仿佛看到了:狂风暴雨的夜晚,一对父子策马赶路,魔王一路跟随想要夺取儿子的灵魂。魔王在儿子的耳边轻声细语一步步引诱,儿子害怕得全身发抖,父亲竭尽全力地安慰、想要挽救儿子生命的这么一个紧张的情景。
  这个故事引人入胜,使人恨不得马上就去听一听这首乐曲。
  乐曲中,我们听到了作者分别给故事里的人物配上了各具特点、性格鲜明的旋律,并使用不同的调性表现。如魔王引诱孩子是在明朗的大调上进行,旋律抒情流畅,把魔王用甜言蜜语伪装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父亲的旋律平稳沉着,以小调形式出现,表现父亲试图用温柔的语言安慰儿子;对儿子的音乐描写则是使用同一旋律在不同音调上,用模仿进行的手法一次比一次高,表现出害怕和恐惧的心理。三连音和震音几乎贯穿全曲,三连音营造马蹄飞奔,震音则描绘出森林刮大风的恐怖气氛。另外,在音乐力度的强弱上作者也有所把握,表现出马蹄由近到远到渐渐消失。舒伯特用巧妙的音乐布局恰如其分地描绘出这个故事紧张的情景。
  3.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圣-桑有段时间心情很糟糕,他去奥地利找朋友散心,正好碰上朋友的村子在准备狂欢节。狂欢节开始了,化装队伍走到街上,随着音乐起舞,有些人戴着猛兽的面具吓人,有些人戴着滑稽可笑的动物面具逗乐。看到这个情景,圣-桑突然提出要回家“我想到了几首有趣的曲子,得赶紧把它们写下来”。他一边回想刚刚看到的游行队伍,一边思考如何用音乐表现出各种动物的特征。圣-桑作完曲子后,把乐谱拿给朋友看,并说:“我写的这首《动物狂欢节》一共由14首曲子组成,其中《天鹅》是特地为你创作的。”朋友听了演奏后很惊喜:“这曲子比我们的化装游行还有趣呢!”
  学生听完这个故事,都迫不及待地想听听音乐家是怎样用音乐来表现不同的动物特征的。
  圣-桑在这部管弦乐组曲中大量采用单纯音响模仿手法,富于美感,逗人喜爱。《天鹅》——曲中竖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优雅的姿态,以及安详自在地浮游时的情景;《袋鼠》——双钢琴交替奏出了跳跃性的音型,刻画出袋鼠轻快而敏捷的身影,顿音同休止符交替组成的轻捷跳动音型,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袋鼠惊人的跳跃本领;《林中杜鹃》——钢琴以和弦轻轻地表现出幽静的森林,杜鹃的啼声在单簧管的模仿演奏下,栩栩如生。
  每一首经典的乐曲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通过故事,学生发现原来古典音乐也很有趣,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的严肃死板,从而在心理上也能接受它并愿意聆听,最后被音乐的魅力所感染,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将音乐常识融入故事里,让学生听故事的同时也能了解相关的知识
  音乐常识可以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比如,欣赏完《命运交响曲》后,老师可趁热打铁提出问题,“大家听完这个故事后又欣赏了曲子,现在有什么感想呢?”懂点音乐知识的学生可能会从曲子的结构上分析,而大部分人听到音乐后会借助故事的启发,从情感上来分析“我们感受到了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毫不屈服的精神……”老师可引入情感教育——“正是这种精神,让贝多芬在面对不幸的命运时作出了如此伟大的乐曲。了解到贝多芬是如何用音乐战胜不幸的命运后,我们就更有信心和决心勇敢地实现梦想了”。接着,就可以介入这节课的知识点——“音乐的作用是什么?”音乐的作用就是感动观众,让人们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变化,从而调节情绪。它可以帮助医生来辅助治疗病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音乐治疗在西方医学界得到认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研究发现,某些速度为每分钟55—65拍的音乐使人心情平静,有助于改善注意力,如17世纪在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地盛行的巴洛克音乐);音乐还可以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增进彼此间的沟通和了解,在商业活动中,音乐就可以使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在轻松的音乐下愉快地沟通。
  又比如,海顿有一首出名的《惊愕交响曲》,它是海顿为了治理在音乐会上打瞌睡的贵族们而专门创作的交响乐。海顿是如何让瞌睡的贵族吓一跳,差点从椅子上滚落下来的呢?学生听完故事和曲子后,老师先让学生凭感觉指出原因,再让学生分析乐谱,通过分析,发现是音乐的力度产生了变化。在柔和舒缓的第二乐章期间,忽然所有的乐曲加强了力度(乐曲的力度从pp转变为ff),一起用最大的声音来奏响。这时,老师就可以从“力度”来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构成音乐的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曲式”,再一一来展开讲述。
  (三)加入精美的图片、视频来创设音乐情境,营造音乐欣赏氛围
  《华盛顿邮报》曾以《地铁站的小提琴家》为题刊登过一个真实的事件:2007年一个寒冷的早上,著名音乐家Joshua Bell在地铁站用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曲子。在演奏的45分钟里,几千个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经过他身边,却只有6个人稍作停留,大约只有20个人给了钱,一共才收到32美元。戏剧性的是,在地铁演奏的前两天,Joshua Bell在波士顿一家剧场的演奏会门票被抢售一空,均价200美元一张。   这个故事把我们带入谜团,一样的演奏家一样美妙的曲子,为什么在不同的场景却产生天壤之别的效果呢?原因就是:在那个寒冷的早上,在地铁那样拥挤的环境里,每一个行色匆匆的人无法对美妙的东西产生关注,音乐无法进入人的生命世界引起共鸣,而剧场安静温暖的环境、堂皇的布景和辉煌的音响都能给人营造一种审美的距离,让人进入一种艺术欣赏的心境。
  在教室里欣赏古典音乐,也可以精心地营造音乐欣赏氛围。传统的如在教室的墙面贴上音乐家的海报、乐谱图,在讲台上布置相关的古典音乐乐器(提琴、钢琴等)。现代的教学手段,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同步的画面(现场演奏的视频或与音乐情境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条件好的学校,还可以运用VR头显(3D)技术,让学生进入虚拟现实的场景。学生如同亲临其境进入音乐的世界,从而能更强烈地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魅力,陶醉其中。
  我把以上的方法运用到古典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当中,为了检测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一个学习效果反馈表,在每次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统计,下表是四个星期的学习效果反馈总结:
  学生对“古典音乐欣赏”学习的反馈(总人数200),见下表:
  结语
  “以講故事来听音乐”这种方式解开了我多年来在古典音乐教学上的困境,古典音乐不再高高在上被供奉在音乐神殿上,它也能平易近人地走到学生面前,学生愿意去听并能在其中潜移默化接受到熏陶,音乐欣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流行音乐,他们现在也会经常和朋友聊一下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巨匠,聊一下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等古典音乐体裁,心情不好的时候懂得去听听《蓝色多瑙河》《土耳其进行曲》《沃尔塔瓦河》等古典名曲,从中平复心情,重新获得正能量,达到了用古典音乐来培养高尚情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金瀚京.好吃的音乐[M].金海英/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9).
  [2]余开亮.艺术哲学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09).
  [3]吴继红,万瑛.音乐治疗中的情绪与认知[J].武汉: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03).
  [4]陈立.音乐的力量[EB/OL].http://www. soomal.com/doc/10100003238.htm2012.7.
  作者单位: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音乐科组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表演专业是一个与文艺相关的艺术专业,在大学表演专业中,实验教学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它不仅是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能对其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很多大学表演专业中的实验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对此,笔者对其教学现状进行了探究,在总结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能推动现今大学表演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表演专业 实验教学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音乐艺术发展快速,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其中,长笛以其柔美清澈的音色,婉转悠扬的风格,华丽多变的演奏技巧,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和肯定。随着长笛表演艺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学习长笛的人越来越多。一名优秀长笛演奏者的养成,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学习各种知识、技巧,还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本文对长笛表演者所需要的一些条件、学习之前的准备,以及长笛表演艺术的技巧和情感
期刊
摘要:美术课是中职课程体系重要的公共基础艺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些素养也是工匠精神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一下工匠精神融入中职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职 美术课堂 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以身作则践行工匠精神  中职美术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看做是一名“工匠”,把美术课堂当做是自己的作品,不断地去实践自己的教学方
期刊
摘要:禅绕画具有简单易学、集中注意力和扩展无限想象力等多种优点。生态式艺术教育蕴涵生态原型,为每个人心智发展提供原动力。通过探讨以禅绕画为载体实施生态式美术教育的可行性,并结合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开展基于禅绕画生态式美术教育的实践策略建议。  关键词:禅绕画 生态式艺术教育 探索  一、禅绕画和生态式艺术教育  “禅绕画”被誉为来自美国的心灵艺术,一推出即风靡欧美国家,是一种全新的绘画方式,在设定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声乐教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主要得益于该专业教育者保持着一份空杯的心态,不断向其他艺术取经学习,如学习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形神具备;学习民歌中的短小精悍、生动灵活;学习西方美声唱法中的混合声区唱法等,这使得这一门综合艺术越发具有时代气息,并且逐渐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艺术门类。在声乐教学中学习和借鉴戏曲艺术的精髓,不仅可以为该教学注入崭新的生机和活力,还对促进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职学校美术教学也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迸发出无限的发展活力。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职学校美术教学中,教师针对课程对学生的情感、观念,适时地融入德育,进行德育渗透,才能够得到教学、德育双丰收。本文就在中职学校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 美术教学 德育渗透  中等职
期刊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是实现对小学生美育教育,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在对小学生进行细雨润无声的熏陶与培养方面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所以,小学美术要实现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强化小学美术课程的美育作用,推动小学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校园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小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的渗透展开积极探索,以此为小学美术教学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有益借
期刊
摘要:民间舞蹈最先在人类劳动中产生,它由人民群众自由创作自由表演,它是一种表达了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以及精神面貌的舞蹈活动,被认为是最原生态的舞蹈。民族民间舞蹈在高校当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也是舞蹈专业主要的课程之一。在高校开设民族民间舞课程,不仅能使学生领略到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舞蹈艺术,还能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然而,有的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开展并没有很好地将民间舞蹈的精髓以一种深入
期刊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强化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传统教育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们知识的掌握,而不注重其他能力的提高。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除了要让学生们学习到一些诗歌的文化之外,还需要强化美育教育,让他们有欣赏美的水平,有创造美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们了解诗歌基础意思之后,提升他們对于诗歌的理解能力。基于此,就需要教师从诗歌的本身出发,介绍诗歌的背景,让学生们积极思考,从而
期刊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注重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学前教育知识,还要求学生培养各种艺术技能,比如音乐、绘画等。声乐教学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要感受音乐节奏,必须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律动以及情感。本文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律动情感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律动情感教学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教学 研究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声乐课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