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词语在口语里已经不用了,只能在书本见到,而有的正从口语和书面语中逐渐消失。例如广州话里的“甖”[ɑ55]字,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广州人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意义,但如果问及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广州人,他们可以举出不少带有“甖”字的词语,像“骨灰甖”“腐乳甖”“沙煲甖铲”等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甖”指的是小口大肚的罐子。
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种情况看作是方言词被共同语中的词语所取替。而有趣的是,当笔者来到广西学习和生活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在广西地区的中老年人口语里就有“甖”作瓶罐意义的用法。
这四个点分别是邕浔片、广府片、勾漏片和钦廉片中的比较大、比较有特色的白话(粤语)点。从“甖”的语音也能看出这四个点之间的相关联系:南宁和梧州的发音是相同的,玉林的韵尾脱落了,而廉州的比南宁的舌位要高一些。这四个点的“甖”的定义和广州话的是一样的,在语音上也有非常相似之处。
在《汉语方言大词典》里,笔者查到了“甖”的意义及使用范围:①〈名〉盂。古方言。《穆天子传》卷二:“天子乃赐黄金之甖三六。”晋郭璞注:“甖即盂,徐州谓之甖。”②〈名〉盛干粮的器具。客话。广东梅县[a44]。《客方言·释服用》:“盛干粮者曰甖。”③〈名〉酒坛;瓦罐。㈠胶辽官话。山东牟平。1936年《牟平县志》:“盛酒具曰坛曰甖。”㈡客话。福建连城庙前[a22]。㈢粤语。广州[a53]。㈣闽语。福建永泰[ei44]。概括地说,“甖”的意思就是小口大肚的罐子,按资料估计它的使用范围至少曾及粤语、客话、闽语和部分官话地区。
为进一步弄清“甖”的历史,笔者还找了一些资料。《说文解字》:“甖,缶也。从缶,賏声。乌茎切。”《说文解字注》:“甖,缶器之大者。”《同源字典》:“甖(罂):eng罃(同音)《方言五》∶‘自关而西,晋之旧都,河汾之间,其大者谓之甀,其中者谓之瓿甊;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瓮或谓之甖。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疑瓦’。甖,其通语也。’《说文解字》∶‘罃,備火长颈瓶也。’《方言五》∶‘罃,……周洛韩郑之间谓之甀,或谓之罃。’”这些资料,特别是《方言五》,说明了西汉末在山东、山西、河北和河南等地,甖代表缶器,是通语,即那些地区的权威方言里所用的词。如果说,从今天的口语资料(摘自方言大词典和根据作者的语感)来看,表示缶器的“甖”普遍通行于粤语区和客话区,而在西汉时却盛行于我国东北部和中部偏北的地方,那么,我们是否能把这些资料联系起来大胆揣测:西汉以后,“甖”渐渐作为全国的通用语,直到清末以后由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消亡呢?
通过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笔者在传世文献和专题文献中搜到了关于“甖”的53条记录:如《汉书》1条,《三国志》1条,《文选》2条,《南史》1条,《北史》1条,《备急千金要方》2条,《晋书》2条,《隋书》1条,《通典》6条,《旧唐书》7条,《新唐书》5条,《乐府诗集》2条,《西昆酬唱集》1条,《宋史》1条,《宋书》1条,《元史》1条《明史》1条,《清史稿》1条,《史記會注考证》1条。搜寻“甖”字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并不是主要目的,笔者主要是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搜查使用“甖”字的人。根据数据库的结果发现,这些人大概是以下地区的:河南项城北、四川南充北、安徽宿县、河南安阳、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河北饶阳、陕西耀县、河北归义、江西吉水、河南杞县、河南宜阳、江苏苏州、福建浦城、湖南浏阳、浙江德清西、安徽桐城、辽宁铁岭、山东胶州。
从上述统计可以有两种假设:1.作者在写作时不自觉地使用了自己家乡的方言词“甖”;2.因为上述记录主要来自于史书,作者为方便后人阅读,使用通用语,所以“甖”在那个时候应该是被知识界认可的通用语。无论是哪种假设,我们都可以认为“甖”在中古时,尤其是唐以后的使用是频繁的,把它归入权威方言词或当时知识界的书面方言都不会影响它的使用程度。笔者估计“甖”字由方言词往通用语发展,由北往南普及的原因有二:一是东汉以后魏晋时期和唐以后,我国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北方人民南迁,产生了官话和南方方言的接触、融合;二是编写书籍的时候,一般采用当时的通用语,不过作者可能会受其方言的影响出现个别方言词,读者容易受这个影响而使用这个方言词。不过笔者私下认为第二个可能性比较小,因为“甖”代表的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用品,各个方言区都有它特有的称呼,一般地难以受其他方言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甖”的使用记录决不少于搜到的区区几十条,如果留意古代的笔记小说之类的话,我们的观察将更全面、透彻。在肯定了“甖”曾经是通用语的同时,我们也留意到它在今天的消亡。词语的消亡有它自己的客观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社会功能不断退化,人们不再需要用它传递信息。汉语词汇里曾有着丰富的具体化的名词,像特(三岁的牛)之类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容词大量产生,人们用不着花过多的心思记着过多的专有名词,只需把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即可。另外,汉语里用来表示“瓶罐”意思的词不少,例如盅,坛,樽,罐,瓶,壶等,看来人们的主观心理对该词的消亡也有很大影响。
笔者是地道的广州人,80年代以后出生,是所谓的“80后”,我们受普通话的影响比起上一辈来说要大得多。普通话里用来表“甖”意思的多是“罐、壶”,使笔者和笔者所认识的同龄人,如来自徐州和山东莒南、潍坊等地的几乎都使用这些词来表意。而湖南的一些地区如新化等操老湘语的就采用“坛子”来表意。小结全文,“甖”在西汉末之前已作为方言词在我国东北部和中部偏北的地区使用,以后影响力渐增,成为当时文人编撰史书时的“通用语”,到20世纪末已难在青少年人的口语中听见。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廖静慧,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斌,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种情况看作是方言词被共同语中的词语所取替。而有趣的是,当笔者来到广西学习和生活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在广西地区的中老年人口语里就有“甖”作瓶罐意义的用法。
这四个点分别是邕浔片、广府片、勾漏片和钦廉片中的比较大、比较有特色的白话(粤语)点。从“甖”的语音也能看出这四个点之间的相关联系:南宁和梧州的发音是相同的,玉林的韵尾脱落了,而廉州的比南宁的舌位要高一些。这四个点的“甖”的定义和广州话的是一样的,在语音上也有非常相似之处。
在《汉语方言大词典》里,笔者查到了“甖”的意义及使用范围:①〈名〉盂。古方言。《穆天子传》卷二:“天子乃赐黄金之甖三六。”晋郭璞注:“甖即盂,徐州谓之甖。”②〈名〉盛干粮的器具。客话。广东梅县[a44]。《客方言·释服用》:“盛干粮者曰甖。”③〈名〉酒坛;瓦罐。㈠胶辽官话。山东牟平。1936年《牟平县志》:“盛酒具曰坛曰甖。”㈡客话。福建连城庙前[a22]。㈢粤语。广州[a53]。㈣闽语。福建永泰[ei44]。概括地说,“甖”的意思就是小口大肚的罐子,按资料估计它的使用范围至少曾及粤语、客话、闽语和部分官话地区。
为进一步弄清“甖”的历史,笔者还找了一些资料。《说文解字》:“甖,缶也。从缶,賏声。乌茎切。”《说文解字注》:“甖,缶器之大者。”《同源字典》:“甖(罂):eng罃(同音)《方言五》∶‘自关而西,晋之旧都,河汾之间,其大者谓之甀,其中者谓之瓿甊;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瓮或谓之甖。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疑瓦’。甖,其通语也。’《说文解字》∶‘罃,備火长颈瓶也。’《方言五》∶‘罃,……周洛韩郑之间谓之甀,或谓之罃。’”这些资料,特别是《方言五》,说明了西汉末在山东、山西、河北和河南等地,甖代表缶器,是通语,即那些地区的权威方言里所用的词。如果说,从今天的口语资料(摘自方言大词典和根据作者的语感)来看,表示缶器的“甖”普遍通行于粤语区和客话区,而在西汉时却盛行于我国东北部和中部偏北的地方,那么,我们是否能把这些资料联系起来大胆揣测:西汉以后,“甖”渐渐作为全国的通用语,直到清末以后由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消亡呢?
通过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笔者在传世文献和专题文献中搜到了关于“甖”的53条记录:如《汉书》1条,《三国志》1条,《文选》2条,《南史》1条,《北史》1条,《备急千金要方》2条,《晋书》2条,《隋书》1条,《通典》6条,《旧唐书》7条,《新唐书》5条,《乐府诗集》2条,《西昆酬唱集》1条,《宋史》1条,《宋书》1条,《元史》1条《明史》1条,《清史稿》1条,《史記會注考证》1条。搜寻“甖”字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并不是主要目的,笔者主要是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搜查使用“甖”字的人。根据数据库的结果发现,这些人大概是以下地区的:河南项城北、四川南充北、安徽宿县、河南安阳、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河北饶阳、陕西耀县、河北归义、江西吉水、河南杞县、河南宜阳、江苏苏州、福建浦城、湖南浏阳、浙江德清西、安徽桐城、辽宁铁岭、山东胶州。
从上述统计可以有两种假设:1.作者在写作时不自觉地使用了自己家乡的方言词“甖”;2.因为上述记录主要来自于史书,作者为方便后人阅读,使用通用语,所以“甖”在那个时候应该是被知识界认可的通用语。无论是哪种假设,我们都可以认为“甖”在中古时,尤其是唐以后的使用是频繁的,把它归入权威方言词或当时知识界的书面方言都不会影响它的使用程度。笔者估计“甖”字由方言词往通用语发展,由北往南普及的原因有二:一是东汉以后魏晋时期和唐以后,我国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北方人民南迁,产生了官话和南方方言的接触、融合;二是编写书籍的时候,一般采用当时的通用语,不过作者可能会受其方言的影响出现个别方言词,读者容易受这个影响而使用这个方言词。不过笔者私下认为第二个可能性比较小,因为“甖”代表的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用品,各个方言区都有它特有的称呼,一般地难以受其他方言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甖”的使用记录决不少于搜到的区区几十条,如果留意古代的笔记小说之类的话,我们的观察将更全面、透彻。在肯定了“甖”曾经是通用语的同时,我们也留意到它在今天的消亡。词语的消亡有它自己的客观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社会功能不断退化,人们不再需要用它传递信息。汉语词汇里曾有着丰富的具体化的名词,像特(三岁的牛)之类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容词大量产生,人们用不着花过多的心思记着过多的专有名词,只需把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即可。另外,汉语里用来表示“瓶罐”意思的词不少,例如盅,坛,樽,罐,瓶,壶等,看来人们的主观心理对该词的消亡也有很大影响。
笔者是地道的广州人,80年代以后出生,是所谓的“80后”,我们受普通话的影响比起上一辈来说要大得多。普通话里用来表“甖”意思的多是“罐、壶”,使笔者和笔者所认识的同龄人,如来自徐州和山东莒南、潍坊等地的几乎都使用这些词来表意。而湖南的一些地区如新化等操老湘语的就采用“坛子”来表意。小结全文,“甖”在西汉末之前已作为方言词在我国东北部和中部偏北的地区使用,以后影响力渐增,成为当时文人编撰史书时的“通用语”,到20世纪末已难在青少年人的口语中听见。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廖静慧,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高斌,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