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及其中国化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客观规律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阅读与出版共生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出版活动始终伴随着阅读。他们对于阅读形成的根本看法和规律性认识,就是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的中国化,既有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又有全民阅读的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创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阅读思想 中国化 全民阅读
  人类生存发展需要阅读,要阅读就要有出版。通过出版满足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出版又反过来引领、推动人们新的更多、更好的阅读需求,这就是人类出版发展的历史,一部阅读与出版共生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蕴涵着丰富的阅读思想,把出版物的内容服务和价值引导相结合,把满足人民阅读需求和提高人民素养相适应,服务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要。阅读思想涉及阅读价值、阅读技术、阅读内容、阅读媒介和阅读方法等方面。阅读既有个人意义,也是富有社会——政治意义的活动。“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阅读决定着它的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的培育作用。”每个个体的阅读水平相加,构成了整个民族的阅读高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对于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对于提高公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提倡全民阅读是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的中国实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阅读思想
  出版物的内容体系和价值导向深深影响着阅读者。马克思曾经说过,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啃书本。书本是出版物,而啃书本就是阅读,马克思的啃书本,是将出版和阅读紧密相连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抱着谦逊诚实的态度读书,他关于阅读的经典名言即是“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马克思恩格斯的阅读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阅读思想可以从阅读与印刷术的关系、报刊人民性和出版的内容特质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印刷术的发明使阅读成为民众的基本权利。阅读的大众化离不开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以印刷术的发明为先导。马克思称印刷术是“最伟大的发明”,恩格斯把印刷术的发明视为欧洲科学复兴的四个条件之一。印刷术的发明促使了出版物的工业化生产,使阅读不再是少数贵族和统治者的独享,而成为民众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权利。阅读成为工人的生活需要,从阅读中接受新思想,掌握新技术。其次,报刊的“人民性”和出版自由使阅读成为民众的权利追求。马克思认为,报刊是一种居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媒介,报刊“是把个人同国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有声的纽带,是使物质斗争升华为精神斗争,而且把斗争的粗造物质形式观念化的一种获得体现的文化”。人民通过阅读能够把物质斗争变成思想斗争,把血肉斗争变成精神斗争,把需要、欲望和经验的斗争变成理论、理智和形式的斗争。最后,出版的内容特质使阅读满足工人精神交往需求。马克思重视出版的传播和发行,以满足工人精神交往的阅读需求。
  列宁的阅读思想。列宁的阅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于阅读价值、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的论述上。第一,从办报宗旨和出版自由论述阅读价值。列宁一生酷爱阅读,他将阅读看作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列宁曾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出版物的阅读将会起到宣传员和组织者的强大力量。列宁把出版内容上升到影响无产阶级革命的高度给予重视,因为出版内容直接影响阅读的价值导向。第二,从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彰显阅读内容。列宁非常重视党的出版物的出版原则和出版内容。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列宁详细论述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他对党的出版物的出版内容给予高度重视,他曾经告诫斯维尔特洛夫大学的学生,要多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即使第一遍读不懂也不要气馁与惶惑,多次阅读或研究实际问题时就会慢慢地明白书中的奥义。第三,从创新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边读书、边摘录、边写批注”的阅读方法是列宁阅读生涯的重要法宝。他经常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丰富多彩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列宁把“作批注”看作创造性劳动,从不马虎草率。他写批注的过程,也是与作者进行探讨甚至激烈争辩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与中国出版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阅读的重要论述,也包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阅读事业的伟大实践。毛泽东是倡导阅读的典范和榜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阅读都有重要论述。进入新时代以来,围绕“全民阅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
  毛泽东的阅读思想。毛泽东一辈子热爱阅读。在他看来,读书学习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对他来说,阅读不仅仅是一种需求,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革命,一种境界。首先,关于阅读的价值,毛泽东认为出版物是作者与读者的思想交流,读者通过阅读能够接受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毛泽东指出:“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毛泽东的出版思想赋予出版物强大的政治使命,体现在阅读价值上,就是把阅读看作民众树立政治抱负、汲取知识、获得智慧的基本方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和组织斗争的重要武器。其次,关于阅读的内容,他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性阅读。毛泽东非常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其中《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阅读过很多遍,他曾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他提倡干部要读马列著作,但更重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善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他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和人民性原则的同时,把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阅读放在重要位置。毛泽东曾说过,“各地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毛泽东对于党的出版物的内容要求非常严谨,因为党的出版物提供的阅读内容,是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路线政策、目标任务等的文字说明。所以,民众的阅读在内容上首先要体现政治性、實践性,要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第三,关于阅读的方法,他曾经提出“三步读书法”,他说:“读书,一要读,二要怀疑,三是提出不同的意见。不读不行,不读你不知道呀。凡是人都是学而知之,谁也不是生而知之啊。但光读不行,读了书而不敢怀疑,不敢提出不同看法,这本书算是白读了。”毛泽东重视从实践中阅读,他认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阅读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道路与阅读始终相伴。他少年时就求知若渴,读“砖头一样厚的书”、背字典、三遍通读《资本论》。通过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积累了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读经验,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将阅读作为一种领导方法和生活方式,而且高度重视阅读活动。关于阅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重要论述。
  关于阅读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社会进步之力、水平提升之路、人生成长之梯、青年成才之要。他关于阅读价值的重要论述包括:第一,全民阅读活动的价值坐标是人民至上。所有閱读活动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推动全民阅读在融会贯通、潜移默化中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在2019年8月考察调研读者出版集团时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第二,阅读工作要肩负新时代的职责使命和任务要求。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标定了全民阅读工作的新方位、新坐标、新维度。第三,阅读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从个人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视角来理解阅读。他一方面强调:“读书的好处很多,如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等。”另一方面,他要求把阅读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必备条件,看做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关于阅读的内容。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对于领导干部,他提倡要选读下列三方面的书: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既要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以不断提高决策和领导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倡领导干部要把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作为基本功,“广大党员、干部带着责任、带着问题读原著学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学一些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特别要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深入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阅读“无字书”。他指出:“不读书要不得,‘书呆子’现象也要不得。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重视学习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解决遇到的问题。要充分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的确切真实,注重研究新情况,认真分析新问题,积极寻求新对策,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实实在在地做事情,尽心尽力地干工作,而不是热衷于追求热闹,只摆花架不种花,只摆谱架不弹琴。”习近平总书记重视读无字之书,是根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关于阅读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的阅读方法最主要的是读以致用。这既是一种良好的学风,更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之所在。他从阅读到思考,从研究到实践,最终都要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第一,阅读要“切实把‘苦读’和‘善学’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读书要重钻研,防止不求甚解、囫囵吞枣,避免死读书、读死书”。第二,阅读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勤学更应善思。要通过深入思考,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转化为自身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第三,阅读要做到“一心”永恒,“三劲”用力。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说:“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第四,阅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需要综合运用分析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诸多思维方式,没有良好的知识积累,没有一种‘韦编三绝’的精神,就很难准确把握住文章的观点、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最后,要把阅读生活化。习近平总书记将阅读看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他曾说过:“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的时代实践
  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植根于阅读实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民阅读在国家层面从倡议转变为一项国家战略,从出版行业主动作为转变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在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升华,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阅读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出版工作群众意识在阅读中的集中体现。开展全民阅读,对于执政党而言,全国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能形成都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局面,使我们的党真正成为学习型政党,成为一个深受人民拥护的强大政党。对于全社会而言,有助于形成书香社会,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并使之厚重、深邃起来,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任何社会共同体都是文化的共同体、观念的共同体。而阅读和观念的关系,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观念与国民文化素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国家意志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的体现。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的中国化,还体现在举国体制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上。党和政府对全民阅读事业非常重视,延安时期党内就有“五五读书节”。在新时代,如果说脱贫攻坚在物质层面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的话,那么全民阅读则在精神层面为人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追求吹响了“集结号”。新中国70多年的阅读史,一方面反映了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提升的程度,另一方面见证了阅读与出版相互促进、相向同行的发展规律。阅读带动出版,出版服务阅读。从2014年起,连续八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均倡导全民阅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全民阅读放进了“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统筹部署安排,将倡导全民阅读与倡导全民健身并列提出。这说明党中央已经把全民阅读作为民生保障的战略性工程来对待,人民群众将在不断增长的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中享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既是精神层面国民素养提高的文化工程,也是物质层面满足美好生活追求的基础工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言,有利于国民素质构造和文化自信提升;对于脱贫攻坚而言,有利于夯实脱贫成果、阻断贫困代际传播,形成对整个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那样: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书香中国”活动遍布全国,每年“4·23”世界读书日都要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阅读周、阅读月、阅读季。全民阅读有着最大公约数,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总能在阅读上找到共同语言。今年,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全民阅读活动在转变方式的同时,已展现出人们战胜疫情的精神力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与“战疫”有关的读书、听书,积极主动融入“云阅读”之中。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已将建设书香之城列入《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今年还将出台《北京市全民阅读发展规划(2021—2025)》,持续打造“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品牌,孵化社会资源,推进全民阅读均衡化发展,向基层延伸。
  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及其中国化孕育于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之中,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价值追求正是通过阅读得以实现。人类的思想文化积累和传播正是借助出版和阅读来实现的。出版与阅读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出版为媒介实现作者和读者之间所进行的历史对话、思想碰撞和精神交流,是出版和阅读共同价值的实现过程。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包含几代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探索,蕴含他们深刻的阅读经验和智慧,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的中国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阅读思想的继承发扬,也是结合中国发展实际和历史任务,将阅读与价值观培养紧密结合的典范。新时代倡導全民阅读是对马克思主义阅读思想的践行与追寻,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国家文化根基的铸造,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作者张养志系北京印刷学院校长助理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韩丽雯系北京印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重大研究项目“扎根新闻出版行业,服务首都功能定位,构建特色鲜明的分层分类大思政实践教学体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选(第5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6:127.
  [2] 朱永新.阅读,关乎民族的精神境界[N] .光明日报, 2016-03-03(10) .
  [3] 聂震宁. 新时代:出版与阅读共生发展[J].编辑之友, 2020(4):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二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其他文献
温州素来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改革开放之前,温州人就开始发展个体工商业,永嘉縣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偷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探索创造了“温州经济模式”,但文化发展相对落后,被讽为“文化沙漠”。温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温州模式的转型升级需要对温州文化进行深入的反思与重构。  温州主动适应“全民阅读”发展的快节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2014年4月,温州率先创办以“城市书
期刊
城市书房的定义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一体化服务,具备24小时开放条件的自助式场馆型公共图书馆。实际情况是随着读者对城市书房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也逐步得到应用,城市书房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便捷的家门口的图书馆。  入馆方式从单一到多样。由于城市书房定位为无人值守的自助服务空间,自2014年建设伊始,刷卡入内作
期刊
“4·23”世界读书日当天,《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1》一书由海天出版社首发,该书是国内以城市为单元的阅读行业报告,探讨全民阅读的新风向、新理念,交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进程中的先进经验。  在传统书业剧烈转型的今天,实体书店如何获得更大的效益,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技术的变革必然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这为实体书店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条件。实体书店借力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打破书
期刊
“鸿”的本义是指大雁、天鹅类的大型禽鸟,这种飞禽属于候鸟,習见于春秋两季,常出现于高空、平原、水边等地点,体健善飞,形态轻盈,自《周易·渐》卦开始,《诗经》及后代诗文中便反复出现鸿鸟形象。禽鸟“鸿”在《全唐诗》中也十分常见,且多数以喻人形式参与诗篇建构。从鸿鸟所喻人物的形象特征来看,可以分为男性与女性,前者主要包括志士与贤才,强调男性形象的内在品质;后者则为神女与舞女,突显女性形象的形体神态。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在泥版上书写是两河流域人们的专利,其实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在泥版上书写的历史,在泥版上书写是人类的共同的习惯。本文列举了其他民族在泥版上书写的案例。如果我们把陶器上的绘画也视为一种书写行为,那么人类在泥质上的书写历史则更加久远。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人类最早的书写行为可能就发生在大地上。  关键词:文字 书写 泥版 陶器  提起泥版书,大家一般都会想到两河流域的人们,两河
期刊
温州自古以来学风浓郁、文风鼎盛,诗书继世、耕读尚学之风延绵不绝。近年来,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通过城市书房建设、服务模式创新、阅读氛围营造等工作,切实打造“书香温州”取得了积极成效。遍布全市的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和百姓书屋及乡镇分馆犹如一粒粒春种,播散在城市文化的土壤中,不断点亮城市乡村阅读灯火;各类主题鲜明、形式多元的全民阅读活动在温州这片热土上不断涌现,成效日益显著,影响也日益深远
期刊
2017年出台的《城市书房服务规范》对城市书房的面积和藏书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城市书房总建筑面积宜为150—300㎡”“每个书房基本藏量不少于8000册(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年更新量不少于总藏量的5%”。从目前以温州市图书馆已经建成使用的城市书房看,各城市书房藏书容量多介于10000册到15000册。基于藏书空间和馆藏经费均有限性,为更大程度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书房藏书的更新率,温州市图书
期刊
公共图书馆覆盖率是一个地区和人口的公共图书馆的拥有量和分布量,是衡量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覆盖率低,则公共图书馆保障水平低,公共图书馆的覆盖率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的程度,覆盖率责任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2014 年开始,温州市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采用政府与企业、社区等社会力量合作方式建设城市书房。目前,温州市区城市书房从行政区划上,已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15分钟阅读文
期刊
2014年至今,城市书房已然成为温州文化一张金名片,短短5年的时间里,城市书房以星火燎原之势遍布温州大街小巷,目前已建成拥有88家书房,速度之快,数量之多都足以体现其在温州市民文化生活之中的重要性。但随着城市书房数量的不断扩大,品牌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温州城市书房的日常运营面临着服务制度规范缺乏、图书物流配送、安全监管等工作职责不明、边界不清等问题,书房的大规模建设及运行需要标准化,从建设时的选址
期刊
当璀璨的灯火随着夜深而熄灭,城市书房里的暖灯总是彻夜明亮,迎送往来读客。寒来暑往,四季更迭,城市书房的灯火宛如一双带着温情凝视的眼睛,洞察着城市里的烟火人情,记录着奔忙岁月里的温馨和感动。  春  春意盎然,万物生长,城市书房里的暖意也在复苏发芽。在人民路的五马城市书房里的社科书架上,工作人员整理到一本特殊的书籍。这是一本泛旧的《野性难驯》,书页里夹着一张便签和一卷用纸包裹住的人民币,便签上工整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