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课文中许多图画不但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创造性想象教师不要求标准答案。学生的答案可各有不同,只要是合理的,有利于思维的发展的教师都要鼓励、支持。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训练
创新思维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就体现营造好的创造环境、引导学生想象、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和谐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势在必行。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不同于一般思维活动,它新颖性、首创性、独创性的特点,它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另外,创造性思维与想象紧密联系。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己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参与创造思维之后,能够结合过去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使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
1.创设情景,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例如在教第九册《草原》一课时,针对草原动感性极强的特点,我设计了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草原一壁千里和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立体画面,这样很快把学生带到了那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有像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针对宋诗说理性强的特点,我仍采用启发学生运用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古诗句。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运用五个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一看便马上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这样一来,既理解了诗句又帮助了背诵。还有的同学几个人排列一起,先横后竖,然后围成一圈,再让一名矮个儿同学站在中间,很形象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诗句的意思。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就具有创造性。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紧密相联,为今后学习古诗,形象地理解文章、语言提供了方法。
2.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思维的发散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赖于在讨论中、争论的环境中不自觉创造。如教《凡卡》一文,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凡卡寄了信后,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爷爷能收到信吗?收不到信的原因是什么?假如爷爷收到信,爷爷会带他回去吗?凡卡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吗?为什么呢?又如《赤壁之战》中黄盖诈降成功,又可引导学生讨论:假如你是曹操你会相信黄盖的话吗?你怎样与对方周旋,怎样调整战术与诸葛亮斗智斗勇。
3.抓住文中图画想象,促进学生创造思维发展
小学课文中许多图画不但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创造性想象教师不要求标准答案。学生的答案可各有不同,只要是合理的,有利于思维的发展的教师都要鼓励、支持。又学习《五彩池》一文,文中说五彩池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盘子,有的像莲花……。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句式,想象成不同形象,如兵器,或动物造型。这样打开想象的闸门,促进思维发展,而且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4.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5.积极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积极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评价,及时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评价有“学生讨论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等形式。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在学生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评价就是一根指挥棒,要指向创新的方向,评价结构应该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如朗读、回答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课文中有关词语等,先让学生之间评价,以他们同龄、同年级、同程度的这种济辈文化,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若同学之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讲解。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认真地评价。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有问题不敢问,学生心理上有三怕:一怕问题浅,同学会嘲笑;二怕问题偏,老师责怪;三怕问题多,老师厌烦,因此不愿冒险提问。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给予表扬鼓舞,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提出许多问题。这样评价,学生既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会”“想学”“乐学”的创新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语文课教学不仅可以有机地结合,而且可以使传统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创新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激励、拓展问题、逆向思维、移植、开放想象等多种方法的运用,真正使学生探索地学习,逐步形成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训练
创新思维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就体现营造好的创造环境、引导学生想象、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和谐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势在必行。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不同于一般思维活动,它新颖性、首创性、独创性的特点,它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另外,创造性思维与想象紧密联系。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己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参与创造思维之后,能够结合过去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使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
1.创设情景,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例如在教第九册《草原》一课时,针对草原动感性极强的特点,我设计了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草原一壁千里和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立体画面,这样很快把学生带到了那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有像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针对宋诗说理性强的特点,我仍采用启发学生运用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古诗句。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运用五个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一看便马上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这样一来,既理解了诗句又帮助了背诵。还有的同学几个人排列一起,先横后竖,然后围成一圈,再让一名矮个儿同学站在中间,很形象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诗句的意思。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就具有创造性。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紧密相联,为今后学习古诗,形象地理解文章、语言提供了方法。
2.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思维的发散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赖于在讨论中、争论的环境中不自觉创造。如教《凡卡》一文,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凡卡寄了信后,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爷爷能收到信吗?收不到信的原因是什么?假如爷爷收到信,爷爷会带他回去吗?凡卡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吗?为什么呢?又如《赤壁之战》中黄盖诈降成功,又可引导学生讨论:假如你是曹操你会相信黄盖的话吗?你怎样与对方周旋,怎样调整战术与诸葛亮斗智斗勇。
3.抓住文中图画想象,促进学生创造思维发展
小学课文中许多图画不但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创造性想象教师不要求标准答案。学生的答案可各有不同,只要是合理的,有利于思维的发展的教师都要鼓励、支持。又学习《五彩池》一文,文中说五彩池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盘子,有的像莲花……。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句式,想象成不同形象,如兵器,或动物造型。这样打开想象的闸门,促进思维发展,而且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4.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5.积极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积极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评价,及时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评价有“学生讨论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等形式。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在学生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评价就是一根指挥棒,要指向创新的方向,评价结构应该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如朗读、回答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课文中有关词语等,先让学生之间评价,以他们同龄、同年级、同程度的这种济辈文化,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若同学之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讲解。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认真地评价。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有问题不敢问,学生心理上有三怕:一怕问题浅,同学会嘲笑;二怕问题偏,老师责怪;三怕问题多,老师厌烦,因此不愿冒险提问。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给予表扬鼓舞,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提出许多问题。这样评价,学生既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会”“想学”“乐学”的创新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语文课教学不仅可以有机地结合,而且可以使传统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创新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激励、拓展问题、逆向思维、移植、开放想象等多种方法的运用,真正使学生探索地学习,逐步形成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