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职能和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于阅读能力的构成,这是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所必须搞清楚的问题。近年来,中外研究者一般认为,认读能力、形象再造能力、理解能力、鉴赏力、创新能力等是构成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过程 能力培养
新课标的颁布,引起中学语文的教学的重大变革:关注语文课堂,关注阅读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阅读教学的基本职能和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于阅读能力的构成,这是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所必须搞清楚的问题。近年来,中外研究者一般认为,认读能力、形象再造能力、理解能力、鉴赏力、创新能力等是构成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
认读能力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就是学生对书面语言准确而快速的感知能力。它在阅读活动中是初步的,因为只有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辨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才能达到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初步感知。认读的内容包括字词的形、音、义三个方面,认读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视读广度、感知的精确性、感知的选择性、敏锐的语感。认读的原则是坚持形、音、义三位一体,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行。
一、形象再造能力的培养
文学形象是文学家通过主观感知,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的处理,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普遍社会性的生活图景,文学形象传达艺术家对生活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比真实的面貌还要有神气、有活力、有生气”。[1]解读文学形象的过程是读者感知文学形象,通过联想、想象再造文学形象的过程。
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的精神活动,没有阅读者的能动再创造,艺术形像的许多特征就显示不出来,作家寄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就不可能被阅读者认识和掌握。
再创造能力就是欣赏者面对欣赏对象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愿望,通过联想和想象给作品的形象加以补充,使艺术形象更臻丰富并且使他们活起来的能力。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其形象具有间接性,不像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那样直接塑造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这就更需要读者运用想象力,需要读者进行再创造,要求读者善于通过语言媒介,想象出作品中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如果读者不善于想象或缺乏相应的形象积累,就不可能很好地解读文学形象,也就不能很好地解读文学作品。能否很好地解读文学形象,读者的形象积累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所谓形象积累,是指读者在生活中直接或间接体验到的生活图景在大脑皮层中的记忆。形象积累与人的生活阅历有关,一个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见多识广,他的形象积累就会丰富,反之则贫乏。
文学形象的再造,阅读主体对文章主题的认识应该有单一封闭向多元化、开放性转变。文学形象有框架化向多样化、复杂化转变。文章内容的“空白”填补应由僵化的思维定式向大胆想象、假设转变。学生在阅读时必定赋予了作品中存在的未定的——确定的含义,以填补作品的艺术空白,恢复作品中被省略的内容,从而获得对作品的完整的印象和全面深入的理解。
文学形象的再造要基于文本,基于作者的创作阅历,基于阅读者的经历,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试想如果一个从来没有接触到外国人形象的阅读者,在阅读《哈姆雷特》的时候,他就会将哈姆雷特想象成和他相似的人物,至少在外形上是这样的。对于中学生来讲就要不断地阅读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这样自己的文学形象的再造能力会进一步的增强。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形象再造过程,是阅读者在各自形象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形象思维,把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文学形象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形象的再现与创造。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指学生感知的书面语言符号经过大脑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复杂的思维活动,正确而敏捷地认识文章本质意义,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总体把握与认识的能力。这种理解力是感性的,是在后天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中逐渐形成的。理解能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成分。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语言构造的能力、理解表达方法的能力和理解修辞格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一般要经历由语言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外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理解,再进一步由整体到部分、由内部到外部、由内容到文章表现形式、由思想到语言的理解。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循环的心理活动过程,才是全面地完成对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过程,才能真正认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三个方面。韩雪屏将阅读理解能力分为四级:复核性理解,着眼于事物的表层信息,侧重记忆;解释性理解,要求把读物的内容转换成自己的认识;评价性理解,在分析基础上对读物的内容或形式做出是非、好坏、优劣的判断;创造性理解,要超越读物的范围,产生另一种见解或思想,以及探索出另一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1.通过培养学生掌握文学表现技巧,提高理解力。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技巧。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技巧是十分丰富的,由于这些技巧的运用,使一篇文章变得多姿多彩,富于表现力。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对文学作品的内涵就理解得更深更透。如古诗《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在技巧上运用了比喻和对偶两种修辞方法,读后使人不仅有一种音乐感,而且能体会到其中深刻的情感。又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是用身体的消瘦来写相思之苦,把无形的情感变为有形可感,生动鲜活,这是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技巧,它能调动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感受、欣赏、评价美的能力,获得审美享受。
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中,人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大都蕴涵着美的故事。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更谈不上对作品内在情感的把握。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就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指孙权在此抗曹。这些曾经赫赫威名、声震寰宇的英雄人物,如今也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复存在了,从而感叹大浪淘尽、物是人非。“斜阳草木,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是指刘裕在此起兵,首先说的是刘裕小时候曾在京口一带居住,以放牛为生。后来两次率兵北伐并平定了叛乱,灭晋建立了宋朝。“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此刻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缅怀历史的英雄人物及其业绩,借以表达自己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热切愿望。如果了解典故出自何处,有何含义,就很容易理解其内在的情感。从而受到美的感染、美的教育、美的震撼。 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对时代生活的反映。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精神不同,作品的风格自然不同。如唐朝初年,政治开明,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情感,在这种背景下,王维纵情山水,李白驰骋想象,青年时期杜甫的气势壮阔,韩愈的创新出奇。他们的作品,都有一种内在的气势,表现出一种盛唐之气。清朝时期,由于大兴“文字狱”,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文学艺术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风格上也走上了隐晦。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国民党的文化专治,社会思想受到严重束缚,作家不敢在作品中自然流露真情实感,如鲁迅的散文诗《秋野》就是利用景物描写,曲折反映社会现实,由于“难于直说”,因而措辞比较含糊。如果把握时代精神,作品的意味也就比较好理解了。
民族文化的特点。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如我国古代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特点,是阴阳互补、互相牵制的哲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安然态度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作品深刻的悲剧性美感来源于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小说《堂吉诃德》用夸张手法无情地嘲笑了骑士小说和过时的骑士精神,把一切骑士小说的荒唐无稽挖苦得淋漓尽致,在捧腹大笑中埋葬了那些拙劣的骑士小说,描绘了西班牙社会生活的完整画面。如果不把这一切弄清楚,也就难于理解作品深刻独特的审美价值。
以上所谈的文学表现技巧、典故、时代精神、民族特点,都是一般性的文学知识,但对它们的熟知,有利于人们提高审美价值。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意味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境界,作品的意味是完全溶于作品中,不露痕迹的,只有让学生对作品形式有个整体把握,才能体会出其内在的意味。理性分析与审美的理解之间是截然不同的。要让学生克服理性思维的轨道的制约,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如《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是三个不同意象,形式上都是枯败、萎缩、饥寒、破落,诸意象互相映照,产生一种悲凉、凄惨的情感。如果人们仔细体味形式的情感表现性,就会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想象出那种悲凉意境,从而达到审美的理解。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要不失时机、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达到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
三、鉴赏能力的培养
阅读鉴赏力是指人们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鉴别、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阶段,直接关系到阅读的质量和效果。理解是从形式到内容,认识文章的意义,解决的是文章是什么的问题。鉴赏是从内容到形式,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领悟文章内容的是非好坏和表达方法技巧的优劣高低,解决的是文章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鉴赏可以说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而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阅读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那么在中学语文阅读中如何培养、提高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中学文学教学的特点,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指导。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鉴赏作品的基本要求是对作品主题的正确理解,即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由于中学生在文学素养、艺术爱好、社会知识等方面的差异,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兴趣也就不同。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就需帮助学生通过对语句表层意义的诠释,对语句深层意义的阐述和推断,对句或段落要旨的概括,对整篇文章的中心、结构、技巧的分析与归纳综合等,完成认知过程,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主旨。
2.引导学生正确地感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文学就是人学”,因此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第一位的。要感知人物形象,先要从感性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作者对人物描写的各种手段、情节、结构中的各个环节以及环境描写等,逐渐集中,使其具有立体感,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直觉的感知。即不能离开各种具体的描写,要抓住具体作品中一些关键的动词描写的各个动作,例如《守财奴》中作者对表现葛朗台对金子的占有欲和贪婪的本性一连串动作细节的描写。还有某个人物容貌以及变化,例如《祝福》中祥林嫂的容貌变化。再有某个场面是怎样构成的,例如《挥手之间》中毛主席离开延安去重庆谈判时的场面描写。对于环境描写不管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要与人物活动结合在一起分析,因为它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当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的,它不同于影视作品。因此要学生在阅读欣赏时进行二度创作,即借助作品的语言等,把作品中的形象具体化到自己的眼前和脑海中以获得直接感受。
3.引导学生把感情渗透到阅读活动中去。增强学生听觉、视觉、嗅觉等各种器官的感知能力,以引起学生丰富的审美想象,使其与作品产生共鸣。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鉴赏的感情氛围,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教会学生进行将心比心的联想和对照,还要教会学生不断介入到作品中体味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样就会把作品的客观世界与自己的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只有让学生不断地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比较中才能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由此可见,阅读中应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告诉我们:创新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的过程,是创造力的核心。中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同于常理的思维闪现。法国罗曼罗兰说:“我创造,所以我生存。”在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运用发散思维领悟文章的主题,我们每一次阅读就是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再现作品创造的意境,领悟文章旨意的过程。其次要运用求异思维提出新见解,阅读中要有求异思维的习惯,不要人云亦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不同见解可能是思想的火花,是求异思维的迸发,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既鼓励求异,又重视求佳,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造成功的非智力因素最重要还是表现在个体的性格特征上。美国温伯格教授说:“很重要的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关系中的进攻性,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这是科学家的重要品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品格,锻炼学生的判断力、辨别力和评价力。对真善美、对正误有较强的识别力,对社会的一般文化现象、文学作品、科技成果能剖析其实质,客观地去分析他们。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但应做到不冷僻、不偏激,形成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有崇高的道德品格修养,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和鲜明的立场观点来分析文章。
如果能把握住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契机,让学生拓宽思路,合理想象,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增强,创造力和聪明才能也会得到很好的表现和发展。
学生的创造性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前提,这样,阅读的个性化才能很好的体现,阅读的真实性才能高效实现。如果以创造为名贪多贪全,在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里进行无限的创造,结果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从而创造性也就会流失。
总之,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我们必须在语文课中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做到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做;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讨论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为我们的学生成为新一代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二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78.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过程 能力培养
新课标的颁布,引起中学语文的教学的重大变革:关注语文课堂,关注阅读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阅读教学的基本职能和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于阅读能力的构成,这是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所必须搞清楚的问题。近年来,中外研究者一般认为,认读能力、形象再造能力、理解能力、鉴赏力、创新能力等是构成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
认读能力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就是学生对书面语言准确而快速的感知能力。它在阅读活动中是初步的,因为只有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辨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才能达到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初步感知。认读的内容包括字词的形、音、义三个方面,认读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视读广度、感知的精确性、感知的选择性、敏锐的语感。认读的原则是坚持形、音、义三位一体,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行。
一、形象再造能力的培养
文学形象是文学家通过主观感知,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的处理,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普遍社会性的生活图景,文学形象传达艺术家对生活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比真实的面貌还要有神气、有活力、有生气”。[1]解读文学形象的过程是读者感知文学形象,通过联想、想象再造文学形象的过程。
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的精神活动,没有阅读者的能动再创造,艺术形像的许多特征就显示不出来,作家寄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就不可能被阅读者认识和掌握。
再创造能力就是欣赏者面对欣赏对象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愿望,通过联想和想象给作品的形象加以补充,使艺术形象更臻丰富并且使他们活起来的能力。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其形象具有间接性,不像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那样直接塑造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这就更需要读者运用想象力,需要读者进行再创造,要求读者善于通过语言媒介,想象出作品中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如果读者不善于想象或缺乏相应的形象积累,就不可能很好地解读文学形象,也就不能很好地解读文学作品。能否很好地解读文学形象,读者的形象积累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所谓形象积累,是指读者在生活中直接或间接体验到的生活图景在大脑皮层中的记忆。形象积累与人的生活阅历有关,一个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见多识广,他的形象积累就会丰富,反之则贫乏。
文学形象的再造,阅读主体对文章主题的认识应该有单一封闭向多元化、开放性转变。文学形象有框架化向多样化、复杂化转变。文章内容的“空白”填补应由僵化的思维定式向大胆想象、假设转变。学生在阅读时必定赋予了作品中存在的未定的——确定的含义,以填补作品的艺术空白,恢复作品中被省略的内容,从而获得对作品的完整的印象和全面深入的理解。
文学形象的再造要基于文本,基于作者的创作阅历,基于阅读者的经历,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试想如果一个从来没有接触到外国人形象的阅读者,在阅读《哈姆雷特》的时候,他就会将哈姆雷特想象成和他相似的人物,至少在外形上是这样的。对于中学生来讲就要不断地阅读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这样自己的文学形象的再造能力会进一步的增强。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形象再造过程,是阅读者在各自形象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形象思维,把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文学形象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形象的再现与创造。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指学生感知的书面语言符号经过大脑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复杂的思维活动,正确而敏捷地认识文章本质意义,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总体把握与认识的能力。这种理解力是感性的,是在后天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中逐渐形成的。理解能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成分。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语言构造的能力、理解表达方法的能力和理解修辞格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一般要经历由语言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外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理解,再进一步由整体到部分、由内部到外部、由内容到文章表现形式、由思想到语言的理解。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循环的心理活动过程,才是全面地完成对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过程,才能真正认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理解力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三个方面。韩雪屏将阅读理解能力分为四级:复核性理解,着眼于事物的表层信息,侧重记忆;解释性理解,要求把读物的内容转换成自己的认识;评价性理解,在分析基础上对读物的内容或形式做出是非、好坏、优劣的判断;创造性理解,要超越读物的范围,产生另一种见解或思想,以及探索出另一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1.通过培养学生掌握文学表现技巧,提高理解力。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技巧。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技巧是十分丰富的,由于这些技巧的运用,使一篇文章变得多姿多彩,富于表现力。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对文学作品的内涵就理解得更深更透。如古诗《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在技巧上运用了比喻和对偶两种修辞方法,读后使人不仅有一种音乐感,而且能体会到其中深刻的情感。又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是用身体的消瘦来写相思之苦,把无形的情感变为有形可感,生动鲜活,这是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技巧,它能调动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感受、欣赏、评价美的能力,获得审美享受。
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中,人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大都蕴涵着美的故事。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更谈不上对作品内在情感的把握。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就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指孙权在此抗曹。这些曾经赫赫威名、声震寰宇的英雄人物,如今也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复存在了,从而感叹大浪淘尽、物是人非。“斜阳草木,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是指刘裕在此起兵,首先说的是刘裕小时候曾在京口一带居住,以放牛为生。后来两次率兵北伐并平定了叛乱,灭晋建立了宋朝。“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此刻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缅怀历史的英雄人物及其业绩,借以表达自己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热切愿望。如果了解典故出自何处,有何含义,就很容易理解其内在的情感。从而受到美的感染、美的教育、美的震撼。 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对时代生活的反映。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精神不同,作品的风格自然不同。如唐朝初年,政治开明,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情感,在这种背景下,王维纵情山水,李白驰骋想象,青年时期杜甫的气势壮阔,韩愈的创新出奇。他们的作品,都有一种内在的气势,表现出一种盛唐之气。清朝时期,由于大兴“文字狱”,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文学艺术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风格上也走上了隐晦。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国民党的文化专治,社会思想受到严重束缚,作家不敢在作品中自然流露真情实感,如鲁迅的散文诗《秋野》就是利用景物描写,曲折反映社会现实,由于“难于直说”,因而措辞比较含糊。如果把握时代精神,作品的意味也就比较好理解了。
民族文化的特点。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如我国古代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特点,是阴阳互补、互相牵制的哲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安然态度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作品深刻的悲剧性美感来源于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小说《堂吉诃德》用夸张手法无情地嘲笑了骑士小说和过时的骑士精神,把一切骑士小说的荒唐无稽挖苦得淋漓尽致,在捧腹大笑中埋葬了那些拙劣的骑士小说,描绘了西班牙社会生活的完整画面。如果不把这一切弄清楚,也就难于理解作品深刻独特的审美价值。
以上所谈的文学表现技巧、典故、时代精神、民族特点,都是一般性的文学知识,但对它们的熟知,有利于人们提高审美价值。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意味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境界,作品的意味是完全溶于作品中,不露痕迹的,只有让学生对作品形式有个整体把握,才能体会出其内在的意味。理性分析与审美的理解之间是截然不同的。要让学生克服理性思维的轨道的制约,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如《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是三个不同意象,形式上都是枯败、萎缩、饥寒、破落,诸意象互相映照,产生一种悲凉、凄惨的情感。如果人们仔细体味形式的情感表现性,就会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想象出那种悲凉意境,从而达到审美的理解。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要不失时机、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达到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
三、鉴赏能力的培养
阅读鉴赏力是指人们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鉴别、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阶段,直接关系到阅读的质量和效果。理解是从形式到内容,认识文章的意义,解决的是文章是什么的问题。鉴赏是从内容到形式,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领悟文章内容的是非好坏和表达方法技巧的优劣高低,解决的是文章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鉴赏可以说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而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阅读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那么在中学语文阅读中如何培养、提高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中学文学教学的特点,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指导。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鉴赏作品的基本要求是对作品主题的正确理解,即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由于中学生在文学素养、艺术爱好、社会知识等方面的差异,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兴趣也就不同。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就需帮助学生通过对语句表层意义的诠释,对语句深层意义的阐述和推断,对句或段落要旨的概括,对整篇文章的中心、结构、技巧的分析与归纳综合等,完成认知过程,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主旨。
2.引导学生正确地感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文学就是人学”,因此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第一位的。要感知人物形象,先要从感性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作者对人物描写的各种手段、情节、结构中的各个环节以及环境描写等,逐渐集中,使其具有立体感,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直觉的感知。即不能离开各种具体的描写,要抓住具体作品中一些关键的动词描写的各个动作,例如《守财奴》中作者对表现葛朗台对金子的占有欲和贪婪的本性一连串动作细节的描写。还有某个人物容貌以及变化,例如《祝福》中祥林嫂的容貌变化。再有某个场面是怎样构成的,例如《挥手之间》中毛主席离开延安去重庆谈判时的场面描写。对于环境描写不管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要与人物活动结合在一起分析,因为它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当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的,它不同于影视作品。因此要学生在阅读欣赏时进行二度创作,即借助作品的语言等,把作品中的形象具体化到自己的眼前和脑海中以获得直接感受。
3.引导学生把感情渗透到阅读活动中去。增强学生听觉、视觉、嗅觉等各种器官的感知能力,以引起学生丰富的审美想象,使其与作品产生共鸣。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鉴赏的感情氛围,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教会学生进行将心比心的联想和对照,还要教会学生不断介入到作品中体味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样就会把作品的客观世界与自己的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只有让学生不断地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比较中才能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由此可见,阅读中应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告诉我们:创新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的过程,是创造力的核心。中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同于常理的思维闪现。法国罗曼罗兰说:“我创造,所以我生存。”在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运用发散思维领悟文章的主题,我们每一次阅读就是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再现作品创造的意境,领悟文章旨意的过程。其次要运用求异思维提出新见解,阅读中要有求异思维的习惯,不要人云亦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不同见解可能是思想的火花,是求异思维的迸发,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既鼓励求异,又重视求佳,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造成功的非智力因素最重要还是表现在个体的性格特征上。美国温伯格教授说:“很重要的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关系中的进攻性,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这是科学家的重要品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品格,锻炼学生的判断力、辨别力和评价力。对真善美、对正误有较强的识别力,对社会的一般文化现象、文学作品、科技成果能剖析其实质,客观地去分析他们。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但应做到不冷僻、不偏激,形成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有崇高的道德品格修养,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和鲜明的立场观点来分析文章。
如果能把握住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契机,让学生拓宽思路,合理想象,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增强,创造力和聪明才能也会得到很好的表现和发展。
学生的创造性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前提,这样,阅读的个性化才能很好的体现,阅读的真实性才能高效实现。如果以创造为名贪多贪全,在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里进行无限的创造,结果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从而创造性也就会流失。
总之,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我们必须在语文课中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做到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做;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讨论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为我们的学生成为新一代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二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