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之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历来入选各类唐诗版本皆注明另一诗题,即《陪侍郎叔华登楼歌》,此题名见于宋人所辑《文苑英华》,诗中内容亦稍有不同。然而教材注释中并未指出这一点,其配套的教参所摭取的简析亦有舛误之处。笔者不惴简陋,也来谈谈对此诗的理解。
到底此诗是李白与族叔李云的饯别之作,还是与族叔李华的游宴之作?不少研究专家认同于后者。先看李云其人,新旧唐书皆无其传略,郁贤皓考诸《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云:“道王房有道孝王元庆曾孙名云,乃敷城郡公李诞孙,右千牛将军李岑子。李云嗣敷城郡公,未署官职,或即此人。”李白集中另有《饯校书叔云》一诗,詹锳在《李白诗文系年》中认为此诗或与其有某种连带关系,故有诗题之误。
而李华则是大名鼎鼎的古文大家,上承陈子昂、卢藏用,下开韩愈、柳宗元,新旧唐书皆有传记。其与李白生活年代相当,且他曾为李白撰写《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可见其渊源非浅。学者唐华全在其《李华生卒年考》中认为,李华出生于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李白出生于武后长安元年即701年)。关于其事迹,《新唐书·本传》云:“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桡,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徙右补阙。”其遭遇与李白颇为类似,同为权贵所嫉。李白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被“赐金放还”,至天宝十二年(753年),已整整十年,其逐臣之悲与对君王之怨望,与其叔李华当有共通之处。瞿蜕园、朱金城在校注《李太白集》时引《唐文粹》九六卷李华之《云母泉序》:“颖川陈公,天宝中与华同为谏官,……华泝江而西,次于岳阳。白与华相见或即以是时,未可知也。”若按瞿、朱说,则李白与李华相见之时当在乾元初(758年),所登之楼亦为岳阳楼而非谢朓楼。同为李白诗集校注的另一学者安旗以为此说有误,盖李华“泝江而西,次于岳阳”之时,李白方系狱寻阳,或方在长流夜郎之时,是很难与李华相遇于岳阳的。则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二载(从詹锳之《李白诗文系年》说)李白南游宣城之时,所登之楼为谢朓楼,登楼者:李白、李华。
明确此诗之作时、作地与诗中主人公,则此诗之意旨不难明了。全诗首二句,言弃我而去之“昨日”,当指李白在长安两年待诏翰林之时光,逝者如斯,恍惚已是十年!“弃”字凌空而起,颇能诉尽李白逐臣之悲。乱我心之“今日”有何烦忧?此当不止忧其身。天宝十至十一年,李白北上幽州,初识安禄山之跋扈与边地战事之真相,颇有一种“山雨欲来”的危机感,而此时的朝廷,李林甫已死,玄宗方宠杨贵妃,乃用其兄杨国忠为相,朝政更是黑暗。故此“乱”实纷繁万绪,既有身世亦含家国之“忧”。
次二句点明季节及地点,于当年谢朓所建之楼与族叔李华宴饮,目送长风秋雁,精神为之一振。“蓬莱文章”以下四句,乃二人楼上酣饮之际所谈论的内容,历来论者(包括苏教版语文教参)以为“蓬莱文章”借指李云(华)之文章,“小谢”则为李白自比。因《汉书·窦章传》云:“是时学者称东观(东汉中央校书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而李云当时即为秘书省校书郎,故有此比。而“小谢”即南朝齐时著名诗人谢朓,亦即李白所登之楼的建造者,李白在其诗中多次提到或引用谢朓之诗,明朝诗人王士祯甚至有“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俯首谢宣城”之谓。若仅依此而论,则二人所谈者不过是文章事业,与开首之“弃”、“乱”所体现的对时局之忧虑无涉。安旗所编之《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对此诗之解读则颇有创见:“前人多以‘蓬莱’诸句赞美李云语,误。‘蓬莱文章’,《文苑英华》作‘蔡氏文章’,蔡氏,当指蔡邕,蔡氏曾参与《东观汉记》之撰述,其史笔不在班固之下,其文辞犹且过之,……此诗于文章独标东观,而初稿或作‘蔡氏’,盖有感于邕之事欤?建安七子,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虽在季世,卓越千古。小谢亦以旷世逸才,不得其死。白于南朝三百年间多次标举小谢,既因其才难得,亦哀其志未酬。‘蓬莱’诸句盖与华共勉之辞,虽感时至末世,亦欲有所作为也。白与华登楼论诗,其意盖在斯乎?”若如此,则李白叔侄登楼,非唯论诗,亦且论世也,盖其同为奸邪不容,共作逐臣,对吏政之腐败,时事之危急,亦当有共同之认识。论至酣畅处,可上“青天揽明月”,可见二人所论甚契。然而终是忧思难遣,故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连用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亦与开头“多烦忧”照应。
结句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作“男儿在世不称意,明朝举棹还沧洲”。诗意大致相当,都有消极出世之意。联系开篇所云“弃我去者”,则“弃我者”非独光阴,亦包含世人(犹指君王之弃)。“乱我心者”何也?昨日之残梦,今日之飘零,明日之渺茫,家国之危如累卵……皆因未脱尘累。结句之故作旷达,颇有世既弃我,我亦不得不弃世,而李白果能出世乎?答曰否,李白自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其积极用世之心自明,又《赠蔡山人》诗云“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故知李白诗末所言特一时之愤语,聊以排遣胸中之烦忧耳。
(责任编辑陈剑平)
到底此诗是李白与族叔李云的饯别之作,还是与族叔李华的游宴之作?不少研究专家认同于后者。先看李云其人,新旧唐书皆无其传略,郁贤皓考诸《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云:“道王房有道孝王元庆曾孙名云,乃敷城郡公李诞孙,右千牛将军李岑子。李云嗣敷城郡公,未署官职,或即此人。”李白集中另有《饯校书叔云》一诗,詹锳在《李白诗文系年》中认为此诗或与其有某种连带关系,故有诗题之误。
而李华则是大名鼎鼎的古文大家,上承陈子昂、卢藏用,下开韩愈、柳宗元,新旧唐书皆有传记。其与李白生活年代相当,且他曾为李白撰写《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可见其渊源非浅。学者唐华全在其《李华生卒年考》中认为,李华出生于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李白出生于武后长安元年即701年)。关于其事迹,《新唐书·本传》云:“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桡,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徙右补阙。”其遭遇与李白颇为类似,同为权贵所嫉。李白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被“赐金放还”,至天宝十二年(753年),已整整十年,其逐臣之悲与对君王之怨望,与其叔李华当有共通之处。瞿蜕园、朱金城在校注《李太白集》时引《唐文粹》九六卷李华之《云母泉序》:“颖川陈公,天宝中与华同为谏官,……华泝江而西,次于岳阳。白与华相见或即以是时,未可知也。”若按瞿、朱说,则李白与李华相见之时当在乾元初(758年),所登之楼亦为岳阳楼而非谢朓楼。同为李白诗集校注的另一学者安旗以为此说有误,盖李华“泝江而西,次于岳阳”之时,李白方系狱寻阳,或方在长流夜郎之时,是很难与李华相遇于岳阳的。则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二载(从詹锳之《李白诗文系年》说)李白南游宣城之时,所登之楼为谢朓楼,登楼者:李白、李华。
明确此诗之作时、作地与诗中主人公,则此诗之意旨不难明了。全诗首二句,言弃我而去之“昨日”,当指李白在长安两年待诏翰林之时光,逝者如斯,恍惚已是十年!“弃”字凌空而起,颇能诉尽李白逐臣之悲。乱我心之“今日”有何烦忧?此当不止忧其身。天宝十至十一年,李白北上幽州,初识安禄山之跋扈与边地战事之真相,颇有一种“山雨欲来”的危机感,而此时的朝廷,李林甫已死,玄宗方宠杨贵妃,乃用其兄杨国忠为相,朝政更是黑暗。故此“乱”实纷繁万绪,既有身世亦含家国之“忧”。
次二句点明季节及地点,于当年谢朓所建之楼与族叔李华宴饮,目送长风秋雁,精神为之一振。“蓬莱文章”以下四句,乃二人楼上酣饮之际所谈论的内容,历来论者(包括苏教版语文教参)以为“蓬莱文章”借指李云(华)之文章,“小谢”则为李白自比。因《汉书·窦章传》云:“是时学者称东观(东汉中央校书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而李云当时即为秘书省校书郎,故有此比。而“小谢”即南朝齐时著名诗人谢朓,亦即李白所登之楼的建造者,李白在其诗中多次提到或引用谢朓之诗,明朝诗人王士祯甚至有“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俯首谢宣城”之谓。若仅依此而论,则二人所谈者不过是文章事业,与开首之“弃”、“乱”所体现的对时局之忧虑无涉。安旗所编之《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对此诗之解读则颇有创见:“前人多以‘蓬莱’诸句赞美李云语,误。‘蓬莱文章’,《文苑英华》作‘蔡氏文章’,蔡氏,当指蔡邕,蔡氏曾参与《东观汉记》之撰述,其史笔不在班固之下,其文辞犹且过之,……此诗于文章独标东观,而初稿或作‘蔡氏’,盖有感于邕之事欤?建安七子,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虽在季世,卓越千古。小谢亦以旷世逸才,不得其死。白于南朝三百年间多次标举小谢,既因其才难得,亦哀其志未酬。‘蓬莱’诸句盖与华共勉之辞,虽感时至末世,亦欲有所作为也。白与华登楼论诗,其意盖在斯乎?”若如此,则李白叔侄登楼,非唯论诗,亦且论世也,盖其同为奸邪不容,共作逐臣,对吏政之腐败,时事之危急,亦当有共同之认识。论至酣畅处,可上“青天揽明月”,可见二人所论甚契。然而终是忧思难遣,故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连用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亦与开头“多烦忧”照应。
结句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作“男儿在世不称意,明朝举棹还沧洲”。诗意大致相当,都有消极出世之意。联系开篇所云“弃我去者”,则“弃我者”非独光阴,亦包含世人(犹指君王之弃)。“乱我心者”何也?昨日之残梦,今日之飘零,明日之渺茫,家国之危如累卵……皆因未脱尘累。结句之故作旷达,颇有世既弃我,我亦不得不弃世,而李白果能出世乎?答曰否,李白自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其积极用世之心自明,又《赠蔡山人》诗云“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故知李白诗末所言特一时之愤语,聊以排遣胸中之烦忧耳。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