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要素对二、三产业发展的定量分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环渤海地区10个主要城市2002—2010年间的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地价和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面板数据为依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城市土地建设用地面积、地价对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影响的定量分析,并讨论二、三产业经济总量与建设用地面积、地价的弹性及其关系。
  关键词:土地要素;土地供给;土地价格;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72-04
  引言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作为重要的资源,其重要性体现在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城市又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进步的结果,因此城市土地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其合理有效的利用也就变得至关重要。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市辖区的第二、三产业对土地要素的依赖尤为明显,其一切创造财富的行为都是以土地为依托的,随着城市土地的市场化,作为不可或缺的有限的生产要素,土地的供给、土地价格的确定以及如何运用价格机制促使城市土地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事物都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土地要素也不例外,土地供给作为土地要素的一个重要维度,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在经济界、学术界达成共识,目前已有诸多学者针对土地供给对于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张晓宇等(2011)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1998—200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C- D模型和面板数据对土地供给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量化研究,表明土地供给数量的增加对于第二、三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二年的滞后期;土地供给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高达0.416,说明建设用地每增加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可拉动二三产业总产值增长0.416%。叶剑平等(2011)利用生产函数和空间面板数据剥离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1989—2009年、1992—2000年、2001—2009年全国土地要素贡献率分别是19.31%、13.93%和26.07%。李名峰(2010),构建了包含土地要素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岭回归方法,研究了土地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1997—2008年间,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0%~30%。武康平等(2008)、丰雷等(2008)、李明月等(2011)也都类似地运用国家或各省市的不同数据,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模型改进,通过一些计量方法,都证实了土地供给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然而作为土地要素的另一维度,城市土地价格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柴志春、赵松等(2009)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和模型分析法,分析了土地价格与宏观经济间的关系,得出东部地区土地价格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东部土地价格每上升1%,GDP将提高0.22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土地要素的需求变得更加急切,然而国家要从全局考虑,城市土地供给是有限的,在土地“红线”的制约下,城市土地供应下降严重。在土地需求增加、供给减小的双重压力下,导致城市地价节节攀升,“地王”频出,使得土地购买资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令人直观地感受到土地价格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土地价格作为土地要素的货币属性,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应给予重视并进行探索研究。
  纵观针对中国的土地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其中土地供给对于经济影响的研究居多,土地价格对于经济影响的研究较少,且数据选取都较为宽泛,在某些方面不能较为确切反应土地供给与经济增长、土地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具体关系。介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从市辖区内的土地供给、土地价格入手,选取环渤海地区的10个主要城市,即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太原、乌鲁木齐、沈阳、大连、济南、青岛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2010年间的城市建设面积、城市地价及市辖区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数据(见《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2011)》和中国地价网),定量研究城市土地建设用地面积、地价对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影响。
  一、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对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许多学者曾研究过城市土地供给对于经济总量的正向推动作用,故在此不赘述,下面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对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的影响模型。面板数据模型有三种类型: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中各市的弹性系数表明了城市建设用地与市辖区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之间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其中所有城市的弹性系数均大于1,最大为太原(6.883),最小为石家庄(1.588),表明城市建设面积每增长1%,市辖区的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增长明显超过1%。
  二、城市地价对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一)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二)面板数据模型
  估计结果显示,各市弹性系数均为正,表明城市地价与市辖区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其中所有城市的城市地价的弹性系数均大于1,表明城市地价每增长1%,所有市辖区的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增长量超过1%,有些城市甚至接近5%,说明城市地价对于市辖区的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的推动力量是非常显著的。从各市的弹性系数大小可以看出,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弹性系数较小,如北京(1.982),而经济稍欠发达,但近些年发展迅猛城市的弹性系数反而较大,如呼和浩特(4.844)。
  三、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地价与二、三产业经济总量模型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大多数城市的两组弹性系数相差无几,太原和呼和浩特两弹性系数尤为显著,秦皇岛和石家庄两弹性系数反差极大。由弹性系数对比可以看出,经济较发达城市的两组弹性系数相对适中且差距不大,城市建设面积和城市地价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适中,如北京、天津;两组弹性系数都特别高的城市,即太原和呼和浩特,在其经济发展模式下,城市建设面积和城市地价对于经济具有强力的推动作用;而石家庄和秦皇岛的两组弹性系数反差较大,前者城市建设面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小,城市地价对于经济有强力的推动作用,后者恰恰相反。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城市建设面积和城市地对于经济增长确有推动作用,但也不是越高越好,太高说明经济发展对土地要素的依赖程度太高,太低说明土地要素的能量没有很好地释放到经济增长上。两弹性系数最合理的状态是既不太高、也不太低、且不反差太大,以此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才是健康、有序、和谐的。所以各市应当针对自身情况调节土地供给和城市地价,充分体现土地要素的价值,合理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城市的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焱.城市土地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市政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10.
  [2] 张晓宇,张安录,蔡银莺.土地要素投入对二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J].生产力研究,2011,
  (9):154-156.
  [3] 钟帅.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41-142.
  [4] 叶剑平,马长发,张庆红.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J].财贸经济,2011,(4):111-116.
  [5] 李名峰.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1): 60-63.
  [6] 武康平,杨万利.基于新古典理论的土地要素和经济增长的关系[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9):50-55.
  [7] 丰雷,魏丽,蒋妍.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土地科学,2008,(12):4-10.
  [8] 李明月,胡竹枝.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软科学,2005,(84):21-23.
  [9] 柴志春,赵松,等.土地价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东部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1):9-18.
  [责任编辑 吴 迪]
其他文献
摘 要:私有财产权是纳税人的基本权利,这是宪政精神的法理表现。税收体现的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一种隐形契约,公民通过对税权的控制,实现对政府权力的约束。从宪政的角度,税是权利和权力博弈的焦点。  关键词:税收;权利;权力;宪政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015-02  “经过同意才能征税”,这句话让我对“税”的认识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摘 要:警察作为社会最强力的力量,往往看似家庭美满,但实则是社会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不仅给其身心造成重担,而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婚姻以及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从警察承受的工作、社会和婚姻家庭压力着手,深入研究影响警察家庭夫妻关系和谐的因素,以展望构建和谐性的必要性。  关键词:警察压力;夫妻关系;家庭和谐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期刊
摘 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通过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等几个变量来构建分析框架,并利用1990—2010年安徽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影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比值和第三产业比值。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信息共享平台,改革户籍和就业制度,
期刊
摘 要:产业集聚区内的产业集聚成长、发展对用工的需求,其本身如同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在给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并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人口城镇化。以新疆伊东工业园区为例,通过对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及农村就业现状分析,总结出当前园区发展及农村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农村;就业;新疆  中图分类号:F241.
期刊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点,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在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创新升级,进而推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是突破和化解制约要素,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以建德碳酸钙产业集群作为切入点,注重结合实践与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剖析具体区域环境下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探寻推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特色与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使得中国的贸易总量和GDP高速增长,但是出口的主力军——制造业却总是处于世界落后地位,其结构升级一直未能实现。利用全球价值链(GVC)方法,首先解释中国贸易量激增的现象,然后从GVC治理和产业链升级等角度揭示中国制造业长期停滞不前的三大原因,最后基于这些原因给出中国制造业突破困局的方法。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制造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期刊
摘 要:以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究了我国白酒企业的专利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很多白酒企业对于专利申请授权重视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白酒企业专利的质量不高,数量也有待于提高,专利的利用率低,企业自身的专利保护体系不够完善;企业自身的专利数据库没有建立起来,我国总体对于专利的保护程度也不够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提高专利的申请意识、制定专利奖励办法与执行结果、提高专利的
期刊
摘 要:民营经济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阶段,民营经济发展既有机遇,也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对于山区县来说,应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快企业规模建设,放宽市场准入,改善优化发展环境,创新金融载体,拓展融资空间,强化现代管理,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关键词: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民营企业;现代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
期刊
摘 要:随着泰州经济社会进入发展的新阶段,高层次人口流动频繁、随迁式人口流动出现以及服务业人口流动增加等人口流动新趋势日益明显。新时期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给泰州带来了知识更新、产业带动以及服务改善等宝贵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导致了泰州生活空间的萎缩、和谐稳定的影响以及社会管理的滞后等严峻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人口流动;新趋势;机遇;挑战;江苏省泰州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古建筑是秦皇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针对秦皇岛市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措施,对促进秦皇岛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秦皇岛市;古建筑;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01-02  引言  作为特色的旅游资源,以“山海关”、“老龙头”为代表的古建筑已是秦皇岛市众多旅游地的标志之一,成为秦皇岛市的“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