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药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88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痤疮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痤疮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雄激素分泌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炎症损害和免疫失常及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等。痤疮的局部治疗药物中维A酸类药物与抗菌药物可联用于治疗轻、中度痤疮,其中全反式维A酸、阿达帕林与他扎罗汀是治疗轻度痤疮的首选药物,全反式维A酸常联合外用抗菌药物治疗中度痤疮,阿达帕林和克林霉素分别与过氧化苯甲酰联用、果酸参与的联合给药方案也用于治疗痤疮。口服治疗药物中维A酸类药物主要用于重度痤疮,第一代的异维A酸较第二代疗效更好,但均有致畸作用;口服抗菌药物适用于中、重度痤疮患者,多西环素与米诺环素是首选药物,米诺环素联用过氧化苯甲酰疗效好;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口服后不良反应较多,故常作为外用药;口服激素类药物中的抗雄激素类药物用于女性患者,但长期使用会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螺内酯有潜在的安全问题,西咪替丁抗雄激素效果较弱,不作为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暴发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的治疗,使用剂量须严格控制。结论:痤疮的治疗应根据痤疮的发生原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增加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其他文献
一般舷梯没有自动升降功能,在海上伤员救助,物资补给时只能通过船上甲板吊起吊运输,办法少且耗时费力;在复杂的海况下,自行上下船舶非常困难,且在上下过程中若有其它其他船舶
ICSTI2011的主题是“迈向知识服务”。在全体会议上,有7名科技信息界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专家应邀进行了主题演讲。文章在简要总结全体会议的基础上,重点论述这7篇全体会议上的演
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提出战略构想是一种能力,落实战略构想是更重要的一种能力。正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现
原发性附睾肿瘤临床上很少见.现就其发病情况、病理类型、组织来源、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作一综述.
编者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在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同年10月,在东南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