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完美的作文立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捡起来的,而是要经过作者细致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得到的。作者在获得一份典型的写作素材后,还必须猎取周围许多材料,积极联系社会现实,去粗存精,不断提升,文章的立意才会超俗,才有助于表达和呈现新颖的创作视角。
关键词:作文教学;立意;生活;模仿;小题材;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63-02
人们常说:宁跑马拉松,也不要作文!经调查发现,当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三点:内容贫瘠,语言空乏,结构松散。笔者认为,作文就是要解决好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问题。前者要从丰富的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和撷取,后者要从课文中去学习、模仿和创新。对于前者,只要肚里有墨水、嘴上想说,便有了文章,最怕的是心如枯井,波纹不惊,那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而对于怎么写,层面很多,下文就结合教学实践过程,从作文的立意方面来谈一谈。
一、体验生活,攫取素材
写作首先要有东西可写,然后才能决定怎么写。如何做到肚里有墨水,有东西可写呢?作者一定要细心地观察、揣摩和体验生活。因为生活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写作材料。我们积极运用感官去感知世界,并认真思考、体验生活,勇于探索事物内存的奥妙,就能广泛地摄取各种有益的素材。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就是捕捉到父亲为“我”去买桔子时的那一刹间的背影,在平凡的小事中写出一个永恒主题——亲子之情;再如阿累的《一面》,把鲁迅先生的外貌特征清晰地留给了读者。试想,作者如果没有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就不可能再现鲁迅先生的精神面貌,就不能产生这样脍炙人口的文章,读者自然也不会对鲁迅的精神面貌有深刻的印象。所以说,细心观察、体验生活对写作立意是非常重要的。
二、有心模仿,广集原材
作文应立足于课文,莫忘课文。课文不仅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更是学习写作的有益样本。课文中有春夏秋冬的景色,有绿洲沙漠的特写,有城市风景、乡村场面,有各种各样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的刻画,有事物哲理的分析,有托物比拟的联想,有家庭、社会、学校的记叙,有古今科技的介绍……这一切,只要我们能做一个有心人,反复读,把它们分类分层并制作成小卡片或读书笔记,就能整理成一个自己学习写作的原材库。此外,还可以读些课本以外的书刊报和一些电台电视的报导等。
三、以微知著,捕捉小题材
在学生的作文中,常会见到一个通病,他们写作思路不够开阔,立意一般,他们不喜欢捕捉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觉得太平常、太普通、难以下笔,没有什么典型的事例表现他们的伟大之处。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寓伟大于平凡之中”。为了表现人物的伟大、异于常人的地方,许多学生就会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去编造一些大题材,尤其是政治思想性强的人和事,认为只有如此才能表明主题。如,在一次题目为《记我熟悉的一个人》写作中,有几个学生竟同时写了生活中并非真正熟悉的人,都写了闻名省内外的金融卫士──刘玲英,文中的材料均间接来自报纸或电台。究其原因,回答是刘玲英保护国家财产,勇斗歹徒,惊心动魄,用这样的题材来表明主题才好、才过瘾。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发展的时代,不乏重大的题材,然而更多的却是小题材。只要是积极健康的、生活中的趣闻乐事、成长中的烦恼忧思、平凡普通的小人物、亲情友情离别情,又何尝不可进入我们的习作范围呢?当然,在决定写什么时,应注意筛选比较、鉴别、回避,即避开陈词滥调的东西。
四、善辟蹊径,追求“明”、“奇”、“深”
笔者在作文课中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画家教了群学生。一天,画家让学生每人都在同样大小的纸上画马,看谁画得最多且最快。学生们纷纷尽其所能,在纸上密密麻麻地画满小马。画家看了,只是摇头不语,唯独一个学生,让画家连连称赞。你猜这个学生画了多少只马?一只半!一只半的马何以让画家称赞呢?画面是这样:两山相夹山谷里,跑出一只马,身后还露出一只马头。大家可能会说:“这一只半的马,算最多的吗?”当然算最多了!你想那半只马的身后是山谷,那么山谷中还有多少马啊!如果把这故事放在写作中来思考,那么这个画了一只半的马的学生的立意就可谓“新”了。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在习作中能做到中心明确,但在立意方面就较一般了。写作处在一种求实求稳的状态,想要写出立意独出心裁、出类拔萃的作文,仅仅满足于有正确的立意和相应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贵在创新,也就是立意要新。文章的立意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精神。如果没有把写作的目的弄明白,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没有意义了,再好的素材堆积在一块也不外是一盘散沙。因而立意新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先决条件,立意新,就是要求做到“明”、“奇”、“深”三点。
1.“明”。这一点是指文章立意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也就是文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热爱什么、憎恶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必须分明、不含糊。要做到“明”,在写作时要做到按照中心思想的需要到生活的海洋中撷取典型的材料,而下笔前对种种材料必须来一番裁剪,根据中心思想去冗杂、取精要。如夏衍的《包身工》,对包身工的生活,作者实地调查了几个月,知之甚多甚深,但写入文中的只是包身工一天的活动,有时写群体,有时写个体点面结合,互为补充。再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在朝鲜采访到一百多个事例,先选了十多个,后来只选了五个,最后成文时只选了三个,因为这三个事例最生动典型,最能全面地反映志愿军的精神品质。
2.“奇”。这一点是指文章要有新意和鲜明感,去除陈言老调,力争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比如说,定一个以“好人好事”为题材的作文,有的学生为了表观立意的“奇”,挖空心思去编造什么“勇救落水儿童”或“智斗蒙面歹徒”等。当然,这并不是说有新意就一定不能写一些大题材之类的,最关键是做到“文贵在真”,真是指真实。此外,老调重弹也不行,如写“同学搀扶老人过马路,年迈的外婆为我送伞,教师不辞辛苦地挑灯夜战”等,写作应做到“人无我有(题材),人有我新(角度)”。如以《心愿》为题,这个题目较活,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既可以写个体,也可以写群体。有的在细微之处表真情,如,意宏同学是从自己在劳技课上精心创作的绣花作品始终未能等到教师的光顾这一具体小事上表现“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和重视”这一主题。
3.“深”。这一点是指对素材要深入挖掘,立意要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如以写一篇记人为主的记叙文,许多学生会写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爱和良好的一面,而陈洁同学的《壮姨》则寓意较深:壮姨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她是如今商品经济大潮的产物,壮姨毫无廉耻地靠女儿做舞女过悠闲富足的生活;会毫无道理地在半夜同门卫大吵大闹,耍赖皮;会“气吞山河”地叼骂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扮一回吝啬鬼。这种举动、这种人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难找到的!此外,一些平凡的题材乍一看,看不出什么深意,然而如果交代清楚它的特定背景,其意义也就非同一般了。
可见,“明”是前提,是基础,是根本;“奇”是在“明”的基础上提纯,寻求独特;“深”是“明”和“奇”的升华,只有正确分析事物表层现象所蕴含的本质意义,文章才有力量,才能鼓舞人心。创新的立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捡起来的,而是要经过一番艰苦劳动才能得到的。作者在得到一份典型的写作素材后,还要猎取周围许多材料,联系社会现实,去粗存精,不断提升,文章的立意才会超俗,才会起到高层次的表现作用。文章立意独出心裁,出类拔萃,就在于立意“明”、“奇”、“深”。
关键词:作文教学;立意;生活;模仿;小题材;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63-02
人们常说:宁跑马拉松,也不要作文!经调查发现,当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三点:内容贫瘠,语言空乏,结构松散。笔者认为,作文就是要解决好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问题。前者要从丰富的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和撷取,后者要从课文中去学习、模仿和创新。对于前者,只要肚里有墨水、嘴上想说,便有了文章,最怕的是心如枯井,波纹不惊,那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而对于怎么写,层面很多,下文就结合教学实践过程,从作文的立意方面来谈一谈。
一、体验生活,攫取素材
写作首先要有东西可写,然后才能决定怎么写。如何做到肚里有墨水,有东西可写呢?作者一定要细心地观察、揣摩和体验生活。因为生活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写作材料。我们积极运用感官去感知世界,并认真思考、体验生活,勇于探索事物内存的奥妙,就能广泛地摄取各种有益的素材。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就是捕捉到父亲为“我”去买桔子时的那一刹间的背影,在平凡的小事中写出一个永恒主题——亲子之情;再如阿累的《一面》,把鲁迅先生的外貌特征清晰地留给了读者。试想,作者如果没有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就不可能再现鲁迅先生的精神面貌,就不能产生这样脍炙人口的文章,读者自然也不会对鲁迅的精神面貌有深刻的印象。所以说,细心观察、体验生活对写作立意是非常重要的。
二、有心模仿,广集原材
作文应立足于课文,莫忘课文。课文不仅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更是学习写作的有益样本。课文中有春夏秋冬的景色,有绿洲沙漠的特写,有城市风景、乡村场面,有各种各样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的刻画,有事物哲理的分析,有托物比拟的联想,有家庭、社会、学校的记叙,有古今科技的介绍……这一切,只要我们能做一个有心人,反复读,把它们分类分层并制作成小卡片或读书笔记,就能整理成一个自己学习写作的原材库。此外,还可以读些课本以外的书刊报和一些电台电视的报导等。
三、以微知著,捕捉小题材
在学生的作文中,常会见到一个通病,他们写作思路不够开阔,立意一般,他们不喜欢捕捉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觉得太平常、太普通、难以下笔,没有什么典型的事例表现他们的伟大之处。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寓伟大于平凡之中”。为了表现人物的伟大、异于常人的地方,许多学生就会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去编造一些大题材,尤其是政治思想性强的人和事,认为只有如此才能表明主题。如,在一次题目为《记我熟悉的一个人》写作中,有几个学生竟同时写了生活中并非真正熟悉的人,都写了闻名省内外的金融卫士──刘玲英,文中的材料均间接来自报纸或电台。究其原因,回答是刘玲英保护国家财产,勇斗歹徒,惊心动魄,用这样的题材来表明主题才好、才过瘾。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发展的时代,不乏重大的题材,然而更多的却是小题材。只要是积极健康的、生活中的趣闻乐事、成长中的烦恼忧思、平凡普通的小人物、亲情友情离别情,又何尝不可进入我们的习作范围呢?当然,在决定写什么时,应注意筛选比较、鉴别、回避,即避开陈词滥调的东西。
四、善辟蹊径,追求“明”、“奇”、“深”
笔者在作文课中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画家教了群学生。一天,画家让学生每人都在同样大小的纸上画马,看谁画得最多且最快。学生们纷纷尽其所能,在纸上密密麻麻地画满小马。画家看了,只是摇头不语,唯独一个学生,让画家连连称赞。你猜这个学生画了多少只马?一只半!一只半的马何以让画家称赞呢?画面是这样:两山相夹山谷里,跑出一只马,身后还露出一只马头。大家可能会说:“这一只半的马,算最多的吗?”当然算最多了!你想那半只马的身后是山谷,那么山谷中还有多少马啊!如果把这故事放在写作中来思考,那么这个画了一只半的马的学生的立意就可谓“新”了。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在习作中能做到中心明确,但在立意方面就较一般了。写作处在一种求实求稳的状态,想要写出立意独出心裁、出类拔萃的作文,仅仅满足于有正确的立意和相应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贵在创新,也就是立意要新。文章的立意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精神。如果没有把写作的目的弄明白,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没有意义了,再好的素材堆积在一块也不外是一盘散沙。因而立意新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先决条件,立意新,就是要求做到“明”、“奇”、“深”三点。
1.“明”。这一点是指文章立意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也就是文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热爱什么、憎恶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必须分明、不含糊。要做到“明”,在写作时要做到按照中心思想的需要到生活的海洋中撷取典型的材料,而下笔前对种种材料必须来一番裁剪,根据中心思想去冗杂、取精要。如夏衍的《包身工》,对包身工的生活,作者实地调查了几个月,知之甚多甚深,但写入文中的只是包身工一天的活动,有时写群体,有时写个体点面结合,互为补充。再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在朝鲜采访到一百多个事例,先选了十多个,后来只选了五个,最后成文时只选了三个,因为这三个事例最生动典型,最能全面地反映志愿军的精神品质。
2.“奇”。这一点是指文章要有新意和鲜明感,去除陈言老调,力争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比如说,定一个以“好人好事”为题材的作文,有的学生为了表观立意的“奇”,挖空心思去编造什么“勇救落水儿童”或“智斗蒙面歹徒”等。当然,这并不是说有新意就一定不能写一些大题材之类的,最关键是做到“文贵在真”,真是指真实。此外,老调重弹也不行,如写“同学搀扶老人过马路,年迈的外婆为我送伞,教师不辞辛苦地挑灯夜战”等,写作应做到“人无我有(题材),人有我新(角度)”。如以《心愿》为题,这个题目较活,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既可以写个体,也可以写群体。有的在细微之处表真情,如,意宏同学是从自己在劳技课上精心创作的绣花作品始终未能等到教师的光顾这一具体小事上表现“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和重视”这一主题。
3.“深”。这一点是指对素材要深入挖掘,立意要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如以写一篇记人为主的记叙文,许多学生会写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爱和良好的一面,而陈洁同学的《壮姨》则寓意较深:壮姨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她是如今商品经济大潮的产物,壮姨毫无廉耻地靠女儿做舞女过悠闲富足的生活;会毫无道理地在半夜同门卫大吵大闹,耍赖皮;会“气吞山河”地叼骂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扮一回吝啬鬼。这种举动、这种人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难找到的!此外,一些平凡的题材乍一看,看不出什么深意,然而如果交代清楚它的特定背景,其意义也就非同一般了。
可见,“明”是前提,是基础,是根本;“奇”是在“明”的基础上提纯,寻求独特;“深”是“明”和“奇”的升华,只有正确分析事物表层现象所蕴含的本质意义,文章才有力量,才能鼓舞人心。创新的立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捡起来的,而是要经过一番艰苦劳动才能得到的。作者在得到一份典型的写作素材后,还要猎取周围许多材料,联系社会现实,去粗存精,不断提升,文章的立意才会超俗,才会起到高层次的表现作用。文章立意独出心裁,出类拔萃,就在于立意“明”、“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