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设第二专业是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二专业教学已成为众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人才的特色之一,确保第二专业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各院校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对职业院校第二专业的教学特色、第二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第二专业教学的实施建议,以期提高第二专业教学实效性,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第二专业;教学特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孟彩云(1984-),女,山东德州人,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公共基础部,助理讲师。(天津 30035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80-02
当今社会,人才是企业与社会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尤其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向着“素质高、能力强”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单一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远远不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第二专业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1]这对广大院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院校早已将第二专业教学模式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而职业院校尚处于摸索阶段。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的掌握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稍差,使职业院校第二专业开设的可行性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一面。然而也有不少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开设第二专业作为辅修专业,以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宗旨而展开教学实践。本文就部分职业院校的第二专业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从第二专业开设的必要性、教学特色及问题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第二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第二专业教学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受学校专业制度的限制,学生入校后基本就是一个专业“走到底”,[2]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融合,达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而加大第二专业培养力度,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大大增加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3]使学生了解其他专业方向的知识,并系统、深入地学习到这个专业的知识体系,掌握这个专业的技能,对培养学生对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辅修第二专业能够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鼓励学生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多元化培养。
二、第二专业的教学特色
第二专业可以将学校现有的资源整合、利用,为学生提供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平台。[4]把学生主修第一专业辅修第二专业、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一个特色。
1.体现办学的多样化
针对学生基础、需求各异的现状,许多学校努力创设多样化的办班模式,打造个性化学习团体,以达到多元优质发展。职业院校是在保证学生入学第一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去开设第二专业,教学目标定位明确,即培养具有第二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不能因为第二专业的开设冲击了第一专业的教学质量。另外,要将第二专业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学生的业余时间如晚间或周末,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内有大量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因此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第二专业的学习。
2.增加学生选学的自由度
学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第二专业教学的专业设置上注重文理结合与实用性。目前,某职业院校的第二专业开设有数控加工中心、模具制造、汽车维修、维修电工、手机维修等机电类理工科专业,也有茶艺、摄影、礼仪等文科类专业,增大了学生选学的自由度,允许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第二专业去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些学生对长时间学习第一专业的厌学情绪。
3.共享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职业院校第二专业教学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实训设备和优秀的“双师型”师资为学生从准职业人迈向社会职业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职业院校第二专业以实训操作为主的理工课程与主修的第一专业往往能够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某职业院校的数控加工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学生选修了第二专业——维修电工专业,在学习第二专业时进入维修电工实训场共享教学资源,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实操,了解电工安全操作知识、电路基本原理、机床电气设备维修等等,当这些学生在数控加工操作中遇到车床线路问题时,能够结合第二专业所学知识,自己分析研究故障原因、排查线路故障,从而有效解决了第一专业实训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4.在第二专业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与高等院校第二专业教育有所区别的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可以在修完学业后获得“毕业证和技能证”的双证。这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之一。职业院校支持并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申报相应等级的技能鉴定,学生通过第二专业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技能,考核合格,可以获得第二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可,也扩大了学生毕业后的择业范围,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第二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第二专业教学中,需要不断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第二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这是目前和今后需要继续探讨与研究的课题。笔者对职业院校的第二专业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缺乏专业引导,选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第二专业的开设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5]虽然培训部门下发了第二专业招生通知,但是学生对学校其他专业的了解甚少,而提供第二专业教育的系里专业教师很少对学生的选报加以有效的指导和宣传,导致一些学生在选报第二专业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学生缺乏主动性,自己不清楚也不主动去问,选择第二专业时盲目从众,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久而久之消磨了学习的积极性。 2.第二专业学生学习表现呈现消极状态
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素质普遍较差,大多为中考或高考的落榜生,很多学生年龄小、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的耐力等,导致在第二专业课堂上出现了严重的迟到、早退、逃课等现象。
3.第二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虽然第二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该专业主要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环节,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不佳。由于第二专业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仅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把主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实践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对于第二专业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只能做到按时上课,课下很少有时间再去思考和学习第二专业的课程。
四、第二专业教育教学的实施建议
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以提高第二专业的教学质量。
1.明确第二专业的性质,改变第二专业的依附性
目前,无论是高校还是职业学校开设第二专业的目的都是让学生真正具备两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任何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都必须经过其一套独立、系统的训练学习才能获得。第二专业的依附性特点使学生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主修专业,对于辅修的第二专业则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上课听听课,考试应付过,导致毕业时,学生第二专业的知识技能远没达到要求。[5]因此,职业院校要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就应该放弃目前第二专业的依附特点和辅助性质,加大对第二专业的专业宣传力度,使学生明确辅修第二专业的长远意义。同时教师和学生对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
2.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教学秩序管理
根据学生学习自主能力差的特点,在教学管理上,应参照第一专业的教学秩序管理的办法多方协调、齐抓共管,如班主任要关注本班学生在辅修班的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或者在第二专业的班级中实施班主任负责制,解决学生在第二专业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管理部门应严格检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安排落实情况,监督、严肃课堂纪律,通过加强日常教学秩序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
3.共建教与学的激励机制
学校和任课教师要从根本上重视第二专业的学习,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建立激励机制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6]学校可以制定第二专业学生的考核奖励制度,对在学习中表现优秀、学业成绩好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要正确处理好主修专业与辅修第二专业的关系,要提高对第二专业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习方法,多花时间去思考问题,学以致用;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一味填鸭式的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实施一体化教学、理实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另外,学校要对第二专业教学进行督查评教,以阶梯式奖励的方式激励教师的教学管理更上一个水平,以确保第二专业的教学质量。
虽然第二专业教学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但笔者认为以学生为本的第二专业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二专业教学对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和使学生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才的培养需要坚持不懈地继续改进第二专业的教学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教学实效,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一流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若冰,马继刚.学分制、个性化成才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3,(5).
[2]刘仲康,司岩.企业经营战略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3]胡艳婷,杨亚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12).
[4]陈国豪,赵捧莲.第二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4,(4).
[5]王红玲.我国高校第二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6]陈瑶.临床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外医疗,2008,(6).
(责任编辑:孙晴)
关键词:第二专业;教学特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孟彩云(1984-),女,山东德州人,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公共基础部,助理讲师。(天津 30035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80-02
当今社会,人才是企业与社会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尤其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向着“素质高、能力强”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单一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远远不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第二专业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1]这对广大院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院校早已将第二专业教学模式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而职业院校尚处于摸索阶段。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的掌握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稍差,使职业院校第二专业开设的可行性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一面。然而也有不少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开设第二专业作为辅修专业,以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宗旨而展开教学实践。本文就部分职业院校的第二专业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从第二专业开设的必要性、教学特色及问题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第二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第二专业教学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受学校专业制度的限制,学生入校后基本就是一个专业“走到底”,[2]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融合,达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而加大第二专业培养力度,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大大增加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3]使学生了解其他专业方向的知识,并系统、深入地学习到这个专业的知识体系,掌握这个专业的技能,对培养学生对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辅修第二专业能够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鼓励学生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多元化培养。
二、第二专业的教学特色
第二专业可以将学校现有的资源整合、利用,为学生提供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平台。[4]把学生主修第一专业辅修第二专业、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一个特色。
1.体现办学的多样化
针对学生基础、需求各异的现状,许多学校努力创设多样化的办班模式,打造个性化学习团体,以达到多元优质发展。职业院校是在保证学生入学第一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去开设第二专业,教学目标定位明确,即培养具有第二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不能因为第二专业的开设冲击了第一专业的教学质量。另外,要将第二专业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学生的业余时间如晚间或周末,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内有大量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因此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第二专业的学习。
2.增加学生选学的自由度
学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第二专业教学的专业设置上注重文理结合与实用性。目前,某职业院校的第二专业开设有数控加工中心、模具制造、汽车维修、维修电工、手机维修等机电类理工科专业,也有茶艺、摄影、礼仪等文科类专业,增大了学生选学的自由度,允许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第二专业去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些学生对长时间学习第一专业的厌学情绪。
3.共享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职业院校第二专业教学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实训设备和优秀的“双师型”师资为学生从准职业人迈向社会职业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职业院校第二专业以实训操作为主的理工课程与主修的第一专业往往能够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某职业院校的数控加工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学生选修了第二专业——维修电工专业,在学习第二专业时进入维修电工实训场共享教学资源,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实操,了解电工安全操作知识、电路基本原理、机床电气设备维修等等,当这些学生在数控加工操作中遇到车床线路问题时,能够结合第二专业所学知识,自己分析研究故障原因、排查线路故障,从而有效解决了第一专业实训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4.在第二专业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与高等院校第二专业教育有所区别的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可以在修完学业后获得“毕业证和技能证”的双证。这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之一。职业院校支持并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申报相应等级的技能鉴定,学生通过第二专业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技能,考核合格,可以获得第二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可,也扩大了学生毕业后的择业范围,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第二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第二专业教学中,需要不断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第二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这是目前和今后需要继续探讨与研究的课题。笔者对职业院校的第二专业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缺乏专业引导,选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第二专业的开设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5]虽然培训部门下发了第二专业招生通知,但是学生对学校其他专业的了解甚少,而提供第二专业教育的系里专业教师很少对学生的选报加以有效的指导和宣传,导致一些学生在选报第二专业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学生缺乏主动性,自己不清楚也不主动去问,选择第二专业时盲目从众,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久而久之消磨了学习的积极性。 2.第二专业学生学习表现呈现消极状态
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素质普遍较差,大多为中考或高考的落榜生,很多学生年龄小、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的耐力等,导致在第二专业课堂上出现了严重的迟到、早退、逃课等现象。
3.第二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虽然第二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该专业主要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环节,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不佳。由于第二专业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仅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把主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实践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对于第二专业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只能做到按时上课,课下很少有时间再去思考和学习第二专业的课程。
四、第二专业教育教学的实施建议
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以提高第二专业的教学质量。
1.明确第二专业的性质,改变第二专业的依附性
目前,无论是高校还是职业学校开设第二专业的目的都是让学生真正具备两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任何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都必须经过其一套独立、系统的训练学习才能获得。第二专业的依附性特点使学生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主修专业,对于辅修的第二专业则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上课听听课,考试应付过,导致毕业时,学生第二专业的知识技能远没达到要求。[5]因此,职业院校要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就应该放弃目前第二专业的依附特点和辅助性质,加大对第二专业的专业宣传力度,使学生明确辅修第二专业的长远意义。同时教师和学生对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
2.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教学秩序管理
根据学生学习自主能力差的特点,在教学管理上,应参照第一专业的教学秩序管理的办法多方协调、齐抓共管,如班主任要关注本班学生在辅修班的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或者在第二专业的班级中实施班主任负责制,解决学生在第二专业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管理部门应严格检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安排落实情况,监督、严肃课堂纪律,通过加强日常教学秩序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
3.共建教与学的激励机制
学校和任课教师要从根本上重视第二专业的学习,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建立激励机制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6]学校可以制定第二专业学生的考核奖励制度,对在学习中表现优秀、学业成绩好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要正确处理好主修专业与辅修第二专业的关系,要提高对第二专业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习方法,多花时间去思考问题,学以致用;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一味填鸭式的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实施一体化教学、理实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另外,学校要对第二专业教学进行督查评教,以阶梯式奖励的方式激励教师的教学管理更上一个水平,以确保第二专业的教学质量。
虽然第二专业教学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但笔者认为以学生为本的第二专业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二专业教学对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和使学生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才的培养需要坚持不懈地继续改进第二专业的教学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教学实效,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一流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若冰,马继刚.学分制、个性化成才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3,(5).
[2]刘仲康,司岩.企业经营战略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3]胡艳婷,杨亚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12).
[4]陈国豪,赵捧莲.第二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4,(4).
[5]王红玲.我国高校第二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6]陈瑶.临床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外医疗,2008,(6).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