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日偶然读到了三国时期魏国刘邵的[ 《艺文类聚,子部》)欧阳询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赵都赋》其中:“固灵州之敞宇,而天下之雄国,南则有洪川巨渎,黄水浊河,发河积石,径拂太华,洒为九流,入于玄波,其东则有天浪水府,百川是锺,包络坤维,连薄太濛,其北则有陶林玄坛,增冰冱寒,其西则有灵丘平圃,邪接昆仑,其近则有天井句注,飞壶太行,璀错蛇累硌,属阜连冈……清漳发源浊滏汨越,汤泉涫沸,洪波漂厉,尔乃都城万雉,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甍,若翔凤之将飞,正殿俨其造天,朱櫺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结云阁於南宇,立丛台於少阳,及至暮秋涉冬,则风烈寒猛……”的壮丽景象,使我不由沉醉其中。我在文学研究中时时留意历代仁人志士对古赵文明的传承,在做《范成大集》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范成大有很深的古赵情结,于是有了如下的联想……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这个看似和赵文化毫无瓜葛的南宋士子,其实和邯郸有很深的渊源。范成大生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六月初四,正是在这一年,金兵大肆南下进犯,不仅带走了大量的财物,残害当地的百姓,还捋走了徽、钦二宗。这等奇耻大辱不仅令朱敦儒、李清照等南渡词人痛心疾首,也使得身处偏安小朝廷,目视满目疮痍的范成大时时心生忧愤。父辈们的惨痛经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凝结成了作者强烈的“恢复”情结,所以范成大励精图治希望能有所作为。终于范成大等到了乾道六年(1170),这一年经右相虞允文推荐,朝廷任命范成大为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为祈请国信使出使金国,解决河南陵寝和跪拜受书礼的问题。
一路上,范成大用诗篇、词章和游记记录了沿途的景象。他眼看着旧京的残破凋敝,伤心着中原百姓民风渐移,着装渐改,万分痛心。但是走到邯郸的时候却拥有不同的心情。在这片土地上,范成大不再叹息悲慨,面对丛台他赞叹赵武灵王的宏韬大略,走过蔺相如墓他敬佩蔺相如的胆识与谋略,更惊讶于邯郸强大的包容能力和“和合”精神。
行至丛台,范成大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丛台
凭高阅士剑如林,故国风流变古今。
袨服云仍犹左衽,丛台休恨绿芜深。
登上丛台,看着宏伟、壮阔的练兵场,看着依然短衣打扮的赵地百姓,范成大想起了曾经强大的赵国,想起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锐意改革。遥想当年,赵王在众臣们“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的惊呼中坚持改革,使得中原战将们从此摆脱了笨重的战车,建立了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增强了国家的战斗力一跃跻身“战国七雄”的行列。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曾评价说:“七雄中实行军国主义者,惟秦与赵。……商鞅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他甚至把赵武灵王盛赞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从梁启超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胡服骑射”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领导者宏大的气魄,坚定的决心和英明的决策,更意味着当地人民的开放、广博。他们不因为形式的改变而彷徨无措,而是顺应潮流在君主的带领下大步迈进强国的行列。这样的气魄是范成大一直渴求的,他希望大宋朝能够出现一位英明的君主,带领他们一统山河,而不是终日在战与不战中徘徊。
纵然是赞叹古赵的气魄,诗人心中依然是含有悲慨,从“袨服云仍犹左衽,丛台休恨绿芜深。”这两句可以看出,范成大看到当地百姓身穿异族服装除了想起胡服骑射的不同凡响之外,更多的还是对百姓的同情。在敌人的手下讨生活,必定是艰辛的,看到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状况,任何人都会感慨曾经的强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这方土地上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想到这里诗人开始期盼赵国雄风能够再现,期望孝宗能够痛下决心,像赵武灵王一样坚毅、顽强,使得中原百姓不再“忍泪牵衣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见于《州桥》,出自《范成大集》,上海古籍,2006年];使得中原百姓面对丛台的时候不再叹息台上只有“绿芜深”。
路过蔺相如墓的时候,范成大心中再次泛起了波澜,于是有了这首《蔺相如墓》
蔺相如墓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釃酒奠疏林。
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一杯水酒祭奠千古名卿蔺相如,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此刻正在进行着心灵的对话。范成大一路北上,看到沿途的衰败景象,百姓的痛苦生活,他心中的痛苦也一步步的加深。行至邯郸,面对蔺相如墓的时候,诗人忽然平静了下来,一路上的悲伤、愤慨,统统烟消云散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释放这种情绪的途径了。这里有一位卿相出使秦国,在秦国的朝堂上临危不惧,果敢、英勇的保持了和氏璧的完好无损,保持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此刻就好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范成大,更加明确了他此去金庭的目的。诗歌“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两句告诉我们,范成大要像蔺相如一样,以国家为重,为国家和君主的尊严而奋斗。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金国是不允许来使私递书信的,但是在范成大此行的任务中,还包含更改跪拜受书礼一项,而这一事项南宋孝宗又不肯将它写进国书,因此范成大必须要冒着砍头的危险递出一纸私书来完成孝宗的嘱托。蔺相如在范成大心中已经成为一种强大地精神支柱了,更是一种感召力,纵使历经千年也依然不曾消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蔺相如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个体了,他更多的代表着赵国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对民族的忠诚。
我们常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他们为了民族、家国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始終忠于自己的祖国。就说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在秦国的朝堂上,他巧妙周旋,顽强的抗争,最终保全了和氏璧的完整;我认为本身和氏璧并不值得人们如此珍视,关键在于和氏璧的完整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其后,在渑池会上面对强大的对手,蔺相如又 一次次的挫败了秦国君臣的阴谋,维持了赵国的尊严。可以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对君主的忠诚。就连脍炙人口的将相和从根本上也是在表现祖国高于一切的精神,为了国家的安定,他可以退避三舍,为了国家的稳定他可以容忍一切挑衅。
在蔺相如的墓碑前,范成大不仅仅是在缅怀一个先去的卿相,更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共鸣,他希望自己此行能够让南宋的君臣有所醒悟,哪怕是抛掉一腔热血,只要孝宗不再摇摆,妥协派不再后退,一切的牺牲都是值得的。结尾“天日应临慕蔺心”一句,是范成大的心声,他希望孝宗能够理解自己此刻的心情,希望他自己的牺牲能够引起朝廷的注意,使得君主能够正视北伐的问题。
来到赵国故地范成大心中时有起伏,变革图强、忠君爱国,这些都是范成大所期望的,与此同时他还发现了此地的另一个特征,那就是包容、和合精神。
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很多资料都写着,由于赵武灵王的改革,赵地形成了内陆农耕文化与北方畜牧文化相结合的情况,这两种文化长期交融、相互影响、互相吸纳,从而形成了包容性很强的和合精神。这些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就是百姓们不仅穿汉服,还会穿胡人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的服装。不会偏执的认为自己是中原百姓,“外夷狄而内中国”,而是“开放的与外族通婚,甚至连赵国的贵族也和少数民族通婚。如晋国封君赵襄子的母亲就是翟人之女。而从人与人之间考量,就是和谐、包容精神。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由于蔺相如成功的外交手段,使得赵国君主封蔺相如为上卿。当朝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蔺相如非常不以为然,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最后廉颇终于顿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范成大赞许这种和合精神,包容精神,所以他在刚刚步入燕赵大地的时候,看到曹操的七十二冢,幽幽的说道“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群胡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七十二冢》)无须刻意的保留,只要怀着包容的心情,一切都会变得容易起来,不用费尽心机。随后他又通过一首田园风格的诗歌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对和合精神的赞许。“金石笙篁绝代无,鼪鼯藜藿正乘除。园翁但爱城泥暖,侵早除霜种晚蔬。”(《赵故城》)在金国统治区内看惯了呼号、悲切的面孔,猛然遇到如此安详、平和的老翁是多么让人惊讶。
赵武灵王用自己的雄才大略不仅创造了战国时期强盛的赵国,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胡服骑射的改革精神,廉颇蔺相如的和合、包容精神,始终激励着后世子民。今天的邯郸人更是从全新的角度在诠释着赵文化………
参考书目:
1、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孔凡礼.范成大年谱.齐鲁书社.1985.
3、湛之.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4.
4、范成大著、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
5、《艺文类聚》 欧阳询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这个看似和赵文化毫无瓜葛的南宋士子,其实和邯郸有很深的渊源。范成大生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六月初四,正是在这一年,金兵大肆南下进犯,不仅带走了大量的财物,残害当地的百姓,还捋走了徽、钦二宗。这等奇耻大辱不仅令朱敦儒、李清照等南渡词人痛心疾首,也使得身处偏安小朝廷,目视满目疮痍的范成大时时心生忧愤。父辈们的惨痛经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凝结成了作者强烈的“恢复”情结,所以范成大励精图治希望能有所作为。终于范成大等到了乾道六年(1170),这一年经右相虞允文推荐,朝廷任命范成大为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为祈请国信使出使金国,解决河南陵寝和跪拜受书礼的问题。
一路上,范成大用诗篇、词章和游记记录了沿途的景象。他眼看着旧京的残破凋敝,伤心着中原百姓民风渐移,着装渐改,万分痛心。但是走到邯郸的时候却拥有不同的心情。在这片土地上,范成大不再叹息悲慨,面对丛台他赞叹赵武灵王的宏韬大略,走过蔺相如墓他敬佩蔺相如的胆识与谋略,更惊讶于邯郸强大的包容能力和“和合”精神。
行至丛台,范成大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丛台
凭高阅士剑如林,故国风流变古今。
袨服云仍犹左衽,丛台休恨绿芜深。
登上丛台,看着宏伟、壮阔的练兵场,看着依然短衣打扮的赵地百姓,范成大想起了曾经强大的赵国,想起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锐意改革。遥想当年,赵王在众臣们“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的惊呼中坚持改革,使得中原战将们从此摆脱了笨重的战车,建立了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增强了国家的战斗力一跃跻身“战国七雄”的行列。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曾评价说:“七雄中实行军国主义者,惟秦与赵。……商鞅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他甚至把赵武灵王盛赞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从梁启超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胡服骑射”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领导者宏大的气魄,坚定的决心和英明的决策,更意味着当地人民的开放、广博。他们不因为形式的改变而彷徨无措,而是顺应潮流在君主的带领下大步迈进强国的行列。这样的气魄是范成大一直渴求的,他希望大宋朝能够出现一位英明的君主,带领他们一统山河,而不是终日在战与不战中徘徊。
纵然是赞叹古赵的气魄,诗人心中依然是含有悲慨,从“袨服云仍犹左衽,丛台休恨绿芜深。”这两句可以看出,范成大看到当地百姓身穿异族服装除了想起胡服骑射的不同凡响之外,更多的还是对百姓的同情。在敌人的手下讨生活,必定是艰辛的,看到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状况,任何人都会感慨曾经的强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这方土地上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想到这里诗人开始期盼赵国雄风能够再现,期望孝宗能够痛下决心,像赵武灵王一样坚毅、顽强,使得中原百姓不再“忍泪牵衣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见于《州桥》,出自《范成大集》,上海古籍,2006年];使得中原百姓面对丛台的时候不再叹息台上只有“绿芜深”。
路过蔺相如墓的时候,范成大心中再次泛起了波澜,于是有了这首《蔺相如墓》
蔺相如墓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釃酒奠疏林。
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一杯水酒祭奠千古名卿蔺相如,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此刻正在进行着心灵的对话。范成大一路北上,看到沿途的衰败景象,百姓的痛苦生活,他心中的痛苦也一步步的加深。行至邯郸,面对蔺相如墓的时候,诗人忽然平静了下来,一路上的悲伤、愤慨,统统烟消云散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释放这种情绪的途径了。这里有一位卿相出使秦国,在秦国的朝堂上临危不惧,果敢、英勇的保持了和氏璧的完好无损,保持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此刻就好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范成大,更加明确了他此去金庭的目的。诗歌“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两句告诉我们,范成大要像蔺相如一样,以国家为重,为国家和君主的尊严而奋斗。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金国是不允许来使私递书信的,但是在范成大此行的任务中,还包含更改跪拜受书礼一项,而这一事项南宋孝宗又不肯将它写进国书,因此范成大必须要冒着砍头的危险递出一纸私书来完成孝宗的嘱托。蔺相如在范成大心中已经成为一种强大地精神支柱了,更是一种感召力,纵使历经千年也依然不曾消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蔺相如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个体了,他更多的代表着赵国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对民族的忠诚。
我们常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他们为了民族、家国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始終忠于自己的祖国。就说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在秦国的朝堂上,他巧妙周旋,顽强的抗争,最终保全了和氏璧的完整;我认为本身和氏璧并不值得人们如此珍视,关键在于和氏璧的完整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其后,在渑池会上面对强大的对手,蔺相如又 一次次的挫败了秦国君臣的阴谋,维持了赵国的尊严。可以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对君主的忠诚。就连脍炙人口的将相和从根本上也是在表现祖国高于一切的精神,为了国家的安定,他可以退避三舍,为了国家的稳定他可以容忍一切挑衅。
在蔺相如的墓碑前,范成大不仅仅是在缅怀一个先去的卿相,更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共鸣,他希望自己此行能够让南宋的君臣有所醒悟,哪怕是抛掉一腔热血,只要孝宗不再摇摆,妥协派不再后退,一切的牺牲都是值得的。结尾“天日应临慕蔺心”一句,是范成大的心声,他希望孝宗能够理解自己此刻的心情,希望他自己的牺牲能够引起朝廷的注意,使得君主能够正视北伐的问题。
来到赵国故地范成大心中时有起伏,变革图强、忠君爱国,这些都是范成大所期望的,与此同时他还发现了此地的另一个特征,那就是包容、和合精神。
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很多资料都写着,由于赵武灵王的改革,赵地形成了内陆农耕文化与北方畜牧文化相结合的情况,这两种文化长期交融、相互影响、互相吸纳,从而形成了包容性很强的和合精神。这些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就是百姓们不仅穿汉服,还会穿胡人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的服装。不会偏执的认为自己是中原百姓,“外夷狄而内中国”,而是“开放的与外族通婚,甚至连赵国的贵族也和少数民族通婚。如晋国封君赵襄子的母亲就是翟人之女。而从人与人之间考量,就是和谐、包容精神。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由于蔺相如成功的外交手段,使得赵国君主封蔺相如为上卿。当朝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蔺相如非常不以为然,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最后廉颇终于顿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范成大赞许这种和合精神,包容精神,所以他在刚刚步入燕赵大地的时候,看到曹操的七十二冢,幽幽的说道“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群胡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七十二冢》)无须刻意的保留,只要怀着包容的心情,一切都会变得容易起来,不用费尽心机。随后他又通过一首田园风格的诗歌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对和合精神的赞许。“金石笙篁绝代无,鼪鼯藜藿正乘除。园翁但爱城泥暖,侵早除霜种晚蔬。”(《赵故城》)在金国统治区内看惯了呼号、悲切的面孔,猛然遇到如此安详、平和的老翁是多么让人惊讶。
赵武灵王用自己的雄才大略不仅创造了战国时期强盛的赵国,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胡服骑射的改革精神,廉颇蔺相如的和合、包容精神,始终激励着后世子民。今天的邯郸人更是从全新的角度在诠释着赵文化………
参考书目:
1、范成大著、富寿荪标校.范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孔凡礼.范成大年谱.齐鲁书社.1985.
3、湛之.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4.
4、范成大著、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
5、《艺文类聚》 欧阳询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