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较为常见的一类题材是名人类文本,对于这类文本的教学,传统的教法往往是带领学生反复地去论证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人物的情感,实则不然。“言”与“意”,应是名人类课文教学的两翼。在教学中,应遵循写人叙事类文体的特征,以事为经线,用情作纬线,带领学生在真实的阅读体验中习语用文,达到“言”与“意”的同构共生。
《钱学森》一课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典型的名人类文章,展现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伟大形象。单就这篇课文而言,人物的形象十分鲜明,情感的表达也非常直接,学生基本上一读就懂。教学此类课文,笔者认为重在引导学生阅人、习语、用文及拓展。
一、阅人得“意”,与人物相识
阅人,意为观看人、观察人。关于阅人,就是要识其人、听其言、观其行。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和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高尚品德,从而使语文课发挥“立德树人”的价值。
本文的核心是钱学森的两段语言。古語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虽然钱学森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他留下的语言和他进行心灵上的对话。聚焦两段话,能很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爱祖国的不止钱学森一个科学家。但是,他爱祖国跟其他人爱祖国有什么不一样?原来,钱学森的爱国,自有别样情。
1.第一处语言:留学报国表忠心
钱学森的第一处语言,是他一个人的心理独白。对于钱学森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相距较远,但这并不妨碍学生读懂钱学森的语言。想要真正理解他说的话,必须让学生真正沉入文本,透过一字一句的品读,可以更好地明白钱学森所说话语中的深层含义。学生再来认识钱学森,就不是简单的浮于表面的“爱国主义”了。此时,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对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此为得“意”。
2.第二处语言:科学救国诉衷肠
钱学森的第二处语言,是向留学生倾诉的心声。教者通过勾连钱学森在美国的优越待遇以及回国后的艰辛条件,贴近人物语言,学生真正明白了爱国不是口号,而应落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这一点在钱学森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爱国就是留学还想着报国,爱国就是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来救国,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也是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的伟大人格,这样的教学才算是真正的得“意”与“得意”。
二、习语得“言”,与表达相逢
得“意”的语文课,在于帮助学生感知形象,体会情感。而得“言”的语文课,绝不仅仅只是了解一个人物,感受一种情感,还需要习得一种语言。因此,语文课不仅要阅人得“意”,更要习语得“言”,捕捉表达特色,关注表达方式,提升表达能力。那么,这篇文章的语言魅力在哪?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挖掘,感受语言的秘密?
1.提炼中心,明思路
在学生初读体会钱学森的第一处语言后,教师引导学生试着把一段话浓缩成一个词,即“留学报国”。至此,教学并没有停止。教师进一步归纳总结:学会读出人物语言中的核心意思,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形象,在读到这样的语言描写时,同学们首先要学会提炼中心。在接下来学习第二段人物语言时,继续引导学生试着用凝练的词来概括人物语言的核心意思。同时,这也是在培养学生读懂人物语言核心意思的能力。
2.联系背景,识环境
通过品读钱学森的第一处语言,学生初步认识了钱学森一心想要回国、报效祖国的决心,然而钱学森在留学期间所做的更多准备、更多努力学生并不知晓。想要更深入地理解他说的话,还必须把人物还原到他生活的背景中。因此,教者在这里适当地引入了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快速浏览,自由地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钱学森所说的话的深层含义,更将这一份“留学报国”的情怀落到实地。
3.关注层次,悟真情
在依次学习文中的人物语言后,非常有必要将几处语言放到一起,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异同。
例如,相同之处,那便是两段话语中都强调了一个词“祖国”,可见祖国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钱学森的心里,无论他身在何处,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祖国。又如,不同之处,学生通过比较和揣摩,深切地感悟到,第二段话的语气更强烈,心情更激动,决心也更为坚定。这些话语饱含了浓浓的深意,不去咀嚼推敲,怎会读到这层味道?
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提炼中心,联系背景,关注层次,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此为得“言”。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让我们的课堂以适合小学生悦纳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他们不断领悟语言的秘密,最终习得语言的智慧。
三、情境表达,与心灵相融
引导学生得“意”、得“言”后,我们的教学还需引入“言意兼得”的高级领域,即语言的迁移。符合“双核”特质的迁移运用,由学生学习文本句式,说出钱学森的内心话语。透过迁移,我们发现,此时的学生已经走进了钱学森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有感而发。他们情不自禁地将自己当成钱学森,想人物之所想,念人物之所念。他们的表达言意相融,无不透露着这样的情愫:他们读懂了钱学森,读懂了钱学森深埋心底的爱国情。
四、拓展延伸,与名人相交
本文最能体现钱学森精神的是人物语言,然而,文中的语言毕竟是有限的,无法折射出人物的精神全貌。教师在课文收尾部分再适当拓展几句课外的语言,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语言背景中去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无论课内课外,钱学森的语言中聚焦的就是一个词:“中国”“祖国”已经流淌在他的血液里,镌刻在他的心灵深处。同时,在学习《钱学森》一文后,教师结合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推荐学生去阅读《走近钱学森》这部著作,书中有大量的人物语言,关注语言描写,将会从文字中看到人物丰满而又鲜活的形象。
此外,教者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读一些名人传记,如《居里夫人传》《苏东坡传》等。这样分类汇总,触类旁通,在无形中慢慢地构建了一个语文微课程的雏形,从而在学生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名人印记”,将名人的精神内化为自身学习、生活的一股动力与能量,从而来缔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名人历程。
从钱学森的身上,学生知道了有一种爱国叫“留学报国”,有一种爱国叫“科学救国”。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钱学森等一大批热血青年纷纷回到国内,报效国家。他们竭尽自己的一生,为着一个梦想而奋斗,那就是我们的中国梦,这也应是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的梦。“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核心,我们语文课堂的学习之旅变成让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究、体验发现的美妙历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215128)
《钱学森》一课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典型的名人类文章,展现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伟大形象。单就这篇课文而言,人物的形象十分鲜明,情感的表达也非常直接,学生基本上一读就懂。教学此类课文,笔者认为重在引导学生阅人、习语、用文及拓展。
一、阅人得“意”,与人物相识
阅人,意为观看人、观察人。关于阅人,就是要识其人、听其言、观其行。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和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高尚品德,从而使语文课发挥“立德树人”的价值。
本文的核心是钱学森的两段语言。古語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虽然钱学森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他留下的语言和他进行心灵上的对话。聚焦两段话,能很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爱祖国的不止钱学森一个科学家。但是,他爱祖国跟其他人爱祖国有什么不一样?原来,钱学森的爱国,自有别样情。
1.第一处语言:留学报国表忠心
钱学森的第一处语言,是他一个人的心理独白。对于钱学森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相距较远,但这并不妨碍学生读懂钱学森的语言。想要真正理解他说的话,必须让学生真正沉入文本,透过一字一句的品读,可以更好地明白钱学森所说话语中的深层含义。学生再来认识钱学森,就不是简单的浮于表面的“爱国主义”了。此时,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对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此为得“意”。
2.第二处语言:科学救国诉衷肠
钱学森的第二处语言,是向留学生倾诉的心声。教者通过勾连钱学森在美国的优越待遇以及回国后的艰辛条件,贴近人物语言,学生真正明白了爱国不是口号,而应落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这一点在钱学森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爱国就是留学还想着报国,爱国就是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来救国,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也是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的伟大人格,这样的教学才算是真正的得“意”与“得意”。
二、习语得“言”,与表达相逢
得“意”的语文课,在于帮助学生感知形象,体会情感。而得“言”的语文课,绝不仅仅只是了解一个人物,感受一种情感,还需要习得一种语言。因此,语文课不仅要阅人得“意”,更要习语得“言”,捕捉表达特色,关注表达方式,提升表达能力。那么,这篇文章的语言魅力在哪?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挖掘,感受语言的秘密?
1.提炼中心,明思路
在学生初读体会钱学森的第一处语言后,教师引导学生试着把一段话浓缩成一个词,即“留学报国”。至此,教学并没有停止。教师进一步归纳总结:学会读出人物语言中的核心意思,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形象,在读到这样的语言描写时,同学们首先要学会提炼中心。在接下来学习第二段人物语言时,继续引导学生试着用凝练的词来概括人物语言的核心意思。同时,这也是在培养学生读懂人物语言核心意思的能力。
2.联系背景,识环境
通过品读钱学森的第一处语言,学生初步认识了钱学森一心想要回国、报效祖国的决心,然而钱学森在留学期间所做的更多准备、更多努力学生并不知晓。想要更深入地理解他说的话,还必须把人物还原到他生活的背景中。因此,教者在这里适当地引入了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快速浏览,自由地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钱学森所说的话的深层含义,更将这一份“留学报国”的情怀落到实地。
3.关注层次,悟真情
在依次学习文中的人物语言后,非常有必要将几处语言放到一起,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异同。
例如,相同之处,那便是两段话语中都强调了一个词“祖国”,可见祖国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钱学森的心里,无论他身在何处,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祖国。又如,不同之处,学生通过比较和揣摩,深切地感悟到,第二段话的语气更强烈,心情更激动,决心也更为坚定。这些话语饱含了浓浓的深意,不去咀嚼推敲,怎会读到这层味道?
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提炼中心,联系背景,关注层次,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此为得“言”。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让我们的课堂以适合小学生悦纳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他们不断领悟语言的秘密,最终习得语言的智慧。
三、情境表达,与心灵相融
引导学生得“意”、得“言”后,我们的教学还需引入“言意兼得”的高级领域,即语言的迁移。符合“双核”特质的迁移运用,由学生学习文本句式,说出钱学森的内心话语。透过迁移,我们发现,此时的学生已经走进了钱学森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有感而发。他们情不自禁地将自己当成钱学森,想人物之所想,念人物之所念。他们的表达言意相融,无不透露着这样的情愫:他们读懂了钱学森,读懂了钱学森深埋心底的爱国情。
四、拓展延伸,与名人相交
本文最能体现钱学森精神的是人物语言,然而,文中的语言毕竟是有限的,无法折射出人物的精神全貌。教师在课文收尾部分再适当拓展几句课外的语言,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语言背景中去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无论课内课外,钱学森的语言中聚焦的就是一个词:“中国”“祖国”已经流淌在他的血液里,镌刻在他的心灵深处。同时,在学习《钱学森》一文后,教师结合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推荐学生去阅读《走近钱学森》这部著作,书中有大量的人物语言,关注语言描写,将会从文字中看到人物丰满而又鲜活的形象。
此外,教者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读一些名人传记,如《居里夫人传》《苏东坡传》等。这样分类汇总,触类旁通,在无形中慢慢地构建了一个语文微课程的雏形,从而在学生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名人印记”,将名人的精神内化为自身学习、生活的一股动力与能量,从而来缔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名人历程。
从钱学森的身上,学生知道了有一种爱国叫“留学报国”,有一种爱国叫“科学救国”。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钱学森等一大批热血青年纷纷回到国内,报效国家。他们竭尽自己的一生,为着一个梦想而奋斗,那就是我们的中国梦,这也应是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的梦。“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核心,我们语文课堂的学习之旅变成让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究、体验发现的美妙历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2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