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最基本的细胞和学术性组织。从优秀教研室的意义和我校自动化教研室的现状出发,阐述了优秀教研室对管理制度、活动形式和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要求,给出了优秀教研室应在注重职责权利相统一、遴选优秀的负责人、建立弹性人事管理制度和加强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创新设想。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秀教研室创新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26-02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与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纽带。我省从2008年开始为认真总结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省高校教研室建设、管理与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表彰先进,激励和推动全省高校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保障作用,开展了优秀教研室的评选活动。这一举措对于我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教研室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一、我校自动化教研室的现状
我校自动化教研室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校级示范教师2人,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室。但是,该教研室的老师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单打独斗”的状态:搞科研的只顾搞科研,且未成立任何一个科研团队;搞教学的也未形成一个学科团队甚至课程团队,缺少传帮带的意识;很多年青教师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没有精力从事研究工作,固有的知识结构也无法更新,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我校自动化专业获批为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培养专业,而自动化教研室教师工程背景和经验明显缺乏,导致师资队伍中的“双师型”比例严重偏低,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专业知识积累及工程综合能力的欠缺,要么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要么实际操作能力距企业需要的“来之能战”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
我校的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类型上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从而给我校教研室的创新建设敲响了警钟。
二、优秀教研室的要求
(一)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我校虽已建立了教研室的相关管理制度,省教育厅也对优秀教研室做了具体要求,但未明确负责人和成员的职责和权力,也没有详细的任务分解安排。组织中个体作用明显,集体作用趋弱,教学活动中缺乏合作精神。原有的教研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已经严重制约教学改革的深化,优秀教研室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将制度落到实处,严格按章办事,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组织作用和协作作用。
(二)科学的活动形式
之前,我校教研室活动的行政化和工会化现象比较严重。而很少组织教学研究、课程体系改革探讨、对新教师听评课和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探索,没有发挥学术性组织应有的作用。教学研究活动必须成为教研室的基础性活动和主要工作,教师都应该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把握前沿、拓展视野、增强自己的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是大学基础任务的原则
教学是大学(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根本。高校教研室将教学与科研并重,需将教学作为头等要务。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盲目学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同时,在逐渐推行的教师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由于科研经费、项目、论文数等比较容易数字化,而教学理念、方法和艺术比较虚,难以进行数字化评价,因而科研成为衡量教师工作好坏的主要指标。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高校首先是人才培养的机构,第一责任是人才培养,开展科研工作也是为了人才培养需要而从事知识创新工作。“教学”是大学职能中居于基础和中心地位的。无论哪一层次、哪种类型的大学,培养人才始终是其首要的、根本的职能。
(四)教学与科研的相得益彰
新建地方院校的主要功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研室作为教学基层组织主要以教学任务为主,但实际上也同时承担着一定的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如果教研室不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那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也就成了无稽之谈。在教学中只有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的教师才能带来第一手的材料,才能不照本宣科,而将学生带入学术前沿。教学与科研应当相互促进,必须遵循教学与科研并重,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秀教研室的创新建设设想
(一)注重职责权利相统一
职、责、权、利相统一要求职务要实在,责任要明确,权力要恰当,利益要合理。第一,应当明确教研室负责人及所有成员的职责好义务;第二,要适当下放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权利,要有利于团队建设;第三,很多高校都已实施了绩效工资改革,要适当下放经济和奖惩权利,确保每位教师都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危机感;第四,要大力支持对外学术交流,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二)遴选优秀的负责人
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最基本的细胞和学术性组织,教研室负责人应是整个组织的灵魂人物,在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 因此,他不仅要在学术上有远见卓识和开拓精神, 能够担当学术带头人的角色,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三)建设优秀的校外实习基地平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研室在组织教学方面大多把重点放在课堂上,把理论教学看成大学教育的核心,加上考虑教育成本问题,只将很少的课时放在实验室完成,甚至几乎完全忽略了校外实习的环节。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与企业共同为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工程实践训练平台,也是“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我校在成立之初就有卓越的远见,成立了教育董事会,成员均由行业内知名企业和校友企业组成,为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与企业的共同建设,共获得了十余个省级优秀校外实习基地。2013年,由自动化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两个“卓越计划”专业共同申报成功了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南工学院—湖南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四)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是高校组织的核心细胞,具有内在的知识生产性、传递性、应用性和再生产性。一般情况,高校组织内的分工是根据知识领域来划分的,即教学和科研是由学科来划分,也由学科来联系的。因此,教研室建设应以学科为基础构建,要有长远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本科教学上,要建立培养工程硕士的目标,从而使得教学和科研进入良性循环。
(五)建设强大的兼职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几乎没有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职师资队伍满足教育部各种评估体系的相关规定的。因此,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兼职师资队伍就成了有效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为了能够顺利实施“卓越计划”,应当主要从行业和企业聘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充实教研室。
我校和所有的董事会成员单位都签订了关于聘任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作为兼职教师的协议,还为兼职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提供积极的支持。首先,配备年轻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担任兼职教师的助手,一方面为兼职教师与学校的经常性联系建立便利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年轻教师得到兼职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其次,对兼职教师承担的课程进行了灵活安排,以便兼职教师在不影响其在企业的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安排充足的时间承担校内的兼职工作;第三,提供与专职教师相当的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便于他们更好地将工程实践与工程理论带入课堂。
四、结束语
总之,优秀教研室的创新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充分调动了其作为教学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机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段蓉,朱昌平,范新南等.“卓越计划”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
[2]许四杰,宁波,郭新丽,杨红.新媒体时代高校教研室面临的挑战与转型[J].高等农业教育,2013,(2).
[3]胡建人,刘云翔.计算机专业“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J].大学教育,2013,(3).
[4]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
[责任编辑:雷艳]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秀教研室创新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26-02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与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纽带。我省从2008年开始为认真总结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省高校教研室建设、管理与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表彰先进,激励和推动全省高校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保障作用,开展了优秀教研室的评选活动。这一举措对于我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教研室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一、我校自动化教研室的现状
我校自动化教研室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校级示范教师2人,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室。但是,该教研室的老师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单打独斗”的状态:搞科研的只顾搞科研,且未成立任何一个科研团队;搞教学的也未形成一个学科团队甚至课程团队,缺少传帮带的意识;很多年青教师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没有精力从事研究工作,固有的知识结构也无法更新,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我校自动化专业获批为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培养专业,而自动化教研室教师工程背景和经验明显缺乏,导致师资队伍中的“双师型”比例严重偏低,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专业知识积累及工程综合能力的欠缺,要么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要么实际操作能力距企业需要的“来之能战”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
我校的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类型上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从而给我校教研室的创新建设敲响了警钟。
二、优秀教研室的要求
(一)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我校虽已建立了教研室的相关管理制度,省教育厅也对优秀教研室做了具体要求,但未明确负责人和成员的职责和权力,也没有详细的任务分解安排。组织中个体作用明显,集体作用趋弱,教学活动中缺乏合作精神。原有的教研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已经严重制约教学改革的深化,优秀教研室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将制度落到实处,严格按章办事,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组织作用和协作作用。
(二)科学的活动形式
之前,我校教研室活动的行政化和工会化现象比较严重。而很少组织教学研究、课程体系改革探讨、对新教师听评课和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探索,没有发挥学术性组织应有的作用。教学研究活动必须成为教研室的基础性活动和主要工作,教师都应该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把握前沿、拓展视野、增强自己的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是大学基础任务的原则
教学是大学(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根本。高校教研室将教学与科研并重,需将教学作为头等要务。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盲目学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同时,在逐渐推行的教师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由于科研经费、项目、论文数等比较容易数字化,而教学理念、方法和艺术比较虚,难以进行数字化评价,因而科研成为衡量教师工作好坏的主要指标。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高校首先是人才培养的机构,第一责任是人才培养,开展科研工作也是为了人才培养需要而从事知识创新工作。“教学”是大学职能中居于基础和中心地位的。无论哪一层次、哪种类型的大学,培养人才始终是其首要的、根本的职能。
(四)教学与科研的相得益彰
新建地方院校的主要功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研室作为教学基层组织主要以教学任务为主,但实际上也同时承担着一定的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如果教研室不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那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也就成了无稽之谈。在教学中只有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的教师才能带来第一手的材料,才能不照本宣科,而将学生带入学术前沿。教学与科研应当相互促进,必须遵循教学与科研并重,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秀教研室的创新建设设想
(一)注重职责权利相统一
职、责、权、利相统一要求职务要实在,责任要明确,权力要恰当,利益要合理。第一,应当明确教研室负责人及所有成员的职责好义务;第二,要适当下放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权利,要有利于团队建设;第三,很多高校都已实施了绩效工资改革,要适当下放经济和奖惩权利,确保每位教师都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危机感;第四,要大力支持对外学术交流,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二)遴选优秀的负责人
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最基本的细胞和学术性组织,教研室负责人应是整个组织的灵魂人物,在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 因此,他不仅要在学术上有远见卓识和开拓精神, 能够担当学术带头人的角色,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三)建设优秀的校外实习基地平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研室在组织教学方面大多把重点放在课堂上,把理论教学看成大学教育的核心,加上考虑教育成本问题,只将很少的课时放在实验室完成,甚至几乎完全忽略了校外实习的环节。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与企业共同为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工程实践训练平台,也是“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我校在成立之初就有卓越的远见,成立了教育董事会,成员均由行业内知名企业和校友企业组成,为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与企业的共同建设,共获得了十余个省级优秀校外实习基地。2013年,由自动化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两个“卓越计划”专业共同申报成功了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南工学院—湖南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四)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是高校组织的核心细胞,具有内在的知识生产性、传递性、应用性和再生产性。一般情况,高校组织内的分工是根据知识领域来划分的,即教学和科研是由学科来划分,也由学科来联系的。因此,教研室建设应以学科为基础构建,要有长远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本科教学上,要建立培养工程硕士的目标,从而使得教学和科研进入良性循环。
(五)建设强大的兼职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几乎没有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职师资队伍满足教育部各种评估体系的相关规定的。因此,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兼职师资队伍就成了有效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为了能够顺利实施“卓越计划”,应当主要从行业和企业聘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充实教研室。
我校和所有的董事会成员单位都签订了关于聘任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作为兼职教师的协议,还为兼职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提供积极的支持。首先,配备年轻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担任兼职教师的助手,一方面为兼职教师与学校的经常性联系建立便利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年轻教师得到兼职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其次,对兼职教师承担的课程进行了灵活安排,以便兼职教师在不影响其在企业的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安排充足的时间承担校内的兼职工作;第三,提供与专职教师相当的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便于他们更好地将工程实践与工程理论带入课堂。
四、结束语
总之,优秀教研室的创新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充分调动了其作为教学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机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段蓉,朱昌平,范新南等.“卓越计划”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
[2]许四杰,宁波,郭新丽,杨红.新媒体时代高校教研室面临的挑战与转型[J].高等农业教育,2013,(2).
[3]胡建人,刘云翔.计算机专业“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J].大学教育,2013,(3).
[4]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