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法治疗尿路结石探究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ers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人体水液代谢、尿石形成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尿路结石其病在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与肝、脾、肺功能相关。其形成或因生活方式不当,湿热下注;或外伤之后,久病成瘀,气滞血瘀;或秉赋不足,它病及肾,肾脏亏虚,而导致肾气不足,气化无力,结石内生,阻滞水液代谢。补肾助阳、化气利水法适用于尿路结石诸证的治疗。
  关键词 水液代谢 发病机制 补肾化气尿路结石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145
  尿路结石属中医“石淋”范畴,其病机多认为[1]“湿热下注,煎熬尿液,结为砂石”。
  关于人体水液代谢
  《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2]可见,津夜的输布和排泄是依靠脾、肺、肾等脏腑协调作用而完成的。具体而言,津液的输布需要脾、肺、肾等脏腑的作用,排泄需要肺、肾、膀胱等脏腑及口鼻、皮肤、二阴等器官共同作用。
  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其生成依赖与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功能;其输布依赖与脾之“散精”和肺之“通调”水道功能;其排泄主要通过汗、尿的排泄,以及呼吸排出水气。水液在体内升降出入,是在肾的温煦和气化蒸腾作用下,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布散与全身而环流不息。如肾的气化功能失常,脏腑功能失调,则水液代谢障碍,或聚津为痰,或水泛为饮,或小便失约,或结石形成,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形成尿路结石的病理机制
  尿路结石的病因和形成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3]显示有两种现象:一是发病率高低与地区有关,二是发病率与社会的工业化程度和生活条件有关。结合中医理论,我们认为其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素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无度,或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内蕴下焦,影响肾之气化而形成尿石。
  长期伏案笔耕,或大病久病卧床不起,或突遇外伤、手术所伤,或败精内阻;或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机失调;或五脏虚损,气虚血滞,影响气化功能,使浊尿不能排出,日久结为砂石。
  幼小先天秉赋不足,成年房劳过度,或高年久病,或妊娠产后,或脏腑久亏及肾,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化乏力,清浊泌别失司,日久结聚成石。
  由此可见,尿石一证其病在肾、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与肝脾肺功能有关,其形成或因生活方式不当,湿热下注;或外伤之后久病成瘀,气滞血瘀;或秉赋不足,它病及肾,肾脏亏虚,皆可导致肾失气化,结石内生,这才是其真正的病机所在。
  补肾法的临床应用
  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肾脏亏虚3个方面都可导致尿石一证,试就临床治疗分述如下。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症见脘腹疼痛,小腹胀满,小便频数,灼热刺痛,尿色黄赤,或尿血鲜红,或尿中挟有细小砂石排出。或有寒热、口苦、呕恶、大便秘结、舌质多红、苔黄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利湿,化气化行水,通淋排石。药用广金钱草30g,石韦15g,冬葵子12g,车前子15g,滑石30g(另包),牛膝15g,威灵仙15g,肉桂6g,生甘草6g。水煎日1剂,分2~3次口服。
  试问本为湿热一证,何以妄用肉桂辛热之品,然不犯忌乎?《本草汇》曰:“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全借其暖膀胱,助气化之力,可治热结膀胱诸症。但欲久服,其用量宜小,恐有“生热、伤阴、动血”之弊。
  临床应用时,如尿血明显者,加白茅根30g,小蓟15g,琥珀10g;疼痛剧烈者,加白芍15g,元胡15g;如发热明显,或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加双花15g,连翘15g,黄柏10g。
  砂石阻滞肾络,气血阻滞,瘀血内停,症见腰酸胀痛或刺痛,少腹胀满隐痛,痛处不移,小便滴沥不畅,尿血紫暗,反复不愈,或挟血块,舌质多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治疗活血化瘀,助阳化气,排石通淋。药用:广金钱草30g,石韦15g,冬葵子10g,车前子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王不留行10g,肉桂6g,甘草梢6g。水煎服,日1剂,分3~4次口服。
  临床应用时,如疼痛严重者,加琥珀10g,桃仁10g,红花10g,甚者可肌注度冷丁50mg,以缓解绞痛;如发热、尿频、尿急者加萹蓄15g,黄柏10g,生大黄10g,必要时配合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久病不愈,耗伤正气,累及脾肾,症见结石日久,小便不畅,少腹坠胀,尿出无力,余沥不尽,伴见面色少华,纳呆,便溏,或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沉细无力。治宜健脾温肾,助阳化气,排石溶石,药用广金钱草30g,海金砂15g,石韦10g,熟地黄12g,山药15g,山萸15g,茯苓15g,车前子10g,肉桂6g,黄芪15g,白术10g,炙甘草6g。日1剂,水煎分3~4次口服。
  临床应用时,如腰痛明显,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者,加三七粉6g(冲服),当归10g,川芎10g;如阳虚甚,畏寒肢冷者,加炮附子6g,须开水先煎,淫羊藿10g,巴戟天10g;如阴虚甚,五心烦热者,可加生地15g,女贞子12g,旱连草12g;如血尿明显,绞痛不止,排尿中断,为结石排出现象可加枳实10g,威灵仙15g,或肌注黄体酮注射液20mg,以利结石排出。
  在补肾利水,助阳化气,排石溶石原则指导下,以广金钱草、石韦、威灵仙、肉桂等药物制成消石胶囊,用于尿路结石的治療,经临床观察,治愈46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46%;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4]
  综上所述,肾阳不足、气化无力是导致尿石的病机所在,补肾助阳、化气利水法适用于治疗尿路结石诸证型。临床上只要审证求因,灵活运用,可产生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5.
  2 傅贞亮.内经讲义.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3.
  3 王永焱,栗德林.今日中医内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65.
  4 董永军,景秀珍,杨楠,等.消石胶囊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6):350-35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本组20例22眼均行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结果:20例均无复发,外观明显改善,疗效稳定。结论: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種安全、有效、前景广阔的方法。  关键词 羊膜移植 结膜疾病 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115    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    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料,而资料的来源可以通过病人本身或者病人的家属及对病人有重要影响的人而获得。病人及其家属是护士直接接触的对象,所以护士在进行评估的同时就可以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护理评估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观察法,交谈法和体检法三种最常用的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法,
摘要目的:通过对输卵管通液治疗病人的护理,使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人,达到早日受孕的目的。方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人,尤其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行输卵管疏通的病人,术后在月经干净3~7天进行输卵管通液治疗,通过精心的护理,使输卵管通液治疗病人,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输卵管通液治疗,大大地提高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人受孕的成功率,临床上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输卵管通液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护
中医药治疗宫外孕32例李善霞广西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南宁市园湖路2号关键词宫外孕;瘕;中医药疗法宫外孕属急腹症范畴,病势猛,病情急,有很大的危险性,但也有病程演变缓慢的情况,是妇产
摘 要 目的:探讨膀胱俞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8月~2009年7月收集的10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臀部肌注。分析比较两组排尿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俞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可靠,值
摘 要 目的:介绍采用超声引导无水酒精瘤内注射疗法(PEIT)对1例反复复发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成功进行38次治疗的体会。方法:在二维超声的引导下,38次对同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PEIT治疗。结果:反复38次PEIT治疗均成功,无出血、胆瘘、空腔脏器损伤等情况发生,注射癌灶治疗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醉酒样表现,后逐次减轻,术后24小时出院,术后定期行超声检查和(或)CT扫描可见癌灶有钙化、缩小、消失、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