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形结合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利用这种思想方法深刻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数形结合,能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地思考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
一、感知数与形的结合
直尺对于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此,我们可以把直尺抽象为数尺,把数学上的数有规律有方向地进行排列,使生活中的数能在直观的数尺上形象地表示出来,并将数与位置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数的大小、顺序以及数列的规律。
上面的数线与数轴的不同之处在于数线没有画出方向,它们两者不但能够比较数的大小,而且把数与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即任意两个点之间都存在着无数个点,也就是说任意两个数之间都有无数个数。
另外,数轴不但看起来直观,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把运算直观形象化。数轴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一个重要方法。利用数轴,找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让数与数轴这个“形”,紧密融合在一起。
例如,教学《负数》时,由于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只是初步的认识了负数,还没有深入的学习负数的意义,因此学生在总结比较的方法时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比较困难。当文字的表述有困难时,利用数轴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对于每一个负数,数轴上都有唯一确定的点与它对应,因此,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是通过这两个负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关系进行的。借助数轴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大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知道在数轴上越往右这个数越大,越往左这个数就越小。这节课还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
在数轴上找出小于-5大于-1的负数,以及能找出几个,这个练习借助数轴,让抽象的“负数”变得具体而形象,使学生容易接受并理解。
二、在公式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通过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掌握了求长方形的周长有三种方法:①长+宽+长+宽;②长×2+宽×2;③(长+宽)×2。但在练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第三种方法还没有形象上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公式的表面上,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在做习题时应用得比较少。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建立“形”的认识。例如,设计用摆小棒的方法介绍第三种求周长的方法,再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形象的看出长方形是由两条长和两条宽组成,即两组的长加宽,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第三种的方法。
此外,在学生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道题:用4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周长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周长为整厘米数)?学生按照题目的意思,先想有几种拼法?再想拼好后长和宽各是多少?与同位合作,并根据老师的提示拼出了两种图形。
面对上面的探究过程,老师有意识地把“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在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图形,把公式这种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树立起数形相结合的观点,提高主动运用的意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是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数学修养与解题能力。
三、利用线段图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
“线段图”是理解抽象数量关系的形象、可视化工具,对于任教多年的老师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以前旧教材的编排是非常重视线段图的教学,而往后多数学生忽视了分析题意,线段图慢慢地给学生所弃用,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题意在小学阶段也用得少。但是线段图作为理解数量关系的工具,我们不能忽视。
例如,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走80千米,1.5小时后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直观的线段图可以使数量关系“甲车行的路程+乙车行的路程=两地距离”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数形结合思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而且对如何用数学起到示范的作用,能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題,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莉.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2011(08).
作者简介
周广军,大专学历,一级教师,从教35年,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
一、感知数与形的结合
直尺对于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此,我们可以把直尺抽象为数尺,把数学上的数有规律有方向地进行排列,使生活中的数能在直观的数尺上形象地表示出来,并将数与位置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数的大小、顺序以及数列的规律。
上面的数线与数轴的不同之处在于数线没有画出方向,它们两者不但能够比较数的大小,而且把数与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即任意两个点之间都存在着无数个点,也就是说任意两个数之间都有无数个数。
另外,数轴不但看起来直观,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把运算直观形象化。数轴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一个重要方法。利用数轴,找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让数与数轴这个“形”,紧密融合在一起。
例如,教学《负数》时,由于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只是初步的认识了负数,还没有深入的学习负数的意义,因此学生在总结比较的方法时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比较困难。当文字的表述有困难时,利用数轴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对于每一个负数,数轴上都有唯一确定的点与它对应,因此,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是通过这两个负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关系进行的。借助数轴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大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知道在数轴上越往右这个数越大,越往左这个数就越小。这节课还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
在数轴上找出小于-5大于-1的负数,以及能找出几个,这个练习借助数轴,让抽象的“负数”变得具体而形象,使学生容易接受并理解。
二、在公式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通过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掌握了求长方形的周长有三种方法:①长+宽+长+宽;②长×2+宽×2;③(长+宽)×2。但在练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第三种方法还没有形象上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公式的表面上,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在做习题时应用得比较少。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建立“形”的认识。例如,设计用摆小棒的方法介绍第三种求周长的方法,再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形象的看出长方形是由两条长和两条宽组成,即两组的长加宽,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第三种的方法。
此外,在学生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道题:用4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周长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周长为整厘米数)?学生按照题目的意思,先想有几种拼法?再想拼好后长和宽各是多少?与同位合作,并根据老师的提示拼出了两种图形。
面对上面的探究过程,老师有意识地把“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在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图形,把公式这种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树立起数形相结合的观点,提高主动运用的意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是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质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数学修养与解题能力。
三、利用线段图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
“线段图”是理解抽象数量关系的形象、可视化工具,对于任教多年的老师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以前旧教材的编排是非常重视线段图的教学,而往后多数学生忽视了分析题意,线段图慢慢地给学生所弃用,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题意在小学阶段也用得少。但是线段图作为理解数量关系的工具,我们不能忽视。
例如,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走80千米,1.5小时后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直观的线段图可以使数量关系“甲车行的路程+乙车行的路程=两地距离”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数形结合思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而且对如何用数学起到示范的作用,能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題,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莉.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2011(08).
作者简介
周广军,大专学历,一级教师,从教35年,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