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技能。语文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充满智慧的问题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语文教学要注意提问的艺术,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问艺术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要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提问是教师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巧问的精髓在于“问在此而意在彼”,这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而空泛、难度大的问题,或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尽量少问,不问。要善于把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加以归纳整理,抓住要害,重点突破。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
一、抓住突破口,设置问题的障碍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如我教《故都的秋》一文,就抓住“清、静、悲凉”这一“文眼”为切入点,设置以下练习:
①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同学们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本文这个“眼”
②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这个“眼”?
③有几幅画面,并用四个字给每幅画起个名。
④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心中的北国的秋为什么“清、静、悲凉”?
这几个问题都是围绕着“文眼”设计的,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深刻理解课文蕴涵的深意。
二、注意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讲究波澜起伏,设置问题也要悬念、意外等,这引起读者一种好奇心。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学过程中调整设问的序列,使学生明白构思的妙处,疑难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如《项链》一文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此问题太难太大,一提出,学生默然。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问道:“路瓦栽夫人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很快答道:“是一个追求享受,梦想过上豪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我紧设一问:“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怎样?”学生答:“当时的法国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的豪华奢侈、讲排场、爱虚荣之风盛行。” 这样,就把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解决了。
有一位骨干教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解释“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之意。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我执教《囚绿记》时,就是这样设计问题的:首先,就“标题”提问,“囚”、“绿”、“囚绿”的字面意义和书面意义分别是什么?其次,要学生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前后又写些什么;接着,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喜欢绿的语段,自由朗读;最后,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绿进而要囚住绿,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一个难的大问题,进而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使他们觉得问题的解决是可望而又可及的,既不因问题过难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因问题过于简单而导致学生骄傲自满,滋生思维惰性。这样有序地设计问题,有助于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
此外,提问要适量,有启发性,不能随意超出教学内容。提问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等等。提问既要科学,又要艺术,教师教得称心,学生学得如意。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俗话说:学问学问,不仅要学,而且也要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很多时候都不能主动的把问题提出来,这时,就需要老师运用提问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疑惑。
参考文献:
①孟献华《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
②王耀平《课堂提问的“是“与”“非”》(《语文教学通讯》2009.3)
③李思杰《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艺术浅谈》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问艺术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要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提问是教师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巧问的精髓在于“问在此而意在彼”,这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而空泛、难度大的问题,或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尽量少问,不问。要善于把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加以归纳整理,抓住要害,重点突破。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
一、抓住突破口,设置问题的障碍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如我教《故都的秋》一文,就抓住“清、静、悲凉”这一“文眼”为切入点,设置以下练习:
①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同学们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本文这个“眼”
②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这个“眼”?
③有几幅画面,并用四个字给每幅画起个名。
④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心中的北国的秋为什么“清、静、悲凉”?
这几个问题都是围绕着“文眼”设计的,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深刻理解课文蕴涵的深意。
二、注意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讲究波澜起伏,设置问题也要悬念、意外等,这引起读者一种好奇心。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学过程中调整设问的序列,使学生明白构思的妙处,疑难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如《项链》一文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此问题太难太大,一提出,学生默然。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问道:“路瓦栽夫人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很快答道:“是一个追求享受,梦想过上豪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我紧设一问:“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怎样?”学生答:“当时的法国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的豪华奢侈、讲排场、爱虚荣之风盛行。” 这样,就把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解决了。
有一位骨干教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解释“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之意。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我执教《囚绿记》时,就是这样设计问题的:首先,就“标题”提问,“囚”、“绿”、“囚绿”的字面意义和书面意义分别是什么?其次,要学生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前后又写些什么;接着,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喜欢绿的语段,自由朗读;最后,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绿进而要囚住绿,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一个难的大问题,进而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使他们觉得问题的解决是可望而又可及的,既不因问题过难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因问题过于简单而导致学生骄傲自满,滋生思维惰性。这样有序地设计问题,有助于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
此外,提问要适量,有启发性,不能随意超出教学内容。提问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等等。提问既要科学,又要艺术,教师教得称心,学生学得如意。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俗话说:学问学问,不仅要学,而且也要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很多时候都不能主动的把问题提出来,这时,就需要老师运用提问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疑惑。
参考文献:
①孟献华《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
②王耀平《课堂提问的“是“与”“非”》(《语文教学通讯》2009.3)
③李思杰《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艺术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