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過分析对新能源汽车的人才需求及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建设新能源汽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指导思想,从课程建设、综合性实践教学及创新性实践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新能源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原则,该课题的研究对高校实践教学平台搭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demand for new energy vehicle talent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he necessity and guiding ideology of new energy vehicle practice teaching are proposed, and the principles of new energy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and innovative practice teaching, The research of this topic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研究
Key words: new energy vehicle engineering;practice teaching;platform;research
中图分类号:U46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9-0237-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19)》显示,2018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27亿辆,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065.3万吨,其排放的NOX和PM超过90%,HC和CO超过80%。因此,应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中明确到高校等研究单位应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我校与2018年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基础上开始规划新能源汽车专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雏形渐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平台,以期与其他高校共同探讨进步。
1 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平台的必要性
构建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适应新形势下汽车行业和汽车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重新要求。原有的人才培养速度明显落后于产业发展需要,相关汽车行业急需兼具扎实理论功底和熟练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2]
①规划合理的新能源汽车实践基地,为开展新能源汽车专业奠定基础,必将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能源汽车服务领域岗位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②建设科学的新能源汽车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岗后的技能、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③新能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定位明确的新能源汽车工程实践教育可以提升汽车专业的发展内涵、增强办学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发挥专业介绍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为高校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④通过实践教学可以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在实践项目开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可以提升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打造一支在行业有较大影响、素质强的高水平新能源汽车研究教学师资团队。
因此,本着行业亟需、高校发展、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需求。建立面向供求端的符合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平台,摆在了高校及教育管理者面前。
2 建设新能源实践教学平台目标设定与指导思想
2018年我校入选为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本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建高水平城市大学”的指导思想,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多元化人才工程培养模式。新能源汽车工程隶属于智能制造学院,本学院从开发和培养学生工程技术理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角度来看,对新能源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课程建设团队先后到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东风等多家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实地调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整车销售店及售后服务公司、保险公司及二手车市场对人才需求进行数据收集;走访了在新能源专业有着丰富办学经验的多所高校,例如辽宁工业大学、中北大学。结合自身学校发展水平扬长避短,确定了符合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配套相适宜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以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板块,以专业特色课程为拓展板块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具体如下: ①专业基础课方面。主要沿用工科专业基础课特色,包括传统汽车结构课程、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新能源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性能检测等课程,为今后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专业核心课程方面。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三纵三横”模式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体现在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技术、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等。
③在专业特色课方面。该课程体系属于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汽车营销、汽车评估、汽车设计等专业方向课程安排及相应实践环节配套,以此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必然要与相关课程配套,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应整合及优化实验系统,建设具有综合功能、创新条件和开放机制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达到专业实验自主化,项目实践兴趣化,工程实践实战化的建设目标[3]。
3 新能汽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组织架构
通过调研,发现许多普通高校的新能源建设正处在实践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实践师资力量有待提升,课程建设缺少顶层设计及可供参考的专业材料,实践中心缺少系统规划,设备不充足。因此在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建设上,重点强调了实践教学的符合性、综合性、创新型3个原则,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4]。
3.1 实践教学的符合性原则
对于理工科专业课程如果没有相应的实践环节,一味的理论教学,教学成果收益甚微。因此,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了以汽车基础课程为公共要求的汽车构造和新能源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此加深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将这几门课程的课内实验改造成为新的汽车基础技术实习可以到达整合实验资源、综合学科知识的目的,采取由专业方向设置实践环节的方式,尽可能做到校内外同步进行,这样可以极大的弥补校内条件有限、脱离生产实际的缺陷。校内无法做到实体实验可以采用模拟仿真形式,通过校外部分的真实实践做到验证的目的。经过几年的研究总结,高校对专业课程大纲的要求必須有实践环节的设置,可以实现研学互补达到共赢[5]。
3.2 实践教学的综合设计性原则
实践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运用实践的有效路径。因此在实践教学课程中要重点体现综合设计性实验,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至少要有一项综合设计性实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新能源汽车服务类专业为主要内容的理论课程如新能源汽车物流工程概论、新能源汽车服务工程概论、运筹学等理论课程,则是以新能源汽车服务工程实习作为配套实践环节,目的是通过校企协同合作的方式通过企业参观、调研、讲座等形式了解专业研究内容,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方面大致铺设3个方向,但是不可能做到一门课对应一门实践课程。因此采取由专业方向设置实践环节的方式,尽可能做到校内外同步进行,这样可以极大的弥补校内条件有限、脱离生产实际的缺陷。
3.3 实践教学的创新创造性原则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精神,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高校教师亟需解决的新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尤其是科技创新设计交叉学科的融合,如果对所学知识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空有积极性是不可能出成果的。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参加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等科技创新大赛,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汽车结构、汽车理论、汽车电子、项目管理、成本分析等专业知识并加入创新性的发挥完成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的实现,激发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创新热情。通过每年学校推出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等科研项目,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在本科阶段就参与到企业或老师的科研项目当中,一批具有科研攻关精神的优秀人才从这当中迅速成长起来。通过具有一定创新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都对自己的所学萌发创新思维,真正达到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的要求[6]。
4 总结
通过近两年的初步探索,我校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与整体架构按照上述原则,并在学校及社会大力支持与协作下正在顺利进行,通过专家评估和同行互评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目前专业建设一班人在总结经验,积极完善,力争在未来四年期间使其成为国家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并成为市级及全国的品牌专业。
参考文献:
[1]陈雪梅,高振海,管欣.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与实践[J].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ETT).2010:68-70.
[2]马其华.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107-110.
[3]穆林.新工科背景下能源与动力类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增刊1):17-19.
[4]唐葆君.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水平分析与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10.
[5]申彩英.新能源汽车工程方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05-107.
[6]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PPT).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王峰.新工科背景下的科研反哺教学模式探索[J].课程教学,2019(11):118-119.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demand for new energy vehicle talent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he necessity and guiding ideology of new energy vehicle practice teaching are proposed, and the principles of new energy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and innovative practice teaching, The research of this topic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研究
Key words: new energy vehicle engineering;practice teaching;platform;research
中图分类号:U46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9-0237-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19)》显示,2018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27亿辆,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065.3万吨,其排放的NOX和PM超过90%,HC和CO超过80%。因此,应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中明确到高校等研究单位应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我校与2018年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基础上开始规划新能源汽车专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雏形渐显。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平台,以期与其他高校共同探讨进步。
1 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平台的必要性
构建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适应新形势下汽车行业和汽车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重新要求。原有的人才培养速度明显落后于产业发展需要,相关汽车行业急需兼具扎实理论功底和熟练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2]
①规划合理的新能源汽车实践基地,为开展新能源汽车专业奠定基础,必将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能源汽车服务领域岗位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②建设科学的新能源汽车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岗后的技能、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③新能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定位明确的新能源汽车工程实践教育可以提升汽车专业的发展内涵、增强办学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发挥专业介绍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为高校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④通过实践教学可以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在实践项目开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可以提升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打造一支在行业有较大影响、素质强的高水平新能源汽车研究教学师资团队。
因此,本着行业亟需、高校发展、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需求。建立面向供求端的符合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平台,摆在了高校及教育管理者面前。
2 建设新能源实践教学平台目标设定与指导思想
2018年我校入选为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本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建高水平城市大学”的指导思想,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多元化人才工程培养模式。新能源汽车工程隶属于智能制造学院,本学院从开发和培养学生工程技术理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角度来看,对新能源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课程建设团队先后到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东风等多家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实地调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整车销售店及售后服务公司、保险公司及二手车市场对人才需求进行数据收集;走访了在新能源专业有着丰富办学经验的多所高校,例如辽宁工业大学、中北大学。结合自身学校发展水平扬长避短,确定了符合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配套相适宜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以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板块,以专业特色课程为拓展板块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具体如下: ①专业基础课方面。主要沿用工科专业基础课特色,包括传统汽车结构课程、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新能源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性能检测等课程,为今后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专业核心课程方面。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三纵三横”模式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体现在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技术、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等。
③在专业特色课方面。该课程体系属于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汽车营销、汽车评估、汽车设计等专业方向课程安排及相应实践环节配套,以此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必然要与相关课程配套,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应整合及优化实验系统,建设具有综合功能、创新条件和开放机制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达到专业实验自主化,项目实践兴趣化,工程实践实战化的建设目标[3]。
3 新能汽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组织架构
通过调研,发现许多普通高校的新能源建设正处在实践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实践师资力量有待提升,课程建设缺少顶层设计及可供参考的专业材料,实践中心缺少系统规划,设备不充足。因此在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建设上,重点强调了实践教学的符合性、综合性、创新型3个原则,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4]。
3.1 实践教学的符合性原则
对于理工科专业课程如果没有相应的实践环节,一味的理论教学,教学成果收益甚微。因此,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了以汽车基础课程为公共要求的汽车构造和新能源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此加深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将这几门课程的课内实验改造成为新的汽车基础技术实习可以到达整合实验资源、综合学科知识的目的,采取由专业方向设置实践环节的方式,尽可能做到校内外同步进行,这样可以极大的弥补校内条件有限、脱离生产实际的缺陷。校内无法做到实体实验可以采用模拟仿真形式,通过校外部分的真实实践做到验证的目的。经过几年的研究总结,高校对专业课程大纲的要求必須有实践环节的设置,可以实现研学互补达到共赢[5]。
3.2 实践教学的综合设计性原则
实践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运用实践的有效路径。因此在实践教学课程中要重点体现综合设计性实验,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至少要有一项综合设计性实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新能源汽车服务类专业为主要内容的理论课程如新能源汽车物流工程概论、新能源汽车服务工程概论、运筹学等理论课程,则是以新能源汽车服务工程实习作为配套实践环节,目的是通过校企协同合作的方式通过企业参观、调研、讲座等形式了解专业研究内容,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方面大致铺设3个方向,但是不可能做到一门课对应一门实践课程。因此采取由专业方向设置实践环节的方式,尽可能做到校内外同步进行,这样可以极大的弥补校内条件有限、脱离生产实际的缺陷。
3.3 实践教学的创新创造性原则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精神,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高校教师亟需解决的新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尤其是科技创新设计交叉学科的融合,如果对所学知识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空有积极性是不可能出成果的。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参加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等科技创新大赛,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汽车结构、汽车理论、汽车电子、项目管理、成本分析等专业知识并加入创新性的发挥完成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的实现,激发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创新热情。通过每年学校推出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等科研项目,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在本科阶段就参与到企业或老师的科研项目当中,一批具有科研攻关精神的优秀人才从这当中迅速成长起来。通过具有一定创新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都对自己的所学萌发创新思维,真正达到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的要求[6]。
4 总结
通过近两年的初步探索,我校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与整体架构按照上述原则,并在学校及社会大力支持与协作下正在顺利进行,通过专家评估和同行互评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目前专业建设一班人在总结经验,积极完善,力争在未来四年期间使其成为国家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并成为市级及全国的品牌专业。
参考文献:
[1]陈雪梅,高振海,管欣.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与实践[J].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ETT).2010:68-70.
[2]马其华.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107-110.
[3]穆林.新工科背景下能源与动力类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增刊1):17-19.
[4]唐葆君.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水平分析与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10.
[5]申彩英.新能源汽车工程方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05-107.
[6]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PPT).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王峰.新工科背景下的科研反哺教学模式探索[J].课程教学,2019(1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