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仿写能力、想象能力等几方面的系统训练,让阅读教学为写作铺路搭桥,让学生在读中学写,使读写互相促进,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作文能力 语言积累 口语表达 模仿能 想象力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阅读是为写作打基础。”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阅读教学不注重书面语言的训练,不研究如何表达,到了作文课却一味强调学生的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这样的要求怎么可能达到?表达依赖于积累,作文离不开阅读,千万不能在阅读课上不管写作,在作文课上不联系阅读。只有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堂作文教学相结合,在读中学写,使读写互促,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提高。
一、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表达的方式主要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就是说话,书面表达就是作文。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积累只能靠阅读教学来完成。因为作文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作文课主要用来练习表达。如果到了要用的时候才来学习语言,才来教写作技巧,显然为时已晚。语言本身是有前进路线的,从字到词、句和段,再进入篇章,这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是学不到这些系统的知识的,他们只能从阅读教学中逐步获得。因此,要写好作文,必须大量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教学生识字,积累词语,掌握各种句型、句式,熟悉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因此,阅读教学应当始终瞄准语言,把教学重点放在研究文章的表达上,教学流程设计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样,才能为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讲说和指点过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育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规格练习。”此话充分强调了“讲”后的“练”对形成技能的必要性。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先把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内容用口头语言简单表述出来。这种方法是低年级常用的基本训练方法,同时也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把听说和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我手写我口”。
三、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要有个性,要让学生自由表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具体路径就是大量阅读、学习经典文章,储全大量的规范表达技巧,并逐步内化迁移,也就是模仿。模仿,千变万化,绝不简单。模仿的最佳源泉就是教材中的一些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它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对文章中作家个性化语言的品味,除了结合语境细细揣摩之外,还可以进行仿写。大量的形式仿写构成意义集合,有利于学生把握言语运用的本质和规律。言语形式的仿写包括句式仿写与段落仿写。句段仿写的理想状态为:初仿,不脱离课文语境,在课文语境中进行言语实践,深化文本理解与言语感悟;二仿,迁移到课外,以所仿句式、段式表现生活情境,达到运用的目的。
四、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提高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课本教材对学生展开想象训练,这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提供学生的写作源泉;更主要的是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是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一条理想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说写训练,主要有这几种方式:①填补空白。如《最后一头战象》中有这样一句话:“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战象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文字以《嘎羧告别村寨》为题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嘎羧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展开想象,来表现嘎羧的善良。②补充扩展。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饱经风霜”一词。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那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根据提供的开头用几句话写出来。这个练习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又让学生进行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③延伸拓展。如《凡卡》一文结尾写道:“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问:凡卡甜蜜的希望能实现吗?他最终的结局将会是怎样的?课文却没有写出。可让学生想象:凡卡的信爷爷收到没有?凡卡后来的遭遇如何?续写《凡卡的命运》一文。④故事改写。把古诗译写成现代汉语散文。如学习古诗《塞下曲》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对主人公李将军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改为一篇传奇故事。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作文能力 语言积累 口语表达 模仿能 想象力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阅读是为写作打基础。”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阅读教学不注重书面语言的训练,不研究如何表达,到了作文课却一味强调学生的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这样的要求怎么可能达到?表达依赖于积累,作文离不开阅读,千万不能在阅读课上不管写作,在作文课上不联系阅读。只有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堂作文教学相结合,在读中学写,使读写互促,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提高。
一、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表达的方式主要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就是说话,书面表达就是作文。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积累只能靠阅读教学来完成。因为作文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作文课主要用来练习表达。如果到了要用的时候才来学习语言,才来教写作技巧,显然为时已晚。语言本身是有前进路线的,从字到词、句和段,再进入篇章,这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是学不到这些系统的知识的,他们只能从阅读教学中逐步获得。因此,要写好作文,必须大量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教学生识字,积累词语,掌握各种句型、句式,熟悉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因此,阅读教学应当始终瞄准语言,把教学重点放在研究文章的表达上,教学流程设计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样,才能为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讲说和指点过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育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规格练习。”此话充分强调了“讲”后的“练”对形成技能的必要性。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先把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内容用口头语言简单表述出来。这种方法是低年级常用的基本训练方法,同时也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把听说和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我手写我口”。
三、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要有个性,要让学生自由表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具体路径就是大量阅读、学习经典文章,储全大量的规范表达技巧,并逐步内化迁移,也就是模仿。模仿,千变万化,绝不简单。模仿的最佳源泉就是教材中的一些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它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对文章中作家个性化语言的品味,除了结合语境细细揣摩之外,还可以进行仿写。大量的形式仿写构成意义集合,有利于学生把握言语运用的本质和规律。言语形式的仿写包括句式仿写与段落仿写。句段仿写的理想状态为:初仿,不脱离课文语境,在课文语境中进行言语实践,深化文本理解与言语感悟;二仿,迁移到课外,以所仿句式、段式表现生活情境,达到运用的目的。
四、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提高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课本教材对学生展开想象训练,这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提供学生的写作源泉;更主要的是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是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一条理想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说写训练,主要有这几种方式:①填补空白。如《最后一头战象》中有这样一句话:“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战象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文字以《嘎羧告别村寨》为题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嘎羧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展开想象,来表现嘎羧的善良。②补充扩展。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饱经风霜”一词。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那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根据提供的开头用几句话写出来。这个练习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又让学生进行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③延伸拓展。如《凡卡》一文结尾写道:“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问:凡卡甜蜜的希望能实现吗?他最终的结局将会是怎样的?课文却没有写出。可让学生想象:凡卡的信爷爷收到没有?凡卡后来的遭遇如何?续写《凡卡的命运》一文。④故事改写。把古诗译写成现代汉语散文。如学习古诗《塞下曲》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对主人公李将军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改为一篇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