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005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果仅仅为了“读”而“读”,是“假读”,是形式化的无效的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课堂朗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怎样才能让朗读更科学,更有效?下面我将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有些课堂上教师让男生女生轮流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2.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将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語言的内蕴。常听一些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3.重读轻阅,只读不思
  阅读情感是建立在读者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在“以读为本”的强势介入下,语文课不知不觉又陷入一种新的误区:重读轻阅,只读不思。教师常常不遗余力,采用个别读、轻读、对读、轮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唯独缺少对文本内容的咀嚼、敲打。因此,学生的读书仅是在语言文字表面滑行,游离于文本之外,朗读自然成了一种摆设,抑或是包装课堂的一种行头。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恰当发挥范读的作用
  教师精彩的范读,能够很快地使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角色,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仿读的对象,从而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有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真是一株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真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株”,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株”、“两株”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2.制定准确的朗读目标,读出层次
  读不是乱读、滥读,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如果是个别朗读,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如果是集体朗读,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在上《观潮》时,在品读“3、4自然段描写潮水的语句”时先让学生练习读正确,对于个别字词的发音指导到位;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抓住 “人声鼎沸”、“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等关键字眼,边品味,边朗读;最后引导学生带上动作表演读。指导学生每次朗读有层次,有目的:一读理解词语,二读体会潮的壮观,三读把人们带入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创设了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不愿意读到读出了味,读得意犹未尽,就这样用读的方式把对课文的理解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把学生带入了语言文字的佳境,
  3、品读感悟
  朗读指导更应注重对文章意蕴的感悟和内涵的挖掘。我在上《猫》的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猫的性格写具体的?这些矛盾的词语作者为什么能把它们用在一起?两者之间用什么词把它们连接起来?让学生找出来,体会老舍爷爷用词的准确性。然后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在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学生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同学们通过朗读揣摩,从老舍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有效的朗读教学,能使学生从中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良好的朗读习惯,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为学生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更帮助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其他文献
一、把握时机,让“讨论”畅所欲言  (一)在意见分歧处展开讨论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常常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思维真实性的表现。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错误想法,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勤于思考,这时组织学生讨论成为必要。  (二)在出现差错时展开讨论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程度不同,对一个学习内容常常是部分学生已经掌握,部分
期刊
[内容摘要]英语口语向来是学生攻克英语的难关,如何找到一个有效途径是教师多年研究的课题。把微课引入英语口语教学中,真正做到语言的情境化,使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现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我的微信公众号传播微课,学生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学生可以现场模仿;而且可以通过微信群、英语趣配音等APP软件传播自己的口语视频,在网络社区与其他学友进行交流。  [关键词]微课 微信公众号 微信群 英语趣配音
期刊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对汉语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受多种因素制约。在当今这个正在迅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必须要重视,更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育。  我认为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  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  今天,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育领域,多媒体网络课件、多媒体数据库、视频点播、视频广播、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等纷纷闪亮登场,教育领域进
期刊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字呢?我认为,识字教学,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汉字结构规律,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趣味教学中轻松、快乐地识字。通过实践,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下:  一、创设教学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
期刊
[内容摘要]幼儿舞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是促进儿童社会化成长的精神食粮,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舞蹈教学、审美能力、音乐形象、教育资源  根据素质教育的需求,人们对幼儿园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在幼儿园中让孩子从事幼儿舞蹈课学习的家长也越来越多,所以幼儿园在幼儿舞蹈课教育方面应该进行改革与优化,从而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  舞蹈是幼儿喜爱的活动。
期刊
学情分析:本课主要介绍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大本钟、海德公园、塔桥 这四处英国著名的建筑。通过介绍,使学生更多的了解英国文化、旅游景点、风土人情等,给学生构造了美丽的英国画面,也能使我们联想到用形容词描述其他的事物,或者通过描述来猜测是什么事物。 英语一直扮演一个陌生人的角色在大部分的农村小学,这里也不例外。学生对它是既好奇又害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于是我就在第一节课中多设计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参加
期刊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在实践与总结中自己慢慢地成长起来。一个好的集体,没有老师的辛勤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
期刊
身为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一名农村数学教师,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学生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初中数学又具有抽象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使用母语,学习汉语言环境差,听懂汉语数学课比较难;因此,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缺乏兴趣,导致学生学不好数学,不愿意学习数学。如何激发和培养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我的做法是:  一、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双语教学,提高双语表达能力  多听多说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基于此认识,我认为在新教材的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上的广泛使用,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引导:  一、 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又说“写作要感情真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写”,作文教学一片萧条。常听学生感叹:“作文,作文,就似捉魂!”所以,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想走出困境,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农村语文教师在学生有效作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