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7岁的李大爷前不久体检时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听说自己患了糖尿病,李大爷着急了,听了医生的话开了一些治疗的药物回家服用。俗话说“病急乱投医”,李大爷去药店买药的时候,药店销售人员向他推荐降糖药“消渴丸”,听说“消渴丸”不仅帮助降糖,而且是中药成分无副作用时,李大爷便心动不已,一下子买了10盒回家。
回家后,李大爷按照医生的医嘱服完药,临睡前又服用了10粒“消渴丸”。谁知李大爷半夜起来上厕所,却突然倒地昏迷。老伴赶紧拨打了120,将李大爷送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看急诊。经查,李大爷是由于服用了过量的降糖药,导致血糖过低,引发昏迷。经过全力抢救,李大爷清醒了,但是由于昏迷倒地时造成小腿骨折,还需要留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才能回家。
李大爷很疑惑,“消渴丸”既然是安全的降糖药,为何自己服用后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呢?
“‘消渴丸’的确是一种常用降糖药物。但它并非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黄芪、地黄、天花粉、葛根、山药、五味子、玉米须等中药,与西药格列本脲共同组成。从严格意义上说,纯粹中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并不可靠,降糖效果也不确切。真正能降低血糖的是西药格列本脲,故该药只对2型糖尿病有效,一般用量为每日5~10mg,最大用量每日不超过15mg。”
据长期参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江苏省人民医院药剂科蒋宇利主任药师介绍:“任何药物在治病的同时,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糖尿病治疗药物也是如此。因此,正确了解药物,合理使用,对保障患者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非常必要。”
“消渴丸”中的格列本脲的降糖作用较强,易产生低血糖,服用10丸就相当于1片格列本脲片。所以患者应该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特别是服药的第一周,有条件者最好密切关注血糖的变化,如果血糖下降过多就要适当减量,以免出现药物性低血糖。此药餐前服用效果比较好,一般采取饭前半小时服用;尽量避免晚间睡前服药,防止夜间发生低血糖危象,不易被观察到。
另外,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白细胞减少的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消渴丸”;体虚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也应慎用。还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药物与格列本脲会产生相互作用,与这些药物同服可影响疗效,甚至增加低血糖危险。如与抗痛风药丙磺舒、别嘌醇同服或者与其他磺酰脲类降糖药同服,都会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这些在说明书中有叙述,患者在服药时要注意阅读。
因此,蒋宇利主任药师特别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消渴丸”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不得随意加减和任意更改服药次数和时间。
回家后,李大爷按照医生的医嘱服完药,临睡前又服用了10粒“消渴丸”。谁知李大爷半夜起来上厕所,却突然倒地昏迷。老伴赶紧拨打了120,将李大爷送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看急诊。经查,李大爷是由于服用了过量的降糖药,导致血糖过低,引发昏迷。经过全力抢救,李大爷清醒了,但是由于昏迷倒地时造成小腿骨折,还需要留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才能回家。
李大爷很疑惑,“消渴丸”既然是安全的降糖药,为何自己服用后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呢?
“‘消渴丸’的确是一种常用降糖药物。但它并非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黄芪、地黄、天花粉、葛根、山药、五味子、玉米须等中药,与西药格列本脲共同组成。从严格意义上说,纯粹中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并不可靠,降糖效果也不确切。真正能降低血糖的是西药格列本脲,故该药只对2型糖尿病有效,一般用量为每日5~10mg,最大用量每日不超过15mg。”
据长期参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江苏省人民医院药剂科蒋宇利主任药师介绍:“任何药物在治病的同时,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糖尿病治疗药物也是如此。因此,正确了解药物,合理使用,对保障患者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非常必要。”
“消渴丸”中的格列本脲的降糖作用较强,易产生低血糖,服用10丸就相当于1片格列本脲片。所以患者应该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特别是服药的第一周,有条件者最好密切关注血糖的变化,如果血糖下降过多就要适当减量,以免出现药物性低血糖。此药餐前服用效果比较好,一般采取饭前半小时服用;尽量避免晚间睡前服药,防止夜间发生低血糖危象,不易被观察到。
另外,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白细胞减少的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消渴丸”;体虚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也应慎用。还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药物与格列本脲会产生相互作用,与这些药物同服可影响疗效,甚至增加低血糖危险。如与抗痛风药丙磺舒、别嘌醇同服或者与其他磺酰脲类降糖药同服,都会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这些在说明书中有叙述,患者在服药时要注意阅读。
因此,蒋宇利主任药师特别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消渴丸”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不得随意加减和任意更改服药次数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