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但由于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不少学生对零碎、分散的知识点感到难以记忆或者记忆混乱,以致对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知识和理论,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一旦到做练习或考试却感觉无从下手,考试成绩上不去,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作为教师,要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学生把知识点记忆,把理论理解,从而提高化学知识水平。
高中化学的教学,我们不仅要备课标,备教材,把知识点和理论讲得清楚,使学生听得明白,还要备学生,备学生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记忆习惯,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点、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备教材我们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播,涉及的是如何去教;备学生我们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经验、社会经验、情感体验、成长体验、能力发展、记忆习惯和个性差异,涉及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教师应该经常做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学生,怎样才能把课本的知识点和理论更好的理解、记忆呢?或者怎样引导学生去记忆和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技巧和探究学习能力。
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多年来,我对一些学生感到难以记忆或容易记忆混乱的知识点和理论作了一些思考,在现实教学中运用一些记忆方法到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氛围活跃和学生思维活跃。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历、体验和心得。
应用情景记忆法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好理解却难记忆,究竟化合价升高的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氧化剂得到电子还是失去电子?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生成的是氧化产物还是还原产物?学生很容易记忆混乱。可以用情景记忆来讲解:一群老师和学生去一个化工厂参观,发生毒气泄漏,生命危在旦夕,突然得到降下的氧气,师生得以生还。这时可板书:得降氧师(失)生(升)还。解释: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就是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就是还原剂。再拓展: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氧”后面是三个“还”,刚好相反;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还”后面是三个“氧”,刚好相反。于是可板书:得降氧还还还,师生还氧氧氧。理解记忆这十二个字把基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都记忆了。
通俗记忆法,在学习化学平衡移动时,很多学生对勒夏特列原理感到难以理解和不懂得应用。我在课堂上这样讲述:事物都是分内因和外因的,外因是改变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内因是可逆反应本身,勒夏特列原理就是“唱反调”,什么是唱反调?老师叫某位同学向东走,这位同学内心却想向西走就是唱反调。如外因是加热使体系温度升高,那么内因反应本身就要唱反调,使体系温度降低,如何使温度降低呢?必定向吸热方向移动,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从而将勒夏特列原理归纳为更好记忆的三个字——唱反调。以后学生在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想起“唱反调”,然后对题目分析外因内因,判断,得到平衡移动方向。
讲解电化学知识,正极、负极,阴极、阳极得失电子比较容易记错,可以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电子是一个美丽的女孩,你不珍惜她就会失去。活泼金属负心汉失去了美丽的电子,一般是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活泼金属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从而拓展:具有还原性的可以作负极,如燃料电池中H2,CH4,CH3OH都作负极失去电子。记忆阴极、阳极得失电子可板书“阴德”然后解释阴德的释义——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知道了阴德,就应该可以记住——阴极得到电子。这样的课堂,既使学生更好的记忆知识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一些容易记忆混乱的公式比如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c(C)^p*c(D)^q]/[c(A)^m*c(B)^n]
一部分学生看公式明明白白,可是考试却易记忆混乱:究竟是生成物浓度作分子还是反应物浓度作分子呢?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我在课堂是将这个公式文字化:K=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学生多读几遍就可以把化学平衡常数公式理解记忆了。
适当地运用一些精炼的口诀引导学生去记忆化学知识点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比如盐类的水解,很多资料书都有口诀:
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
愈“弱”愈水解,都“弱”双水解;
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
这样学生对那些盐能水解,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就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把握。
对一些需要记忆的化学常识,比如金属活动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又比如元素周期表1至18号元素:H He、Li Be B、 C N O F Ne、Na Mg Al Si、 P S Cl Ar。元素周期表各族的位置: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零族这16个族的位置,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且引导学生重复记忆,尽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把知识理解记忆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是一群发展的、充满个性差异的生命体,不同的学生也有者不同的阅读经验,所以备学生,是一堂永远也备不完的课。教师应该发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站在学生的位置深刻理解教材内容,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和整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意义,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化学水平。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4-12
高中化学的教学,我们不仅要备课标,备教材,把知识点和理论讲得清楚,使学生听得明白,还要备学生,备学生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记忆习惯,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点、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备教材我们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播,涉及的是如何去教;备学生我们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经验、社会经验、情感体验、成长体验、能力发展、记忆习惯和个性差异,涉及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教师应该经常做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学生,怎样才能把课本的知识点和理论更好的理解、记忆呢?或者怎样引导学生去记忆和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技巧和探究学习能力。
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多年来,我对一些学生感到难以记忆或容易记忆混乱的知识点和理论作了一些思考,在现实教学中运用一些记忆方法到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氛围活跃和学生思维活跃。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历、体验和心得。
应用情景记忆法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好理解却难记忆,究竟化合价升高的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氧化剂得到电子还是失去电子?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生成的是氧化产物还是还原产物?学生很容易记忆混乱。可以用情景记忆来讲解:一群老师和学生去一个化工厂参观,发生毒气泄漏,生命危在旦夕,突然得到降下的氧气,师生得以生还。这时可板书:得降氧师(失)生(升)还。解释: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就是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就是还原剂。再拓展: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氧”后面是三个“还”,刚好相反;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还”后面是三个“氧”,刚好相反。于是可板书:得降氧还还还,师生还氧氧氧。理解记忆这十二个字把基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都记忆了。
通俗记忆法,在学习化学平衡移动时,很多学生对勒夏特列原理感到难以理解和不懂得应用。我在课堂上这样讲述:事物都是分内因和外因的,外因是改变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内因是可逆反应本身,勒夏特列原理就是“唱反调”,什么是唱反调?老师叫某位同学向东走,这位同学内心却想向西走就是唱反调。如外因是加热使体系温度升高,那么内因反应本身就要唱反调,使体系温度降低,如何使温度降低呢?必定向吸热方向移动,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从而将勒夏特列原理归纳为更好记忆的三个字——唱反调。以后学生在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想起“唱反调”,然后对题目分析外因内因,判断,得到平衡移动方向。
讲解电化学知识,正极、负极,阴极、阳极得失电子比较容易记错,可以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电子是一个美丽的女孩,你不珍惜她就会失去。活泼金属负心汉失去了美丽的电子,一般是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活泼金属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从而拓展:具有还原性的可以作负极,如燃料电池中H2,CH4,CH3OH都作负极失去电子。记忆阴极、阳极得失电子可板书“阴德”然后解释阴德的释义——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知道了阴德,就应该可以记住——阴极得到电子。这样的课堂,既使学生更好的记忆知识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一些容易记忆混乱的公式比如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c(C)^p*c(D)^q]/[c(A)^m*c(B)^n]
一部分学生看公式明明白白,可是考试却易记忆混乱:究竟是生成物浓度作分子还是反应物浓度作分子呢?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我在课堂是将这个公式文字化:K=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学生多读几遍就可以把化学平衡常数公式理解记忆了。
适当地运用一些精炼的口诀引导学生去记忆化学知识点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比如盐类的水解,很多资料书都有口诀:
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
愈“弱”愈水解,都“弱”双水解;
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
这样学生对那些盐能水解,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就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把握。
对一些需要记忆的化学常识,比如金属活动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又比如元素周期表1至18号元素:H He、Li Be B、 C N O F Ne、Na Mg Al Si、 P S Cl Ar。元素周期表各族的位置: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零族这16个族的位置,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且引导学生重复记忆,尽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把知识理解记忆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是一群发展的、充满个性差异的生命体,不同的学生也有者不同的阅读经验,所以备学生,是一堂永远也备不完的课。教师应该发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站在学生的位置深刻理解教材内容,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和整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意义,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化学水平。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