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体育教学中差异个体自卑心理的矫正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dl0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与正常学生相比的差异,属于差异个体;表现出来的滞后言行,就是个体差异。文章从案例入手,对体育教学中差异个体自卑心理的产生进行了反思,初步探析了矫正办法;提出了产生自卑心理的几个议题,简要陈述了形成原因。
  关键词 差异个体 个体差异 自卑 自卑心理 体育教师
  一、案例索引
  在体育学习中,偶见这样一类学生:认为自己笨而自卑,觉得自己没有天赋而远离群体。这一类学生除了对体育课堂的学练产生不了兴趣外,还表现为观摩时瞠目、交流时结舌;面对教师的多番鼓励,也只能诚惶诚恐地跟在别人后面应付几下。课堂上,他们让同伴觉得可有可无;偶尔完成一次动作,总是引得别人的大笑。时间久了,这一类学生便更加自卑,甚至发展到害怕进入体育课堂。作为体育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诱发他们乐于学练呢?笔者认为:一是为他们寻找心理症结,消除畏惧心理;二是帮他们建立学习信心,培养果敢意识。
  二、案例简介
  笔者为本组同仁王老师代上初一(4)班体育课时,碰到了一名叫郭惠玲(化名)的女生,在同学们进行前滚翻学练时,该同学注意力始终不够集中,且故意回避轮次练习。笔者经过了解发现,该同学在小学阶段很少上体育课;即使上体育课,也从未参与课堂学练;在文化学科考试时,试卷上基本不留姓名,考试成绩经常是个位数。为了转变郭惠玲同学,笔者决定尝试对其诱导。经过连续两堂体育课的努力,郭惠玲慢慢被感化了,不再害怕练习,脸上偶尔会露出一丝笑容。
  三、案例反思
  郭惠玲是一个差异个体,“郭惠玲现象”属于典型的个体差异、重度的心理自卑。针对“郭惠玲现象”,笔者认为,要施以主动、奉献感动、付诸行动,以耐心、爱心和决心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最大限度地追求矫正效果。
  (一)切忌冷漠对待。对待学生,尤其是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要以挚爱去温暖、亲情去抚慰、信任去感化那一颗颗饱受冷落的心,让他们消除胆怯、远离孤独、找回自尊。郭惠玲为何怕上体育课?是因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冷漠对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冷漠了学生,学生在交往中,就会对任何人、什么事还以冷眼旁观、无动于衷,且毫无同情心。
  (二)巧用暗示效应。笔者列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有两个心理学家向一所小学送去了一份名单,称他们在一次测验中发现了几名天才学生,智商高得超群,反应快得惊人。到学年结束,被点中的学生果然考出了佳绩。其实,这些学生的名单是他俩随机抽取的。这就是“暗示效应”的巧用之效。
  (按)发挥表扬功效。“表扬”是教师的激励手段,在体育教学中,表扬与鼓励,是每个学生的苛求与期盼,他们除了以潇洒展示自己的才能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盼望伙伴的注意与青睐、赢得同伴的羡慕与夸赞,最终会增添他们战胜对手的勇气。
  (四)彰显传递效果。爱与恨能够传递,求知欲望同样如此。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了夸赞、收获了成功,其“余味”会潜移到其它学科、默化为律己言行。郭惠玲在文化学科的考试中不写姓名、体育课上不愿意做动作,是因为害怕别人嘲笑她。作为教师,只要能找到症结,加以剖析,紧扣“突破口”,循循善诱,就能传递转机、转化的效果。
  四、案例议题
  自卑心理属于性格上的缺陷,影响其矫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教师因素。在教师群体中,歧视差异个体的现象实属罕见,不少教师甚至主动利用工作之余或挤出时间为差异个体自卑心理的转变、消除,付出努力,倾注心血。然而,在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前,在各种考核的压力之下,确有少数教师,特别是文化学科的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冷落”了这些差异个体,使其自卑心理得不到及时疏导、有效矫正,进而更加自卑,不思进取。
  (二)同学因素。随着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正常运用,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兴趣性得到了激发、创造性得到了增强。可是,一些差异个体却因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而听不懂、看不明、学不会、跟不上,受到了小组其他成员自始至终的“旁落”。他们找不到“志同道合者”,更找不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更加自卑,难以进取。
  (三)家庭因素。在诸多的差异个体中,有些学生的差异并不是先天的,他们可能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得不到及时引导而远离健康群体,或因父母离异得不到家庭温暖而走向孤独与冷酷。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他们无法获得关爱与呵护,时时、事事、处处感到“低落”,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无望,对进步和追求充斥了迷茫,自认为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进而更加自卑,无力进取。
  (四)社会原因。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不少家长在交谈时,通常不外乎两个话题:一是攀家庭的财富,以家庭富有而自豪;二是比孩子的成绩,以孩子优秀而骄傲。殊不知,在他们津津乐道之时、面露喜色之际,给一些心里自卑的差异个体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让其在无形中既感遭到冷遇,又觉倍受“奚落”,进而更加自卑,放弃进取。
  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的体育教师,应该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好跟踪调查与研究工作,设法对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矫正,不断鼓励他们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争取早日转变,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 张军.体育教学中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3(9).
  [2] 方海静,吴志坚.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4).
  [3] 马勇琼.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其教育对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翻转课堂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翻转课堂的优越性,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第二部分分析翻转课堂在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主要有网络平台的支持,高校的电教中心协助完成视频的制作,篮球老师观念的转变。第三部分主要从资源和评价标准两方面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具体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针对当前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现状,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现状的主要特点,并深入的探讨了有效的建设措施,同时为高校体育教育展开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领会教学法在排球课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领会教学法的概念与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领会教学法在排球课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和应用流程,希望能够为排球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领会教学法 排球教学 应用优势 应用流程  一、领会教学法的概念及内涵  领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高职院校的羽毛球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从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课程设、师资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羽毛球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羽毛球课程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羽毛球教学 现状 对策研究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游戏源于人类生活,属于教育范畴。游戏的目的是促进身体健康,它是一种有组织的具有特定的内容、情节、形式、规则及要求的体育活动,它给传统体育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选择和创新教学方法是广大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篮球游戏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把各种篮球基本技术编成游戏。教师指导学生,积极的参加活动中,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前景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学生养成了终身体育习惯,不仅能够增强体质,陶冶情操,还对他们人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端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能力等方面,浅谈了中职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希望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