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丽水市急性心肌梗死(MI)患者一级预防植入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寻解决方案,以推动MI后一级预防植入ICD 工作的开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 092例急性MI患者中符合一级预防植入ICD指征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末次随访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ICD的认知情况和接受情况.此外,选取心血管专科医师及全科医师26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文化程度、接受心血管专科进修培训情况、对ICD植入指征的掌握程度、主动对患者进行ICD宣教并提供植入建议等情况.采用SPSS 21.0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本次研究共回收MI患者问卷165份,其中仅有3例(1.8%)患者在1年内接受了一级预防ICD植入治疗.在162名未接受ICD植入的患者中,62.3%的患者因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而拒绝植入.如果不考虑家庭经济条件,134例(81.2%)患者不愿意植入ICD,其中66.4%的患者对ICD电击存在恐惧,53.0%的患者对ICD植入后的随访表示担忧,50.7%的患者担心ICD电池耗竭后的更换问题,38.8%的患者对ICD的疗效表示不确信.愿意接受ICD植入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低于不愿意者,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高于不愿意接受者,对ICD有基本认识的比例高于不愿意接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推荐植入ICD的医师中,三甲医院医师、硕士及以上学历、有过心血管专科进修培训经历、年收治心肌梗死患者超过50人次、主动进行ICD植入指征学习及主动进行健康宣教者的比例高于未推荐植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丽水地区针对急性MI患者开展一级预防植入ICD的比例很低.应注重医患双方素质的提升,共同推动MI后一级预防植入ICD 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