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和CD44V6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有颈淋巴结转移者38例,无淋巴结转移者42例.采用免疫组
【机 构】
: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和CD44V6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有颈淋巴结转移者38例,无淋巴结转移者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并用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D2-40标记肿瘤组织新生淋巴管,计数肿瘤淋巴管密度( LVD).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EGF-C、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84%(33/38)和81.58%(31/38),无颈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61.9%(26/42)和52.38%(22/42),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5,P< 0.01);结论 VEGF-C和CD44V6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和CD44V6表达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检测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更优化的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损伤.方法 将663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1例和对照组322例.观察组拔针后采用手掌大鱼际压迫医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拟诊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行下肢静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两项检查的患者83例,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结果,并比
[目的]探讨评估波形蛋白(VIM)、神经特异度钙结合蛋白(CR)、间皮细胞(MC);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 HD-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的厚度,观察不同程度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短时期内黄斑区视网膜的改变.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人乳牙牙周膜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表面标记物及多向分化能力。方法:用酶消化法和有限稀释法对正常人乳牙牙周膜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并通过免
目的 探讨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
目的分析宁夏农村居民IR和脂代谢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吴忠市和固原市各抽取一个回族村和汉族村,共调查回、汉族居民1612人,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单药及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单纯糖皮质激素(单药组,甲泼尼龙)的35例患者和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联合组,泼尼松
帕金森病(PD)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为临床特征,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黑质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黑质纹状体
例1 女,55岁,因腹胀20 d于2011年7月2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0 d腰肌损伤,开始“土三七叶”泡水服用,>3次/d,50 ml/次左右,共1个月.入院前20 d出现上腹胀痛、双下肢浮肿.B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