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我们在做什么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sang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时,我们在做什么?
  《建党伟业》中,“五四”时期那批积极有为、勇于献身的年轻人让不少观众握紧了拳头,噙满了泪水。他们用激昂的青春解放了当时的思想,最终彻底改变了中国。
  到了战争年代,保家卫国的理想高于一切。那时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鲜血甚至生命,去实践着心中坚定的信念——抵御外敌入侵,推翻反动统治。他们的付出,赢来了国家的新生和春天。
  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年轻人与国家共成长,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即使是在特殊的年代里,年轻人仍然胸怀理想,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到最广阔的农村去,那段经历弥足珍贵。
  年轻人的力量,总是让人期待和惊叹的。这是一首青春的抒情诗,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独一无二的经历来谱写;这更是一部国家的发展史,无数青年用青春谱写的今天,终将推动和奠造一个国家的明天。一个国家未来的光荣和梦想,皆有赖于当下无数年轻人的憧憬、信心、计划和行动的集合。
  新世纪以来,社会进入了迅猛发展期,年轻人理想和现实间的冲突开始加剧。在无数复杂外因的裹挟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倾向于体制内,倾向于无后顾之忧的人生路。不同的选择会带来哪些变化?他们将用怎样的方式来完成自己这一代的使命?
  本期特别策划所关注的,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年轻人群体——体制内的年轻人。他们以不同的途径进入了体制内,成为了新一批政府使命承载者的候选人。他们的所思所想,值得我们去记录和思考。
  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强大体制,其壁垒和规则是坚硬的。那些体制内的年轻人,是用自己的创新和闯劲去改良它,还是磨平自己的棱角去适应它?
  罗曼•罗兰说过,大半的人在20岁或30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
  人们总对求稳的年轻人有着诸多担心,重复着一个个昨天的他们便是其中一个。若如此,国家亦会重复着今天的脚步,再难有绚烂多姿的期待。路怎么走,正在新一批年轻人的脚下展现。
  年轻时,我们在做什么?这句话不仅是对逝去青春的追问,更是对年轻时是否担当了社会责任的一种拷问。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行内固定术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40例,常规护理)与B组(40例,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开始下地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护理后,B组的Harris评分高于A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应
目的 观察路径导向性护理结合体温管理对前列腺癌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凝血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进行前列腺癌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导向性护理结合体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T1~T5时,观察组的体温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APTT、PT、TT及PRA、COR、NE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路径导向性护理结合体温管理用于前列腺癌手术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