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跨国际的交流日趋频繁,而做好国际交流就需要掌握对方的文化,我们学习应用外语,目的就是通过对方的语言实现交际。由于国际间的交流文化氛围非常不一样,因此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基于语言观念的分析非常重要。中学阶段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以后英语的学习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因此文章通过对语言观念的分析,介绍中学英语语言文化学习的演变策略,使英语的学习达到一个更加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言观念 中学英语 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87-01
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都要熟悉那种语言的基础知识,更要了解使用该种语言的人的文化观念。所以在外语的学习上,掌握基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是首要掌握好的,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但是更好的利用这门外语就需要深入的了解对方的语言文化观念,要知道和熟识使用该语种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同时更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观念与基础语言知识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我们要理解语言的运用,就必须要了解语言所处的文化氛围和使用观念,而很好的理解文化,唯一的途径是要读懂对方的语言。中学英语的学习是为日后的交际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一定要在语言观念的基础上分析好英语学习的途径和方式。
一、认识语言观念的内涵
认识语言观念需要先了解语言。那么语言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关系到人类认识自身的重大问题。其实时代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对它做出的回答也不尽相同。马克思与恩格斯对语言的解释是——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而列宁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等等,每个人的说法不一样,但都无一例外的反映着语言是人类在社会中的一种活动方式,是人类创造的为了实现交流的社会活动体现[1]。语言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化认识的一种思想认识,由于人们在思想交流和传达信息时需要有种种的估量,这样就有了语言观念。在现代的交流中,语言观念相互了解不到位就很容易带来冲突的发生。
跨文化的交际,必然涉及不同文化习俗,不同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不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所以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观念的分析。假如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没有这些的深入认识,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二、中学英语语言文化学习中的演变
在最初中学的英语学习阶段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强调“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在英语文化的进一步学习。中学生在进行英语应用的时候很想当然的按照中国文化的思维模式进行英语的运用。现在素质教育的推崇,要求在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兼顾英语文化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要渗透到语言的文化中。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该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做到用对方国家的思维模式去运用对方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将英语生动地运用好。
在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中,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欧美国家最常用的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类似这样的内容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也会有所安排,但是并不会占用很多的课堂时间并且不会很深入的去探讨文化的形成原因。诸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等等这些谚语只是在英语学习中夹杂着,机械性的让学生记住。基于语言观念学习英语,这些显然是不够的。英语文化中,常用的谚语还很多,而适合初中学生年龄认知的谚语也很多,我们需要在认识这些谚语的时候,并尽可能的将这些谚语的典故体现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能跟随文化的认识进而过渡到语言的学习。在第一套人教版教材中,初中英语第五册曾有过《渔夫和魔鬼》的故事,简单涉及了所罗门这们智慧之王的故事,但这类的典故并不多见。根据年龄与接受力的因素,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几个常见于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文章作为了解和阅读材料的,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增加中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中学教材毕竟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和基础阶段,很多深入的,如委婉语、禁忌语和英语文体等在初中教材中极少出现。当然这些也是比较常见的现状。为了英语学习的实际运用,怎样做到在跨文化交往中更加有礼貌可以穿插在英语教学中。中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类似的补充,我们必须明白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材只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来源,但是文化作为补充,需要教师侧面的加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习达到有效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的汉文化与欧美人的英语文化在交往中体现出很大的不同,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各种失误与冲突,在教科书中需要做充足的安排,教师也要尽力的寻找例子,使得教学更有说服力和警示性。
人是各种文化交際的主体,使用英语也是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因此就需要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外国人,必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这些都是语言观念形成的认知。所以我们在教材中应适当补充现代著名的体育运动员、艺术家、政治家或社会以至为全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轶事。这样对于中学生的心理认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对于语言的运用也会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所欲在中学英语言文化的学习中必须要以语言观念的认知为基础,并充分的应用到教材,作为教材的补充。
三、小结
了解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解释不同文化的人的行为,消除分歧,加深相互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价值观,大自己文明的参照系,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文化共融,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2]。语言文化观念理论是集语言、文化、意识、认知等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理论。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借鉴语言文化观念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可以优化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完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所以我们应通过教材的改革、更新和教学媒体的完善;教学工作者更新和完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他们日后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英语教学工作者而言,更应该深入了解和熟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与内涵,从而培养好一代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参考文献:
[1]涂青,浅谈语言和语言观念[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李迎迎,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文化观念理论研究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关键词】语言观念 中学英语 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87-01
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都要熟悉那种语言的基础知识,更要了解使用该种语言的人的文化观念。所以在外语的学习上,掌握基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是首要掌握好的,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但是更好的利用这门外语就需要深入的了解对方的语言文化观念,要知道和熟识使用该语种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同时更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观念与基础语言知识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我们要理解语言的运用,就必须要了解语言所处的文化氛围和使用观念,而很好的理解文化,唯一的途径是要读懂对方的语言。中学英语的学习是为日后的交际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一定要在语言观念的基础上分析好英语学习的途径和方式。
一、认识语言观念的内涵
认识语言观念需要先了解语言。那么语言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关系到人类认识自身的重大问题。其实时代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对它做出的回答也不尽相同。马克思与恩格斯对语言的解释是——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而列宁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等等,每个人的说法不一样,但都无一例外的反映着语言是人类在社会中的一种活动方式,是人类创造的为了实现交流的社会活动体现[1]。语言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化认识的一种思想认识,由于人们在思想交流和传达信息时需要有种种的估量,这样就有了语言观念。在现代的交流中,语言观念相互了解不到位就很容易带来冲突的发生。
跨文化的交际,必然涉及不同文化习俗,不同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不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所以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观念的分析。假如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没有这些的深入认识,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二、中学英语语言文化学习中的演变
在最初中学的英语学习阶段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强调“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在英语文化的进一步学习。中学生在进行英语应用的时候很想当然的按照中国文化的思维模式进行英语的运用。现在素质教育的推崇,要求在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兼顾英语文化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要渗透到语言的文化中。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该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做到用对方国家的思维模式去运用对方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将英语生动地运用好。
在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中,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欧美国家最常用的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类似这样的内容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也会有所安排,但是并不会占用很多的课堂时间并且不会很深入的去探讨文化的形成原因。诸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等等这些谚语只是在英语学习中夹杂着,机械性的让学生记住。基于语言观念学习英语,这些显然是不够的。英语文化中,常用的谚语还很多,而适合初中学生年龄认知的谚语也很多,我们需要在认识这些谚语的时候,并尽可能的将这些谚语的典故体现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能跟随文化的认识进而过渡到语言的学习。在第一套人教版教材中,初中英语第五册曾有过《渔夫和魔鬼》的故事,简单涉及了所罗门这们智慧之王的故事,但这类的典故并不多见。根据年龄与接受力的因素,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几个常见于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文章作为了解和阅读材料的,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增加中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中学教材毕竟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和基础阶段,很多深入的,如委婉语、禁忌语和英语文体等在初中教材中极少出现。当然这些也是比较常见的现状。为了英语学习的实际运用,怎样做到在跨文化交往中更加有礼貌可以穿插在英语教学中。中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类似的补充,我们必须明白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材只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来源,但是文化作为补充,需要教师侧面的加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习达到有效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的汉文化与欧美人的英语文化在交往中体现出很大的不同,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各种失误与冲突,在教科书中需要做充足的安排,教师也要尽力的寻找例子,使得教学更有说服力和警示性。
人是各种文化交際的主体,使用英语也是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因此就需要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外国人,必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这些都是语言观念形成的认知。所以我们在教材中应适当补充现代著名的体育运动员、艺术家、政治家或社会以至为全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轶事。这样对于中学生的心理认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对于语言的运用也会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所欲在中学英语言文化的学习中必须要以语言观念的认知为基础,并充分的应用到教材,作为教材的补充。
三、小结
了解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解释不同文化的人的行为,消除分歧,加深相互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价值观,大自己文明的参照系,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文化共融,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2]。语言文化观念理论是集语言、文化、意识、认知等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理论。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借鉴语言文化观念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可以优化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完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所以我们应通过教材的改革、更新和教学媒体的完善;教学工作者更新和完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他们日后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英语教学工作者而言,更应该深入了解和熟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与内涵,从而培养好一代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参考文献:
[1]涂青,浅谈语言和语言观念[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李迎迎,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文化观念理论研究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