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我教育是学生自我认识并自愿纠正不良行为的过程。采用以奖代惩的方法使学生内心驱动,产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学生品行教育要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变批评惩罚为赏识教育,为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设营造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 惩罚 奖励 以奖代惩 赏识教育
惩罚,是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品德行为作出否定的评价,目的在于控制和促使改正不良品德行为;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或给予荣誉或财物进行鼓励,使人保持这种行为。显而易见,“惩罚”和“奖励”是评判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的手段。如果在教育实践中把奖励机巧地融合到惩罚里,则会对教育对象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素质教育都提倡阳光策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赏识教育,强调“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试问哪位父母、教师不希望和风细雨地把孩子培养成材呢?但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是需要适度惩罚才可以规范的。况且在独生子女逐渐增多的当代,因教育不力、方法欠妥,对孩子疏于管教,甚至放任自流的家庭越来越多,任性、为所欲为的孩子呈上升趋势,所以一味迁就溺爱是不可取的。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应该受到惩罚,这应成为教育的准则。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但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失。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教育者应以赏识,鼓励为主,惩罚为辅,做到赏罚分明。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
二、惩罚教育的误区
在现实教育中存在着许多教育惩罚的误区:一是用学习来惩罚。学生学习上出了错,就惩罚做作业、抄生字、背课文等等。二是用劳动来惩罚。学生出现违纪,就惩罚倒垃圾、扫厕所、拣废纸等等。三是用体育运动来惩罚。学生犯了错误,先到操场上跑三圈,或者就地做若干俯卧撑。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样的惩罚有效吗?惩罚必须触及学生的内心,让其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是我们采取的这些惩罚措施,完全是以体力的惩罚代替对内心的触动。显而易见,类似这样的惩罚不仅不能收到惩罚的教育效果,相反,还会种下恶果。本来,学习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劳动也是光荣而高尚的事情,体育锻炼更是一个人强身健体的必然追求。可是,我们总是将它们和惩罚联系在一起,长此以往,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耻辱感、罪责感、厌恶感,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热情和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呢?
三、惩罚教育新途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三颗糖”的故事在教育界传为美谈。陶行知先生当小学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给你。”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吧!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
陶行知先生以奖代罚的教育技巧着实令人叹服。他没有采用大多数教师常用的批评教育、讲道理的方式来纠正学生错误行为,迫使学生改正错误,而是通过反差式教育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采用以奖代惩的方法使之内心驱动,产生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是学生自我认识并自愿纠正不良行为的过程,比教师枯燥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它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学生自己主动认识到的,所以如果这个孩子再遇到类似的事件,内心就会有一个正确处理事件的航标,而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心理学家大量试验表明,奖励比惩罚更有效。我曾读到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养了一只狗。一天他发现狗在屋里撒尿,于是将狗痛揍一顿,然后把狗从窗子扔了出去。第二天,年轻人再次发现狗在屋里撒尿,不同的是它在撒完尿以后自觉地从窗户跳了出去。第三天,他把狗带到室外草坪边撒尿,并奖励一根肉骨头,狗从此记住了自己的厕所。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奖励和惩罚造成的结果完全不同。惩罚可能会让人停止做某事,但是仍然不会激励他们像预期中一样主动保持持续改善,这就是奖励比惩罚有效的原理。就像故事里的狗,惩罚并没有让它不在屋里撒尿,而一根骨头的奖励却让其达到主人初衷。
由此,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在惩戒犯错的孩子时,何不以奖代罚呢?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不妨换一种心境去看待孩子的错误。孩子的身心智能都不够健全,犯错是难免的。回忆起我们自己小时候不也是屡屡闯祸吗?可那时家长、老师采用简单而粗暴的惩戒就了事。试想,粗暴的结果,封闭了多少美好的心灵,抹杀了多少美好的情愫!童年是美丽的,成长是美好的,儿童犯下的往往都是“彩色的错误”。我们要改变以往生硬枯燥的批评、说教,用一些巧妙圆满的方式来给孩子一个小小的警告,让他记得更清楚,改得更彻底。
关键词 惩罚 奖励 以奖代惩 赏识教育
惩罚,是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品德行为作出否定的评价,目的在于控制和促使改正不良品德行为;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或给予荣誉或财物进行鼓励,使人保持这种行为。显而易见,“惩罚”和“奖励”是评判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的手段。如果在教育实践中把奖励机巧地融合到惩罚里,则会对教育对象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素质教育都提倡阳光策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赏识教育,强调“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试问哪位父母、教师不希望和风细雨地把孩子培养成材呢?但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是需要适度惩罚才可以规范的。况且在独生子女逐渐增多的当代,因教育不力、方法欠妥,对孩子疏于管教,甚至放任自流的家庭越来越多,任性、为所欲为的孩子呈上升趋势,所以一味迁就溺爱是不可取的。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应该受到惩罚,这应成为教育的准则。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但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失。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教育者应以赏识,鼓励为主,惩罚为辅,做到赏罚分明。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
二、惩罚教育的误区
在现实教育中存在着许多教育惩罚的误区:一是用学习来惩罚。学生学习上出了错,就惩罚做作业、抄生字、背课文等等。二是用劳动来惩罚。学生出现违纪,就惩罚倒垃圾、扫厕所、拣废纸等等。三是用体育运动来惩罚。学生犯了错误,先到操场上跑三圈,或者就地做若干俯卧撑。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样的惩罚有效吗?惩罚必须触及学生的内心,让其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是我们采取的这些惩罚措施,完全是以体力的惩罚代替对内心的触动。显而易见,类似这样的惩罚不仅不能收到惩罚的教育效果,相反,还会种下恶果。本来,学习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劳动也是光荣而高尚的事情,体育锻炼更是一个人强身健体的必然追求。可是,我们总是将它们和惩罚联系在一起,长此以往,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耻辱感、罪责感、厌恶感,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热情和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呢?
三、惩罚教育新途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三颗糖”的故事在教育界传为美谈。陶行知先生当小学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给你。”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吧!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
陶行知先生以奖代罚的教育技巧着实令人叹服。他没有采用大多数教师常用的批评教育、讲道理的方式来纠正学生错误行为,迫使学生改正错误,而是通过反差式教育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采用以奖代惩的方法使之内心驱动,产生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是学生自我认识并自愿纠正不良行为的过程,比教师枯燥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它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学生自己主动认识到的,所以如果这个孩子再遇到类似的事件,内心就会有一个正确处理事件的航标,而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心理学家大量试验表明,奖励比惩罚更有效。我曾读到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养了一只狗。一天他发现狗在屋里撒尿,于是将狗痛揍一顿,然后把狗从窗子扔了出去。第二天,年轻人再次发现狗在屋里撒尿,不同的是它在撒完尿以后自觉地从窗户跳了出去。第三天,他把狗带到室外草坪边撒尿,并奖励一根肉骨头,狗从此记住了自己的厕所。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奖励和惩罚造成的结果完全不同。惩罚可能会让人停止做某事,但是仍然不会激励他们像预期中一样主动保持持续改善,这就是奖励比惩罚有效的原理。就像故事里的狗,惩罚并没有让它不在屋里撒尿,而一根骨头的奖励却让其达到主人初衷。
由此,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在惩戒犯错的孩子时,何不以奖代罚呢?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不妨换一种心境去看待孩子的错误。孩子的身心智能都不够健全,犯错是难免的。回忆起我们自己小时候不也是屡屡闯祸吗?可那时家长、老师采用简单而粗暴的惩戒就了事。试想,粗暴的结果,封闭了多少美好的心灵,抹杀了多少美好的情愫!童年是美丽的,成长是美好的,儿童犯下的往往都是“彩色的错误”。我们要改变以往生硬枯燥的批评、说教,用一些巧妙圆满的方式来给孩子一个小小的警告,让他记得更清楚,改得更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