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初三数学学习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基础知识的讲授,忘记了夯实基础的重要性,一味的从高精尖的数学题型抓起,不注重学生的实际吸收效果,这样就导致虽然老师讲的很卖力,学生听得很认真,但是教学质量却并不高。同时,教师只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看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死学,老师死教的教学状态。整个教学模式不改革的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会从根本上解决。
一、 教会学生学习
很古老却很有用的谚语讲到,给予别人一样东西,不如交给他得到这种东西的方法。其实,学习也是这样,老师与其拼了命的要给学生填喂知识,不如交给他们真正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他们想学习的知识。在初中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能力还相对比较弱,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是不强。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从学生本身抓起,教授给他们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学会学习。比如在讲习题课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对同一道习题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习题不在于做得多,而在于做得精,做的透彻。例如:例题1 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思路导航:
方法一:根据条件可知,每边种8棵,4边就是8×4=32棵,但每边起点一棵算了两次,一共多算了4棵,所以四周一共种了32-4=28棵树。
方法二:我们可以先数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包括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棵;再数另一组对边的,不数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2=6棵。所以,一共有:8×2 6×2=28棵。
方法三:把正方形四边拉直,每边种8棵,就是把每边分成了7等份,4边共分成了28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棵树,所以共有28棵树。
在讲解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性的计算技巧,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语言能力。这样,学生在面对学习,面对考试时,才会习惯性的展现最好的一面,而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临阵磨刀赶出来的,是要学生和老师长期的坚持努力得来的。
二、 从基础抓起,加强知识巩固
俗话说,单词是地基,英语的大楼建的多高,就得看你的地基有多深。同样的,数学的根基便是基础,你的大树能长得多高,关键在于你的根基有多发达。比如在积极备考的初三最开始复习阶段,教师不应该急切的开启复习模式,而是要有计划地先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的回顾掌握和巩固,使学生不至于在复习的最开始便一头雾水,从而陷入极度的不安中,进而加大了学生对于学习复习的恐慌心理。从而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对初中几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常用的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掌握外,还要对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加以关注。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详细进行分析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如图所示,已知:在中,,,,,求证:,
分析:通过上述条件和上图1所示可以得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所以根据定理可以得知,D是AB的中点,然后连接CD,从而可以得知CD=AD,,从而可以发现
证明:连接CD
由AC=BC,可以得,又因为,所以可以得知CD=BD=AD,,已知,AE=CF,所以,AD=CD,所以可以得知,所以DE=DF.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通过做斜线上的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在等腰三角形中,进行作顶角的平分线或者底边上的线或高,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应该连接CD,因为CD即是斜边上的中线,而且也是底边上的中线。从而可以证明出,进而得出DE=DF。
所以学生要注意对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进行总结。如针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学生就应该了解到要做的辅助线比较常用的会是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而对直角三角形来说,要注意斜边上的中线是其常用的辅助线,尤其是斜边上出现中点时;对梯形来说,通过平移一腰或对角线作高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是常用的技巧。当然,几何中的常用辅助线很多,学生一定要多加注意,这样才能对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三、以人为本,关心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的出发点去关注学生。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在深刻的反思了中考数学教学之后,我们应该进一步的认识到,我们不光要注重学生的学生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整体素质更加全面调高。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学习中,教师要做到时时关心学生状况,尽最大的努力,和每一个学生进行或长或短的谈话,更要了解学生的困惑适时的对他们进行开导,鼓励。让学生感觉到被鼓励的欣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眼中的重要,让学生学会自信坚强的面对一切,告诉他们不管怎么样教师自己都会站在学生的立场,让学生以此来肯定自己的能力,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阶段学生好胜的心理,制定一些奖励规则,对于表现良好和学习成绩进步大并且热心帮助别人的学生进行奖励。
总的来说,整个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不是那么简单易行的,在以提升初中教学水平为基础的条件下,教师的责任尤为重要,不光要简单的教会学生怎么考高分,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的学习。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抛弃一切为了中考的教学思想,确立新的教学思想,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考虑,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美好的明天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 何梅.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33)
[2] 丁松刚. 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南大学 2010
[3] 李志彦. 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一、 教会学生学习
很古老却很有用的谚语讲到,给予别人一样东西,不如交给他得到这种东西的方法。其实,学习也是这样,老师与其拼了命的要给学生填喂知识,不如交给他们真正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他们想学习的知识。在初中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能力还相对比较弱,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是不强。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从学生本身抓起,教授给他们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学会学习。比如在讲习题课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对同一道习题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习题不在于做得多,而在于做得精,做的透彻。例如:例题1 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思路导航:
方法一:根据条件可知,每边种8棵,4边就是8×4=32棵,但每边起点一棵算了两次,一共多算了4棵,所以四周一共种了32-4=28棵树。
方法二:我们可以先数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包括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棵;再数另一组对边的,不数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2=6棵。所以,一共有:8×2 6×2=28棵。
方法三:把正方形四边拉直,每边种8棵,就是把每边分成了7等份,4边共分成了28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棵树,所以共有28棵树。
在讲解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性的计算技巧,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语言能力。这样,学生在面对学习,面对考试时,才会习惯性的展现最好的一面,而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临阵磨刀赶出来的,是要学生和老师长期的坚持努力得来的。
二、 从基础抓起,加强知识巩固
俗话说,单词是地基,英语的大楼建的多高,就得看你的地基有多深。同样的,数学的根基便是基础,你的大树能长得多高,关键在于你的根基有多发达。比如在积极备考的初三最开始复习阶段,教师不应该急切的开启复习模式,而是要有计划地先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的回顾掌握和巩固,使学生不至于在复习的最开始便一头雾水,从而陷入极度的不安中,进而加大了学生对于学习复习的恐慌心理。从而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对初中几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常用的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掌握外,还要对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加以关注。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详细进行分析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如图所示,已知:在中,,,,,求证:,
分析:通过上述条件和上图1所示可以得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所以根据定理可以得知,D是AB的中点,然后连接CD,从而可以得知CD=AD,,从而可以发现
证明:连接CD
由AC=BC,可以得,又因为,所以可以得知CD=BD=AD,,已知,AE=CF,所以,AD=CD,所以可以得知,所以DE=DF.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通过做斜线上的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在等腰三角形中,进行作顶角的平分线或者底边上的线或高,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应该连接CD,因为CD即是斜边上的中线,而且也是底边上的中线。从而可以证明出,进而得出DE=DF。
所以学生要注意对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进行总结。如针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学生就应该了解到要做的辅助线比较常用的会是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而对直角三角形来说,要注意斜边上的中线是其常用的辅助线,尤其是斜边上出现中点时;对梯形来说,通过平移一腰或对角线作高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是常用的技巧。当然,几何中的常用辅助线很多,学生一定要多加注意,这样才能对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三、以人为本,关心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的出发点去关注学生。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在深刻的反思了中考数学教学之后,我们应该进一步的认识到,我们不光要注重学生的学生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整体素质更加全面调高。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学习中,教师要做到时时关心学生状况,尽最大的努力,和每一个学生进行或长或短的谈话,更要了解学生的困惑适时的对他们进行开导,鼓励。让学生感觉到被鼓励的欣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眼中的重要,让学生学会自信坚强的面对一切,告诉他们不管怎么样教师自己都会站在学生的立场,让学生以此来肯定自己的能力,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阶段学生好胜的心理,制定一些奖励规则,对于表现良好和学习成绩进步大并且热心帮助别人的学生进行奖励。
总的来说,整个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不是那么简单易行的,在以提升初中教学水平为基础的条件下,教师的责任尤为重要,不光要简单的教会学生怎么考高分,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的学习。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抛弃一切为了中考的教学思想,确立新的教学思想,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考虑,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美好的明天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 何梅.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33)
[2] 丁松刚. 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南大学 2010
[3] 李志彦. 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2